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分類
[一]形態學分型 在法、美、英(FAB)合作組分型基礎上,1988年天津白血病分類、分型討論會建議試行以下分型法; (一)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ANLL)可分為7個亞型; 1、M1即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非幼紅系細胞)。 2、M2即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又分為2個亞型。 M2a骨髓中原粒細胞占非幼紅細胞的30-80%,單核細胞>20%,早幼粒細胞以下階段>10%。 M2b骨髓中異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細胞增多,以異常的中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顯的核漿發育不平衡,此類細胞>30%。 3、M3即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顆粒增多的異常早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占非幼紅細胞的>30%,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漿中有大小不等的顆粒,又分二亞型; M3a為粗顆粒型,嗜苯胺蘭顆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 M3b為細顆粒型,嗜苯胺蘭顆粒密集而細小。 4、M4即為粒-......閱讀全文
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分類
?[一]形態學分型? 在法、美、英(FAB)合作組分型基礎上,1988年天津白血病分類、分型討論會建議試行以下分型法; (一)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ANLL)可分為7個亞型; 1、M1即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非幼紅系細胞)。 2、M2即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急性白血病的臨床特征
由于異常的克隆細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致使白血病細胞在骨髓中大量增生積聚,正常的造血受抑制,臨床上表現為胸骨壓痛、肝脾淋巴結腫大,同時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和感染癥狀。
白血病的臨床分類及其他分類
(1)臨床分類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等。慢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等。少見類型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組織嗜堿細胞白血病、多毛細胞白血病等。(2)FAB形態學分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L1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分類介紹
按白細胞發育成熟的程度區分,可將白血病分為急性、慢性兩種。急性白血病,病人體內的白血病細胞幾乎都是很不成熟的、幼稚的,以粒細胞為例,大多為原性粒和早幼粒細胞,晚幼粒等細胞為主。在這里應說明,慢性白血病不是從急性白血病衍變而來的。如按白細胞的不同類型來區分,可分為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
概述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緩不一。起病隱襲和數周至數月內逐漸進展,或起病急驟。臨床癥狀和體征由骨髓衰竭或白血病細胞浸潤所致。 1、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貧血 貧血常為白血病的首發癥狀,半數患者就診時即有重度貧血。常見面色蒼白、疲乏、困倦和軟弱無力,呈進行性發展,與貧血嚴重程度相關。 2、急性白血病的
急性白血病臨床表現特征
起病急緩不一。起病隱襲和數周至數月內逐漸進展,或起病急驟。臨床癥狀和體征由骨髓衰竭或白血病細胞浸潤所致。1.貧血 貧血常為白血病的首發癥狀,半數患者就診時即有重度貧血。常見面色蒼白、疲乏、困倦和軟弱無力,呈進行性發展,與貧血嚴重程度相關。2.出血 半數以上患者以出血為早期表現,程度輕重不一,部位可遍
簡述小兒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1.不規則發熱,進行性蒼白、衰弱、出血,以皮膚、牙齦出血、鼻衄常見。 2.組織浸潤表現:肝、脾、淋巴結腫大,可有骨關節、皮膚、腮腺、縱隔淋巴結、神經系統、睪丸等器官浸潤并出現相應癥狀。
簡述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臨床癥狀
發病快,數周或數月,主要表現貧血,出血,骨痛 , 疲勞、發熱、肝脾大。一組在形態、遺傳學、臨床表現、治療和預后等方面均不同的異質性腫瘤。 成人多見,15-39歲為發病高峰。 骨髓髓樣干細胞單克隆性增生,分化成熟障礙,停止在早期髓性分化(母細胞)階段>25%。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白血癥是造血系統的一種惡性腫瘤,可能由病毒感染、遺傳、放射、化學品和藥物等引起(均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相似)。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以急性白血病為多。急性白血病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其起病急,不治療一般病程不超過6個月。(1)臨床表現急性白細胞病又可分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淋,包含1、2、
急性胰腺炎的臨床分類
第一次馬賽會議分類(1963):急性胰腺炎、復發性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慢性復發性胰腺炎 第二次馬賽會議分類(1984): ①輕型:無胰腺實質壞死,僅有間質水腫,胰周脂肪可壞死。可進展為重型; ②重型:具有胰周和胰內脂肪和實質壞死、出血,病變呈局灶性或彌漫性。 亞特蘭大分類(1992)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骨髓組織受白血病細胞浸潤所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礙之表現(如貧血、感染、出血等)以及白血病細胞的全身浸潤引起臟器的異常表現(如淋巴結、肝脾腫大等)兩大方面。 一、起病 多數病人起病急,進展快,常以發熱、貧血或出血為首發癥狀。部分病例起病較緩,以進行性貧血為主要表現。
概述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1.貧血 常是發病時的首發癥狀,蒼白出現的早和嚴重,并呈進行性加重。貧血呈正細胞正色素,有時可見有核紅細胞出現在外周。由貧血引起臨床表現蒼白、乏力、氣促、耳鳴和食欲明顯減退,嚴重貧血可導致貧血性心力衰竭。 2.出血 約60%的初診AML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膚黏膜(鼻、口腔及牙齦)出血最常見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骨髓組織受白血病細胞浸潤所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礙之表現(如貧血、感染、出血等)以及白血病細胞的全身浸潤引起臟器的異常表現(如淋巴結、肝脾腫大等)兩大方面。 一、起病:多數病人起病急,進展快,常以發熱、貧血或出血為首發癥狀。部分病例起病較緩,以進行性貧血為主要表現。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急性白細胞病又可分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淋,包含1、2、3型)和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非淋,又可分為1~7型),臨床上常見的類型是急非淋1型(粒細胞白血病)、5型(單核細胞型)和急淋1~3型。 其表現如下: ①貧血,與骨髓制造障礙有密切關系;患者血液中粒細胞,早幼粒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路徑
