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磨牙根尖周炎伴牙源性上頜竇炎及眶下間隙感染病例...
乳磨牙根尖周炎伴牙源性上頜竇炎及眶下間隙感染病例分析牙源性上頜竇炎是由牙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的,且對傳統上頜竇炎治療無效的一類疾病。而眶下間隙感染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牙源性感染并發癥,易導致海綿竇血栓形成,甚至死亡。接診1例由右上第一乳磨牙急性根尖周炎導致牙源性上頜竇炎及眶下間隙感染的患者,現報道如下(倫理委員會批準文號:2019臨審字第021號)。 1.病例報道 患者女,5歲,右上后牙咬物痛,伴面部紅腫痛2d來診。既往體健,否認系統疾病史及藥物過敏史。檢查:右側眶下區紅腫痛(圖1),右鼻孔輕度鼻塞。54根尖區捫痛,54遠中鄰牙合面充填物,叩痛(++),牙髓無活力,Ⅰ°松動;其余牙齒無異常。X根尖片示:54充填物及髓腔,遠中牙根部分吸收(圖2)。臨床診斷:①54急性根尖周炎;②眶下間隙感染(牙源性);③右側牙源性上頜竇炎? 治療:局麻下拔除54,抗炎治療。2d后,眶下區仍腫脹(圖3),53-55前庭溝觸及波動感,右側鼻......閱讀全文
乳磨牙根尖周炎伴牙源性上頜竇炎及眶下間隙感染病例...
乳磨牙根尖周炎伴牙源性上頜竇炎及眶下間隙感染病例分析牙源性上頜竇炎是由牙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的,且對傳統上頜竇炎治療無效的一類疾病。而眶下間隙感染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牙源性感染并發癥,易導致海綿竇血栓形成,甚至死亡。接診1例由右上第一乳磨牙急性根尖周炎導致牙源性上頜竇炎及眶下間隙感染的患者,現報道如下(
一例老年重癥頜面部多間隙膿腫合并霉菌性上頜竇炎...
一例老年重癥頜面部多間隙膿腫合并霉菌性上頜竇炎病例分析患者女性,65歲,農民。因左頜面部腫痛6d于2011年6月29日入院。6d前患者左上頜尖牙區疼痛,眶下區腫脹,當地醫院行口內膿腫切開引流,補液抗感染治療,但左面部腫痛加重,轉入我院口腔科住院治療,既往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和青霉素過敏史,長期服
上頜前磨牙腭中縫異位伴頦部多生牙病例報告
異位牙(ectopic tooth)是指未在牙列正常位置萌出的牙齒。一般沒有臨床癥狀,多因牙列中牙數不全或尋求正畸治療就診于口腔門診。在臨床中異位牙較常見,通常靠近萌出位置且多為尖牙,遠距離異位的牙極為罕見,尤其是上頜前磨牙。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正畸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上頜前磨牙異位至腭中縫伴頦部多生
三例與上頜竇相關的牙科診療分析
上頜竇為上頜骨體內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含氣空腔,其底壁為上頜牙槽突,是上頜牙齒的重要毗鄰結構,上頜自尖牙至第三磨牙均可能與上頜竇相鄰,其中尤以第一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與上頜竇的關系最密切。上頜竇底可能進入上頜牙根之間形成凹陷,相應牙根與竇腔之間有時僅間隔一層骨壁,個別情況下甚至沒有骨質,僅有一層黏膜覆蓋
第一乳磨牙與第一前磨牙異位埋伏阻生診療分析
