帶環附推簧裝置直立下頜近中阻生第二磨牙病例分析...2
1.4診斷 安氏I類;骨性I類;毛氏I1。 1.5矯治目標 直立37,糾正近中傾斜阻生;維持側貌面型;解除牙列擁擠,排齊整平,調整下牙列中線,維持磨牙中性關系,維持前牙覆牙合覆蓋。 1.6治療設計 拔除4個第一前磨牙,拔牙間隙用于解除擁擠,排齊上下牙列,調整下牙列中線;17,47交互牽引解除正鎖牙合,36帶環附推簧解除37近中傾斜阻生。 1.7矯治過程 拔除4個第一前磨牙后,佩戴全口固定矯治器之前,牙齒自動漂移1個月,前牙區重度擁擠自行緩解。第1個月,全口固定矯治器,上下頜0.36mm熱激活鎳鈦圓絲,初步排齊牙列;于17頰管與47舌側扣使用正畸橡皮圈(3.5oZ,3/8)交互牽引,每日不少于14h。第2個月,17,47正鎖牙合基本解除,納入主弓絲,此后每1~1.5月復診,順序更換弓絲(圖3)。 第7個月,上下牙列排齊,主弓絲更換0.46mm澳絲;制作......閱讀全文
帶環附推簧裝置直立下頜近中阻生第二磨牙病例分析...2
1.4診斷?安氏I類;骨性I類;毛氏I1。?1.5矯治目標?直立37,糾正近中傾斜阻生;維持側貌面型;解除牙列擁擠,排齊整平,調整下牙列中線,維持磨牙中性關系,維持前牙覆牙合覆蓋。?1.6治療設計?拔除4個第一前磨牙,拔牙間隙用于解除擁擠,排齊上下牙列,調整下牙列中線;17,47交互牽引解除正鎖牙合
帶環附推簧裝置直立下頜近中阻生第二磨牙病例分析...1
下頜第二磨牙阻生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牙萌出障礙,其發生率在華人青少年中約為2.3%,且常呈雙側伴發。由于食物的日益精細及頜骨與牙齒進化程度的不匹配,下頜第二磨牙阻生的發病率在實際臨床中可能更高。傾斜的第二磨牙常導致咀嚼功能降低以及引起第一磨牙遠中牙槽骨吸收和牙周問題,因此第二磨牙阻生被認為應該行早期干
一例雙側下頜第二磨牙低位近中阻生矯治診療分析
下頜第二磨牙的近中阻生近年較多見,如不盡早處理,常會造成阻生第二磨牙及其鄰近的第一磨牙的早期齲損。臨床上近中阻生的第二磨牙常由于其遠中的第三磨牙影響而難予治療,而拔除位置較深的第三磨牙往往又會造成較大創傷,也有人采取再植的方法,但是可能會帶來牙根吸收及牙髓壞死問題。還有人拔除阻生的第二磨牙,讓第三磨
一例雙軌道裝置遠移磨牙矯治上頜多牙阻生患者病例分析
GMD(Greenfield?molar?distalization)是近年來臨床上使用的一種新的推磨牙向遠中裝置,其采用Ni-Ti螺旋推簧從第一磨牙頰側和舌側同時施力,能較好地控制磨牙的旋轉和傾斜,使磨牙的移動接近于整體移動。GMD矯治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由磨牙和前磨牙帶環、頰側和腭側圓管、軌道、
雙側下頜第二磨牙阻生伴牙旁囊腫病例報告
下頜第二磨牙阻生(mandibular?second?molar?impaction)是指第二磨牙被鄰近的第一磨牙、第三磨牙或下頜升支阻擋了正常的萌出道,或者牙冠位置正常,但在骨內埋伏未能正常萌出。下頜第二磨牙阻生患病率為0.06%~0.30%,調查2顯示:國內兒童下頜第二磨牙阻生率遠高于國外人群,
牙種植體作支抗局部正畸直立近中傾斜下頜第二磨牙...2
4)4個月后,47牙直立,46牙獲得足夠三維修復空間(圖3),17牙、47牙咬合關系改善,17牙近中頰尖咬合于47牙近中頰溝,17牙近中舌尖咬合于47牙中央窩,獲得了最大牙尖交錯咬合,45牙與47牙牙冠水平鄰牙間距離為12mm,骨組織水平鄰牙間距離為14.9mm。去除基臺,重新放置愈合帽恢復軟組織輪
下頜第二磨牙近中根(MM)診療分析
下頜第二磨牙根管系統常為近中2根管,遠中1根管,一般多為C形分布。近中3根管較為少見,萬方數據庫查詢至2019年5月僅有4篇報道。作者近日收治一例下頜第二磨牙近中三根管病例,現報道如下。?患者,男,58歲,浙江人氏。主訴:左下后牙咬物痛一周余。現病史:左下后牙齲洞,有疼痛史,常有食物嵌塞,近日疼痛不
