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熬夜真的會變傻!
熬夜是科研人最常見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日夜顛倒,出于實驗學習無奈,有的就是習慣了,越后半夜就越精神圖片。 但這樣長此以往,你真的會慢慢變傻! 為什么我們熬夜,早起后會昏昏沉沉呢? 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了一項來自波士頓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Laura Lewis教授課題組的研究,他們發現睡眠時,大腦會進行自我清洗的過程,一些垃圾,包括β淀粉樣蛋白(引起阿爾茲海默癥的致病蛋白)會被去除。他們史無前例拍下了大腦在睡眠中自我清洗的過程: 而這樣的清洗,只有在睡著后才能做到,讓人一覺醒來,擁有一個清爽的大腦;沒睡著的時候,腦脊液并沒有充分的機會趁虛而入。 所以科研狗們,多睡一點吧,不要熬夜了。洗腦洗不完,說不定真的會變傻 。 為何只有睡著才能洗腦 當你睡著之后,大腦會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 經過入睡時期,淺睡時期,再到熟睡期和沉睡期,我們就會進入快速眼動 (REM) 睡眠期了,也就是容易做夢的一種狀態。 ......閱讀全文
世界睡眠日:聚焦睡眠分子機制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中國主題為“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據統計每年都會增加由于睡眠障礙引發疾病的患者,在世界范圍內約1/3的人有睡眠障礙,而在我國患有各類睡眠障礙的人的比例明顯高于世界27%的水平。 睡眠與許多方面都息息相關,關于其分子作用機制也是科學家們重點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近期浙
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影響腎功能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對于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他們的疾病惡化的風險增加。 Ana Ricardo博士說, “睡眠不足和睡眠質量不佳對慢性腎臟病進一步惡化有影響,但不是最主要危險因素。” 她在美國腎臟病學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的研究使人們意識到睡眠對腎功能的重要性,并強調需要
睡眠剝奪儀如何發揮對睡眠的作用
據外媒《連線》報道,在研究了睡眠剝奪小鼠和Sik3突變小鼠的大腦化學狀況后,筑波大學國際綜合睡眠醫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確定有80種蛋白質出現了狀態差異,在睡眠充足的正常老鼠中卻未發現這些差異。科學家們認為,這一發現或許是從分子層面理解人類需要睡眠和感到困倦的原因的關鍵。 兩年前,日本科
《睡眠白皮書》:居民整體睡眠質量欠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200.shtm3月16日,中國睡眠研究會在京發布世界睡眠日中國年度主題“健康睡眠,人人共享”,并在全國啟動大型科普宣傳活動。會上發布的《2023年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顯示,我國居民整體睡眠質量欠佳。
癲癇伴慢波睡眠期持續棘波特點
異常放電主要發生于慢波睡眠期,發病年齡大多為4~5歲,青春期前發作消失。這些特點與BECT十分相近。 臨床上可藉以下特點與BECT鑒別: (1)發作時典型癥狀為全身性陣攣,病程中常伴發失神發作,或出現失神狀態; (2)發作一般較為頻繁而嚴重,絕大多數每日發作2次以上; (3)半數病例發病
絕經相關睡眠障礙藥物啟動新II期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943.shtm
健康睡眠不在時間長短睡眠時限因人而異
睡眠時限因人而異 正常的睡眠結構周期分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NREM與REM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兩種循環往復,每夜通常有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90~110分鐘。 其實,睡覺時間長和睡覺時間短一樣都不利于健康。那么究竟睡多長時
手環、APP監測睡眠不可靠!睡眠健康如何保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327.shtm “就目前來說,市面上的可穿戴設備、各類睡眠APP等均無法精確監測睡眠深度,所記錄的睡眠數據也不夠可靠。”在近日舉辦的以“面向睡眠健康的智能感知與計算”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上,北京
