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沙漠“圍困”中的水利景區風光旖旎
近年來,甘肅敦煌在沙漠“圍困”中建成了包括景色秀麗的“黨水北流”,風光旖旎的兩岸景觀,形象逼真的“西域出塞雕刻圖”以及室外手摸印景墻等景觀。王建明 攝 近年來,甘肅敦煌在沙漠“圍困”中建成了包括景色秀麗的“黨水北流”,風光旖旎的兩岸景觀,形象逼真的“西域出塞雕刻圖”以及室外手摸印景墻等景觀。王建明 攝 隨著敦煌黨河風情線水利風景區建立,敦煌城區河道長期干涸無水、塵土飛揚以及城市無觀賞水面的現狀得到徹底改變。此外,該景區還很好解決了城市防洪安全隱患、緩解當地生態環境的惡化。 ......閱讀全文
甘肅首次實現水風光電聯調
9月6日,隨著“甘肅省調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統”110千伏敦煌變主站的投運,甘肅省調在敦煌地區電網首次實現水電、風電、光伏有功出力的聯合調度、智能控制,確保了該地區新能源有序上網,送出能力大幅提升,這標志著甘肅省調新能源管理水平又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早在今年4月,在敦煌地區并網的各類發電裝置已
2024世界文化遺產對話會舉行
7月5日,2024世界文化遺產對話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7家世界文化遺產地與安徽高校、政府、企業的代表,就“遺產·文化:系統性保護、展示和傳播”主題展開分享與探討。2024世界文化遺產對話會在安徽大學舉行。安徽大學
敦煌光電產業步入快車道-新能源城市漸成形
甘肅省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地處甘、青、新三省區交界處,總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境內戈壁廣袤,氣候干燥,光熱資源充足優越,全年日照時數3257.9小時,日照百分率達75%,年太陽輻射量為6882.57兆焦耳/平方米,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高的區域之一,也是國內最適宜發展光電產業的理想區域之一。
沙漠中找答案-我國減阻研究取得突破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151.shtm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空天微納系統創新團隊在飛行器減阻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該團隊通過模仿我國庫姆塔格沙漠特有的舌狀分形沙壟結構,設計出仿沙壟舌形多層分形減阻微納結構。該結構減阻率較之
日本構想沙漠水網-沙漠上建人造湖供居住
北京時間8月2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能源利用和人口不斷增長是我們在未來面臨的兩大挑戰。雖然地球上的陸地面積達到數百萬平方英里,但并非所有土地都適合人類居住。面對這種挑戰,日本公司清水建設株式會社提出了一項有趣的計劃——沙漠水網。現在,這一計劃還只停留在構想階段。 沙漠水
騰格里沙漠面臨威脅-污染被稱“沙漠工業奇跡”
化工廢水靠晾曬蒸發。 調查動機 “大漠浩瀚、蒼涼、雄渾,千里起伏連綿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樣高低錯落,柔美的線條顯現出它的非凡韻致。”這是一段有關騰格里沙漠的文字記載。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這片美麗沙漠的腹地,聚集了一批污染嚴重且污染物零處理的化工企業。這一將給沙漠造成不可修復的破壞的工
遭污水垃圾圍困-北京沙河水庫“變質”
5月27日,一位村民正被嚴重污染的南沙河河道里打水準備澆菜,其下游不遠處,即是沙河水庫。 沙河水庫,被多家網站推薦為市民郊游的好去處。但5月24日,劉立輝連發了4條內容一樣的微博:被污染后的北京沙河水庫慘不忍睹,為什么就沒人管呢?近10張配圖中,都是滿地死魚。有同樣感受的還有聶非一家,她的“游
“大敦煌生態保護與區域發展戰略”項目正式啟動
日前,以研究提出“大敦煌”區域新的戰略定位、戰略布局、發展模式和發展途徑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咨詢項目“大敦煌生態保護與區域發展戰略”正式啟動。 近年來,月牙泉危在旦夕,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病害累累且頻遭風沙侵蝕,雖然敦煌生態惡化問題已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但生態安全與文化藝術遺
2022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敦煌召開
2月26日,“2022(第十六屆)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甘肅省敦煌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永久名譽主席徐建中在書面致辭中表示,太陽能熱發電帶有長時安全儲熱技術,是新型電力系統中能夠發揮壓艙石作用的靈活性清潔電源。在全體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在太陽能熱發電技
2022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敦煌召開
2月26日,“2022(第十六屆)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甘肅省敦煌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永久名譽主席徐建中在書面致辭中表示,太陽能熱發電帶有長時安全儲熱技術,是新型電力系統中能夠發揮壓艙石作用的靈活性清潔電源。在全體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在太陽能熱發
甘肅省確定23個省級食品安全試點城市
為扎實推進甘肅省國家和省級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近日,甘肅省食安辦、省食藥監局在敦煌市組織召開了甘肅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工作推進會。蘭州市、嘉峪關市確定為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城市,敦煌市、金昌市金川區、華亭縣等23個縣區確定為省級第一批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城市。 會議強調,各級各部
什么是景區氣象站?
