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熒光光譜法的應用介紹
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一定波長的輻射能激發下發射的熒光強度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熒光的波長在紫外、可見光區。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的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約經10-8秒,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態,同時發射出熒光。若原子熒光的波長與吸收線波長相同,稱為共振熒光;若不同,則稱為非共振熒光。共振熒光強度大,分析中應用最多。在一定條件下,共振熒光強度與樣品中某元素濃度成正比。該法的優點是靈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種元素的檢出限優于原子吸收光譜法和原子發射光譜法;譜線簡單;在低濃度時校準曲線的線性范圍寬達3~5個數量級,特別是用激光做激發光源時更佳。主要用于金屬元素的測定,在環境科學、高純物質、礦物、水質監控、生物制品和醫學分析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法具有很高的靈敏度,校正曲線的線性范圍寬,能進行多元素同時測定。這些優點使得它在冶金、地質、石油、農業、生物醫學、地球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等各個領......閱讀全文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應用介紹
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一定波長的輻射能激發下發射的熒光強度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熒光的波長在紫外、可見光區。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的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約經10-8秒,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態,同時發射出熒光。若原子熒光的波長與吸收線波長相同,稱為共振熒光;若不同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應用介紹
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一定波長的輻射能激發下發射的熒光強度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熒光的波長在紫外、可見光區。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的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約經10-8秒,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態,同時發射出熒光。若原子熒光的波長與吸收線波長相同,稱為共振熒光;若不同,則
關于原子熒光光譜法應用的介紹
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一定波長的輻射能激發下發射的熒光強度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熒光的波長在紫外、可見光區。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的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約經10-8秒,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態,同時發射出熒光。若原子熒光的波長與吸收線波長相同,稱為共振熒光;若不同
原子熒光光譜法介紹
原子熒光光譜法( AFS) 因化學蒸氣分離、非色散光學系統等特性,是測定微量砷、銻、鉍、汞、硒、碲、鍺等元素最成功的分析方法之一。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發展歷史和應用
研究歷史1964年,Winefordner等首先提出用原子熒光光譜(AFS) 作為分析方法的概念。1969年,Holak研究出氫化物氣體分離技術并用于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砷。1974年,Tsujiu等將原子熒光光譜和氫化物氣體分離技術相結合,提出了氣體分離-非色散原子熒光光譜測定砷的方法,這種聯合技術
原子熒光光譜法
方法提要在一定酸度下,溴酸鉀與溴化鉀反應生成溴,可將試樣消解,使所含汞全部轉化為二價無機汞,用鹽酸羥胺還原過剩的氧化劑,再用氯化亞錫將二價汞還原為單質汞,用氬氣作載氣,將其引入原子熒光光譜儀測量熒光強度。方法最低檢測質量為0.5ng。取5mL水樣測定,檢測下限為0.1μg/L。儀器和裝置無色散原子熒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簡介
原子熒光光譜法(AFS)是介于原子發射光譜(AES)和原子吸收光譜(AAS)之間的光譜分析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態原子(一般蒸汽狀態)吸收合適的特定頻率的輻射而被激發至高能態,而后激發過程中以光輻射的形式發射出特征波長的熒光。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優點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優點:(1)有較低的檢出限,靈敏度高。特別對Cd、Zn等元素有相當低的檢出限,Cd可達0.001ng/cm、Zn為0.04ng/cm現已有2O多種元素低于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檢出限。由于原子熒光的輻射強度與激發光源成比例,采用新的高強度光源可進一步降低其檢出限。(2)干擾較少,譜線比較簡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原理
