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骨成軟骨型骨肉瘤病例分析
骨肉瘤是骨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發生于頜骨者所占比例不超過10%,現報道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病理科上頜骨骨肉瘤1例,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號:口醫倫審字2019第(012)號。 1.病例報告 患者男,37歲,1周前無意發現右上腭長一腫物,無明顯疼痛不適。檢查見右側腭部明顯隆起,越過腭中縫,大小約5cm×4cm,色澤正常,質地中等偏硬,邊界較清楚,表面光滑,不活動,觸壓輕痛,無搏動,14/15頰側根尖區牙齦可見點狀潰瘍面,觸壓輕痛。CBCT示:右上頜骨可見大小約3.8cm×1.2cm×1.8cm 的邊界不清的軟組織低密度類影像,累及上頜竇及鼻腔,未突破鼻中隔,牙根未見明顯吸收,性質待定(圖1)。外院細胞學穿刺示“多形性腺瘤”。我院行右上頜骨腫物擴大切除術,術中冰凍示:疏松的纖維結締組織中見散在分布的骨組織和大小不等的血管,未見明顯惡性成分。 巨檢:部分右上頜......閱讀全文
如何診斷軟骨肉瘤?
1.原發性軟骨肉瘤多見于青少年,發生于四肢長骨及軀干各骨。 2.局部疼痛不明顯,腫塊生長迅速,有壓痛和關節功能障礙。 3.繼發性軟骨肉瘤多繼發于原有的良性骨腫瘤,病程長,發生惡變,則生長迅速,癥狀重。 4.X線的特征及病理檢查可確診。
鎖骨骨肉瘤病例分析
病例簡介女,56歲,主訴:左側胸壁腫塊并漸進性增大3個月。體格檢查:左側胸壁觸及一軟組織腫塊,大小約5.0CM×4.0CM,質硬,與周圍粘連。影像學表現見圖1A~F,影像學診斷為鎖骨惡性骨腫瘤。患者于我院骨腫瘤科行左鎖骨腫物切除內固定術,沿腫瘤邊界外側緣由鎖骨頭離斷鎖骨,完整切除腫瘤組織送病理檢查,
關于小兒骨肉瘤的簡介
骨肉瘤是發生在20歲以下青少年或兒童的一種惡性骨腫瘤,也叫成骨肉瘤,較常見,是小兒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約為小兒腫瘤的5%。腫瘤部位的疼痛是本病的突出癥狀,乃因腫瘤組織侵襲和溶解骨皮質所致。骨肉瘤一旦經病理證實,就應該立即開始前期的化學治療和手術治療。
骨肉瘤的形成病因分析
骨肉瘤也叫成骨肉瘤,是較常見的發生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或兒童的一種惡性骨腫瘤,在小兒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約為小兒腫瘤的5%。 骨肉瘤是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一種,是從間質細胞系發展而來,腫瘤迅速生長是由于腫瘤經軟骨階段直接或間接形成腫瘤骨樣組織和骨組織。下肢負重骨在外界因素(如病毒)的作用下,使
關于骨肉瘤的治療介紹
骨肉瘤目前仍是兒童和青少年惡性腫瘤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但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已經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該病的生存率。 骨肉瘤經病理確診后,即開始前期的化學或放射性治療,切除腫瘤組織是骨肉瘤治療中重要的步驟。隨著腫瘤外科技術的提高和內置物研究的發展,肢體保存療法顯示了較好的治療前景。腫瘤組織切除后的鞏固