下頜第二磨牙3牙根伴近中3根管病例分析
1.病例患者,男,41歲,主訴:左下后牙疼痛2月余。現病史:2個月來覺左下后牙自發性疼痛,冷熱刺激痛,近兩日夜間疼痛加重,今來診。既往史:否認有系統性疾病。檢查:37遠中鄰面頸部齲可探及一深齲洞,內含大量軟腐及食物殘渣。探針探入有輕微疼痛,可探及穿髓孔。冷測敏感,叩診(±),無松動。38咬合面可見大
下頜第二恒磨牙近中3根管病例報告
下頜第二磨牙的根管形態主要分為雙根和C形根,其中雙根型下頜第二磨牙的近中根絕大多數為1或2個根管。現報告下頜第二磨牙近中3根管1例。?1.病例報告?患者男,21歲,因“右下后牙有洞,咬合痛1月余”來我科就診。檢查:47牙合面和頰面齲損穿髓,探(-),叩(-),不松,冷熱反應遲鈍,牙齦無紅腫。X線片示
微創牽引輔助拔除近中阻生下頜第三磨牙病例報告
拔除近中阻生的下頜第三磨牙是口腔外科常見手術,近中阻生的下頜第三磨牙由于其近中鄰牙阻力及遠中骨阻力,直接拔除創傷較大,拔除過程中去骨、分牙等操作可能對鄰牙及顳下頜關節造成損傷,特別是低位近中阻生的第三磨牙,其牙根位置常與下牙槽神經(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關系密切
罕見雙側下頜第二、三磨牙水平阻生病例分析
牙萌出定義為牙齒從頜骨內發育位置向其功能位置在牙合平面上的軸向或牙合向移動。牙萌出干擾可能導致異位萌出、阻生、乳牙滯留和萌出停止等不良后果。下頜第二磨牙阻生發病率約為0.65%~2.0%。最常見的阻生形式為近中傾斜阻生,男性多見,常見于單側下頜骨,通常與牙弓過短有密切關系。第三磨牙阻生則將為常見。但
牙種植體作支抗局部正畸直立近中傾斜下頜第二磨牙...1
牙種植體作支抗局部正畸直立近中傾斜下頜第二磨牙病例?牙列缺損會導致口腔咬合三維平衡破壞,進而出現鄰牙傾倒、牙周損傷、咬合關系紊亂等。對于鄰牙傾倒造成的修復空間異常,在義齒修復時為獲得充足的空間和良好的鄰接關系而需要調磨傾斜牙牙體組織,從而容易造成牙體或牙髓的損傷,同時牙體傾斜也不利于咬合關系的恢復與
右下頜第一磨牙遠中水平阻生診療分析
?阻生牙是指由于鄰牙、骨或軟組織的阻礙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阻生牙好發于上、下頜第三磨牙及上頜尖牙,第一磨牙阻生罕見,尤其是第一磨牙遠中水平阻生更為罕見。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在臨床中發現右下頜第一磨牙水平阻生患者1例,現報道如下。?1.?病例報告?患者,男,10歲,20
下頜第一磨牙近中3根管遠中2根管病例分析
根管治療由根管預備、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3大步驟組成,完善的根管預備是根管治療成功的第一步。根管系統解剖的復雜性和變異性常導致根管遺漏而造成根管治療的失敗,因此,需熟練掌握根管解剖系統,對根管預備非常重要。上頜第一磨牙近中3根管較多,而下頜第一磨牙近中3根管很少見,本文報道下頜第一磨牙近中3根管、遠中
下頜支內阻生第二磨牙自體移植病例報告
自體牙移植是將牙從一個位置移植到同一個體的另一位置(或同一位置),包括傳統移植、牙槽窩內移植和意向再植。其中,傳統移植最為常用,即將埋伏、阻生或萌出牙轉移到其他缺牙部位牙槽窩內或手術制備的牙槽窩內。成功的移植牙具有誘導牙槽骨生長的潛在能力,維持牙槽骨和齦緣的高度,保持牙列完整并可隨正畸移動。文獻報道
下頜第三磨牙阻生及其拔除導致鄰牙牙周炎形成病例...2
?圖3?初診Florida檢查表?圖4?初診77根尖片示:遠中牙槽骨角形吸收達根長1/3?1.3臨床診斷?77重度牙周炎,其余牙齒輕度齦炎。診斷依據:(1)77遠中位點PD>6mm,AL≥5mm;(2)其余牙齒牙齦個別位點探診出血陽性,PD≤4mm,根尖片顯示牙槽嵴頂模糊,骨吸收不超過根長1/3。?