牙阻生(impaction?of?teeth)是指超過了應該正常完全萌出的時間,牙仍在頜骨內未萌出或者僅部分萌出。阻生可以是一顆牙或者數顆牙受累,常對稱性發生。牙阻生常見于恒牙列,最常累及第三磨牙、下頜前磨牙和上頜尖牙,乳牙列罕見。在乳牙阻生的報道中,多為下頜第二乳磨牙阻生,上頜第二乳磨牙少見。上頜
乳磨牙牛牙癥病例報告2
牛牙癥常常是一些綜合征的典型臨床表現,如唐氏綜合征(Down?syndrome)、克氏綜合征(Klinefelter?syndrome)、眼腦腎綜合征(Lowe?syndrome)、毛牙骨性綜合征(trichodento-osseous?syndrome)、威廉斯綜合征(Williams?syndr
乳磨牙牛牙癥病例報告1
牛牙癥(taurodontism)是一類極具特征性的牙體畸形,以牙髓腔冠根向膨大、根分叉向根方移位、牙根短小為特征,其頸部收縮不明顯甚至消失。從根分叉到釉質-牙骨質界(cemenal-enamelo?junction,CEJ)的距離明顯大于牙咬合面-牙頸部距離。?牛牙癥最早由Gorjanovic-K
雙側上頜磨牙區對稱性多生牙病例分析
在正常牙列應有牙齒數目之外、過多發育的牙齒即為多生牙,亦稱額外牙。多生牙的生長一般無確切時間,恒牙列較乳牙列多見,恒牙列和乳牙列的發生率分別為0.5%~5.3%和0.2%~0.8%,男性多于女性。多生牙可發生于任何生牙區,不過雙側上頜磨牙區對稱性多生牙且有家族史的病例仍較為罕見。現報告如下。?1.病
右上頜第三磨牙埋伏阻生致化膿性上頜竇炎病例分析
?患者,男,35歲。因右上后牙區反復腫痛、溢膿近2月來診。自訴近2月來,右側后牙區反復腫痛,口服消炎藥后癥狀可緩解,偶有膿液溢出而致口腔內有異味。專科檢查:張口度正常,15、16、17牙體未見明顯齲壞及其他硬組織疾病,擠壓15、16根尖部,口腔內有膿液溢出,探查后發現,竇道口位于15、16根尖交界處
一例鼻面部腫痛診斷分析
1?臨床資料?患者男,44歲,因左鼻面部腫痛2d為主訴入院。查體:體溫36.3℃,以左鼻翼外側為中心左側面部彌漫性腫脹,鼻唇溝消失,皮色正常,觸痛(+),右側鼻腔黏膜色淡紅,左側鼻腔黏膜色紅,雙側下鼻甲無腫大,未見新生物及異常分泌物,鼻前庭觸診未見異常;左上頜前庭溝充血,牙齦色正常,牙面呈均勻的由淺
簡述口腔頜面部蜂窩織炎的發病機制
口腔頜面部蜂窩織炎均為繼發性,多由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擴散所致,創傷性、血源性及醫源性較少見。 常見的牙源性感染有:下頜第三磨牙冠周炎(主要引起咬肌間隙、翼下頜間隙、咽旁間隙和口底多間隙感染)、根尖周炎及牙槽膿腫(上前牙根尖周炎或牙槽膿腫可引起眶下間隙;上下頜后牙區根尖周炎或牙槽膿腫可引起顳下間
實施微創拔牙及位點保存術改善罹患重度牙周病變磨...1
實施微創拔牙及位點保存術改善罹患重度牙周病變磨牙對應上頜竇黏膜增厚的初步研究牙周病是人類口腔兩大常見疾病之一,是一種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導致牙齒周圍軟硬組織不同程度破壞。隨著病變進展,累及上頜后牙根尖區的炎性病變可能會波及上頜竇,使上頜竇黏膜出現增厚樣改變,嚴重者可導致竇底骨壁穿孔。
一例右上頜磨牙區不適診療分析
患者,男,56歲。原陸航飛行人員,8年前始間斷感右上頜磨牙區不適,反復服用抗生素。院外全口曲面斷層片示:15?16根尖部,上頜竇底下方見一埋藏腫物,界清,密度較牙體組織略低,外觀似磨牙,體積略小。自訴口臭明顯。?入院檢查:患者左右面部對稱,咬合關系良好,張口度及張口型正常,牙列、牙弓形態正常,口腔衛
上頜尖牙高位倒置埋伏阻生伴前磨牙異位病例報告
