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失效?用噬菌體“打敗”超級細菌
科技日報北京1月30日電 感染了超級細菌的患者并非無藥可救,噬菌體有望成他們的新救星。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網站29日報道,隨著DNA測序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美國一些初創公司正將這種“細菌殺手”變成抗生素的替代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細菌對現有藥物產生了抗藥性,對替代品的需求很迫切。美國每年大約有200萬人感染耐藥菌,至少23000人死于感染。 噬菌體產生抗性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每種噬菌體只會感染特定類型的細菌。用噬菌體來抵抗感染的想法由來已久,但給病人注射噬菌體的效果難以預期。噬菌體治療只能用于最嚴重的細菌感染患者,且是最后才被考慮使用的方案。 如今,DNA測序和人工智能讓找到合適的噬菌體變得更容易,從而將這一策略轉化為更實用的治療手段。 美國初創公司AmpliPhi生命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爾·格瑞恩特說:“我們可以快速為噬菌體測序,并得到確切的DNA序列。”他們調配的噬菌體組合可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閱讀全文
抗生素失效?用噬菌體“打敗”超級細菌
科技日報北京1月30日電 感染了超級細菌的患者并非無藥可救,噬菌體有望成他們的新救星。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網站29日報道,隨著DNA測序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美國一些初創公司正將這種“細菌殺手”變成抗生素的替代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細菌對現有藥物產生了抗藥性,對替代品的需求很迫切。美國每年大約
抗生素與“超級細菌”:特效藥面臨失效危險
抗生素類藥物曾是人類對抗諸多疾病的一個“秘密武器”,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發現,人類壽命得以大大提高。但發明還不到一百年,由于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不斷增強,抗生素也逐漸走下了“神壇”,甚至成為未來醫療衛生領域的一個重大挑戰。 2015年12月,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中國科學
芬蘭教授建議用噬菌體療法對付“超級細菌”
因抗生素濫用等因素導致的“超級細菌”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難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細菌學教授米卡埃爾·斯庫爾尼克認為,噬菌體也許能用來對付“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是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70萬人死于“超級細菌”感染,其中包括23萬新生兒。噬菌體是一種專
負負得正:兩種無效抗生素組合-竟可打敗超級細菌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MDC)指出,當前許多細菌(特別是革蘭氏陰性菌株)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已經大大增強,然而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速度已經放緩。面對這些挑戰,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聯合治療法”的潛力,比如聯合使用兩種(或更多種)藥物,來觀察其對于抗藥性菌株的抑制效果。好消息是,最新研究表明,即便細菌
負負得正:兩種無效抗生素組合-竟可打敗超級細菌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MDC)指出,當前許多細菌(特別是革蘭氏陰性菌株)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已經大大增強,然而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速度已經放緩。面對這些挑戰,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聯合治療法”的潛力,比如聯合使用兩種(或更多種)藥物,來觀察其對于抗藥性菌株的抑制效果。好消息是,最新研究表明,即便細菌
CRISPR裝備噬菌體讓“超級細菌”自殺!
