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患者可能會在新冠疫情中更受傷
英國牛津大學25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血癌患者與其他類型癌癥患者相比,在新冠疫情中顯得尤為脆弱。相關結果已發表在英國《柳葉刀·腫瘤學》雜志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由英國牛津大學和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對英國成年癌癥患者在疫情期間的病情等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相關數據來自英國60多家癌癥中心。 研究結果顯示,與乳腺癌患者等實體腫瘤患者相比,血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現新冠重癥的幾率要高出57%。在各年齡段癌癥患者中,80歲以上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病亡率最高。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有助更好地了解哪些癌癥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現重癥的風險更高,以便醫生針對不同患者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閱讀全文
新冠肺炎病毒有多可怕
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肆虐也已經一年了,我們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抗擊病毒,并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成效。在目前,我們絕大多數地區也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可是,目前還是處于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我們對于疫情的防控還不能夠松懈,我們也應該再繼續了解一下新冠病毒對于人體的傷害究竟有多大。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新冠病毒咽拭子陽性等于確診新冠肺炎嗎?
近些天北京疫情的新聞,讓大家剛平復沒多久的心情又緊張了起來。而新發地市場成了這次疫情的『中心』。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作為找出病毒的有效手段之一,又開始被大家重視了起來。 關于核酸檢測,大家肯定有很多疑問,下面小編就簡單梳理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 普通人需要核酸檢測嗎? 1、5月30日
大數據預測:新冠病毒肺炎拐點已到?
近日,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副教授胡延慶與博士后謝家榮、博士生孫嘉辰等人利用百度、Google等大眾搜索趨勢大數據,通過具有控制干預機制的流行病SEIR(易感-潛伏-感染-隔離)傳染模型,構建了對近期國內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趨勢進行了預測。其預測結果表明,最近2到4天內,每日新增加確
最新版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公布
中新網3月15日電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15日消息,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切實提高規范化、同質化診療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修訂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并印發各地參照執行。新版診療方案是
“新冠肺炎”表述淡化-官方文件屢現“新冠病毒感染者”
國內防疫措施持續優化,新冠肺炎這一疾病名稱的用法也備受關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于新冠肺炎分級診療的文件中,把新冠患者稱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當中包括了無癥狀感染者、普通型病例、以新冠肺炎為主要表現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以基礎疾病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除了上述文件,國務院聯防聯控
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攻擊含哪種受體的細胞
從病理學特征來看,肺部輕度病變者肺內細支氣管黏膜部分上皮脫落,腔內可見黏液及黏液栓形成,且伴有不同程度漿液及纖維蛋白滲出,重癥患者可隨病情進展導致肺間質纖維化,這些改變都會影響呼吸,導致憋氣、呼吸困難,甚至死亡。目前來看,肺部病變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有的解剖案例肺部病變并不嚴重,
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攻擊含哪種受體的細胞
從病理學特征來看,肺部輕度病變者肺內細支氣管黏膜部分上皮脫落,腔內可見黏液及黏液栓形成,且伴有不同程度漿液及纖維蛋白滲出,重癥患者可隨病情進展導致肺間質纖維化,這些改變都會影響呼吸,導致憋氣、呼吸困難,甚至死亡。目前來看,肺部病變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有的解剖案例肺部病變并不嚴重,
北京分院積極應對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精神,落實中國科學院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中科院科創中心暨北京分院領導班子、北京分院分黨組高度重視、主動謀劃,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并充分發
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潛伏期多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起
血癌患者可能會在新冠疫情中更受傷
? 英國牛津大學25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血癌患者與其他類型癌癥患者相比,在新冠疫情中顯得尤為脆弱。相關結果已發表在英國《柳葉刀·腫瘤學》雜志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由英國牛津大學和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對英國成年癌癥患者在疫情期間的病情等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相關數據來自英國60多家癌癥中心。
面對新冠病毒肺炎,DIN將提供醫療設備相關標準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和歐洲電工技術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成員為抗擊新冠肺炎危機提供支持經過與其全部成員 – 其中包括DIN – 及與歐盟委員會的協商一致,CEN和CENELEC決定,將免費提供許多關于醫療產品和個人防護用品歐洲標準,以此來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的斗爭。此次免費提供這些標準旨在
兒童流感不是新冠肺炎!!
“發燒、流鼻涕、咽痛、咳嗽既是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的初期癥狀,也是新冠肺炎的早期癥狀。所以一旦兒童出現上述癥狀,家屬一定要去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鑒別。” 近日,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主任醫師丁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兒童呼吸道感染大多因病毒感染所致,所以千萬不能濫用或錯用抗生素,可以選用一些藥性
新冠肺炎多久能確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起
新冠病毒膠體金試劑:快速檢測新冠病毒
23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與廣東對口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進行遠程會診。會上,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國家批準了兩個抗體試劑盒。 “這兩種試劑盒都是采用膠體金法,能夠測出患者體內的lgM抗體,在患者感染的第7天或發病的第3天就能夠檢測出lgM抗體,對患者進一步
構建新冠病毒蛋白質3D模型會是戰勝新冠肺炎的關鍵嗎?