上頜尖牙阻生是指牙根已完全或部分形成,但是由于萌出間隙不足或周圍存在阻力,使尖牙不能萌出到正確的位置。尖牙的倒置埋伏阻生是指尖牙的牙冠翻轉角度與正常萌出角度成角大于90°,矯治難度較大,以往的治療,多以拔除為主,而尖牙是咬合之關鍵,亦是前面部高度的重要支撐。隨著正畸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保留倒置阻生尖
左上頜乳牙多生牙伴恒牙多生牙病例分析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即20顆乳牙及32顆恒牙外的牙齒或牙樣組織,是臨床上常見的牙齒發育異常。通常,多生牙在恒牙列中發病率約為0.1%~3.6%,而在乳牙列中發病率較低,約為0.3%~0.8%,且有研究表明,若乳牙列中發生多生牙,則其繼承恒牙列中多生牙發生概率為30%~
上頜多生牙與第三磨牙結合病例報告
1.臨床資料患者,男,45歲,漢族。2015年10月因“右上后牙區反復腫脹疼痛數月”于本科就診。專科檢查:18中位垂直阻生,咬合面有較多食物殘渣及軟垢,遠中牙齦腫脹,探及盲袋及出血。全景片示:18中位垂直阻生,18區有一多生牙影像,其形態小于第三磨牙,見圖1。?圖1??全景片。箭頭:多生牙與第三磨牙
右側上頜第四磨牙伴埋伏阻生病例分析
多生牙是指正常牙列之外的額外牙齒,其患病率約0.3%~3.8%,在恒牙列及乳牙列中均可發生,但多見于恒牙列。多生牙可發生于牙弓的任何區域,最常見于切牙區,其次是尖牙、前磨牙區,發生于磨牙區較少見。多生牙很少在口腔內萌出,患者通常在進行口腔放射檢查時才被發現。其治療應該是綜合治療計劃的一部分。若多生牙
上頜第一磨牙牛牙癥伴C型根管診療分析
牛牙癥是指牙齒的牙體長而牙根短小,髓室頂至髓室底的高度高于正常,根分叉向根尖處移位,且頸溢線不明顯甚至消失。此種牙似有蹄類動物牙,故稱為牛牙樣牙或牛型牙,發生率0.61%~11.30%,通常認為是由牙齒發育過程中Hertwig's上皮根鞘內陷延遲所引起。C型根管是一種變異的根管系統,以牙根的橫斷面呈
意向性牙再植治療下頜磨牙難治性根尖周炎病例報告1
傳統的根管治療(root?canal?therapy,RCT)是牙髓或根尖周組織發生炎癥或感染時首選的治療方法。但有時雖進行了完善的RCT,根尖周病損或癥狀可能還會存在,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根尖周膿腫和進行性的骨質破壞,此類疾病被稱為難治性根尖周炎。對于難治性根尖周炎,口腔科醫生為了保存天然牙的功能,可
意向性牙再植治療下頜磨牙難治性根尖周炎病例報告2
1.3結果及預后?拆線時拔牙創有輕度水腫,2周后復查,患者僅覺輕微不適感。臨床檢查:固定器穩定,患牙松動度I°,頰側固定器邊緣處牙齦潰瘍。術后6個月后復查,患牙無不適,臨床檢查正常,X線片顯示骨破壞區被新骨充填(圖2)。?圖2?再植患牙相關圖片。A:術前47口內像(箭頭所指為竇道開口);B:術后2周
脫細胞真皮基質復合小牛脫細胞骨修復口腔上頜竇瘺...1
脫細胞真皮基質復合小牛脫細胞骨修復口腔上頜竇瘺病例分析口腔上頜竇瘺是指口腔與上頜竇之間的上皮相通,由于解剖因素的原因,最常見于上頜磨牙的拔除,尤其是第一、第二磨牙的拔除,其次常見于囊腫及腫瘤摘除術后、牙源性感染等。研究表明,在無炎癥的情況下,缺損小于5 mm的上頜竇瘺可自行愈合,大于5 mm
上頜第二乳磨牙腭側雙根雙根管病例分析
上頜第二乳磨牙根管形態及牙根數目存在變異情況,常見的為3根3根管,臨床上也可見3根4根管報道,但基本為近中頰側第二根管(MB2)。我們在臨床上發現一罕見上頜第二乳磨牙腭側雙根、雙根管(MP,DP)病例,報道如下。?1.病例報告?患者女,7歲,1周前曾因“右上后牙腫痛,有膿包3 d”在外院就診
一例牙齦反復鼓膿包病例分析
1 .病例資料?患者女,56歲,因右上頜牙齦反復鼓膿包1年就診。既往身體健康,于大約6年前在外院行右上頜后牙牙體牙髓治療及全冠修復治療,其后無急性牙痛發作史。?檢查:右上第一雙尖牙(右上4)頰側根尖部牙槽黏膜可見一直徑約3 mm的瘺管樣物,充血,未見明顯膿性分泌物溢出,右上4遠中牙頸部色灰暗