眾所周知,CRISPR系統本來是細菌抵抗外界病毒侵染的免疫手段,但也許未來的某一天,CRISPR技術能夠幫助人們殺傷細菌本身。通過改造噬菌體使其攜帶CRISPR操作元件,科學家們希望這一工具能夠對耐藥性細菌進行有效殺傷,并且能夠用于改造機體的微生物組。 CRISPR的全稱是“Clustered
應對“超級細菌”創新型抗生素
“細菌耐藥問題已經構成了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威脅,我國社區環境和醫院環境中,由耐藥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在近幾年持續增多,特別是對于治療選擇有限的‘超級細菌’,包括碳青霉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CRE)在內的耐藥菌引起的感染發生率不斷升高,臨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選擇。”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吳琨
依賴濫用抗生素-催生“超級細菌”
最近,“超級細菌”肆虐,據報道,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療的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細菌,其含有一種叫NDM-1的基因。這種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都“刀槍不入”,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這種變種超級細菌目前已經傳播到英國
超級細菌背后-抗生素的無限濫用
NDM-1,又一個超級細菌來了! 對于這樣的超級細菌,許多人感到恐懼,甚至想到了SARS、甲流。 對此,南京專家表示,對超級細菌過于恐懼沒必要,這不過是細菌與抗生素之間的又一場博弈。 但,不可否認的是,超級細菌產生背后的原因是抗生素的濫用,而現實中的情況是,抗生素濫用已經極其嚴重。 又一
現有抗生素可“撕殺”超級細菌
據英國《獨立報》2月4日報道,英國科學家發現現有的一種抗生素可通過“暴力手段撕裂”細菌從而殺死它們。科學家們表示,這種方法以前未被發現,或有助于科學家們研制全新一代藥物。 近來,在致命細菌和抗生素之間進行的“競賽”中,超級細菌無疑占了上風。盡管有越來越多消息稱,細菌幾乎已對所有抗生素產生了耐藥
與超級細菌賽跑:尋找新型抗生素
近日,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領導的開放式抗菌藥物發現組織(CO-ADD),發起了“全球搜尋新抗生素”項目,邀請全球化學家提交自己的化合物,進行抗菌活性篩查。 CO-ADD發言人馬克·布萊斯科維奇稱,未來具有高耐藥性的細菌很可能會迅速傳播。這也是該組織發起這一項目的原因所在,希望在“
“青蛙皮膚”抗生素有望殺滅超級細菌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6日(作者理查德·阿萊恩)報道,科學家早就知道,由于生存環境的惡劣,青蛙的皮膚中含有大量能夠對抗微生物的物質。但這些物質對于人類來說也同樣有毒。 現在,阿聯酋一所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辦法,對這些化學物質進行處理,消除有害的副作用。
細菌為何“超級”――抗生素濫用的背后原因
“超級細菌”威脅人類,再次將人們的目光引向抗生素濫用問題。1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公眾慎用抗生素,對抗生素使用要堅持不隨意買藥、不自行選藥、不任意服藥、不隨便停藥的“四不”原則;14日,衛生部官網發布《專家解讀耐藥細菌知識》,再次重申這一意見。 雖然提醒和呼吁接踵而至,
直擊抗生素濫用①:“超級細菌”哪里來
醫學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在美國買槍很容易,買抗生素很難,但在中國恰好相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抗生素在醫院的使用率不超過30%,而我國的使用率卻達70%左右。據統計,目前全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0位的藥品中,抗菌藥物名列前茅。抗生素濫用成為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成為威脅公眾
Bioorganic-Chemistry:新型抗生素能夠殺傷“超級細菌”
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耐藥性是2019年對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其中MRSA成為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盡管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大量的藥物研發投資,但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尋找新抗生素的工作一直沒有進展。 最近,香港中文大學應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開發的新型抗微生物劑“ Nusbiarylins”,被證明能
徐建國:“超級細菌”敲響“抗生素濫用”警鐘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常務理事徐建國在首都科學講堂上表示,中國內地首次在屎腸球菌里發現NDM-1基因,對于研究該基因的產生及其防治控制有重大意義;“超級細菌”不具備大流行的能力,但從中看出中國的耐藥性問題空前嚴峻,提倡抗生素的個體化治療,倡議“第二次
濫用抗生素成就“超級細菌”-專家呼吁反思
近日有報道稱,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療的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細菌,其含有一種叫NDM-1的基因。這種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都“刀槍不入”,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 目前,這種變種超級細菌已經傳播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
