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斷發熱伴腹脹半月余病例分析
1 病歷摘要 患者,57 歲,農民,因間斷發熱伴腹脹半月余于 2019 年 4 月 29 日于本院外科轉入婦科。患者于 4 月 12 日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達 38℃,無寒戰、咳嗽、 咳痰,于當地門診給予對癥治療,效果一般。4 月 17 日 突發左上腹腹脹,后自感全腹脹,無惡心、嘔吐、腹痛、腹 瀉等不適癥狀。就診于當地醫院 CT 檢查示: 中下腹較 大占位、腹盆腔積液、肝頂部血管瘤可能性較大,在當地 醫院治療( 具體不詳) ,效果不理想,為進一步診治遂來 本院外科就診。查體: 生命體征平穩,腹膨隆,下腹部可 觸及一巨大質硬包塊,直徑約20 cm,上至臍上 4 指,兩 側至腋前線,下至恥骨聯合上 3 指,活動性欠佳,無壓 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陽性。門診以 “①腹部占位; ②肝血管瘤”收入普外科。發病以來神 志清,精神可,飲食可,睡眠可,體質量較前稍增加,大小 便正常。患者既往史、婚育史、家......閱讀全文
間斷發熱伴腹脹半月余病例分析
1 病歷摘要 ?患者,57 歲,農民,因間斷發熱伴腹脹半月余于 2019 年 4 月 29 日于本院外科轉入婦科。患者于 4 月 12 日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達 38℃,無寒戰、咳嗽、 咳痰,于當地門診給予對癥治療,效果一般。4 月 17 日 突發左上腹腹脹,后自感全腹脹,無惡心、嘔吐、腹痛、腹
膽囊炎間斷發熱伴惡心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性,59歲,農民【主訴】間斷發熱伴惡心3天。【現病史】患者主因入院前3天無明顯誘因出現寒顫、發熱癥狀,體溫高達38.8℃,伴惡心癥狀,無嘔吐,無頭痛、頭暈,無腹瀉,無胸悶、胸痛,后到我院急診科給予肌肉注射退燒藥物后體溫降至正常,進3天來患者上述癥狀間斷出現,為進一步診治來到我院,門診檢
兩例兒童發熱腹脹病例分析
例1?男,8歲。乏力2個月,發熱11d,腹脹1周。至當地醫院就診,臨床診斷為“胸腹水待查,腸炎”,予“吸氧、頭孢他定針、白蛋白針、速尿”等治療,患兒癥狀無明顯改善,腹部立位片提示不全性小腸梗阻,胸片提示右側大量胸腔積液。?因患兒母親有肺結核病史,考慮結核性胸、腹膜炎,于2012年10月28日轉診我院
一例間斷發熱伴嘔吐腹瀉1周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60歲,因“間斷發熱伴嘔吐腹瀉1周”于2014年7月20日收治我科。患者于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不規則發熱,體溫最高達39.2℃,伴有畏寒、寒戰、頭痛乏力、惡心,間斷嘔吐胃內容物,解黃色稀水便,5?6次/d,量中等,于湖北廣水醫院就診,給予“頭孢哌酮”抗感染、護肝抑酸等治療,癥狀未見
小兒間斷腹痛、發熱病例分析
病例?女,1歲,主因間斷腹痛、發熱多天持續不退。以“闌尾炎”收住入院,查體:面色稍黃,全腹脹,未見腸型及蠕動波,未見腹壁靜脈曲張及包塊,可觸及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下未探及,叩鼓音,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減弱。?實驗室檢查:白細胞17.8×109L-1,中性粒細胞百分率78.6%。超聲檢查:
病例分析:腹痛一月,發熱半月
說起闌尾炎">急性闌尾炎,這可能是中國人認識最多印象最深刻的疾病之一,當然也是存在最多誤解的疾病。現實之中有很多人因為急性腹痛來到醫院,就診后大多都會問醫生:“是不是闌尾炎?”甚至在有些時候,明明已經確診闌尾炎,病人也會有疑問:“醫生,不是說闌尾是男左女右嗎?”我對急性闌尾炎的第一次深刻印象發生在當
一例上腹部疼痛伴消瘦4個月,加重伴發熱半月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44歲,城市居民。因“上腹部疼痛伴消瘦4個月,加重伴發熱半月”于2013年9月9日就診于貴航三〇〇醫院消化內科門診。腹痛為持續性脹痛,與飲食無關;改變體位后無緩解,伴納差、乏力、惡心、嘔吐,無嘔血、伴發熱(最高體溫不詳),無寒戰,為持續低熱,自服感冒藥(具體不詳),有好轉,無盜汗等
間斷性下腹痛-1+-月,腹脹伴呼吸困難3-天病例分析1
1 病歷摘要患者, 51 歲,因間斷性下腹痛 1+月,腹脹伴呼吸 困難 3 天,于 2018 年 1 月 23 日入院。1+月前無明顯 誘因出現下腹痛,為間斷性腹痛, 3 天前開始自覺腹部 明顯增大,腹脹、肛門墜脹感,伴呼吸困難、胸悶、氣 促,端坐呼吸,不能平臥,偶有頭暈,無明顯發熱,否認
間斷性下腹痛-1+-月,腹脹伴呼吸困難3-天病例分析2
2 討 論王國增( 婦科住院醫師) : 本例患者, 51 歲,因間 斷性下腹痛 1+月,腹脹伴呼吸困難 3 天入院。入院時 主要癥狀為腹痛、腹脹,因盆腹腔巨大包塊及腹水導 致呼吸困難,同時伴有重度貧血及嚴重感染。查體生 命體征平穩,移動性濁音( +) ,婦科檢查盆腔可觸及一 巨大包塊,上界達劍突
