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術前普拉格雷治療勿操之過急
本文為 J Am Coll Cardiol 雜志近期發表的一篇臨床研究,該研究通過大樣本臨床試驗明確指出,NSTEMI 患者 PCI 術前普拉格雷預防止療無任何益處,推薦在確診患者病情并準備接受手術前再開始服用普拉格雷。 一、研究背景 在現階段的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 PCI 治療中,標準的推薦用藥方案為聯用 P2Y12 抑制劑及阿司匹林,服藥時間一年。而在口服 P2Y12 抑制劑選擇上,普拉格雷及替格瑞洛比氯吡格雷的推薦等級稍高。 但是,近期有研究者提出假設,PCI 術前使用 P2Y12 抑制劑或可改善患者預后,但是由于缺乏實驗,尚不能確定該假說的正確性。因此,Montalescot 博士研究團隊聯合 ACCOAST 試驗團隊以普拉格雷為切入點,開展了此次研究。  ......閱讀全文
冠脈旁路移植術與PCI在血運重建方面各有所長
? 研究背景:??? 在全世界的大多數地區,缺血性心臟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Kolesov和Favaloro于20世紀60年代首次開展冠脈旁路移植術手術,該治療方式很快成為多支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微創治療的主要方式。10年后,Gruntzig開創了另一種微創治療方式,且侵入性更低——經皮冠狀
PCI術后替格瑞洛單藥方案,一種安全可行的選擇
在2018 ESC年會上公布的GLOBAL LEADERS研究是首個評估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后長期單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療的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研究未達到預期的優效性結果。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下午,在2019 ACC年會上公布了GLOBAL LEADERS Adjudication Su
PCI術后替格瑞洛單藥方案,一種安全可行的選擇
在2018 ESC年會上公布的GLOBAL LEADERS研究是首個評估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后長期單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療的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研究未達到預期的優效性結果。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下午,在2019 ACC年會上公布了GLOBAL LEADERS Adjudication Su
PCI術后替格瑞洛單藥方案,一種安全可行的選擇
在2018 ESC年會上公布的GLOBAL LEADERS研究是首個評估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后長期單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療的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研究未達到預期的優效性結果。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下午,在2019 ACC年會上公布了GLOBAL LEADERS Adjudication Su
無需額外插入心臟起搏導管,法國這家公司將PCI手術成本降低12%
在心臟平均70年的壽命中,它大約會跳動25億次。 但它并非時刻都處于有規律、有節奏的搏動中。在許多心血管介入手術中,心律失常或心跳過緩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并發癥風險甚至死亡威脅。 為了用創新療法解決這一問題,格勒諾布爾心血管研究所的介入心臟病學家Benjamin FAURIE開始了長達十余年
ACS患者PCI采用橈動脈入徑、比伐盧定抗凝或更......
? MATRIX研究顯示,對于接受血管造影和PCI的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橈動脈入徑比股動脈入徑預后更好;比伐盧定與標準抗凝治療相比,對預后影響無顯著差異。??? MATRIX研究納入了8404例你接受血管造影及PCI的ACS患者,隨機分配到兩組,分別采用橈動脈入徑和股動脈入徑;其中7213
PCI后非心臟手術前用阿司匹林不能降低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先前接受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和支架植入的患者,在進行非心臟手術時,阿司匹林的使用與主要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之間無相關性。 加拿大研究人員評估了抗血小板藥物是否能降低正接受非心臟手術患者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然而發現,阿司匹林的使用與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并不
PCI前未服用阿司匹林與住院死亡率和卒中率顯著增加相關
行冠脈介入術的患者術前應使用負荷劑量的阿司匹林。2013年12月發表在《J Am Coll Cardiol》上的一項研究對術前沒有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中行冠狀動脈介入(PCI)的發生率和結局進行了考察,考察結果表明,相當數量的患者在行PCI前沒有接受阿司匹林。PCI前缺失阿司匹林與住院死亡率和
PCI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停藥方式與心臟事件風險的關系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冠心病治療手段。國內外學者對于PCI術后嚴重出血和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對患者近期和遠期風險的影響已經開展了廣泛的研究。雖然國內外指南均推薦PCI術后給予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但對于PCI術后DAPT仍有一些重要問題尚未解答,如在廣泛應用
GLP1可預防PCI過程中缺血性左心室功能障礙
? 接受PCI的患者在冠脈球囊擴張前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氨基化合物靜脈注射預處理可改善左心室功能障礙及再灌注期間的功能恢復。??? 這項小型研究納入20例擬行PCI的單支左前冠狀動脈病變且左心室功能保留的患者。研究者在患者左心室植入電導導管以記錄基線壓力-容積循環情況,1分鐘時低
接受PCI的患者輸血與住院時發生心臟病事件風險的增加有關
據2月26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披露,在一項包括了超過2百萬名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如用于打開狹窄冠狀動脈的球囊血管成形術或支架置入)患者的分析中,在美國各地的醫院在實施紅細胞輸注的做法上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而接受輸血與住院時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亡風險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PCI術后有哪些保守治療?