關于骨肉瘤的預后介紹
腫瘤部位距軀干越近,病死率越高。至于腫瘤的類型和血管豐富的程度與預后的關系很難判斷。對患者的免疫反應也應關注。晚期腫瘤做截肢手術,有的可長期存活,經放射治療后不復發,肺部轉移也可消散。這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 影響預后的因素關鍵在于早診斷,腫瘤是否徹底切除,手術前后的化療和放療。此外,還與瘤細胞
股骨下端骨肉瘤臨床路徑
? 一、股骨下端骨肉瘤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股骨下端骨肉瘤(ICD-10:C40.2 M9180/3)??? 行腫瘤瘤段截除,腫瘤型膝關節置換術(ICD-9-CM-3:77.85-77.87伴81.5402)(已完成術前診斷及化療,不包括術后化療)。??? (
頸椎軟骨肉瘤病例分析
軟骨肉瘤是一種少見的骨與軟組織惡性腫瘤,好發于骨盆和四肢長骨,發生于頸椎的軟骨肉瘤十分稀少,同時侵犯前后柱結構的更為罕見。目前根治性外科手術切除是治療脊柱軟骨肉瘤的首選。由于頸椎解剖學的特點,目前頸椎軟骨肉瘤的治療仍存在很大的挑戰。本文報道1例前-后路聯合入路C7頸椎次全切除治療高級別軟骨肉瘤的臨床
關于小兒骨肉瘤的病因分析
骨肉瘤系從間質細胞系發展而來。腫瘤迅速生長是由于腫瘤經軟骨階段直接或間接形成腫瘤骨樣組織和骨組織。典型的骨肉瘤源于骨內,另一與此完全不同的類型是與骨皮質并列的骨肉瘤,源于骨外膜和附近的結締組織。后者較少見,但預后稍好。
關于小兒骨肉瘤的檢查介紹
1.X線攝片 典型的骨肉瘤X線表現為腫瘤性骨組織同時具有新骨生成和骨破壞的特點。腫瘤多位于長管狀骨的干骺端,邊緣不清,骨小梁破壞,腫瘤組織密度增高,穿破骨皮質后腫瘤進一步將骨膜頂起,產生該病具有特征性的X線征象-考德曼套袖狀三角,雖然這種現象在部分骨髓炎和尤文肉瘤患者中也可見到,但在骨肉瘤中則
治療小兒骨肉瘤的相關介紹
目前,只要及早診斷,術前仔細分型,細心手術加上術前和術后的化療,則預后大為改觀。近年來,5年治愈率有明顯提高。即使有肺部單一結節的轉移,如能切除,5年生存率仍可大于40%。 比較一致的觀點是,骨肉瘤一旦經病理證實,就應該立即開始前期的化學治療。切除腫瘤組織是骨肉瘤治療中最為重要和迫切的任務。近
關于小兒骨肉瘤的預后介紹
腫瘤的部位距軀干越近的,病死率越高。至于腫瘤的類型和血管豐富的程度與預后的關系很難判斷。患兒對所患腫瘤的免疫反應也值得注意。有文獻報道,晚期腫瘤做截肢手術的患兒,有的可長期存活,經放射治療后局部不復發,肺部轉移也奇跡般地消散。這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提示治療后死亡的腫瘤細胞產生了免疫作用。
軟骨肉瘤的檢查方式介紹
1.發生于髓腔的軟骨肉瘤可出現斑片狀、蟲蝕狀和囊狀溶骨性破壞,發生于骨干髓腔者可呈大囊狀骨破壞區,骨皮質內緣吸收,腫瘤生長較慢時,可使骨皮質變薄、膨脹,骨皮質被穿破時,可引起骨膜下新生骨,一般較輕,偶見皮質旁有針狀骨。 2.瘤軟骨鈣化是最基本且具有特征性的表現。當腫瘤局限于髓腔時,瘤軟骨鈣化較
中心性軟骨肉瘤的概述
