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EM(環境監測)檢測中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與培養策略和培養基的選擇有關。 使用一種培養基(TSA)或者兩種培養基(TSA和SDA),使用單個溫度、兩個溫度,是否從低溫到高溫,還是高溫到低溫。影響微生物回收率的因素有:結果觀察時間(單一溫度通常比兩個溫度早)、成本(只用TSA比使用TSA+SDA便宜)以及微生物回收率的高低。很少有研究報告回收率相關的培養條件選擇,但是,已有報告單一溫度條件30-35℃培養對于霉菌回收的不如兩個溫度培養的好。下面的數據總結了在我們實驗室進行的一項小研究。 采用標準TSA LP80培養基、分別使用30-35℃@5天、25-30℃@5天、20-25℃@72小時+30-35℃@48小時3種方案進行評價。以SDA培養基20-25℃@5天條件為對照,對霉菌的回收情況進行評價。 這些樣本是從生產車間入口附近的非受控區域采集的,以確保足夠高的計數以獲得......閱讀全文
菌種的擴大培養是發酵生產的第一道工序,該工序又稱之為種子制備。種子制備不僅要使菌體數量增加,更重要的是,經過種子制備培養出具有高質量的生產種子供發酵生產使用。因此,如何提供發酵產量高、生產性能穩定、數量足夠而且不被其他雜菌污染的生產菌種,是種子制備工藝的關鍵。 種子擴大培養的任務 工
②溫度控制 培養基滅菌后,冷卻至培養溫度進行種子培養,由于隨著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會產生熱量,攪拌也會產生熱量,所以要維持溫度恒定,需在夾套中或盤管中通冷卻水循環。③通氣、攪拌 空氣進入種子罐前先經過空氣過濾器除去雜菌,制成無菌空氣,而后由罐底部進入,再通過攪拌將空氣分散成微小氣泡。為了延長氣泡滯留時
為加強藥品生產監管,進一步指導和規范藥品生產企業科學系統地開展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無菌工藝模擬試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指南》,作為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的指導性文件,現予發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附件:除菌過濾技術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第85號通告附件3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指南(無菌制劑)1.目的為指導和規范無菌制劑生產企業開展無菌工藝模擬試驗,充分評價無菌制劑產品生產過程的無菌保障水平,確保無菌制劑的安全性,依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及附錄,制定本指南。2.定義本指南所述的無菌工藝模擬
微生物菌種的擴大培養技術菌種的擴大培養是發酵生產的第一道工序,該工序又稱之為種子制備。種子制備不僅要使菌體數量增加,更重要的是,經過種子制備培養出具有高質量的生產種子供發酵生產使用。因此,如何提供發酵產量高、生產性能穩定、數量足夠而且不被其他雜菌污染的生產菌種,是種子制備工藝的關鍵。一、種子擴大培養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第85號通告附件2無菌工藝模擬試驗指南(無菌原料藥)1.目的為指導和規范無菌原料藥生產企業開展無菌工藝模擬驗證,充分評價無菌原料藥生產過程的無菌保障水平,確保無菌原料藥的安全性,依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及附錄,制定本指南。2.定義本指南所述的無菌工藝
1. 培養基的配制注意事項 植物組織培養最常用到MS培養基,包含十幾種化合物。因為有些化合物相遇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淀,影響培養基的營養成分,準備MS培養基需要配制多種高倍母液。且配制母液時,尤其涉及大量元素的母液時,一定要等一種成分溶解之后,再緩慢的添加另一種成分,切記“一鍋煮”,即不能將各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在制備培養基的過程中,首先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如試管、三角瓶、培養皿、燒杯和吸管等。這些器皿在使用前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經過一定的處理,洗刷干凈。有的還要進行包裝,經過滅菌等準備就緒后,才能使用。1、新購的玻璃器皿除去包裝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熱肥皂水刷洗,流水沖凈,再浸泡于1~2%的
