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來自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攜手,首次證明了量子計算機相對傳統計算機的優勢,其原因在于:量子算法利用了量子物理學的非定域性。最新研究為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奠定了新基礎。
傳統計算機遵循經典物理學定律,建立在二進制數字0與1的基礎上,它們存儲這些數字并用于數學運算。在傳統計算機的內存單元中,每個比特(最小的信息單元)的值只能為1或0。而量子比特(qubit)能同時既是0又是1,這種所謂的“疊加”使量子計算機一次可對多個數值進行運算,而傳統計算機必須按順序執行這些操作。因此,從理論上說,量子計算機能輕松快速地解決傳統計算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的復雜計算問題。
為確鑿證明量子計算機的優勢,慕尼黑工業大學復雜量子系統理論教授羅伯特·柯尼希、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的戴維·格塞特、IBM公司的謝爾蓋·布拉韋伊聯手開發了一個量子電路,用于解決特別“難解”的代數問題。這一新型電路結構簡單,只能在每個量子比特上執行固定數量的運算。這種電路被認為擁有固定深度。研究證明,他們所用的“難解”代數問題無法采用傳統固定深度的電路來解決,因此證實了量子計算機的優勢。而且,量子算法利用了量子物理學的非定域性。
在這項研究之前,雖然有些證據指向這個方向,但量子計算機的優勢既沒有得到證明,也沒有經過實驗演示。一個例子便是秀爾算法(Shor's algorithm),它有效解決了質因數分解問題,但它只是一個復雜理論猜想。
柯尼希說:“我們的成果表明,量子信息處理真正帶來了好處,它無需依賴未經證實的復雜理論假設。”這項研究可以看作量子計算機發展道路上的新里程碑,因為這種新的量子電路結構簡單,短期內,科學家可以借助其實現量子算法。
量子計算機通往實用之路的一大障礙是糾正計算中產生的錯誤,人們需借助傳統計算機對量子計算進行模擬驗證,但這一任務極其復雜。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意大利米蘭大學、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
記者3日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自2024年1月6日上線運行以來,已為143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完成超50萬個量子計算任務,全球訪問量突破2900萬次,......
量子計算機在解決拓撲學難題上展現出巨大潛力。據英國《自然》網站日前報道,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Quantinuum公司研究人員在arXiv網站發布預印本論文稱,他們可利用量子計算機H2-2根據拓撲特性區分......
一項曾經被認為錯誤率過高而不能作為量子計算機基礎的技術——中性原子技術有望取得重大進展。據《自然》報道,2月11日,美國中性原子量子計算公司QuEra宣布已經籌集到2.3億美元資金,這是迄今所有量子公......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合作,開發出一種新型“量子冰箱”,可高效重置量子比特,并利用“冰箱”組件間的熱流作為動力源,保持低溫工作環境。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
谷歌的最新量子計算芯片Willow引發了公眾對于量子計算新一輪的關注。量子計算的原理是什么?真實的量子計算機到底長什么樣?量子計算又是如何實現遠超超級計算機的計算性能的?12月14日,墨子沙龍攜手上海......
10月25日,記者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我國科學家在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成功完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量子計算流體動力學仿真,標志著國產量子算力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取得重要......
據美國趣味工程網站近日報道,德國網絡安全創新署已與4家公司簽訂合同,共同致力于在2027年推出全球首臺移動量子計算機。研究人員表示,作為一種便攜式技術,擬推出的設備能在經典量子計算機無法“施展拳腳”的......
9月7日下午,2024年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拉開帷幕。開幕式后的主論壇上,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在演講中展望了量子計算機的發展。薛其坤在......
圖為安徽省合肥市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量子計算機組裝與測試實驗室。在本源量子的量子計算機組裝與測試實驗室,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悟空”云服務研制團隊負責人趙雪嬌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