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病例分析: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一、心電圖圖例: 患者男性,73歲,以胸悶不適1月前來就診; 心電圖診斷: 顯著竇性心動過緩(42bpm)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二、知識點 室內束支傳導阻滯當希氏束穿膜進入心室,在室間隔上方分為兩大支,細而長的右束支和短而粗的左束支分別支配右心室和左心室。左束支又分為左前分支、左后分支以及室間隔支,它們可以分別發生不同程度的傳導障礙。當左或右側房室束支因病變影響(炎癥、缺血、變性)或功能障礙而使激動傳導發生阻滯時,稱為束支傳導阻滯(bundlebranchblock,BBB)。根據阻滯部位的不同分為左束支、右束支、左束支分支阻滯等。 右束支傳導阻滯(nightbundlebranchblock,RBBB) 心電圖表現: (1)QRS波時間≥120mS。 (2)QRS波群形態改變:V1、V2導聯QRS波群呈rSR’型,或呈寬大并有切跡的R波即M型波,此為最具特征性......閱讀全文
心電圖病例分析: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一、心電圖圖例: 患者男性,73歲,以胸悶不適1月前來就診; ?? ? ?心電圖診斷: 顯著竇性心動過緩(42bpm)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二、知識點 室內束支傳導阻滯當希氏束穿膜進入心室,在室間隔上方分為兩大支,細而長的右束支和短而粗的左束支分別支配右心室和左心室。左束支又分為左前分支、左
心電圖病例分析: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
心電圖病例分析: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伴I度房室傳導阻滯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22歲,以心悸胸悶2天前來就診。自訴于14歲時因"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做手術治療,具體情況不明。 ? ? 心電圖診斷: 竇性心律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 I度房室傳導阻
心電圖病例分析:間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實例精解:一、病史資料患者女性,65歲,臨床診斷:冠心病;心電圖診斷: 1、竇性心動過緩2、房性早搏3、間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滯4、ST段改變二、知識點右束支傳導阻滯(nightbundlebranchblock,RBBB)心電圖診斷標準:(1)QRS波時間≥120mS。(2)QRS波群形態
心電圖病例分析: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實例解析:一、案例資料:案例1:患者女性,68歲,以胸悶不適1月前來就診; ? 心電圖診斷:竇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滯;ST-T改變 案例2:患者女性,78歲,以心悸胸悶不適3天前來就診; ? ?心電圖診斷:竇性心律;室性早搏;完全性左束支阻滯;ST-T改變 二、知識點 左束支傳導阻滯(1eft
心電圖圖例分析——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并左束支2:1傳...
心電圖圖例分析——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并左束支2:1傳導阻滯實例精解: 一、病史資料 10mm/mv25ms/s 患者女性,77歲。臨床診斷: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電圖診斷 竇性心律、雙束支阻滯(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并左束支2:1傳導阻滯) ? 二、解析 心電圖分析 在Ⅱ和V1導聯可見明
心電圖病例分析: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室性早搏
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女性,80歲,以胸悶一月,加重一天前來就診. ? ? ? 心電圖診斷: 1.竇性心律 2.室性早搏(前上部左室后壁肌型) 3.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4.ST段改變 知識點: 患者基礎心律為竇性,頻率78~86bpm;QRS波群時限≥0.12s,V5、V
心電圖圖例分析:竇性心動過緩,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心電圖圖例分析:竇性心動過緩,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室性早搏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84歲,因"反復咳嗽、咳痰、氣急3年,再發一周"入院。這是動態心電圖截圖。 ? 心電圖診斷: 竇性心動過緩 舒張晚期室性早搏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PR間期延長 ST-T改變,建議進一步檢查
2:1房室阻滯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心電圖解析
2:1房室阻滯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二度房室傳導阻滯,指P波每隔一次被阻滯而不能下傳。由于文氏型阻滯和莫氏型阻滯均可引起2:1房室阻滯,且PR間期固定,有時不易區別2:1房室阻滯是屬于二度Ⅰ型還是二度Ⅱ型。一般來說二度Ⅱ型較為常見。 心電圖表現: 1、可見P波按順序地發出。 2、P波每間隔一次被阻滯不能下
心電圖病例分析:右束支型室性早搏
實例解析: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70歲,以心悸不適3天前來就診。 ? ? 心電圖診斷:竇性心律;右束支型室性早搏二、知識點:圖中綠色標處為室性早搏,I、aVL、V5、V6呈單向寬大R波;V1、V2呈QS或rS型,其r小于竇性r波,符合右束支型室性早搏特征。 ?室性早搏按異位起搏點的部位來分:⑴
心電圖病例分析:心房顫動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女性,72歲,以心悸胸悶不適3天前來就診。 ?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ST-T改變 二、知識點 患者圖例中P波消失,代之以“f”波,故基礎心律為心房顫動。QRS波群時限160ms,V1、V2導聯呈寬而深的QS波或r波低小的rS波,Ⅲ
關于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病因分析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常發生于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大面積肺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等情況,亦可見于正常人。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意味著傳到右心室的右束支出現問題,生物電信號不能直接傳到右心室,盡管如此,電信號仍可以由左心室傳導過去,僅是右心室收縮稍延遲而已。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室性...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室性早搏實例資料: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76歲,以心悸不適一周前來就診。 ?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右束支性室性早搏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U波改變 知識點: 圖中P波消失,代之f波,R-R間期不等,為心房顫動。V1導聯QRS波群呈rS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間歇...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間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女性,69歲,以心悸不適一年、加重1天前來就診。 ? ? ?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間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ST-T改變 二、知識點 圖中P波消失,代之f波,R-R
關于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簡介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束支傳導阻滯中的一種類型。右束支傳導阻滯常見于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和冠心病等,有時也可見于正常人。
關于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病因分析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患者可見于先天性心血管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和肺梗死等。部分健康人(多為青年人)也可有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可能是由于右束支遠端纖維受損所致,而室間隔及右心室的除極正常。
心電圖圖例分析:竇性心律,間歇性右束支阻滯,心室...
