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測出新冠病毒RNA,氣溶膠真的可以傳播新冠肺炎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7日10時(北京時間27日1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到達2878196例,死亡超過198668例。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人類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研究越來越多,雖然人類認識SARS-CoV-2已經3個多月了,但關于新冠的不解之謎越來越多,從傳播途徑的廣泛性到癥狀的多樣性、不典型性,后來發現了無癥狀感染著的傳染性,4月27日又在空氣中測出了新冠病毒RNA,新冠病毒您是要逆天嗎? 4月27日,一項發表在《自然》雜志(Nature)的研究顯示在空氣中測出了新型冠狀病毒RNA。那么空氣中高濃度的SARS-CoV-2氣溶膠是否具有傳染性呢?我們來看看研究實驗怎么說? 文章題目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漢兩所醫院SARS-CoV-2的空氣......閱讀全文
空氣中測出新冠病毒RNA,氣溶膠真的可以傳播新冠肺炎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7日10時(北京時間27日1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到達2878196例,死亡超過198668例。?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人類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研究越來越多,雖然人類認識SARS-CoV-2已經3個多月了,但關于新冠的不解之謎越來
新冠病毒檢測,警惕氣溶膠感染風險(二)
● 只需一個按鍵,可在數秒內完成轉頭的裝卸,而且確保轉頭鎖牢;●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可迅速更換轉頭;● 對于極其危險的樣本方便把轉頭和樣品整體卸下,搬運至生物安全柜中進行操作,減少風險。 03 SmartFlow Plus 雙風機系統 具有ZL設計的、獨特的自動補償、節能雙直流無碳刷風機,不論 H
新冠病毒檢測,警惕氣溶膠感染風險(一)
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此新型病毒命名為“2019-nCoV”,該病毒傳播性極強,與已知可引起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同屬一個大型病毒家族。 近日,來自于三聯生
因氣溶膠傳播感染新冠!氣溶膠為何傳播病毒更厲害?
4月12日,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緊急提醒: 在臺兒莊區本輪新冠肺炎疫情中,某居民到戶外某處挖野菜,同時間有1名無癥狀感染者在該處停留,且兩人均未佩戴口罩,該居民遂被傳染,經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研判,系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 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氣溶膠新進展
近期,甘肅省科技廳組織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化學化工學院、蘭大一院的科研人員圍繞重點區域病毒氣溶膠的檢測與消殺展開科技攻關。通過研究發現,在受監測的區域及周邊發生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對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空前的影響。大量證據表明新冠病
新冠病毒改變感染細胞RNA首次獲證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日報道,通過分析研究病毒、人類和動物細胞RNA獲得的13個數據集,巴西圣保羅聯邦大學(UNIFESP)的科學家首次證明,新冠病毒會改變宿主細胞RNA的功能。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細胞與感染微生物學前沿》雜志。 在本研究中,來自UNIFESP的科研團隊通過直接RNA測序,
新冠病毒氣溶膠采樣與快速檢測解決方案
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湖北武漢爆發,短時間內傳染確認病例便達數萬例。新冠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防控疫情,抗擊“戰疫”牽動千萬人心。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檢測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二、病毒傳播途徑2020年2月8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
新冠病毒氣溶膠采樣與快速檢測解決方案
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湖北武漢爆發,短時間內傳染確認病例便達數萬例。新冠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防控疫情,抗擊“戰疫”牽動千萬人心。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檢測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二、病毒傳播途徑2020年2月8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
新冠病毒氣溶膠采樣與快速檢測解決方案
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 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湖北武漢爆發,短時間內傳染確認病例便達數萬例。新冠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防控疫情,抗擊“戰疫”牽動千萬人心。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檢測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 二、病毒傳播途徑 2020年2月8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衛生防疫
新冠病毒氣溶膠采樣與快速檢測解決方案
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湖北武漢爆發,短時間內傳染確認病例便達數萬例。新冠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防控疫情,抗擊“戰疫”牽動千萬人心。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檢測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二、病毒傳播途徑2020年2月8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
氣溶膠新冠病毒監測:助力疫情防控更快更高效
通過一個“熱水壺”形狀的便攜式氣溶膠采集器,快速采集氣溶膠樣品后,送入到一體化高靈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儀,進行檢驗后儀器報告樣品的檢測結果,整個流程不到45分鐘就完成了。? ? 這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劉鵬向《中國科學報》介紹的“科技冬奧”專項——“生物氣溶膠新型冠狀病毒監測技術”成果。? ?
