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4-02-10 09:50 原文鏈接: 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點及藥物干預研究獲得新突破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獲悉,由該校藥學院藥理教研室楊寶峰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點及其藥物干預》在2013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獎評審中獲得一等獎。此項成果闡明了心源性猝死發生的多靶點理論,為臨床進行干預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

      心源性猝死一直是臨床防治的難點和瓶頸問題,我國每年有大約55萬人死于心源性猝死。過去人們認為惡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通過干預特定心肌細胞離子通道的功能從而阻止心律失常的發生。但循證醫學研究結果表明,特定作用于某一離子通道的藥物盡管可以暫時緩解心律失常,卻并沒有減少心源性猝死的幾率,有些抗心律失常藥物甚至可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而導致心臟猝死。研究心源性猝死的發病機制及其藥物干預策略仍然是目前國際上的研究難點和熱點。

      在楊寶峰院士主持下,由該校藥理學團隊呂延杰、艾靜、單宏麗教授等人組成的課題組進行了長期的離體和在體動物試驗,結合臨床病例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最終發現:心肌缺血后心肌纖維化和心肌結構重構,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誘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分子研究表明,某些離子通道及 microRNA(微小核苷酸)-101,-1和-328等是重要的調節分子,并且可以作為臨床預測心源性猝死的新的生物標記物,從而開創和拓寬了核苷酸類藥物調節心肌結構重構新的研究領域。

      課題組進一步研究發現,多種藥物如丹參酮IIA和普萘洛爾等可通過調節microRNAs在抑制心肌重構中發揮重要作用。課題組在國內外首次發現 microRNAs可作為藥物研發的靶標,這為開發藥物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以上科研結果分別發表于《循環》《心血管研究》《英國藥理學雜志》等國際知名期刊。該系列研究開創性地提出心源性猝死的多靶點治療優于單靶點治療的理論,豐富了抗心律失常離子通道靶點學說。

    相關文章

    寧夏回族自治區藥監局牽頭舉辦六省(區)省級藥物臨床試驗檢查員培訓班

    為深化區域聯動、共筑監管合力,更好地貫徹國家藥監局著力提升藥物臨床試驗監管能力、著力提升藥物臨床試驗研究能力、持續加強臨床試驗監管的要求,6月11日至1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甘肅省、青......

    睡眠呼吸暫停藥物在大型臨床試驗中取得顯著成功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藥丸就能擺脫佩戴笨重面罩入睡,這對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來說,可能即將成真。OSA患者在夜間會經歷數十次甚至數百次呼吸停止,導致血氧下降直到無意識蘇醒。近日公布的一項大型......

    《阿爾茨海默病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發布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于發布《阿爾茨海默病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5年第19號)    為指導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的科學研發和評價,提供可供參......

    讓藥學知識可觸可感,上海藥物所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舉辦以“破譯藥物密碼,守護健康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屆公眾科學日活動。本次活動通過“科普報告+精神傳承+動手實驗”的模式,讓抽象的藥......

    首個偏頭痛急性治療藥物可緩解前期癥狀

    英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大規模III期臨床試驗顯示,一種治療偏頭痛的藥物ubrogepant被發現還能減少偏頭痛發作前數小時內出現的常見非頭痛癥狀,這是偏頭痛發作前癥狀的首個急性治療藥物。相關研究5月12......

    注冊破7000人,看看哪些藥企、Biotech、科研院所、投資機構會來BIONNOVA!

    2025年4月9-10日,第6屆BIONNOVA生物醫藥創新者論壇暨展覽會誠邀新老朋友再次相約上海張江科學會堂,同筑新程!截至目前,7483位來自800多家企業和組織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領導與專家已確認......

    研究發現新型釕基納米藥物破解腫瘤耐藥性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李觀營團隊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智能軟物質團隊合作,成功開發一種無需光激活的新型釕基納米藥物——Ruthenosome(釕脂質體)。該藥物能夠高效靶向線粒體,激活鐵蛋白自......

    復旦上醫團隊設計高效雙功能抗病毒候選藥物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員陸路、研究員孫蕾、教授姜世勃團隊,發現了ACE2受體誘導的冠狀病毒刺突蛋白早期融合中間態構象(E-FIC),并針對該中間態構象設計了高效、廣譜、兼具失活病毒和抑制病毒感染的雙功......

    正式上市!賽分科技登陸科創板

    醫藥領域年內首只新股來了。根據安排,賽分科技(688758)將于1月10日正式上市,上市板塊為科創板,此次發行價格為4.32元/股,對應發行后市值約為17.99億元。本次發行市盈率為39.09倍。公司......

    3D打印微針可將藥物精準送入耳蝸相應位置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工程網站近日報道,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研制出一種超薄且超銳利的微針。這款微針能夠將基于基因療法的治療藥物精準遞送到耳蝸內無法觸及的區域,......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