1 玻璃器皿的清洗 1 新購的玻璃器皿 除去包裝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熱肥皂水刷洗,流水沖凈,再浸泡于1~2%的工業鹽酸中數小時,使游離的堿性物質除去,再以流水沖凈。對容量較大的器皿,如大燒瓶、量筒等,洗凈后注入濃鹽酸少許,轉動容器使其內部表面均沾有鹽酸,數分鐘后傾去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 在制備培養基的過程中,首先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如試管、三角瓶、培養皿、燒杯和吸管等。這些器皿在使用前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經過一定的處理,洗刷干凈。有的還要進行包裝,經過滅菌等準備就緒后,才能使用。1、新購的玻璃器皿 除去包裝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熱肥皂水刷洗,流水沖凈,再浸泡于1
一、菌落總數的概念和測定意義 菌落(colony)是指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發育而形成的能被肉眼所識別的生長物,它是由數以萬計的相同細菌聚集而成的,故又有細菌集落之稱。 菌落總數是指在被檢樣品的單位重量(g)、容積(mL)或表面積內,所含能于某種固體培養基上,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所生成的細
1、溫度對發酵工藝的影響及其控制:不銹鋼微生物發酵罐在發酵罐過程中所用的菌體絕大多數是中溫菌,如霉菌、放線菌和一般細菌。它們發酵的最適生長溫度一般在20~40℃。在發酵過程中,不銹鋼發酵罐需要維持適當的溫度,才能使菌體生長和代謝產物的合成順利進行。溫度對發酵過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會影響各種酶反應的
1. 一般要求正確制備培養基是微生物檢驗的最基礎步驟之一,使用脫水培養基和其他成分,尤其是含有有毒物質(如膽鹽或其他選擇劑)的成分時,應遵守良好實驗室規范和生產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培養基的不正確制備會導致培養基出現質量問題,如含瓊脂培養基不凝固、ph不在要求范圍、滅菌后顏色變深等。使用商品化脫水合成
植物組織培養常見問題解析1. 培養基的配制注意事項植物組織培養最常用到 MS 培養基,包含十幾種化合物。因為有些化合物相遇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淀,影響培養基的營養成分,準備 MS 培養基需要配制多種高倍母液。且配制母液時,尤其涉及大量元素的母液時,一定要等一種成分溶解之后,再緩慢的添加另一種
一、物理性狀的質量控制應包括20℃ -25 ℃時的pH,并應觀察以下內容:加入培養基的量和(或)瓊脂層的厚度、顏色、透明度、是否存在肉眼可見的雜質、凝膠穩定性/黏稠度(一致性)、濕度。滅菌前后都應測定pH,采用連接可滲透陶器型液體接頭的電極測定液體培養基的pH,固體培養基可用平頭電極或者
一、物理性狀的質量控制應包括20℃ -25 ℃時的pH,并應觀察以下內容:加入培養基的量和(或)瓊脂層的厚度、顏色、透明度、是否存在肉眼可見的雜質、凝膠穩定性/黏稠度(一致性)、濕度。滅菌前后都應測定pH,采用連接可滲透陶器型液體接頭的電極測定液體培養基的pH,固體培養基可用平頭電極或者連接微型探頭
01、培養基的實驗室制備 培養基的實驗室制備正確制備培養基是微生物檢驗的最基礎步驟之一。使用脫水培養基和其他成分,尤其是含有有毒物質(如膽鹽或其他選擇劑)的成分時,應遵守良好實驗室規范和生產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培養基的不正確制備會導致培養基出現質量問題。 使用商品化脫水合成培養基制備
培養基的實驗室制備正確制備培養基是微生物檢驗的最基礎步驟之一。使用脫水培養基和其他成分,尤其是含有有毒物質(如膽鹽或其他選擇劑)的成分時,應遵守良好實驗室規范和生產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培養基的不正確制備會導致培養基出現質量問題。 使用商品化脫水合成培養基制備培養基時,應嚴格按照廠商提供的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在制備培養基的過程中,首先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如試管、三角瓶、培養皿、燒杯和吸管等。這些器皿在使用前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經過一定的處理,洗刷干凈。有的還要進行包裝,經過滅菌等準備就緒后,才能使用。1、新購的玻璃器皿除去包裝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熱肥皂水刷洗,流水沖凈,再浸泡于1~2%的
