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剖析人工智能尋找新冠病毒治療靶點及藥物篩選
SARS-CoV-2來勢洶洶,目前沒有特效藥特異性的靶向SARS-CoV-2并將其“殺死”,治療通常通過維持患者機體的穩態平衡,然后靠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基于蛋白質結構的計算機虛擬篩選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從化合物數據庫中發現與抗病毒靶點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夠為新藥的研發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資金,因此運用此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發現潛在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藥學院李華教授、鄭夢竹博士后、沈陽藥科大學無涯創新學院陳麗霞教授、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李行舟研究員等合作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雜志上發表文章Analysis of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SARS-CoV-2 and discovery of potential drugs by computational methods,系統性分析了新型冠......閱讀全文
全面剖析人工智能尋找新冠病毒治療靶點及藥物篩選
SARS-CoV-2來勢洶洶,目前沒有特效藥特異性的靶向SARS-CoV-2并將其“殺死”,治療通常通過維持患者機體的穩態平衡,然后靠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基于蛋白質結構的計算機虛擬篩選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從化合物數據庫中發現與抗病毒靶點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夠為新藥
新抗新冠病毒藥物潛在作用靶點—新冠病毒包膜蛋白
新冠病毒已經感染超過1.5億人次,并導致300多萬人死亡,然而迄今尚無用于新冠肺炎的特效藥物。新靶點的發現和確證對于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6月10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高召兵、李佳、沈敬山,以及武漢病毒所張磊砢、昆明動物所鄭永唐聯合研究團隊在Cell Research 發表
新冠靶點新視角五靶向宿主的抗病毒藥物靶點DHODH
近期,武漢大學生科院和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合作研究發現,二氫乳酸脫氫酶(DHODH)的新型有效抑制劑針對RNA病毒具有廣譜抗病毒感染的特點。?目前開發廣譜抗病毒藥物(BSA)主要有兩種策略,一是利用核苷或核苷酸類似物,二是靶向宿主的抗病毒制劑(HTA)。核苷或核苷類似物通常會引起耐藥性和毒性,但由于病
PDGFRA靶點藥物細胞篩選模型
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類起源于胃腸道間葉細胞的腫瘤,約占胃腸道惡性腫瘤的1~3%,年發病率約為10-20/100萬。它是一種軟組織肉瘤、對化療不敏感,其中約78.5%的GIST有KIT激活變異,約7.5%的GIST有PDGFRA變
新冠病毒重要藥物靶點RNA聚合酶精細結構獲解析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復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復制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征,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3月17日,相關
研究團隊解析新冠病毒重要藥物靶點RNA聚合酶精細結構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復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復制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征,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新型冠狀病毒RdRp
為抗病毒藥物設計提供新靶點
所有已知病毒傳播鏈全部終結 ■世界衛生組織1月14日在日內瓦宣布,利比里亞復燃的埃博拉疫情已于14日結束,目前所有已知的埃博拉病毒傳播鏈在西非地區全部終結。根據世衛組織規定,超過42天沒有新增埃博拉病例即可宣告疫情結束。利比里亞曾于去年5月首次宣布埃博拉疫情結束,但隨后埃博