法媒稱,計算機和超級計算機今后有一個光榮的任務要完成:構建新冠病毒蛋白質的3D模型,這可能是戰勝新冠肺炎的關鍵。 據法國《快報》周刊網站4月25日報道,最初只有3萬臺計算機,現在通過Folding@Home項目已經有超過70萬臺共同參與進來。該項目負責人、美國生物化學家格雷格·鮑曼高興地說:“
黑龍江新冠肺炎死亡11例-專家解釋新冠肺炎死亡原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起病癥
空氣中測出新冠病毒RNA,氣溶膠真的可以傳播新冠肺炎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7日10時(北京時間27日1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到達2878196例,死亡超過198668例。?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人類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研究越來越多,雖然人類認識SARS-CoV-2已經3個多月了,但關于新冠的不解之謎越來
新冠病毒肺炎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已啟動臨床試用
2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尤政團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團隊,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武漢大學附屬中南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和北京精診科技公司等單位,聯合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已成功通過應用測試,進入臨床試用階段。
新冠肺炎患者可能陰轉陽,那么還會傳播病毒么?
一項來自中國的小型研究表明,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在癥狀消除后可在體內至少存活兩周。 專家表示,這種持續性在病毒中并非聞所未聞,值得慶幸的是,患者在癥狀消失后很可能不會有很強的傳染性。天普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Krys Johnson說,這些發現甚至可能是個好消息。在人體系統中經常出現的病毒也
新冠肺炎與病毒為何分開命名?背后有這些講究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英文名為“COVID-19”,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宣布這種病毒的英文名為“SARS-CoV-2”,但相關負責人強調“這一名稱與SARS疾病之間沒有關聯”。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么,傳染性疾病和病毒的命名有什么講究呢? 疾病命名有原則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
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發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各有關
“新冠肺炎單細胞研究中國聯盟”揭示新冠肺炎免疫學特征
“新冠肺炎單細胞研究中國聯盟”揭示新冠肺炎免疫學特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全球感染人數已超過一億人,死亡病例已超過兩百萬人,給全球社會經濟帶來了極大災難。認識和理解新冠肺炎發病機理對于診療與防控具有重要意義。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在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催生了許多重
“新冠肺炎單細胞研究中國聯盟”揭示新冠肺炎免疫學特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全球感染人數已超過一億人,死亡病例已超過兩百萬人,給全球社會經濟帶來了極大災難。認識和理解新冠肺炎發病機理對于診療與防控具有重要意義。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在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催生了許多重要的生物學發現,然而,該技術在新冠肺炎研究中的應用因其成
新冠病毒近日播報
8月2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河北5例,天津2例,廣東2例,陜西2例,福建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福建)。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78人,重
新冠病毒已突變
新冠病毒是否已經發生突變?如何突變?這是目前學界研究的焦點之一。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并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測差異。其中S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對
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新冠肺炎仍在持續,如何更快、更準確診斷,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不同檢測方式有何特點、效果如何? 為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 他表示,不同的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不能單說某種技術優劣,而是要將其放在一定的條件下去評價
新冠肺炎治療每天1美元?
大多數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藥物可能成本很便宜。圖片來源:FEATURECHINA/AP IMAGES 由于新冠病毒疫苗可能還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研制出來,對抗這種病毒的第一個武器可能是目前正在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近日,《科學》網站報道,科學家公布的一項新分析顯示,這些藥物中許多能以每位
新冠肺炎潛伏期多久?
1這個病毒是2003年SARS的近親,但傳染性比SARS低,致死率也不高; 2境外病例幾乎都有去過武漢的經歷,所以遠離武漢是最基本的防病認知; 3華南海鮮市場距離漢口火車站只有900米; 4香港專業人士指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在14天以內; 5帶別的口罩沒用,必須帶外科口罩和
新冠肺炎檢測多久出結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疫情形勢嚴峻,現已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目前新冠肺炎檢測主要是以冠狀病毒篩查檢測試紙、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檢測試劑盒、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CT檢測這四種方法進行檢測。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這四種檢測方法,下面壹加健康對這四種檢測方法進行優劣勢
新冠肺炎:認識抗體的利與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6萬多人出現感染性肺炎,上千的病人喪失生命。無論是政府部門、科研團隊還是普通民眾,大家都在期盼抗體藥物的出現,而從SARS期間直接收集痊愈患者的血清治療重癥患者的實踐,直接折射出抗體對于治療此類感染疾病的重要性。誠然,抗體是機體對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針對病毒的中和性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