[摘 要] 目的:研究食品中霉菌的檢測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培養基、不同的接種方法對食品中的霉菌進行檢測。結果:孟加拉紅培養基和傾注法更適合進行食品中霉菌的計數。 霉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同時由于其可形成各種微小的孢子,因而很容易污染食品。霉菌污染食品后不僅可造成腐敗變質,而且有些
一、培養基的實驗室制備確制備培養基時微生物檢驗的最基礎步驟之一。使用脫水培養基和其他成分,尤其是含有有毒物質(如膽鹽或其他選擇劑)的成分時,應遵守良好實驗室規范和生產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培養基的不正確制備會導致培養基出現質量問題。使用商品化脫水合成培養基制備培養基時,應嚴格按照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配置
菌落總數主要是作為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程度的標記,也可以應用這一方法觀察食一中細菌的性質以及細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動態,以便對被檢樣品進行衛生學評價時提供科學依據,因此微生物檢測中菌落總數測定尤為重要。一、微生物檢測中菌落總數測定的幾項說明1.菌落總數測定:是以檢樣中的細菌細胞和營養瓊脂培養基或者平板計數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在制備培養基的過程中,首先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如試管、三角瓶、培養皿、燒杯和吸管等。這些器皿在使用前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經過一定的處理,洗刷干凈。有的還要進行包裝,經過滅菌等準備就緒后,才能使用。 1、新購的玻璃器皿除去包裝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熱肥皂水刷洗,流水沖凈,再浸泡于1~2%
從混雜微生物群體中獲得只含有某一種或某一株微生物的過程稱為微生物分離與純化。在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及應用中,不僅需要通過分離純化技術從混雜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離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還必須隨時注意保持微生物純培養物的“純潔”,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1、用固體培養基分離和純化 單個微生物在適宜的固體培養基
一、培養基的實驗室制備 確制備培養基時微生物檢驗的最基礎步驟之一。使用脫水培養基和其他成分,尤其是含有有毒物質(如膽鹽或其他選擇劑)的成分時,應遵守良好實驗室規范和生產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培養基的不正確制備會導致培養基出現質量問題。 1.水 除特定要求,實驗室用水的電導率
液體培養基中細胞滴度的檢測 菌落的影印培養 酵母培養物的儲存 實驗方法原理 酵
液體培養基中細胞滴度的檢測 菌落的影印培養 酵母培養物的儲存 實驗方法原理 酵
實驗方法原理酵母在瓊脂或液體培養基中的理想培養溫度是30℃,培養皿平板應倒置放入塑料盒中,于孵箱或培養室內進行培養。當孵育時間超過2或3天時,塑料盒可防止平板上的瓊脂干裂。當使用液體培養基培養時,要使用旋轉式或往復式搖床,至少每分鐘200轉,以保證充分通氣;進行大體積液體培養時使用錐形瓶,培養基為瓶
醫學真菌學檢查是診斷真菌病的重要依據,隨著真菌感染病例的日益增多,對實驗室的診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是患者淺部或深部感染診斷,幾乎全依賴于臨床標本的真菌學檢查。特別是系統性真菌感染,其早期特異的診斷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而病原真菌的形態結構十分多樣,在不同條件下同一真菌也可有不同特點的形態。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 在制備培養基的過程中,首先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如試管、三角瓶、培養皿、燒杯和吸管等。這些器皿在使用前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經過一定的處理,洗刷干凈。有的還要進行包裝,經過滅菌等準備就緒后,才能使用。1、新購的玻璃器皿 除去包裝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熱肥皂水刷洗,流水沖凈,再浸泡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