IL36靶點藥物細胞篩選模型藥
IL-36和IL36R通路在人體的炎癥反應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炎癥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屬于IL-1家族成員。IL-36亞家族由3種相似的激動性配體IL-36α、IL-36β、IL-36γ和IL-36拮抗性配體(IL-36 receptor antagonist, IL-36Ra)組成。IL-36
細胞代謝或成治療新冠肺炎“新靶點”
近日,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團隊發現,轉酮醇酶(TKT)抑制劑BOT可抑制新冠病毒復制,并增加糖酵解抑制劑2-DG的抗新冠病毒活性。病毒介導的代謝過程有望成為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新靶點。 新冠病毒在感染細胞后會重新編程宿主細胞,進而制造新病毒,這一過程中會同時改變受感染細胞的新陳代謝。此前的研究表明,
藥物作用靶點篩選與基因敲除技術的關系
2018年一對雙胞胎嬰兒的CCR5基因敲除的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拋開這次事件而言,作為一項生物研究技術,基因敲除在藥物研發領域應用也很廣泛,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它在藥物作用靶點篩選上的作用吧! 通過藥物作用的靶點來設計開發創新藥物是目前創新藥制劑開發的一條重要線索,每年都會有作用于新靶
藥物作用靶點篩選與基因敲除技術的關系
2018年一對雙胞胎嬰兒的CCR5基因敲除的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拋開這次事件而言,作為一項生物研究技術,基因敲除在藥物研發領域應用也很廣泛,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它在藥物作用靶點篩選上的作用吧! 通過藥物作用的靶點來設計開發創新藥物是目前創新藥制劑開發的一條重要線索,每年都會有作用于新靶
抗真菌藥物研發找到新靶點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二院教授劉瀚旻團隊、研究員鄧東團隊和研究員王祥合作在抗真菌藥物作用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該研究聚焦藥物分子Manogepix抑制真菌GWT1的分子機制,為抗真菌藥物的研發提供重要理論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 近年來,真菌感染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大挑戰。
最新研究發現:腎臟也可能是新冠病毒主要攻擊靶點
截至2月10日,國家衛健委報告已確診人數為35982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包括重癥病例6484例。如何更有效的拯救這些生命成為了一種迫切的需求。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病例正在被研究,并揭示一些新結論。 2月8日一份名為《Caution on Kidney Dysfu
專家稱SARS病毒致命點是理想的藥物靶點
SARS病毒“致命點”是理想的藥物靶點 饒子和院士評價“郭德銀研究組的新發現非常有意義” 本報訊 (記者任荃)盡管與當年的SARS大流行已相隔6年,昨天本報頭版報道《SARS病毒“致命點”被找到》,還是引起了讀者和專家的高度關注。著名分子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家、南開大學校長饒子和院士
抗腫瘤藥物開發有了新靶點
同濟大學戈寶學教授、毛志勇教授研究團隊經多年研究首次發現,人體內一種名叫cGAS的合成酶,一旦從胞漿內逃逸進入細胞核內,就會“作惡”,抑制細胞的DNA修復,從而促進腫瘤發生。專家指出,該研究對開發新型抗腫瘤藥物有重大意義,相關論文近日已在線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雜志《自然》上,并被國際著名學術刊物
新癌癥藥物靶點加速精準醫學發展
研究人員利用CRISPR技術搗毀了30種癌癥類型的300多種癌癥模型的每個基因,并發現了數千種對癌癥生存至關重要的關鍵基因。 這是此類型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個,研究成員來自威康桑格研究所和Open Targets,他們隨后開發了一個新系統,對600個藥物目標進行優先級排序,以展示最有希望發展為治
新研究為肝癌藥物治療提供潛在靶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147.shtm
藥物靶點是什么?
