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修補術后罕見并發癥——假性缺氧性腦腫脹病例分析2
2.討論 PHBS的特征性臨床表現為:(1)在擇期手術術后較短時間(平均約2.5h)出現的意識障礙,甚至昏迷;(2)全面性癲癇發作;(3)循環紊亂癥狀;(4)突發腦干功能障礙;(5)CT及MRI示大腦半球缺氧腫脹表現。本例患者術后短時間內出現意識障礙及癲癇發作癥狀,復查頭顱CT示腦水腫、腫脹嚴重,符合PHBS的診斷。患者手術麻醉采用的為常規藥物麻醉,無藥物不良反應,所以患者的病情變化與麻醉無相關性。 根據Monro-Kellie穩定原理,顱腔是一個由顱骨組成的密閉結構,體積相對恒定,由腦組織、血液、腦脊液共同構成,三者容量相對恒定,此三者在顱內維持著壓力平衡。人體對顱內壓的穩定具有調節能力,當一部分容量減少或增多時,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其他部分的容量維持一定的顱內壓與腦灌注壓。顱骨修補術后,顱腔容積發生改變,顱內壓力亦發生改變,相應的就會引起三種成分的容積變化;其中以腦脊液為最容易改變的成分。當腦脊液持續引流,......閱讀全文
顱骨修補術后罕見并發癥——假性缺氧性腦腫脹病例分析2
2.討論?PHBS的特征性臨床表現為:(1)在擇期手術術后較短時間(平均約2.5h)出現的意識障礙,甚至昏迷;(2)全面性癲癇發作;(3)循環紊亂癥狀;(4)突發腦干功能障礙;(5)CT及MRI示大腦半球缺氧腫脹表現。本例患者術后短時間內出現意識障礙及癲癇發作癥狀,復查頭顱CT示腦水腫、腫脹嚴重,符
顱骨修補術后罕見并發癥——假性缺氧性腦腫脹病例分析1
顱骨缺損是顱腦外傷及腦出血手術后的常見后遺癥,常會引發患者的顱內壓失衡、神經系統損傷以及出現腦脊液失調的問題。其主要治療方式為顱骨修補術,最佳手術時間選擇在減壓術后的3~6個月;但顱骨修補術后常有皮下積液、皮下血腫、顱內感染及顱內出血等并發癥。其中假性缺氧性腦腫脹(pseudohypoxic?bra
顱骨修補術后彌漫性腦腫脹致腦疝病例分析
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2018年10-11月收治1例顱骨修補術后彌漫性腦脹腫致腦疝病人,現報道如下。?1.病歷摘要?女性,43歲;因顱腦損傷術后康復治療入院。1個月前因交通意外導致創傷性硬膜下血腫、腦疝,外院行顱內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查體:昏迷,GCS評分6分,減壓骨窗輕度膨出,雙瞳等大等圓,
一例顱骨修補術后并發腦內血腫病例分析
我科收治1例顱骨缺損患者行顱骨修補術后并發少見的腦內血腫,現報道如下。病例資料患者,女,53歲,因頭部摔傷致右側額顳葉腦挫裂傷并硬膜下血腫、左枕部硬膜外血腫行左枕部硬膜外血腫清除+右額顳部硬膜下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術中去除骨瓣面積約10 cm×12 cm。術后1.5個月行顱骨修補術。修
一例顱骨修補術后全顳肌攣縮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28歲,2012年5月因顱腦損傷行顱內血腫清除術加去骨瓣減壓術,術后恢復良好,無面癱及咬合困難等。2個月后,行鈦網顱骨修補術。修補術后,患者感同側顳部疼痛,張口、咬合困難,對癥治療無緩解。頭顱CT示皮下積液、積血,多次抽出血性滲液(培養無細菌生長),但密度無明顯變化、積液量無減少。
急性彌漫性腦腫脹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例1:34歲男性,因頭部外傷后意識不清約1 h入院。入院時體格檢查:神志嗜睡,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 mm,對光反射靈敏,右頂部皮膚腫脹,四肢活動正常。顱腦CT見左顳枕部硬膜下血腫,腦挫裂傷。2 h后,病人煩躁,左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復查顱腦CT發現左顳枕部硬膜外
顱骨缺損修補術后對側硬膜外血腫病例報告
?患者,男性,39歲,主因“左側外傷性顱骨缺損7月”于2013年2月28日入院。缺損大小約10 cm×8 cm(圖1)。患者有頭痛、頭昏、局部觸痛、易激怒、焦煩不安癥狀,并對缺損區的搏動、膨隆、塌陷存在恐懼心理,因此強烈要求手術修補。?圖1 ?顱骨缺損并腦軟化?術前準備完善后,于2013年3月3日進
顱骨血友病性假性腫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37歲。發現頭型異常6年,頭暈1月余為主訴入院,自幼患有血友病多年,無特殊治療,近1月來頭暈加重伴沉重感,以晨起為著,曾就診于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未治療,后轉診至我院神經外科,查體發現左側顳頂枕部向外膨出,質地硬,無壓痛。實驗室檢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59.6s。凝血因子Ⅷ:C因子
剖宮產術后急性結腸假性梗阻病例報告2