下頜第二磨牙雙生牙病例分析
常見的雙牙畸形主要有雙生牙、融合牙、結合牙等,它們的發生率都較低,但在臨床工作中一旦出現常難以鑒別診斷。?1.病例報告?患者,男,49歲,2016-07月因左下后牙松動、自發痛來我院就診。檢查:37牙冠遠中鄰面洞,缺損達髓腔,探診輕度疼痛,叩診疼痛明顯,冷診敏感,松動Ⅱ°,頰側可探及深牙周袋,附著喪
一例下頜第二磨牙近中根管12型診療分析
下頜第二磨牙的根管系統解剖結構復雜,變異較大。本文報告1例進行根管治療的右下頜第二磨牙近中根管系統為1-2型(一個根管口離開髓室底,又一分為二,以2個根尖孔通向牙體外)。熟悉根管系統的解剖結構至關重要,而治療過程中相關技術的配合使用不可缺少,如果遺漏根管,可導致根管治療的失敗。?1 病例資料?患者,
一例上下頜第二乳磨牙完全阻生合并局部開牙合病例...
一例上下頜第二乳磨牙完全阻生合并局部開牙合病例分析牙齒萌出的過程可分為萌出前的骨階段、牙槽骨階段、黏膜階段、建牙合前階段、建牙合階段和成熟階段,發生于這些階段的任何干擾均可能導致萌出異常。牙阻生是萌出異常的一種,常發生于恒牙列,乳牙列罕見。無錫市口腔醫院正畸科接診1例上頜左側第二乳磨牙和下頜右側第二
淺談磨牙牽引器在雙側下第二磨牙阻生矯正中的應用1
雙側下頜恒第二磨牙阻生在臨床較為常見,患牙呈近中傾斜甚至水平阻生的狀態,牙冠多暴露不足,且牙冠的一部分往往位于下第一磨牙遠中外形高點之下。此類畸形的矯正難度較大,通常的正畸方法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矯正。?本文根據相關的生物力學原理,設計制作了磨牙牽引器應用于此類畸形的矯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下頜第二磨牙與多生牙融合診療分析
融合牙是由兩個正常牙胚的釉質和(或)牙本質融合在一起而成,乳牙、恒牙均可發生,正常牙與多生牙也可發生融合。融合牙多見于乳牙,恒牙少見,且多發生在下頜前牙區,發生于恒磨牙的融合牙非常罕見。有報道,融合牙病例常伴有其他牙齒發育畸形以及雙側或上下頜同時對稱發生。我們在臨床發現右下頜第二磨牙與多生牙融合1例
利用替牙間隙矯治下頜阻生尖牙診療分析
?萌出道間隙不足是尖牙阻生的主要病因之一,如何解決因間隙不足造成的尖牙阻生是正畸矯治臨床經常要考慮的問題之一。矯治阻生牙的常規模式分為三步,外科手術暴露、粘接正畸附件和正畸牽引移動。阻生牙能否順利萌出不僅取決于外科手術的暴露情況,更重要的是對萌出間隙的準備。本病例中利用替牙間隙矯治下頜尖牙阻生一例,
下頜第三磨牙與多生第四磨牙結合病例分析
結合牙為2顆牙的牙根發育完全以后發生粘連的牙,借助增生的牙骨質將2顆牙結合在一起。結合牙偶見于上頜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區。多生牙是指超過正常牙數以外的牙齒,好發于上頜,尤以中切牙之間最多見。?本文報道1例錐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診斷下頜第三磨牙
正畸治療伴上中切牙特發性牙根吸收及尖牙阻生病例報告