肺癌間斷發熱多發轉移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男性,70歲,喪偶,農民,漢族。【主訴】喘憋氣短2月,左肺癌1月余,間斷發熱1周。【現病史】患者緣于2月前出現喘憋氣短,伴有咳嗽咳痰,于當地診所治療(具體藥物不詳)后無好轉,遂就診于當地中醫院,行胸部CT提示左肺占位。轉診于北京某醫院行頸胸腹CT:1.左肺下葉腫物,考慮為惡性,肺癌可能性
病例分析:37歲女性患者間斷腹脹、尿少伴食欲減退、黃疸
病例資料患者女性,37歲,因“乏力1年余,間斷腹脹、尿少伴食欲減退、黃疸2月余”于7個月前來本科就診。患者入院前1年余無明顯誘因出現周身乏力,未在意,未系統診治;入院前2月余無明顯誘因出現腹脹、目黃、尿黃伴尿量減少(24h尿量約700 ml),同時伴有食欲減退,腹圍逐漸增大,并逐漸出現勞力性心悸、呼
一例誤吸引起的間斷發熱病例分析
病例:患者男,87歲,以“間斷發熱 10 余天”為主訴入院。15 d 前晨起后突發右側肢體失靈,小便失禁,診斷為腦血栓,對癥應用藥物治療。10 d 前患者出現發熱,體溫 38.6℃,伴咳嗽、咳黃色黏痰,查體正常。左肺呼吸音粗 ,右下肺呼吸音弱,有痰鳴音。房顫病史 3 年。輔助檢查:肺 CT:雙肺間質
肺炎咳嗽、咳痰伴發熱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性,17歲,學生【主訴】主因:咳嗽、咳痰伴發熱15天入院。【現病史】患者緣于入院前15天因著涼感冒后出現咳嗽、伴發熱,體溫最高可達39.0℃,呈陣發性,伴有咳痰,為黃色痰液,易咳出,當時無喘息、氣短,無頭痛、頭暈,無惡心、嘔吐。患在家未予任何處理。為進一步診治來到我院,門診檢查胸部CT
兩例關節腫痛伴發熱病例分析
例1?男,12歲。因間斷左膝關節腫痛7個月,發熱9d于2012年10月17日入院。患兒2012年3月出現左膝關節腫痛,外敷中藥后好轉,同年10月初復發。入院前9d開始發熱,體溫達39℃。不伴皮疹、結膜炎、尿路刺激征及腹瀉等。家族史無特殊記載。?體格檢查:左膝關節明顯腫脹,全身其他關節及附著點未見異常
病例分析:粒缺伴發熱,感染還是啥?
1.病情介紹患者XXX,女,53歲,2017.2.4入院。2月前因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在我院接受化療,化療期間持續出現粒細胞缺乏伴發熱,合并血流感染(血標本培養結果為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肺部感染(細菌、真菌混合感染),經抗感染治療后(主要用藥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亞胺培南西司他汀、去甲萬古霉素、伏
一例患者間斷腹瀉、腹痛、發熱半個月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21歲,因“間斷腹瀉、腹痛、發熱半個月”于2014年11月8日入院。患者半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瀉,4~8次/d,為稀便或水樣便,伴左中上腹和下腹部間歇性痙攣性疼痛,便后無明顯緩解,伴低熱,體溫38℃左右,自服“鹽酸小檗堿片、頭孢呋辛膠囊”,效果不佳,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急性腸炎
支氣管肺炎咳嗽伴發熱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性61.歲,農民【主訴】主因:咳嗽伴發熱4天入院。【現病史】患者緣于入院前4天無明誘因出現咳嗽、伴發熱,體溫最高可達40.8℃,呈陣發性,伴有咳嗽后胸痛,無喘息、氣短,無頭痛、頭無惡心、嘔吐。患者在家口服藥物治療,癥狀無明顯緩解。為進一步診治來到我院,門診檢查胸片示:支氣管肺炎。建議治
一例頭痛伴發熱1周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性,24歲。因“頭痛伴發熱1周”于2011年9月7日收入院。現病史:患者于1周前出現頭痛,以頭頂及后枕部脹痛為主,伴有發熱,體溫最高達39℃,癥狀逐漸加重。2天前出現嘔吐,無意識不清、肢體麻木無力、言語不清等癥狀,當地醫院給予口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北京醫院門診行頭顱MRI顯示右
肺炎發熱咳嗽咳痰伴氣短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患者,男,69歲,農民。【主訴】主因發熱7天、咳嗽咳痰伴氣短5天入院。【現病史】患者入院前7天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時達37.9℃,無咳嗽咳痰、無鼻塞流涕、無咽痛等癥狀,在當地診所給予靜點藥物(具體不詳)治療后體溫降至正常,于本次入院前5天出現咳嗽、咳痰,偶有氣短,痰為黃色粘痰,不
受涼后發熱一月余,一停藥發熱就復發病例分析1
病程資料?患者,男,68歲,既往體健,因“反復發熱1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余因受涼后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8.9℃,伴寒顫、嘔吐、肌肉酸痛,下蹲后起身時頭暈明顯,無其余不適,在當地醫院接受抗感染治療(具體藥物不詳)后體溫可恢復正常,停藥后發熱仍反復發作。?2017年6月24日至我院門診就診,相關檢