中心性軟骨肉瘤是肉瘤,其細胞傾向于向軟骨分化。分為:中心性軟骨肉瘤;周圍性軟骨肉瘤;骨膜性軟骨肉瘤。治療僅是手術治療,有相當高的治愈率,放療、化療對軟骨肉瘤無效。由于軟骨肉瘤生長緩慢,在原發腫瘤切除10多年以后仍可發生局部復發和轉移。
中心性軟骨肉瘤的病因
中心性軟骨肉瘤是起源于骨內的軟骨肉瘤,在原發性惡生骨腫瘤中排在第4位,列在漿細胞瘤、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之后。有明顯的好發部位,依次為股骨(尤其是近端)、骨盆、肱骨近端、肩胛骨、脛骨近端。
周圍性軟骨肉瘤的病因
軟骨肉瘤的主要成分腫瘤性軟骨細胞,鈣化軟骨和軟骨化骨。在主要腫瘤組織中,偶可見少量骨肉樣骨樣組織或腫瘤骨的小島,此外或尚有少量粘液樣組織和纖維組織,在少數情況下,粘液樣組織增多,病理學上有時診斷為粘液樣肉瘤。內眼觀察,腫瘤所在處骨外形略有膨脹,骨皮質表面增厚,粗糙,并有凹陷。有些病例也可見局部骨
顴弓軟骨肉瘤病例分析
?軟骨肉瘤是發生率僅次于骨肉瘤的原發性骨惡性腫瘤,約占所有惡性骨腫瘤的20%,常發于骨盆、股骨兩端、肱骨近端及肋骨。原發于顴弓的軟骨肉瘤非常罕見,1986年報道首例顴弓軟骨肉瘤后,尚無相關文獻報道。軟骨肉瘤缺乏骨質結構,會產生軟骨基質,并可能會出現成骨、鈣化和黏液樣變等現象,患者常因局部腫塊、疼痛或
關于骨肉瘤的檢查方式介紹
在成骨性骨肉瘤的病例,可以在早期發現血液中骨源性堿性磷酸酶增高,這與該腫瘤的成骨作用有關。病理診斷是治療的依據。當考慮到骨肉瘤的診斷時,進行活體組織檢查,盡快得到病理學檢查的確認,對明確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意義。 1.X線攝片 典型的骨肉瘤的X線表現為骨組織同時具有新骨生成和骨破壞的特點。腫瘤
簡述小兒骨肉瘤的臨床表現
1.疼痛 腫瘤部位發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是骨肉瘤非常常見和明顯的癥狀,主要由于膨脹的腫瘤組織破壞骨皮質,刺激骨膜神經末梢引起。疼痛可以由最初時的間歇性幾周以后發展為持續性。下肢可出現痛性跛行。 2.腫塊 病情發展后,局部可出現腫脹,可以在肢體疼痛部位觸及腫塊,伴有明顯的壓痛。隨著骨化程度的不同
左足骨膜骨肉瘤病例分析1
骨膜骨肉瘤是一種罕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發生在足部的骨膜骨肉瘤更是罕見,發生在第1跖趾關節的骨膜骨肉瘤目前國內外尚無報道。近期本科室收治1例發生在第1跖趾關節內側的骨膜骨肉瘤的患者,現對其臨床特點、病理、治療方法、預后進行討論分析,以期進一步提高大家對骨膜骨肉瘤的認識。病例資料患者,管某某,女,79歲
關于骨肉瘤的臨床表現介紹
骨肉瘤的突出癥狀是腫瘤部位的疼痛,由腫瘤組織浸蝕和溶解骨皮質所致。 1.疼痛 腫瘤部位發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是骨肉瘤非常常見和明顯的癥狀,由膨脹的腫瘤組織破壞骨皮質,刺激骨膜神經末梢引起。疼痛可由早期的間歇性發展為數周后的持續性,疼痛的程度可有所增強。下肢疼痛可出現避痛性跛行。 2.腫塊 隨
關于軟骨肉瘤的鑒別診斷介紹
1.軟骨瘤內常有散在沙礫鈣化點,但較軟骨肉瘤少而小,骨皮質多保持完整,無腫瘤性軟組織腫塊。 2.骨軟骨瘤為附著于干骺端的骨性突起,形態多樣,軟骨帽蓋厚者亦可見腫瘤端部有菜花樣鈣化陰影。而繼發于骨軟骨瘤的軟骨肉瘤,軟骨帽增厚更明顯,并形成軟組織腫塊,其內可見多量不規則絮狀鈣化點。 3.骨肉瘤易