心電圖圖例分析:竇性心律,間歇性右束支阻滯,心室預激實例精解: 一、 病史資料 患者男性,71歲。:T:36.4℃ P:62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臨床診斷:冠心病,心律失常;圖1、2、3為12導同步記錄;圖4為動態心電圖截圖。 ? ? ?同一患者動態心電圖截圖:
關于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檢查介紹
多有原發疾病的相應實驗室檢查改變。主要依靠心電圖檢查: ①QRS波群時限≥0.12s; ②V1或V2導聯QRS呈rsR′型或M型,此為最具特征性的改變;Ⅰ、V5、V6導聯S波增寬而有切跡,其時限≥0.04s;aVR導聯呈QR型,其R波寬而有切跡;V1導聯R峰時間>0.05s;V1、V2導聯S
心電圖圖例分析: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滯,間歇性完全性...
心電圖圖例分析: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滯,間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女性,62歲,以心悸、胸悶半月前來就診。 ?? ??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間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ST-T改變 二、知識點 圖中P波消失,代之f波,R-R間期不等,
心電圖圖例分析:完全性左束支阻滯、雙源性室性早搏
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66歲,以心悸、胸悶半月前來就診。 ? ? ?心電圖診斷: 竇性心律 雙源性室性早搏 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ST-T改變 二、知識點: 圖中基礎心律為竇性,頻率75~83bpm。QRS波群時限≥0.12s,V5、V6導聯室壁激動時間≥60mS ?,在V1
關于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鑒別診斷介紹
1.與正后壁心肌梗死的鑒別 正后壁心肌梗死時表現為V1導聯的R波增高,但偶爾亦可表現為rSr型,與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rsR波相比較,V1導聯T波直立更為多見,T波倒置僅見于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早期,如同時存在Ⅱ、Ⅲ、aVF導聯病理性Q波,也支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診斷。 2.與直背綜合征及漏斗
關于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簡介
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束支傳導阻滯的一種類型,見于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炎等,也可發生于健康人。
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分析
一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分析讀圖作出診斷,這名患者的心電圖有什么異常?答案及解析:討論:V1-4導聯可見Q波和ST段抬高,提示急性前間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V1、V2導聯Q波后可見R波,實為rsR'波形的R'波,提示為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但是前間壁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左心室肥大實例分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87歲,臨床診斷冠心病.。 ?? ?? ??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 左心室肥大 ST-T改變 二、知識點: 圖中P波消失,代之以“f”波,
關于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檢查介紹
多有原發疾病的相應實驗室檢查改變。主要依靠心電圖檢查: (1)QRS波群時限0.05s; (3)ST-T改變:V1、V2導聯ST段輕度壓低,T波倒置;I、V5、V6導聯T波方向一般與S波相反,仍為直立。
治療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相關介紹
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及基礎疾病的治療。因為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本身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影響,臨床上常無癥狀,可不需特殊處理。應定期隨訪觀察(包括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定期檢查)。
關于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及基礎疾病的治療。因為右束支傳導阻滯本身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影響,臨床上常無癥狀,可不需特殊處理。應定期隨訪觀察(包括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定期檢查)。 2、預后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可見于一般無器質性心臟病的人群,單獨存在時預后良好。合并有明
關于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鑒別診斷介紹
1.與正后壁心肌梗死的鑒別 正后壁心肌梗死時表現為V1導聯的R波增高,但偶爾亦可表現為rSr型,與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rsR波相比較,V1導聯T波直立更為多見,T波倒置僅見于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早期,如同時存在Ⅱ、Ⅲ、aVF導聯病理性Q波,也支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診斷。 2.與直背綜合征及漏
心電圖分析:除了左束支傳導阻滯,還有何種異常?
請解析下面的心電圖,除了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還有什么異常?A. 急性前外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B. 在存在LBBB的情況下不能判斷為急性STEMI答案:A討論圖中可見LBBB特征,QRS波群增寬(125 msec)。I、aVL、V6導聯ST段發生與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的特點
完全左束支傳導阻滯的心電圖特點有以下幾點:①QRS波群的時限≧0.12秒;②QRS波群的形態的改變:V5導聯呈寬大、平頂或有切跡的R波。凡是在v5或v6導聯R波之前出現q波,則應排外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③V1、V2呈寬大、較深的S波,呈現QS或rS波。(Ⅱ、Ⅲ、aVF與V1相似)。④繼發ST—T波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患者行全身麻醉后惡性心律失常...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患者行全身麻醉后惡性心律失常病例分析1.患者資料?患者,男,59歲,小學教師,身高165?cm,體質量58kg,因“鼻塞,鼻音厚重多年”入院,診斷為“慢性鼻竇炎”,擬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內鏡下多個鼻竇開窗術”。既往體健,無特殊病史。心電圖(ECG)示:竇性心律[心率(HR)為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