怎樣預防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常常由于長期的思想矛盾或精神負擔過重、腦力勞動、勞逸結合長期處理不當、病后體弱等原因引起。患此病后首先要解除上述原因,重新調整工作和生活。正確認識本病的本質,起病是慢慢發生的,病程較長,常有反復,但預后是良好的。要解除自己“身患重病”的疑慮,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有助于睡眠障礙的
睡眠猝死的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和家族史是診斷的關鍵。不能解釋的暈厥、暈厥先兆、猝死生還病史和家族性心臟猝死史是診斷的重要線索。如患者出現典型的I型心電圖改變,且有下列臨床表現之一,并排除其他引起心電圖異常的因素,可診斷Brugada綜合癥:①記錄到室顫;②自行終止的多形性室速;③家族心臟猝死史。 對于II和Ⅲ型
睡眠猝死原因介紹
一、遺傳學機制 Brugada綜合癥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研究認為編碼鈉電流、瞬時外向鉀電流(Ito)、ATP依賴的鉀電流、鈣-鈉交換電流等離子通道的基因突變都可能是Brugada綜合癥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1998年Chen等最早證實了編碼心臟鈉通道基因(SCN5A)的alpha;亞單位
睡眠質量誰做主?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供圖 ?徐敏(中科院科技攝影聯盟 曹發華攝) 人的一生有1/3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紊亂嚴重影響身心健康,會導致大腦認知能力受損、運動協調性下降、免疫力降低、誘發精神類和心血管疾病等。睡眠到底是如何被調節的?我國科學家近期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 中國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睡眠需求的果蠅睡眠基因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eLife上的研究報道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報道了一種新型蛋白質,該蛋白質參與了果蠅睡眠的自我調節過程之中。 文章中,研究者對果蠅的突變體進行篩選來得到“短睡眠”的果蠅個體,結果發現了一個,研究者將其稱之為“紅眼”(redeye),紅眼果蠅表現出的
權威睡眠期刊:生完孩子,父母的睡眠中斷長達6年!
要問新手爸媽最缺什么,最“缺覺”一定排得上榜。新生兒的到來對父母尤其是媽媽的睡眠質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即便過了嬰兒期,“小孩不睡,全家崩潰”的情況也不少見。 缺覺的狀況要多久才會改善?最近發表在睡眠醫學領域的頂級期刊《Sleep》的一項研究發現,可能比大家想象的更久。新手父母的睡眠中斷不僅是短
研究稱睡眠不足者清醒時大腦局部仍在睡眠狀態
對于那些經常睡眠不足卻認為少睡一會兒也沒關系的人來說,看到這則消息也許會大吃一驚。研究稱:這些睡眠不足者即使處在完全清醒的狀態,其大腦的一部分也極有可能處于“瞌睡”狀態。這是最近研究人員通過利用老鼠進行試驗后得出的結論。 研究人員對睡眠不足的老鼠的大腦發出的腦電波活動進行觀察后發現,負責解
飲食也影響睡眠質量
很多人知道,壓力大影響睡眠。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體重和飲食也會影響睡眠質量。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0日報道,研究人員征募36名身體健康的志愿者,讓他們入住賓大醫院,連續兩晚在床上躺10小時,分析他們的睡眠模式。研究人員在志愿者第一晚過后評估他們的機體成分和靜息能量消耗,并借助多導睡眠描記
如何喚醒睡眠的癌癥?
即使癌癥治療成功,那些處于休眠狀態、不分裂的從原發腫瘤上面脫落下來的癌細胞可能早已遍布身體各個角落,如果它們被喚醒了就會成長為轉移性腫瘤。冷泉港實驗室研究轉移到肺部的腫瘤,發現了伴隨炎癥反應喚醒沉睡癌細胞的信號。 炎癥是否能直接導致癌癥復發?在此之前答案還不明確。這篇《Science》文章證明
睡眠猝死的鑒別診斷
下列情況均可引起Brugada綜合癥樣心電圖改變,臨床中應加以鑒別。 (1)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2)右或左束支阻滯;(3)左心室肥厚;(4)右心室梗死(5)左心室室壁瘤;(6)主動脈夾層動脈瘤;(7)急性肺栓塞;(8)Duchenne肌營養不良;(9)遺傳性運動失調;(10)縱隔轉移瘤壓迫右
認識睡眠神經元
《自然—通訊》3月6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了睡眠對活斑馬魚體內個體神經元的影響。研究發現,睡眠會增加染色體的運動(染色體動力學),從而改變染色體結構并減少DNA損傷。結果顯示,染色體動力學可能是定義個體睡眠神經元的潛在標志物。 長期剝奪睡眠可以致命,睡眠障礙也與各種大腦功能缺陷有關。雖然研究人員
關于睡眠的那些事