原子熒光光譜法是通過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輻射能激發下產生的熒光發射強度,來確定待測元素含量的方法。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經過約10-8s,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級,同時發射出與原激發波長相同或不同的輻射,稱為原子熒光。原子熒光分為共振熒光、直躍熒光、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優點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優點:(1)有較低的檢出限,靈敏度高。特別對Cd、Zn等元素有相當低的檢出限,Cd可達0.001ng/cm、Zn為0.04ng/cm現已有2O多種元素低于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檢出限。由于原子熒光的輻射強度與激發光源成比例,采用新的高強度光源可進一步降低其檢出限。(2)干擾較少,譜線比較簡
實驗室分析方法原子熒光光譜法應用
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一定波長的輻射能激發下發射的熒光強度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熒光的波長在紫外、可見光區。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的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約經10-8秒,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態,同時發射出熒光。若原子熒光的波長與吸收線波長相同,稱為共振熒光;若不同,則
原子熒光光譜法簡介
原子熒光光譜法( AFS) 因化學蒸氣分離、非色散光學系統等特性,是測定微量砷、銻、鉍、汞、硒、碲、鍺等元素最成功的分析方法之一。
以原子熒光光譜法為基礎的的器械介紹
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一定波長的輻射能激發下發射的熒光強度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熒光的波長在紫外、可見光區。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的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約經10-8秒,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態,同時發射出熒光。若原子熒光的波長與吸收線波長相同,稱為共振熒光;若不同,則
關于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基本原理介紹
原子熒光光譜法是通過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輻射能激發下產生的熒光發射強度,來確定待測元素含量的方法。 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經過約10-8s,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級,同時發射出與原激發波長相同或不同的輻射,稱為原子熒光。原子熒光分為共振熒光、直
關于原子熒光光譜法的簡介
原子熒光光譜法( AFS) 因化學蒸氣分離、非色散光學系統等特性,是測定微量砷、銻、鉍、汞、硒、碲、鍺等元素最成功的分析方法之一。 原子熒光光譜法(AFS)是介于原子發射光譜(AES)和原子吸收光譜(AAS)之間的光譜分析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態原子(一般蒸汽狀態)吸收合適的特定頻率的輻射而被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原理簡介
原子熒光光譜法是通過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輻射能激發下產生的熒光發射強度,來確定待測元素含量的方法。 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長輻射后,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經過約10-8s,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級,同時發射出與原激發波長相同或不同的輻射,稱為原子熒光。原子熒光分為共振熒光、直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優缺點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基本原理:物質吸收電磁輻射后受到激發,受激原子或分子以輻射去活化,再發射波長與激發輻射波長相同或不同的輻射。 原子熒光光譜法有哪些優缺點?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基本原理:物質吸收電磁輻射后受到激發,受激原子或分子以輻射去活化,再發射波長與激發輻射波長相同或不同的輻射。當激發光源停止輻
什么是原子熒光光譜法?
原子熒光光譜法(AFS)是介于原子發射光譜(AES)和原子吸收光譜(AAS)之間的光譜分析技術。原子熒光光譜法( AFS) 因化學蒸氣分離、非色散光學系統等特性,是測定微量砷、銻、鉍、汞、硒、碲、鍺等元素最成功的分析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態原子(一般蒸汽狀態)吸收合適的特定頻率的輻射而被激發