受涼后發熱一月余,一停藥發熱就復發病例分析2
感染性心內膜炎診斷要點?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指由細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衣原體等)直接感染而產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的炎癥。?IE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分別為發熱、新發心臟雜音。目前IE的診斷主要根據改良的Duke標準,強調需根據臨床表現、血
病毒性腦炎發熱伴頭痛、嘔吐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男性,29歲,職工【主訴】主因:發熱伴頭痛、嘔吐2天入院。【現病史】緣于入院前2天無明顯誘因下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8.6℃,伴有頭痛、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無咳嗽、咳痰,無意識不清,無胸悶、心悸。在家未行特殊治療,今日為進一步診治前來我院,查頭顱CT示:未見明顯異常。遂以病毒性腦炎收
急性膽囊炎上腹部伴發熱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患者,女,53歲,農民【主訴】主因上腹部伴發熱3小時入院【現病史】患者緣于入院前3小時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上腹痛痛,疼痛呈持續性,伴有惡心欲吐,全身乏力,當時自測體溫38.4°C,隨后到當地診所給予肌注退熱藥(具體名量不詳)治療,癥狀不見好轉。【既往史】既往體健【查體】T:37℃、P:71次
一例發熱少語伴行動遲緩病例分析
1臨床資料?患者女,33歲。因“發熱半個月,少語伴行動遲緩3d”于2013年7月21日入院。患者于半個月前(7月7日)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頭痛,體溫最高38.60℃,頭痛為陣發性,以雙側額、顳部為劇,無惡心、嘔吐。在當地醫院給予“喜炎平、阿奇霉素”等抗感染、對癥治療,癥狀無緩解。7月18日起頭痛、發
一例反復發熱2個月余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33歲。因反復發熱2個月余入院。患者勞累后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9℃,伴寒戰、畏寒,發熱時全身肌肉酸痛,熱退后上述癥狀消失。?當地醫院予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治療后熱退,停藥后體溫又上升,最高38.5℃。患者體質量2個月內下降約10kg。?體格檢查: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膚無黃染
間斷性頭痛病例分析
患者,男,36歲,以“間斷性頭痛3個月、加重2d”入院。疼痛位于枕部,以晨起為著,休息后無明顯緩解。發病以來,無明顯惡心、嘔吐及發熱癥狀。患者既往體健,入院時意識及精神狀態正常,查體顱神經未見異常,四肢感覺及運動無明顯異常。?影像學表現:磁共振(MR)平掃左側小腦半球見大小約4.4 cm×3.4
間斷頭痛頭脹病例分析
患者女,28歲。因“間斷頭痛頭脹1年余,月經不調半年”為主訴入院。術前行鼻咽部3D-CT檢查見蝶鞍略擴大,鞍背受壓,鞍區、左側鞍旁見大小約2.8 cm×2.2 cm軟組織密度影,向上突入鞍上池內,左側海綿竇受累,鄰近顳葉受壓(圖1a)。MRI:鞍區可見異常信號影,T1WI為等信號(圖1b),
女性下腹間斷痛病例分析
患者女,54歲,因下腹間斷痛1年余,發現盆腔腫物2個月余入院。體格檢查:體溫、脈搏、呼吸均無異常,血壓116/69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情況可,心肺聽診無異常。腹部膨隆,盆腹腔觸及巨大腫物,上緣達臍上4指,兩側達側腹壁,腹肌緊張度增加,壓痛陽性。?婦科檢查:宮頸光滑
月經不調1年余伴低熱1月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 患者,女,40歲。 【主訴】 因月經不調1年余伴低熱1月入院。 【現病史】 患者于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月經不調,月經量逐漸減少,后出現閉經,伴午后、夜間盜汗,未行診治。于1個月前始出現低熱,體溫波動在37.2-38℃之間,無頭暈頭痛,無心慌胸悶,無惡心嘔吐,無視物
一例患者腹痛伴嘔吐半月、無尿2d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兒,男性,8 歲,因“腹痛伴嘔吐半月、無尿2d”入院。?體查:體質量28 kg,血壓143/96 mmHg、心率109次/min,腹膨隆,下腹部可觸及一約4?cm×5 cm包塊、質硬、活動度差,局部觸痛不明顯。腹部叩診呈濁音,移動性濁音陽性,腸鳴音正常。?入院查生化示:尿素11.6m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