??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ICD-10:C91.0)的標危、中危組患者。???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人民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有4方面的臨床表現,即貧血、發熱、出血及浸潤。起病癥狀可隱匿、緩慢,亦可急驟。1.貧血是由于骨髓紅系細胞的增殖受抑,部分病例存在紅細胞壽命的縮短,以及出血等亦是導致貧血的原因,當然在應用化學治療后,藥物抑制了紅系細胞的增殖,又可加重貧血癥狀。2.發熱半數的患者以發熱為早期表現。可低熱,亦可高
白血病臨床表現及分類情況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俗稱血癌。特征為造血組織(骨髓、脾和淋巴結)內白細胞無限制地異常增生,并侵犯、彌散到全身各組織器官,同時周圍里。白細胞顯著增多或減少,并出現幼稚的白細胞,也就是白血病細胞。根據增生的白細胞類型,常見的是粒細胞性、淋巴細胞性和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等。又根據病程長短、起病緩急和骨
概述小兒急性髓樣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1.貧血 常是發病時的首發癥狀,蒼白出現的早和嚴重,并呈進行性加重。貧血呈正細胞正色素,有時可見有核紅細胞出現在外周。由貧血引起臨床表現蒼白、乏力、氣促、耳鳴和食欲明顯減退,嚴重貧血可導致貧血性心力衰竭。 2.出血 約60%的初診AML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膚黏膜(鼻、口腔及牙齦)出血最常見
概述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ALL一般起病急驟。臨床表現與白血病細胞的增生與浸潤有關。 1.貧血 80%以上患者發病時貧血,少數早期無貧血,但隨著疾病進展都會發生貧血。表現為乏力、疲勞、心悸、頭暈等,表現的程度主要與貧血的嚴重程度和下降的速度相關。 2.發熱與感染 ALL發病時多有發熱,原因①白血病細胞釋放細胞因子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正常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相關的表現,如貧血、出血、感染;白血病細胞的浸潤有關的表現,如肝脾和淋巴結腫大、骨痛等。除了這些白血病具有的一般白血病表現外,出血傾向是其主要的臨床特點,有10%~20%的患者死于早期出血,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發生率高,大約60%的患者發
急性髓系白血病實驗診斷的臨床意義
主要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診斷、分型診斷和鑒別診斷,并對該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診斷急性髓系白血病要求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原始細胞≥20%。如果外周血和(或)骨髓原始細胞
概述小兒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臨床以感染、出血、貧血和髓外組織器官浸潤為主要表現,病情進展迅速,自然病程僅有數周至數月。 1.白血病浸潤表現 AML髓外浸潤可發生在本病各亞型,常是首發表現。 (1)皮膚浸潤M4型、M5型多發生小嬰兒伴高白細胞計數、皮膚浸潤及伴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CNSL)。外觀呈斑丘疹、結節狀或腫塊,
急性白血病檢驗
(一)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的分型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正確的治療、判斷預后、病因學及流行病學研究等。AL的分型主要有簡明分型、FAB分型和MIC分型方案。 1.簡明分型:將AL主要分為髓系細胞型和淋巴細胞型兩大類,髓系細胞型根據細胞類型又可分亞型。
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臨床路徑
? 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ICD-10:C92.4,M9866/3)。??? 二、診斷依據??? 根據《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臨床路徑(一)
??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ICD-10:C92.4,M9866/3)??? (二)診斷依據。??? 根據《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臨床路徑(二)
??? (五)化療開始于診斷第1天。??? (六)化療方案。??? 1.誘導治療:可選用下列方案之一進行治療??? (1)ATRA方案:ATRA 25-45mg·m-2·d-1×28-40d。??? (2)ATRA + DNR方案:ATRA 25-45mg·m-2·d-1×28-40d,DNR 在A
急性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的區別
(1)急性白血病:骨髓中某一系列原始細胞(或原始加幼稚細胞)高于30%.一般自然病程短于6個月。(2)慢性白血病:骨髓中某一系列的白細胞增多,以接近成熟的白細胞增生為主,原始細胞不超過10%。
急性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的區別
(1)急性白血病:骨髓中某一系列原始細胞(或原始加幼稚細胞)高于30%.一般自然病程短于6個月。(2)慢性白血病:骨髓中某一系列的白細胞增多,以接近成熟的白細胞增生為主,原始細胞不超過10%。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與其他白血病一樣,白血病細胞的發生和發展起源在造血祖細胞或干細胞。對于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與一些危險因素有關。 1、遺傳及家族因素 大約5%與遺傳因素相關。特別是一些有遺傳傾向綜合征的患者白血病發病率增高。 2、環境影響 電離輻射作為人類白血病誘因之
急性成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成人急性成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大多為急性起病,以發熱、出血、進行性貧血及骨關節疼痛等為首發癥狀,也有一部分患者起病較緩慢。急性成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患者出現癥狀至確診的時間通常只持續數周。 發熱 發熱是白血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據統計66%白血病患者的發熱與感染有關,尤其是那些體溫在39~41℃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