英合成抗生素殺滅超級細菌,不會誘發細菌耐藥性
英國林肯大學研究人員合成一種抗生素,能夠殺滅“超級細菌”,治愈實驗鼠的細菌感染。研究論文刊載于最新一期《醫學化學雜志》。 201803271522130378125.jpg 這種抗生素名為Teixobactin,由美國科學家2015年在土壤中發現,是近30年來第一種新型抗生素,可以殺
超級細菌全球蔓延-無視一切抗生素
“超級細菌”蔓延全球數百人感染 “超級細菌”NDM-1有蔓延全球的趨勢,美國3個州和加拿大也出現感染個案。醫學界表示,細菌正在蔓延,但未知蔓延速度有多快,呼吁各國設立監控系統,檢測入院人士,合力追蹤病菌蔓延情況,并呼吁民眾注意個人衛生,不要濫用抗生素。
完全不怕抗生素?“超級細菌”沒那么猛
所謂的“超級細菌”再次挑動公眾神經,傳播過程中其嚴重程度也被無端夸大。近日,一則關于“超級細菌”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消息稱,中國研究人員在從人體內采集的細菌中,發現了一種能對終極抗生素產生強耐藥性的MCR-1基因。有輿論稱,MCR-1基因的出現,意味著人類所用抗生素中的“最后一道防線”有被攻破
英國研究人員合成抗生素殺滅“超級細菌”
英國林肯大學研究人員合成一種抗生素,能夠殺滅“超級細菌”,治愈實驗鼠的細菌感染。研究論文刊載于最新一期《醫學化學雜志》。 這種抗生素名為Teixobactin,由美國科學家2015年在土壤中發現,是近30年來第一種新型抗生素,可以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
鐘南山:濫用抗生素易致超級細菌發展
最早在印度等南亞國家出現的耐藥性“超級細菌”,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人被感染。面對“超級細菌”,人們應當怎么辦?記者近日連線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先生 問:“超級細菌”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細菌?它是怎樣產生的? 鐘南山:“超級細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或
抗生素無效時:古老病毒大戰超級細菌
靜脈注射噬菌體后的 48 個小時之內,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教授托馬斯·帕特森緩緩睜開了眼睛。由于細菌感染,他已經昏迷了兩個月。他從枕頭上抬起頭來,認出了自己的女兒并吻了吻她的手。很快,帕特森的血壓開始穩定,白血球計數也開始下降。 噬菌體正通過他的血管,抵達他被感染的臟器,然后,干掉那些差點殺
英國研究合成抗生素殺滅超級細菌,不會誘發細菌耐藥性
英國林肯大學研究人員合成一種抗生素,能夠殺滅“超級細菌”,治愈實驗鼠的細菌感染。研究論文刊載于最新一期《醫學化學雜志》。 201803271522130378125.jpg 這種抗生素名為Teixobactin,由美國科學家2015年在土壤中發現,是近30年來第一種新型抗生素,可以殺
英國研究合成抗生素殺滅超級細菌,不會誘發細菌耐藥性
英國林肯大學研究人員合成一種抗生素,能夠殺滅“超級細菌”,治愈實驗鼠的細菌感染。研究論文刊載于最新一期《醫學化學雜志》。 這種抗生素名為Teixobactin,由美國科學家2015年在土壤中發現,是近30年來第一種新型抗生素,可以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萬古霉素腸球菌(
以色列研究探索用噬菌體抑制腸道有害細菌
以色列研究人員在美國新一期《細胞》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動物實驗顯示噬菌體可有效減少肺炎克雷伯菌的影響,今后有望進一步探索利用噬菌體精準抑制腸道有害細菌。噬菌體是一類可感染細菌的病毒。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先選出會導致腸道炎癥的肺炎克雷伯菌,然后針對這種細菌選擇了5種噬菌體組成混合物。動物
世衛組織釋疑“超級細菌”--元兇為抗生素濫用
8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新聞發言人稱,目前席卷全球并引發熱議的“超級細菌”可以確定是一種“多重耐藥菌”,抗生素的濫用是其產生的罪魁禍首。 8月11日,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刊載的一份研究報告最先披露了這一類攜帶“新德里金屬蛋白酶—1”(NDM-1)基因的超級耐藥細菌,稱其對幾乎所有抗
中國新“超級細菌”基因追蹤:能抗“最強抗生素”
近日,一則關于“超級細菌”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恐慌。據英國媒體報道,中國研究人員在從人體內采集的細菌中,發現了一種能對終極抗生素產生強耐藥性的新基因。這種名為mcr-1的基因,被認為已經具有在細菌種群間傳播和變化的高傳染性,可能蔓延、威脅全球,而我國已有人曾受感染。 11月23日,其主要研究者中
美國女性死于恐怖超級細菌:抗生素全廢
據美國媒體消息,該國一位70多歲的婦女2016年9月死于超級細菌,這種細菌被稱為“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 ”(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簡稱NDM-1)。 該細菌已經擴散到美國的很多州,現有的全部26種抗生素對它都沒有任何效果,因此在2010年被發現時
新型抗生素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治療超級細菌
近日,抗生素新藥研發公司Motif Bio宣布,已經向美國FDA提交iclaprim的新藥申請(NDA),治療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ABSSSI)。 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每年有360萬美國患者因此住院。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等引起。這種感染較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