【一般資料】男性,75歲【主訴】反復胸悶心慌1年余,再發半月【現病史】患者1年來反復出現胸悶心慌不適,以進食及活動后明顯,偶感胃脘部疼痛,微有惡心,曾擬冠心病、慢性胃炎在我院住院治療,予以活血化瘀護胃等效果欠佳,家人遂送至徐州中醫院就診,查冠脈造影示考慮"急性冠脈綜合征",經與患方溝通后予以PCI手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策略
? 成功的再灌注策略能夠早期、完全、持久地開通病變相關血管,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冠狀動脈再灌注手段包括靜脈溶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 (PCI) 和冠狀動脈旁路術(CABG) 。由于介入治療的發展,需要急診CABG的病例越來越少。本文討論急性心肌梗死(AMI)的PCI和靜脈溶栓策略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指征的介紹
1、 對于慢性穩定型冠心病有較大范圍心肌缺血證據的患者,介入治療是緩解癥狀的有效方法之一。 2、 不穩定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盡早介入治療。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復發作心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藥物治療時活動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標升高;心電圖新出現的ST段壓低;出現心力衰竭或
多支冠脈病變,搭橋還是依維莫司洗脫支架置入?
? 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上發布的BEST試驗結果顯示,多支血管病變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搭橋術)治療與依維莫司藥物洗脫支架冠狀動脈介入術(PCI)相比能夠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文章同期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主要作者為Seung-Jung Park博士。??? BES
淺析血流儲備分數在穩定性缺血性心臟病治療中的作用
? 冠狀動脈狹窄導致的心肌缺血是穩定型心絞痛最常見的原因,與不良預后相關。診斷缺血的壓力測試和無創性冠狀動脈成像,及冠狀動脈造影可明確冠脈狹窄的存在。抗心絞痛藥物治療聯合或不聯合血管重建術,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是穩定型缺血性心臟病(SIHD)患者的
心電圖分析:溶栓orPCI?
患者68歲男性,主訴胸痛并向右臂及上腹部放射,疼痛9/10度,并伴呼吸急促及汗出。既往有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及顱內出血史。T:37.7℃,BP:160/90mmHg,R:20次/分,P:70次/分。血氧飽和度正常,胸片正常,可聞及S4心音,心電圖如下所示:?最近的可行PCI的醫院路程需要120分鐘,目
簡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療
包括直接PCI、補救性PCI及溶栓后PCI。 發病12小時內(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現左束支傳導阻滯的急性STEMI患者推薦行直接PCI(Ⅰ,A);伴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時,即使發病超過12小時的患者仍推薦行直接PCI(Ⅰ,B)。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介入治療策略
? 《ESC/EACTS 2010年血運重建指南》STEMI患者的再灌注策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癥狀:1、患者到全科醫生或心臟病學專家就診,接受緊急醫療服務系統,院前 診斷后緊急救治救護車送至導管室,后去有急診PCI能力中心行急診PCI手術。2、自行***患者到無急診PCI能力的中心
FFR對冠心病經皮介入治療的指導作用
??? 冠心病經皮介入治療(PCI),是近30年來冠心病臨床治療的里程碑性技術。2011年我國完成的PCI總數超過30萬例,2008年的數據顯示平均每萬人中有1.39人接受PCI治療。然而,冠心病的死亡風險并沒有隨PCI病例數量的增多而顯著降低。冠心病的標準定義是指冠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
STEMI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
? 正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歐洲心臟病學會(ESC)2012年年會同時發布了6個新的指南,其中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診斷與治療指南。新版指南的要點包括如下8個方面:??? 1. 急診處理:??? ⑴與患者首次醫療接觸后立即啟動診斷與治療程序;??? ⑵在10分鐘內盡快完成12導聯心電圖