3 討論 ?ACPO是一種以無機械原因結腸急性擴張為特征的罕 見且可致命的疾病,患病率約0.4%。ACPO通常與婦產科 及盆腔手術、外傷或整形手術、感染、心肺疾病、藥物(麻醉 性鎮痛藥、阿片類藥物、抗抑郁藥、皮質類固醇、抗精神病 藥物、鈣通道阻滯劑、安眠藥等)、脊髓麻醉、基礎疾病(神 經
罕見大腿外傷性巨大巧克力假性囊腫病例分析
?外傷性假性囊腫多因身體遭受巨大鈍性挫裂傷,導致局部組織或器官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及滲出液進入周圍疏松組織,進而被周圍致密結締組織包裹,因顯微鏡下囊壁無真性囊腫結構,故稱假性囊腫。臨床上多發生于肺、脾、胰等臟器及臀部、大腿、小腿等軟組織豐富區域。大腿外傷性假性囊腫臨床上常見,但時間超長、跨越關節、巨
兒童顱骨生長性骨折病例分析
?顱骨生長性骨折(growing skull fracture,GSF)是顱骨骨折的一種特殊類型,常見于嬰幼兒,主要表現為頭部包塊、進行性增寬的顱骨骨折及神經功能障礙。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2例GSF,現報道如下。?1.?病例資料?病例1:女,1歲10個月,入院前2個月從樓梯跌落。入院時
顱骨生長性骨折病例報告
?兒童生長性骨折(growing?skull?fracture,GSF)好發于額頂處。因小兒硬腦膜較薄且與顱骨內板貼附較緊,當顱骨發生骨折裂縫較寬時,硬腦膜常同時撕裂分離,以致局部腦組織、軟腦膜及蛛網膜突向骨折的裂隙,因長期腦搏動的長期沖擊,骨折裂縫逐漸加寬,致腦組織繼續突出,最終形成局部囊性腦膨出
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假性動脈瘤病例分析
1 病例報告 ?患者,47 歲,因子宮肌瘤剔除術后 19 天,陣發性陰道流血 5 次于2019 年12 月23 日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患 者既往月經規則,經量中等,經期 5 ~ 6 天,近 2 年經量較前增多 約 2 /3。G4P1,平素避孕套避孕。2019 年 12 月 4 日
兩例顱腦外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內積液病例分析
去骨瓣減壓術是顱腦外傷的經典治療方法,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但是該方法仍然存在并發癥,其中硬膜下積液是最常見的并發癥,而腦內積液則少有報道。筆者報告2例去骨瓣減壓術后腦內積液患者,探討其特點和治療方法。現報告如下。?1.病歷資料?病例1:患者男,16歲,因“硬物擊傷后頭痛、意識不清6 h”收治入院。入院
開顱術后創腔張力性積液病例分析2
急診手術探查,術中見硬腦膜張力較高且與腦組織皮層粘連緊密,硬腦膜下有血凝塊使硬腦膜與腦組織皮層粘連影響腦脊液流通,將硬腦膜向顱底方向翻起,見首次手術皮層造瘺口有黃褐色膠凍樣物質形成,創腔內有黃色液體,清除創腔內膠凍樣物質及黃色液體,生理鹽水沖洗干凈,沿硬膜下間隙分離打通側裂池及顳葉底面見腦脊液涌出。
急性缺氧性腦病的病因分析
常見病因,如: 1、被沙土掩埋、胸部創傷、神經毒氣、癲癇持續狀態、呼吸肌麻痹和麻醉意外等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礙和氧吸入不足。 2、各種原因所致的喉頭水腫或痙攣、嚴重肺水腫、異物誤入呼吸道以及昏迷患者的嚴重舌后墜等所致的呼吸道阻塞和氧氣不能進入肺泡。 3、一氧化碳或亞硝酸鹽類中毒等所致血紅蛋白的
淺談3D打印技術在兒童顱骨病變一期切除并修復中的...2
1.4手術方法?7例患兒行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下顱骨病變切除及一期顱骨缺損修補術。完全暴露病變后,根據術中導板劃定切除顱骨范圍,銑刀及磨鉆切除病變,頭皮受累者刀片刮除,硬腦膜外層受累者切除外層,全層受累者人工硬膜修補,1例病變侵及橫竇及腦組織未能全切除,盡量嚴密修補硬膜缺損,7例患兒的修復材料均與周圍
頸椎術后視力喪失病例分析2
討論PVL發生機制? ??目前,PVL的發生機制仍不明確。國內外文獻報道的PVL發生機制:①缺血性視神經病變;②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③皮質盲(由枕葉皮質缺血性卒中引起的視神經損傷導致,頭顱MRI可見梗死灶);④可逆性后部腦病綜合征。其中,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被認為是脊柱術后發生PVL的主要原因,約占80
一例骨化硬膜下血腫的分期手術治療分析
患者,女性,30歲,因“間斷性頭痛不適6個月,加重伴癲癇發作">癲癇發作1 d”入院,專科查體未見明顯其它異常。入院頭顱CT提示左側額顳頂枕部一巨大血腫,大小為13.1 cm×5.0 cm×9.2 cm,中線向右偏移約20 mm,血腫內、外膜為均勻一致的高密度骨化影,中線明顯移位,同側側
自體顱骨骨瓣酒精保存二期回植76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自體顱骨骨瓣酒精保存二期回植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科76例接受自體顱骨骨瓣酒精保存二期回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所有患者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外觀滿意,局部無任何不適;術后近期發生頭皮下積液2例,經穿刺抽吸加壓包扎后治愈,無其他并發癥。經隨