原子熒光光譜法發展歷史
1964年,Winefordner等首先提出用原子熒光光譜(AFS) 作為分析方法的概念。1969年,Holak研究出氫化物氣體分離技術并用于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砷。1974年,Tsujiu等將原子熒光光譜和氫化物氣體分離技術相結合,提出了氣體分離-非色散原子熒光光譜測定砷的方法,這種聯合技術也是現代
原子發射光譜法和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區別
原子在受到熱或電的激發時,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返回到基態時,發射出特征光譜叫做原子發射光譜,而根據處于激發態的待測元素原子回到基態時發射的特征譜線對待測元素進行分析的方法稱為原子發射光譜。ICP-AES的特點是可以進行多元素檢測,選擇性高,檢出限低,準確度高。原子熒光光譜是基于基態原子吸收特定波長光
原子熒光光譜法檢測稻谷中無機砷時的應用研究
新型消泡劑在原子熒光光譜法檢測稻谷中無機砷時的應用研究張友琴??? 王紅柳??? 繆吉龍????? (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摘要:采用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法測定無機砷的過程中,消泡劑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非常大。本文采用一種新的消泡劑代替國標中的正辛醇,其消泡作用明顯,加入量和靜置時間對靈敏度影響小,穩
原子熒光光譜法檢測稻谷中無機砷時的應用研究
新型消泡劑在原子熒光光譜法檢測稻谷中無機砷時的應用研究張友琴??? 王紅柳??? 繆吉龍????? (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摘要:采用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法測定無機砷的過程中,消泡劑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非常大。本文采用一種新的消泡劑代替國標中的正辛醇,其消泡作用明顯,加入量和靜置時間對靈敏度影響小,穩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應用介紹
原子吸收是一個受激吸收躍遷的過程。當有輻射通過自由原子蒸氣,且入射輻射的頻率等于原子中外層電子由基態躍遷到較高能態所需能量的頻率時,原子就產生共振吸收。原子吸收光譜法就是根據物質產生的原子蒸氣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作用來進行定量分析的。原子吸收光的波長通常在紫外和可見區(190~900nm)。?原子吸收
關于光聲光譜法的應用介紹
由于光譜測量的是樣品吸收光能的大小,因而反射光、散射光等對測量干擾很小,故光譜適于測量高散射樣品、不透光樣品、吸收光強與入射光強比值很小的弱吸收樣品和低濃度樣品等,而且樣品無論是晶體、粉末、膠體等均可測量,這是普通光譜做不到的。效應與調制頻率有關,改變調制頻率可獲得樣品表面不同深度的信息,所以它
實驗室分析方法原子熒光光譜法介紹
原子熒光光譜法(AFS)是介于原子發射光譜(AES)和原子吸收光譜(AAS)之間的光譜分析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態原子(一般蒸汽狀態)吸收合適的特定頻率的輻射而被激發至高能態,而后激發過程中以光輻射的形式發射出特征波長的熒光。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相關說明
原子熒光光譜法(AFS)是介于原子發射光譜(AES)和原子吸收光譜(AAS)之間的光譜分析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態原子(一般蒸汽狀態)吸收合適的特定頻率的輻射而被激發至高能態,而后激發過程中以光輻射的形式發射出特征波長的熒光。 說明: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一定波長的輻射能激發下發射的熒光強度
簡述原子熒光光譜法的發展歷史
1964年,Winefordner等首先提出用原子熒光光譜(AFS) 作為分析方法的概念。1969年,Holak研究出氫化物氣體分離技術并用于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砷。1974年,Tsujiu等將原子熒光光譜和氫化物氣體分離技術相結合,提出了氣體分離-非色散原子熒光光譜測定砷的方法,這種聯合技術也是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原理及特點
原子熒光光度計利用惰性氣體氬氣作載氣,將氣態氫化物和過量氫氣與載氣混合后,導入加熱的原子化裝置,氫氣和氬氣在特制火焰裝置中燃燒加熱,氫化物受熱以后迅速分解,被測元素離解為基態原子蒸氣,其基態原子的量比單純加熱砷、銻、鉍、錫、硒、碲、鉛、鍺等元素生成的基態原子高幾個數量級。
原子熒光光譜法的優點有哪些?
采用原子熒光光譜法進行測定時具有如下優點: 1?使用原子熒光光譜儀進行檢測,有較低的檢出限,靈敏度高。特別是對Cd、Zn等元素有相當低的檢出限,Cd可達0.001ng/cm3、Zn為0.04ng/cm3。現已有20多種元素低于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檢出限。由于原子熒光的輻射強度與激發光源成比例,采用
原子熒光光譜法有哪些貢獻?
我國科技工作者為原子熒光光譜分析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發明了高強度空心陰極燈、小火焰原子化、自動低溫點火裝置等許多ZL技術; 研制出多通道、氫化物與火焰原子化一體和六價鉻檢測等多種原子熒光光譜儀; 研究出鉛、鋅、鉻和鎘的新化學蒸氣發生體系和專用試劑,以及碘、鉬間接測定方法; 出版了 5 部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