概述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治療
(1)住院后初始處理所有STEMI患者到院后應立即給予吸氧和心電圖、血壓和血氧飽和度監測,伴有嚴重低氧血癥者,需面罩加壓給氧或氣管插管并機械通氣。鎮痛治療。 (2)溶栓治療STEMI急性期行直接PCI已成為首選方法,但由于能開展直接PCI的醫院不多,當前尚難以普遍應用。溶栓治療具有快速、簡便、
大隱靜脈移植新方法——通過橈動脈經皮冠狀動脈介入
橈動脈是替代股動脈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的一條途徑,近來已有研究證實了從橈動脈進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與從股動脈介入相比,從橈動脈進行PCI可以減少血管和介入部位的出血引起的并發癥。但也有研究顯示,從橈動脈進行PCI的手術時間更長,并且輻射更多。 該項實驗研究中,研究人員們對305例實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醫療救治技術方案
? 近期,國家衛計委下發了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救治方案及流程規則,包括救護車轉運流程、可行PCI醫院急診科處理流程、不可行PCI醫院急診科處理流程、急診PCI流程、救護車轉運直達導管室流程、靜脈溶栓適應癥和禁忌癥確認流程、靜脈溶栓流程、溶栓后PCI流程、從不可行PCI醫院轉至可行PCI醫院流程、確認
中國心血管領域介入治療最新數據
? 一、 冠脈介入治療? ? 總體趨勢? ? 近年來,我國PCI總例數穩定增長(表1),2013年達454505例,但平均百萬人PCI例數為309.42例,而美國約為1800例/百萬人,我國冠脈介入治療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 表1 我國冠脈介入治療相關數據對比? ? 注:2013年PCI總例數中
心電圖分析:ACS溶栓
患者男,57歲,因胸痛到醫院就診。無發熱,P:70次/分,BP:130/90mmHg,R:20次/分。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β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心電圖如下:?劇烈患者最近的可行PCI醫院在80分鐘路程以外,那么下列哪項處理最恰當?A立即轉移并進行直接PCIB立即應用凝血酶抑制劑C溶栓治療D溶
血栓抽吸對心肌梗死的死亡風險無益
? ESC年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在PCI前行血栓抽吸不能降低患者30天的死亡風險。該研究由瑞典厄勒布魯大學醫院Dr Ole Frobert課題組完成,研究結果發表在NEJM雜志上。??? 研究要點:??? 1.ESC2013年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在PCI前
中國三成老年ACS伴貧血,其支架術后1年風險高
? 年老體弱,常常氣血兩虧,不過老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患者中到底有多少人伴有貧血?貧血老者置入支架后預后到底如何?北京安貞醫院周玉杰和閆振嫻等進行的一項研究回答了這些問題。他們發現,31%的老年ACS患者伴有貧血,而這些貧血老年患者PCI術后1年的全因病死率、主要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冠心病的手術類型的影響
據10月16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則研究披露,對罹患糖尿病及累及1條動脈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來說,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治療可在6個月至2年中給患者提供略好于藥物洗脫支架手術治療的健康狀態及生活品質,盡管在2年之后,這種差異會消失。 盡管先前的研究證明,對罹患糖尿病及累及1條動脈以上的冠心
血小板活性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作用
? 目前除了藥物治療外,冠狀動脈介入(PCI)已經成為冠心病患者治療的重要措施,其在緩解患者心絞痛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及遠期預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但介入治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術后血栓形成、急性血管閉塞、支架術后再狹窄等,常導致病人死亡或心肌梗死,帶來嚴重的臨床后果,其中血小板活性在其病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