經股動脈介入術后致假性動脈瘤病例分析
隨著心腦血管及神經介入的發展和普及,股動脈穿刺是各種介入診斷和治療的常見路徑之一,對股動脈的損傷難以避免,如局限血腫、動靜脈瘺、假性動脈瘤等。如處理不當,會產生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報道2例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并發股動脈假性動脈瘤(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F
腦膿腫術后并發抑郁癥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病人,女,41歲,因三次拔牙術后牙齦腫痛20 d、頭痛伴左側肢體活動障礙10 d入院。入院時體格檢查: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生命體征正常,左上肢肌力1級,下肢肌力2級。?入院時MRI增強示右側島葉基底節區異常強化灶(圖1A),考慮腦膿腫可能性大。建議手術治療,但病人拒絕手術,要求用抗感染
一例罕見毛母質瘤破壞顱骨病例分析
1.病歷摘要?男,24歲;自訴入院前1周無明顯誘因晨起突感頭暈,無耳鳴、惡心感,持續約5min后緩解,此后癥狀間斷發生,晨起多發,體位突然改變時可誘發頭暈。神經系統查體無明顯異常,行頭顱CT及MRI檢查示右枕部大小約2.0 cm×1.5 cm占位病變,頭皮局部隆起,顱骨完全破壞,深達硬腦膜外,以“右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并發癥介紹
常合并吸入性肺炎,常并發顱內出血、腦水腫、腦實質壞死及腦積水。HIE的近期不良預后是早期新生兒死亡,遠期不良預后多為腦神經損害的后遺癥。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越嚴重,腦病癥狀持續時間越長者,越容易發生后遺癥,且后遺癥越重。后遺癥常見的有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痙攣性癱瘓、癲癇、耳聾、視力障礙等。
假性高鉀血癥病例分析
患者,男,79歲,腹痛、嘔吐伴停止排便排氣2d。就診期間意識清醒,答問自如。自述既往體健,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史,否認遺傳史、過敏史及其他疾病史。?患病期間嘔吐數次,嘔吐物為胃內容物。CT顯示小腸液氣平面,考慮腸梗阻。保守治療無效,欲行剖腹探查術。術前生化檢查:K+4.1mmol/L。入室后:
剖宮產術后急性結腸假性梗阻病例報告1
急性結腸假性梗阻(acute colonic pseudo-obstruction, ACPO)是以無機械性梗阻情況下結腸大幅度擴張為表現 的一種罕見疾病。1948年由Ogilvie首次報道,故又稱Ogil? vie 綜合征。ACPO 是由各種原因誘發的腸自主神經功能 的紊亂,通常與手術(骨
兩例頭皮遲發性感染伴顱骨自溶病例分析
在神經外科中,顱內腫瘤的切除,顱內血腫、腦出血的外科治療,顱骨缺損的修補等均涉及開顱手術,而開顱手術后頭部傷口的愈合情況可影響術后患者的恢復、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甚至影響到手術的成敗。回顧我科收治的兩例開顱術后頭皮感染伴顱骨自溶的臨床資料,就其原因及處理作分析、探討。病例資料病歷1:患者男,42歲
罕見病例分析:腦回狀皮脂腺痣
? 近日 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雜志在線發表了一篇關于皮脂腺痣的病例報道。??? 一個月大男嬰,出生后頭頸部出現非進展性皮膚病變(圖 1)。出生前和圍生期無不良事件發生。其頭圍、發育情況和全身檢查等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那么請問這是什么病??
一例罕見的海洛因腦病病例分析
世界首個“海洛因腦病”病人是1982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發現的。接下來的20年里僅在歐洲比如德國等地發現過1-2例,到1997年美國發現2例,1999年美國又發現1例,亞洲地區在90年僅在中國臺灣發現1例。但是進入2000年之后,我國發現多起海洛因腦病病例,之前媒體對此也有報道。最近我院收治一名海洛因
女性患者牙齦腫脹病例分析
1.病例報告?患者女性,37歲,因“左下頜后牙腫痛1周”就診。1周前,患者左下后牙腫痛伴張口受限,自行口服“替硝唑”5d,腫痛及張口受限癥狀緩解后,至我院要求拔除左下頜后牙。檢查見:38牙位牙冠部分萌出,形成盲袋,周圍牙齦稍紅,按壓稍疼痛;全口牙齦增生、腫脹,質地較韌,色白,探診出血(+),全口牙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