左側上頜第一磨牙根分叉埋伏多生牙病例報告
埋伏牙的病因多種多樣,全身因素及局部因素均可導致其埋伏阻生,其中以局部因素為主。有研究顯示,多生牙可能來自形成過多的牙蕾,也可能是牙胚分裂而成,可發生在頜骨任何部位。本文報道上頜第一磨牙根分叉埋伏多生牙1例。?1.病例報告?患者男,31歲,漢族。因常規體檢來我科就診。病史:患者身體及智力發育正常;家
乳磨牙根尖周病影響繼承恒牙胚發育病例分析
乳牙根尖周病絕大多數由牙髓病或牙髓感染發展而來,發病率較高。乳磨牙豐富的側副根管使感染易于擴散,影響繼承恒牙胚的發育和萌出。嚴重乳磨牙根尖周病變治療方案的選擇存在爭議。現報道乳磨牙根尖周炎影響繼承恒牙胚發育的病例1例。?1.病例報告?患者,男,5歲,因左下后牙咬物痛1周就診。該牙曾半年前于外院治療。
關于慢性鼻竇炎的病因分析
(1)由急性鼻竇炎轉變而來多因對急性鼻竇炎治療不當,或對其未予徹底治療以致反復發作,遷延不愈,使之轉為慢性。此為本病之首要病因。 (2)阻塞性病因鼻腔內的阻塞性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結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腫瘤、鼻腔填塞等阻礙鼻腔鼻竇通氣引流,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3)致病菌毒力強某些
雙側下頜前磨牙牙中牙伴根尖周炎病例分析
?牙中牙屬于牙內陷一種,是牙齒發育時期成釉器內陷入牙乳頭所致。牙體表面結構內陷容易滯留食物殘渣和細菌,易發生牙髓感染和根尖周炎。本文報道雙側下頜前磨牙牙中牙伴根尖周炎1例。?1.病例資料?1.1一般資料?患兒,男,12歲,左下后牙疼痛1周就診。檢查:35牙冠色正常,未探及齲壞及畸形中央尖折斷形態,牙
上頜融合磨牙根管診療報告1
融合牙是2顆相鄰的牙齒、或正常牙齒與多生牙齒相融合,多見上頜前牙或上頜磨牙與多生牙融合。本文報道的1例上頜第一磨牙與第二磨牙融合伴發根尖周炎病例,在臨床中十分罕見。?1.病例資料?患者女,19歲,于2016-02-15就診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患者多年前7曾行保髓治療,治療后曾有長
關于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的病因分析
1.急性鼻竇炎 多因對急性鼻竇炎治療不當,或對其未予徹底治療以致反復發作,遷延不愈,使之轉為慢性。此為本病之首要病因。 2.阻塞性病因 鼻腔內的阻塞性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結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腫瘤、鼻腔填塞等阻礙鼻腔鼻竇通氣引流,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3.致病菌毒力強 某些毒力
上頜第二磨牙腭側雙根管病例分析1
上頜第二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態多樣且復雜,一般分為近頰、遠頰、腭側3個根管,腭側雙根管發生率較低。我院收治上頜第二磨牙此類四根管3例,報道如下。?1.病例報告?病例一:患者陳某某,女,39歲,因“左上后牙牙套脫落3周余”來我院就診,患牙曾于外院行根管治療與全冠修復。檢查:左上第二磨牙(27)牙體預備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