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在基于量子隱形傳態的遠程位置之間產生量子糾纏。圖片來源:日本橫濱國立大學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鉆石中的缺陷,也就是碳被氮或其他元素取代的原子缺陷,或能為量子計算提供近乎完美的接口。但是,這些被稱為金剛石氮空位中心的缺陷是通過磁場控制的,這與現有的量子器件不兼容。日本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接口方法,以允許直接轉換為量子器件的方式控制金剛石氮空位中心。該研究成果15日發表在《通訊·物理學》上。 論文通訊作者、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先進科學研究所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生院物理系教授小坂秀夫表示,為了實現量子互聯網,需要一個量子接口來產生光子的遠程量子糾纏,光子是一種量子通信介質。 在量子互聯網中,研究人員確定光子既是粒子又是光波,并且它們的波態可以揭示有關其粒子態的信息,反之亦然。更重要的是,這兩種狀態可以相互影響,擠壓波可能會挫傷粒子。它們的本質是糾纏不清的,即使相隔很遠。目的是控制糾纏以即時安全地傳輸......閱讀全文
?? 本人在2010年就曾在科學網上介紹D-Wave量子計算機(D-Wave系統是量子計算嗎?(100123))8年過去了,大公司都在量子計算領域進行探索。超級計算機按老路走下去,已經碰到瓶頸了,不能靠扎錢走下去了。而另一方面,計算機應用,譬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卻叫得很響,這些應用的基礎設備必須跟上
5量子比特、10量子比特、50量子比特,一場激烈競逐正在量子計算領域上演。 量子計算全球競逐 2017年上半年,中國科學家發布世界首臺超越早期傳統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實現1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在操縱質量上也是全球領先。2017年底,美國IBM公司宣布推出全球首款50量子比特的量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來自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攜手,首次證明了量子計算機相對傳統計算機的優勢,其原因在于:量子算法利用了量子物理學的非定域性。最新研究為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奠定了新基礎。 傳統計算機遵循經典物理學定律,建立在二進制數字0與1的基礎上,它們存儲這些數字并用于數學運算
據4月9日加拿大媒體消息,位于大溫哥華地區本拿比市的量子計算機公司(D-Wave Systems Inc),獲得美國國防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訂單,開發量子計算機。這也是該公司兩年前獲得洛馬公司訂單后,再次獲得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巨臂的青睞,洛馬公司這次是將D-Wa
幾十年前,科學家預言存在一種奇異的量子效應——泡利阻塞,即如果一團氣體變得足夠冷且足夠致密,它就能隱形。美國和新西蘭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撰文指出,他們利用激光擠壓并冷卻鋰氣體等,使其密度和溫度變化到足以減少光散射量的程度,由此證明了泡利阻塞效應,未來有望利用其開發能抑制光的材料,進一步
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日前提出一個專門表示量子計算機性能的新指標——“量子體積”,并指出該公司開發的量子計算設備的“量子體積”增長規律類似摩爾定律。 IBM在官方網站上發文對“量子體積”概念進行了解釋。文章說,量子體積是一個衡量量子計算機性能的專用指標,其影響因素包括量子比特數、測量誤
物理學家已經草擬了一個使用現有技術的量子計算機藍圖,從而足以破解目前無法解決的重要問題,例如對巨大數字進行因式分解。它的設計者表示,這樣的機器占地可能超過一個足球場,耗資至少1億英鎊(約合8.6億元人民幣)。 英國布萊頓市蘇塞克斯大學日前發布消息說,該校科學家領銜的一個國際團隊設計了一份
量子計算機最大的優勢在于大幅縮短提取用戶所需信息的時間,它可以在幾天內解決傳統計算機會花費數百萬年才能處理的數據,因此未來的應用前景十分令人神往。 日前,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宣布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在兩次測試中D-Wave2X的運行速度比傳統模擬裝置計算機芯片運行速度快1億倍。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成功構建了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今日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這一研究進展。 “量子計算機在求解某類特定問題上具有巨大的優勢。”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
相對經典計算機而言,基于量子力學的量子計算機,越來越成為科學家關注的熱點。如何通過量子計算實現量子霸權,也成為理論研究者建模的重點對象。近日,國際物理學期刊《物理學評論快報》上,發表的一篇名為《量子可積條件下的量子退火和熱化》的論文,提出一種引入了量子糾纏機制、嚴格可解的絕熱量子計算模型。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