周圍性軟骨肉瘤的輔助檢查
X線所見 影像典型,一般不會誤診,甚至可在組織學診斷之前作出診斷。 基本影像是密度增高不透X線的影像,是由于腫瘤內軟骨的鈣化、骨化所引起。與中心性軟骨肉瘤相比,周圍性軟骨肉瘤的鈣化更常見且更廣泛,在許多病例中,這種密度增高的影像幾乎遍布整個腫物。因此,在周圍性軟骨肉瘤中,可看到一骨外腫物,呈模
周圍性軟骨肉瘤的鑒別診斷
診斷一般較容易,甚至可單從影像學上診斷。有時,需在體積大、不透X線的骨軟骨瘤和周圍性軟骨肉瘤之間作鑒別。骨軟骨瘤的不透X線影像的密度高、不規則,與軟組織有明顯的邊界;相反,周圍性軟骨肉瘤的部分區域與軟組織的界限不清,CT、MRI有助于發現周圍性軟骨肉瘤的軟骨帽變厚,并可與骨軟骨瘤的頂部的積液相鑒
中心性軟骨肉瘤的癥狀表現
中心性軟骨肉瘤是起源于骨內的軟骨肉瘤,在原發性惡生骨腫瘤中排在第4位,列在漿細胞瘤、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之后。好發于男性,男女之比為1.5~2∶1。好發于30~70歲之間,主要見于成人期,20歲以前少見,青春期前罕見。 有明顯的好發部位,依次為股骨(尤其是近端)、骨盆、肱骨近端、肩胛骨、脛骨近端
中心性軟骨肉瘤的輔助檢查
X線所見為骨內的溶骨性病變,可有鈣鹽沉積,大部分腫瘤生長緩慢,少數生長迅速。在骺—干骺端,腫瘤為偏心性;在骨干,則位于骨干的中心。 中心性軟骨肉瘤可表現為邊界模糊的溶骨,有或無皮質骨中斷,由于軟骨傾向于鈣化和骨化,腫瘤內可出現不透X線區,鈣化經常發生在軟骨小葉的周圍,無一定結構,其特征為不規則
中心性軟骨肉瘤的鑒別診斷
診斷中心性軟骨肉瘤時,臨床和影像學資料較其它腫瘤更重要。有同樣組織學表現的軟骨腫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必須參考年齡、部位、癥狀、影像、骨掃描、CT等特點。 中心性軟骨肉瘤的術前診斷常很容易,然而鑒別診斷涉及大量腫瘤和瘤樣病變。首先,中心性軟骨肉瘤必須與軟骨瘤鑒別,特別是Ⅰ級中心性軟骨
簡述軟骨肉瘤的臨床表現
患者早期感覺患處不適,幾天或幾周后出現腫脹及腫塊,晚期可出現靜脈曲張,局部皮膚溫度升高及充血發紅。患者會感覺關節周圍疼痛,最初是間歇性疼痛,以后逐漸加重,轉為持續性疼痛,夜間更為明顯,止痛藥無效。患者的關節活動受限,部分病人可發生關節積液,甚至會發生病理性骨折。 原發性軟骨肉瘤以鈍性疼痛為主,
周圍性軟骨肉瘤的病理改變
1.肉眼所見 手術切除時的周圍性軟骨肉瘤一般較大,表面為典型的像花椰菜樣的凹凸不平,常有一層薄的纖維性假包膜包裹。 在骨軟骨瘤轉為周圍性軟骨肉瘤的初期,可見原來薄且不連續的軟骨帽變厚(在兒童期,軟骨帽的正常厚度可達2cm),所以,在成人期,如果軟骨帽的厚度超過1~2cm時,應疑為惡變。進一步,
研究揭示兒童骨肉瘤的遺傳機制
近日,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提供了與骨肉瘤相關的基因改變的新見解(骨肉瘤是兒童和青少年最常見的癌性骨腫瘤)。研究人員發現,患有骨肉瘤的人比沒有骨肉瘤的人攜帶有害或可能有害的已知癌癥易感基因變異。這一發現對骨肉瘤兒童患者及其家庭的基因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