十一小長假即將到來,在疫情背景之下,出門旅游,看天氣看時間已經不能滿足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三要素了,旅游景區的環境安全才是吸引游人前來觀光的一大原因。景區氣象站,可以通過環境監測展示景區優質環境形象,如今已經成為5A級景區的“標配”。那么什么是景區氣象站?景區氣象站意義有哪些?景區氣象站是專門為監測風景
上海天文臺科研團隊:探測宇宙第一縷曙光
正在這個暗室中進行天線信號測試的年輕人就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的宇宙黎明和再電離探測團隊。這支團隊的20多名科研人員,全部為80后和90后,他們中大多數具備國內外天體物理等相關專業的學習實踐經驗,大家聚在一起只有一個目標,探尋宇宙中的人類未知領域。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 鄭倩:我們計劃在甘肅地區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領域首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選在敦煌
1月26日專電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領域首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春節前在敦煌開建。 專家介紹,這個以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重點實驗室將圍繞古代壁畫與土遺址環境研究、病害機理與保護材料研究、生物病害防治研究、數字化保護與展示研究等5個重點方向展開建設和研究,建成后將會對甘肅和中
空氣中取水,沙漠里種菜;這種新技術功不可沒
WEC2P系統示意圖 ?圖片來源:Renyuan Li ?太陽能電池板連接到一個植物生長箱,其中有60顆菠菜種子。圖片來源:Renyuan Li 沙特阿拉伯科學家利用一種獨特的水凝膠,發明了一個太陽能驅動的系統。該系統展示了在發電的同時,如何利用空氣中的水成功種植菠菜。 近日,在發
這種沙漠苔蘚或可在火星極端生態環境中存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張道遠研究員和張元明研究員團隊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生長在沙漠里的苔蘚——齒肋赤蘚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細胞脫水、零下196攝氏度的超低溫速凍,以及5000Gy以上伽馬輻照不會死亡。科研人員還發現在火星模擬條件下,齒肋赤蘚仍能存活并再生出新的植株。這一研究刷新
近物所在武威市舉行項目合作簽約
4月20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與甘肅省武威市人民政府、甘肅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榮華集團等,在武威市舉行項目合作簽約暨甜高粱種植基地項目建設啟動儀式。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出席儀式,近物所所長肖國青和武威市市長李志勛分別致辭。中科院蘭州分院、近物所有關負責人,甘肅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
蘭新高鐵戈壁大風區風沙問題研究獲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干旱區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及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科研團隊,針對蘭新高速鐵路沿線戈壁大風區的風沙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上發表,揭示了該區域風沙輸移的特征,并為
蘭新高鐵戈壁大風區風沙問題研究獲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干旱區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及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科研團隊,針對蘭新高速鐵路沿線戈壁大風區的風沙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上發表,揭示了該區域風沙輸移的特征,并為
SKA:沙漠里的科學奇觀
? 飛機降落在堅硬的紅色沙土地上,艷陽高照,四周一片荒蕪。老鷹在低空盤旋,地面上散落著巨大的蟻穴,偶有好奇又膽大的袋鼠站在樹下,遠遠地盯著我們這批闖入者。 這里幾乎保存著澳大利亞腹地最原始的樣貌。但就在這里,西澳大利亞州默奇森郡沙漠區,全世界人煙最稀少的地區之一,國際天文界將建造可能是有史以來最
景區負氧離子監測系統的好處
體系組成: 體系由大氣負氧離子監測體系、氣候環境監測體系、數據顯現剖析體系、預警操控體系、無線傳輸體系、后臺數據處理體系及信息監控辦理平臺組成;數據平臺是一個互聯網架構的網絡化平臺,具有對監測站的監控功用以及對數據的報警處理、記載、查詢、計算、報表輸出等多種功用。 四、供給強大的監測功用,其