1.病例報告?患者,王某,女,12歲,因“牙齒不齊,兜齒”來院就診。臨床檢查:面型為方圓型,面部左右基本對稱,側面觀面下呈凹面型,下頜平面角均角。全口恒牙列,右側磨牙近中關系,左側磨牙中性關系,13位于12根部唇側,未萌出,前牙反牙合,23唇向錯位,上頜中線居中,下頜中線左偏3mm。11、21無牙體
一例取出誤入咽旁前間隙下頜阻生第三磨牙病例分析
下頜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mandibula?rthird?molar,IMTM)拔除術是口腔科門診的常見手術。由于IMTM變異性大、存在多種阻生情況、局部解剖結構復雜,手術操作視野局限等原因,拔除IMTM也是拔牙手術中難度最大的手術。?拔除IMTM時可發生多種并發癥或繼發癥。由于舌側骨壁
下頜第一恒磨牙近中單根管病例報告
?1.病例報告?患者,女,55歲,主訴:左下后牙疼痛1月余就診。現病史:1個月來左下后牙間歇性自發痛、冷刺激痛;兩周前疼痛加劇,夜間痛,于外院開髓后疼痛緩解。口內檢查:左下第一磨牙咬合面見暫封物,頰側頸部牙體缺損,近中缺損及髓,無探痛或冷刺激痛,松動0~I度,叩診不適。?X線檢查:左下第一磨牙已開髓
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中移位至舌下間隙病例報告2
3.討論??下頜第三磨牙拔除術中,牙或牙根移位進入鄰近的解剖間隙并不常見,有幾篇文獻報道了術中牙齒移位到顳下窩、翼頜窩、咽旁、下頜下及舌下等間隙。牙齒移位多數為牙根的移位,這是因為下頜第三磨牙通常是傾斜的,這使得拔牙時往往需要先將牙冠取出;而在處理位置較深的牙根時,因操作不當導致移位。移位牙重新取出
左下頜離體第二前磨牙畸形牙根病例分析
下頜第二前磨牙(FDI系統:35)的正常牙根形態與第一前磨牙相似,單根、扁圓,根尖更圓鈍,頰舌徑要寬些,沒有第一前磨牙根欲分叉的趨勢。中國人35平均數:全長20.5 mm根長12.6 mm。一般為單根管,也有0.3%為雙根管。本文就臨床所遇左下頜第二前磨牙(35)因根管治療術未能達到療效預期
下頜第三磨牙阻生及其拔除導致鄰牙牙周炎形成病例...3
1.5治療效果及隨訪?(1)牙周基礎治療完成后1個月:77牙齦紅腫消退,探診出血(-),7牙周袋溢膿消失,7頰側遠中PD為8mm,7頰側遠中PD為6mm。考慮牙周手術治療。(2)術后6個月復診:臨床檢查見77牙齦顏色粉紅,探診出血(-),頰側遠中PD為5mm(圖8);根尖片示77遠中骨充盈(圖9)?
下頜第三磨牙阻生及其拔除導致鄰牙牙周炎形成病例...1
阻生齒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隨著人類的進化,頜骨與牙量的退化不一致,導致骨量相對小于牙量,頜骨缺乏足夠的空間容納全部恒牙,最常見的阻生齒為下頜第三磨牙(third?molar,M3)。由于阻生的M3常伴隨冠周炎反復發作、阻生齒本身及鄰牙的牙體牙髓及牙周病變、顳下頜關節紊亂,并成為牙源性囊腫及腫瘤的潛在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