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中要因素,睡眠不足會導致各種精神相關疾病以及其它疾病的發生風險的上升,而睡眠過多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健康風險。針對近期與睡眠相關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簡要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睡眠不足,你意想不到的危害 DOI: 10.1002/ana.25023 青壯年每天
睡眠呼吸監測的概述
睡眠呼吸監測是睡眠狀態下對患者中樞神經、呼吸、心血管等多系統變化的觀察,以滿足睡眠呼吸疾病的臨床診斷、療效評價需要。多導睡眠監測系統(polysomnography,PSG)是睡眠呼吸監測的重要和必需的監測手段,簡易的便攜式睡眠監測儀也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怎樣才能睡眠好
奧妍夕:睡眠不好的原因有哪些,睡眠不好如何調理?長期睡眠不好會引發失眠癥的發生,睡眠不好也是失眠的表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導致失眠的原因很多,主要和人們不良的生活習慣、工作壓力大以及精神緊張等相關。睡眠不好應該如何調理呢。1、睡前泡腳熱水泡泡腳,泡個十多分鐘就行。泡腳有利于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也可以放松
睡眠的重要性
1、消除疲勞 睡眠是消除身體疲勞的主要形式。睡眠時,人體精氣神皆內守于五臟,五體安舒,氣血和調,體溫、心率、血壓下降,呼吸及內分泌明顯減少,從而使代謝率降低,體力得以恢復。2、保護大腦 睡眠不足者,表現為煩躁、激動或精神萎靡、注意力分散、記憶減退等精神神經癥狀,長期缺眠則會導致幻覺。因此,睡眠有利于
睡眠猝死的緩解方法
睡眠與軀體疾病關系密切。 睡眠不好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它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猝不及防的疾病發生。所以睡眠質量的好壞對健康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來保證一個健康有效的睡眠呢? 一、要有一個正確的睡眠姿勢 一般主張向右側臥,微曲雙
睡眠呼吸監測的方法
1.安裝腦電電極 標準睡眠分期一般均基于C4/A1或C3/A2導聯記錄圖來進行。在安裝電極部位涂上導電膠,最后用防水膠布固定。安裝眼動電極:標準的睡眠監測要求眼電的監測至少使用兩個導聯。其中一個電極應放置于右眼外眥上外側1cm處,其參考電極置于外耳后方或乳突部。另一個電極應放置于左眼外眥下外側1
睡眠和腦細胞有關
Poskanzer和她的團隊追蹤了老鼠大腦中慢波活動的變化,同時使用了一種可以在基因工程動物中開啟細胞的藥物來操縱星形膠質細胞。慢波活動可以用與地震儀在地震儀上刮擦來表示的方式幾乎相同的方式來表示。當大腦清醒時,產生的痕跡通常是密集的,短促的動作。但是,在睡眠的某些階段中,當慢波活動開始時,信號會變
《自然》:誰在掌控睡眠時間?
睡眠對每個人來說至關重要,為什么有的人只需睡四五個小時就精力充沛?而有的人卻需更久的睡眠時間來恢復精力?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劉清華團隊通過對小鼠的研究,發現了調控小鼠睡眠時間的關鍵信號通路,闡明了睡眠時間受轉錄調控的分子機制,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的睡眠異常現象,并對修復或調整睡眠提供指導意義。
世界睡眠日:睡不好怎么辦?專家教你擁有良好睡眠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是人生大事,人的一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良好的睡眠,可恢復精神,解除疲勞。然而,生活中卻有很多人為睡不好而發愁。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如旭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良好睡眠可從四個方面來判斷:一是入睡順利,10至15分鐘進入夢鄉;二是整個睡眠過
睡眠的作用到達有多大?eLife發現在睡眠中可以改變決策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生物體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過程,良好的睡眠不但有利于個體的健康,而且對學習、記憶等大腦的基本認知功能至關重要。既往研究表明,人類在白天學習的知識會在睡眠過程中自動回放(replay),這種類似于“放電影”式的自動回放過程可能有利于記憶的長期維
新型促睡眠藥物DORA22治療睡眠疾病時無副作用
一種新的治療失眠的藥物可促進睡眠而且不會損害認知——損害認知是像唑吡坦(Ambien) 和右佐匹克隆(Lunesta)等標準安眠藥物的一種常見的副作用。10-15%的成年人受到失眠的影響,他們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因為睡眠障礙而服藥。這些藥物中的大多數是像唑吡坦(Ambien)和右佐匹克隆(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