1?藥物靶點的定義藥物靶點通常是指藥物在體內與其發揮作用的分子或生物結構。這些靶點可以是細胞內的特定蛋白質、酶、受體、離子通道、細胞表面分子等。藥物靶點與藥物發揮作用的方式密切相關,在藥物研發和治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它們是藥物所針對的特定細胞、組織或病理過程,通過與其相互作用
揭示新的藥物靶點:KRAS蛋白的構象控制位點
控制KRAS:揭示關鍵癌癥蛋白的變構位點研究人員在基因組調控中心和威康薩克研究所利用深度突變掃描技術全面識別了蛋白質KRAS中的變構控制位點,該蛋白質是許多類型的癌癥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之一。科學家們使用深度突變掃描技術來量化超過26,000個突變對KRAS的折疊和其與六個相互作用伙伴結合的影響。KR
新冠靶點新視角之一:細胞因子風暴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在全球的形勢不容樂觀,我們努力做好防控的同時也要加快對冠狀病毒及該病毒引發的新型肺炎疾病的研究。截至目前,關于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的研究不斷累積,多數患者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現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
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點及藥物干預研究獲得新突破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獲悉,由該校藥學院藥理教研室楊寶峰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點及其藥物干預》在2013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獎評審中獲得一等獎。此項成果闡明了心源性猝死發生的多靶點理論,為臨床進行干預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 心源性猝死一直是臨床防治的難點和瓶頸問題,我國每
新的流感藥物靶定免疫反應而非病毒
新興的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關注的問題。病毒所致疾病的嚴重性往往是由免疫反應的強度造成的,而不是病毒本身。目前的流感藥物都是靶定病毒分子,但是流感病毒的高突變率,最終會導致抗病毒耐藥性的發展。因為宿主遠比病毒進化的慢,流感的發病機理部分取決于宿主反應,因此靶定宿主反應,而不是攻擊病毒本身,可能是減少疾
美合成出普適性埃博拉藥物靶點-可用于高通量藥物篩選
一種對抗埃博拉病毒的新型藥物研發工具近日問世。這項發明由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生物化學家主導,他們研發出一種模擬肽,可呈現出各種類型埃博拉病毒都具有的關鍵功能區。這一新工具將作為藥物靶點,從而使藥物有效打擊各種已知和未知的埃博拉病毒。 科學家們合成出了埃博拉病毒蛋白質高度保守區的模擬肽,該區域蛋白質
南開大學發現“抗艾”藥物新靶點
南開大學醫學院的一個課題組最近成功發現新的人體宿主細胞編碼的蛋白——卷曲螺旋結構蛋白8(簡稱“CCDC8”),該蛋白具有很強的抗1型艾滋病病毒(HIV-1)活性,可以大幅度降低病毒產量,這一發現為“抗艾”藥物的研制提供了全新靶點。 人類至今沒有發現徹底治愈艾滋病的療法,而HIV病毒的多變性令疫
新研究揭示新型快速抗抑郁藥物靶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573.shtm2月1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高召兵課題組聯合浙江大學郭江濤課題組,共同揭示了鉀通道Kir4.1是具有高度治療和研發價值的新型快速抗抑郁藥物靶點,同時提
新研究揭示新型快速抗抑郁藥物靶點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高召兵課題組聯合浙江大學郭江濤課題組,共同揭示了鉀通道Kir4.1是具有高度治療和研發價值的新型快速抗抑郁藥物靶點,同時提供了一種以膠質細胞為核心的新型抗抑郁干預策略示例,該研究發表于《自然—化學生物學》。鉀通道被認為是癲癇、疼痛、抑郁等疾病的潛在藥
深圳大學陳家杰發現新冠候選藥物羥甲香豆素抗炎新靶點
此外,有報道COVID-19患者口服羥甲香豆素后肺部病變改善明顯,羥甲香豆素有望成為國產抗新冠藥物。本研究也明確了羥甲香豆素抗炎的分子靶點。 近日,深圳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2019級碩士研究生王慧娜在生化系青年教師陳家杰指導下,以第一作者身份正式發表研究論文,題目為“Plant-Derived
中國科學家在寨卡病毒藥物靶點研究中獲新突破
中新社天津10月2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6日從天津大學獲悉,由該校教授楊海濤和南京大學教授籍曉云領導的科研團隊在揭示寨卡病毒關鍵藥物靶點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該病毒蛋白酶“自抑制”之謎。 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自然(《Nature》)出版集團發行的學術刊物《細胞研究》上。 目前,
研究揭示機體抗病毒感染新型藥物靶點
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王紅艷研究組與上海大學魏濱(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原研究員)實驗室合作,發現細胞內的7脫氫膽固醇還原酶(DHCR7)下調機體先天免疫抗病毒感染的功能與機制,阻斷其活性可顯著增強人體免疫“衛士”——巨噬細胞清除寨卡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
上海藥物所等抗肥胖藥物靶點研究獲新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吳蓓麗課題組在抗肥胖藥物靶點的結構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測定了神經肽Y受體Y1R分別與兩種抑制劑結合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揭示了該受體與多種藥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機制,為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藥物研發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4月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