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報道:像紅柳般扎根沙漠
紅柳是一種廣泛生長于沙漠地區的植物,其優秀的防沙固沙效果也讓人們看到了它的獨特經濟價值。一名來自我國治沙一線的工作者也希望自己的團隊能像紅柳般扎根沙漠。 聽聞沙漠,一般人都想避而遠之,而對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站長屈建軍來說,越接近沙漠,越了解沙漠,就越覺得沙漠可愛。 從屈建軍
納米管新用途被發現-可作為沙漠中的集水器
水總是經常短缺的供應品,特別是在干旱的荒漠氣候中。由于我們需要水才能生存,所以任何人都不想在沒有飲用水的情況下在沙漠中迷路。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研制出某種裝置,從干燥的空氣中收集水分并且供你飲用的話會怎樣?美國萊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已經找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使用特別設計的碳納米管收集水分。 碳
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敦煌授時臺正式開工建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301.shtm9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敦煌授時臺項目在甘肅省敦煌市正式開工建設。這也標志著,敦煌將成為我國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中的一個重
大連理工大學學子探尋古絲綢之路
日前,記者從大連理工大學獲悉,時值“一帶一路”倡議步入第二個十年,今年暑期,該校經濟管理學院首次組織“絲路連理”社會實踐團,踏上了探尋古絲綢之路的征程。此次實踐旨在深入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成果,探尋文旅融合、鄉村振興新思路;書寫青春篇章,展示大工學子的時代擔當。實踐團利用暑期,從遼寧到甘肅,用腳
土長城遺址侵蝕研究取得進展
現存的長城主要沿北方農牧交錯帶分布,多由夯土建造而成。在嚴酷的氣候條件影響下,土長城易遭受風蝕、水蝕、鹽害和凍融侵蝕。減緩自然外力對長城本體的破壞,成為長城長期保存和永續利用的關鍵。當前,國際上已有利用植物對土遺址進行加固或修復的研究,但缺乏關于深層機理的研究。地處我國半濕潤區的甘肅省渭源縣境內的秦
中節能入主三峽水利未獲國資委通過
三峽水利公告,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與公司股東新華水利水電投資公司于3月13日簽署的《產權交易合同》,約定中國節能以39.6億元收購新華投資持有的新華水力發電有限公司55%股權事宜未獲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 公司此前公告,股東重慶中節能控股
專家稱生態破壞是造成舟曲泥石流災害重要原因之一
8月15日,一名穆斯林兒童在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清真寺哀悼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8月15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并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我們如果總是把災害簡單地歸咎于自然,逃避責
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敦煌建成
27日,百兆瓦級光熱電站——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甘肅省敦煌市建成,并完成各項調試工作,具備發電能力,即將并網投運。這是我國現階段建成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可24小時連續發電的100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敦煌市能源局局長張寶生介紹,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2016年
上海超算中心進駐中國西部-以科技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2017年11月,中科曙光與甘肅蘭州新區正式簽訂《合作建設框架協議》,在蘭州合作建設中科院先進計算產業聯盟甘肅先進計算中心。圖為2018年9月27日至28日,甘肅先進計算中心在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展示先進技術。鐘欣 攝 記者9月29日從中科曙光獲悉,“上海超算蘭州新區先進計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