研究稱新冠病毒能夠通過氣溶膠實現有效傳播
?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通過氣溶膠實現有效傳播》的文章,指近幾個月以來,科學家一直在警告說,吸入氣溶膠才是許多人感染病毒的真正原因。全文摘編如下: 自可怕的COVID-19大流行病開始在全球蔓延以來已經過去了10個月,但是關于該病毒的基本情況仍然存在
氣溶膠到底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這篇Nature發表了
4月27日,《自然》在線發表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領銜的抗疫科技攻關團隊的研究成果,論文題為《武漢兩所醫院的新冠病毒氣溶膠動力學分析》,并作為亮點論文進行推薦。武漢大學為該論文第一署名單位。該研究首次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環境氣溶膠病毒載量及動力學特征,同時也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參考
前沿報道|新冠病毒改變感染細胞RNA首次獲證
北京11月10日。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日報道,通過分析研究病毒、人類和動物細胞RNA獲得的13個數據集,巴西圣保羅聯邦大學(UNIFESP)的科學家首次證明,新冠病毒會改變宿主細胞RNA的功能。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細胞與感染微生物學前沿》雜志。在本研究中,來自UNIFESP的科研團隊通過直接RNA
新冠病毒膠體金試劑:快速檢測新冠病毒
23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與廣東對口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進行遠程會診。會上,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國家批準了兩個抗體試劑盒。 “這兩種試劑盒都是采用膠體金法,能夠測出患者體內的lgM抗體,在患者感染的第7天或發病的第3天就能夠檢測出lgM抗體,對患者進一步
新冠病毒RNA直接測序-這次科學家得到了什么?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微生物和免疫學系的Lachlan Coin和Sebastian Duchene團隊及合作者,提供了新冠病毒的第一個直接RNA序列,詳細介紹了該冠狀病毒亞基因組長度的mRNA結構,并描述了從共享數據中揭示的冠狀病毒進化遺傳學的各個方面。相關論文3月7日發布于預印本服務器bioRx
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新冠肺炎仍在持續,如何更快、更準確診斷,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不同檢測方式有何特點、效果如何? 為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 他表示,不同的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不能單說某種技術優劣,而是要將其放在一定的條件下去評價
新冠病毒近日播報
8月2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河北5例,天津2例,廣東2例,陜西2例,福建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福建)。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78人,重
新冠病毒已突變
新冠病毒是否已經發生突變?如何突變?這是目前學界研究的焦點之一。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并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測差異。其中S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對
MagaBio-plus病毒DNA/RNA純化試劑盒III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
MagaBio plus病毒DNA/RNA純化試劑盒III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應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一直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在疫情的檢測中,通過核酸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是最重要的確診手段之一。而檢測試劑盒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核酸分離純化試劑盒,需要先分離后才能檢測。杭州博日科技作為中國PCR行業的領軍者,擁有
別慌!新冠病毒“氣溶膠”感染幾率比遇交通事故還低
2月8日下午,在上海市衛健委舉行的發布會上,有衛生防疫專家表示,目前可以確定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增加了一條:氣溶膠傳播。 (目前已確定的三大途徑: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傳播指的是飛沫、飛沫核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 很多朋友立即開始擔心了:難道病毒可
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可中和新冠變異病毒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接種輝瑞 -BioNTech 新冠疫苗的血清中和了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接種兩劑疫苗的人的血清中和了B.1.617.2(又稱delta)變異株(首次于印度發現)和一些其他變異株,包括B.1.525(首次發現于尼日利亞)。 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異株的出現,亟需評估現有疫苗產生
新冠病毒重男輕女?數據揭秘新冠易感人群
新冠疫情暴發已有大半年的時間,全球疫情新增確診整體仍然呈上升趨勢。截至7月17日19時,全球累計確診逾1380萬,累計死亡人數超59萬。 在海外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北京和香港疫情反彈、哈薩克斯坦出現不明肺炎,這些都讓大家對新冠疫情蒙上一層陰影,有關疫情的二次爆發以及新冠病毒變異的猜測不斷蔓延
新冠治療新希望?2天新冠病毒減少5000倍!
隨著近期印度疫情再次加劇,當地大面積應用伊維菌素的消息引發關注,還有研究顯示,伊維菌素能在 48 小時內將新冠病毒 RNA 減少 5000 倍。 一個不少人關心的問題:伊維菌素要成為新冠治療的新希望嗎? 伊維菌素能治新冠嗎? 伊維菌素(Ivermectin)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的一種抗生素
新冠病毒“自然起源”說新佐證?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報告稱,在老撾北部發現迄今為止和新冠病毒最為接近的蝙蝠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具有共同關鍵特征,可能與新冠病毒存在進化關系。這項研究為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線索,也讓科學家們更接近于確定新冠病毒的起源。相關研究于9月18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預印本平臺“研究廣場”。
美國新冠病毒復制特性
3月3日,美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bioRxiv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從第一個美國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并描述了其基因組序列和復制特性。(bioRxiv論文未經同行評議。)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迫切需要為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提供參考試劑。公共衛生界也需要病毒裂解
新冠病毒詳細科普指南
還有幾天就是春節了,親朋好友的扎心三連問又如約而至:脫單了嗎?生幾個?年終獎多少……想要年過得愉快舒心,就得先發制人。那就是發揮生物醫藥科研人的優勢,給七大姑八大姨科普目前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拿出來的瞬間就能讓人驚艷閉嘴、媽見夸。話不多說,小賽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從初一到初七,從七大姑八大姨到熊孩子
新冠病毒溯源深陷迷霧
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同時,最新研究表明,繼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有關新冠病毒溯源的新進展源源不斷。然而,它從哪里來?如何到達人類?又為什么是武漢?這些問題迄今沒有答案,
新抗新冠病毒藥物潛在作用靶點—新冠病毒包膜蛋白
新冠病毒已經感染超過1.5億人次,并導致300多萬人死亡,然而迄今尚無用于新冠肺炎的特效藥物。新靶點的發現和確證對于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6月10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高召兵、李佳、沈敬山,以及武漢病毒所張磊砢、昆明動物所鄭永唐聯合研究團隊在Cell Research 發表
氣溶膠光度計測定新冠病毒在手術室等潔凈空間檢漏
ICP光譜儀即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簡單來算,就是以電感耦合高頻等離子體為激發光源,利用每種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發射特征光譜來判斷物質的組成,而進行元素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儀器。 全譜直讀ICP可以檢測的元素范圍B~U,原子吸收同樣是這個范圍,二者各自的優勢在哪些元素的檢測上? 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