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超化石能源
日前,德國行業組織Fraunhofer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德國電力生產年度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46%,比2018年提高5.4個百分點。這是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顯著增長 Fraunhofer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德國發電總量為5156億千瓦時。其中,風力發電量達到1272億千瓦時,占發電總量的24.67%;生物質發電為444億千瓦時,占比8.5%;太陽能和水力發電量分別為465億和192億千瓦時,占比分別達到9%和3.8%。上述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合計達到約2374億千瓦時。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化石能源發電量出現大幅下滑。Fraunhofer研究所統計結果表明,2019年,德國燃煤發電量為1509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總量的29%,比2018年下降9個百分點。其中,褐煤凈發電量為1022億千瓦時,比2018年下降了22.3%......閱讀全文
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超化石能源
日前,德國行業組織Fraunhofer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德國電力生產年度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46%,比2018年提高5.4個百分點。這是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顯著增長 Fraunhofer研究所的數據顯示
德國2017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創新高碳排放量維持高位
德國一家智庫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16。6萬億瓦時,約占德國總發電量的33。1%,發電量和占比均創歷史新高。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風力、太陽能、水力和生物質能發電。根據德國“Agora能源轉型”智庫的報告,2017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較上年增長15%,這主要得益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趕超化石能源
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的推動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支出正在趕超煤炭,天然氣和核電廠的電力投資。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近年來全球增加的發電能力中有一半以上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2016年是可用數據的最新年份,約有297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
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德國能源轉型拉響警報
德國太陽能項目安裝商沃爾索公司的員工在檢測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效率。 核心閱讀 自2009年修訂《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德國一直在雄心勃勃地推進能源轉型,力爭到2050年實現本國80%―100%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然而,能源轉型引發的電價上漲卻讓企業和民眾怨聲載道,由此造成的供電穩定性
2019全年德國風力發電量占發電總量24.67%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顯著增長 Fraunhofer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德國發電總量為5156億千瓦時。其中,風力發電量達到1272億千瓦時,占發電總量的24.67%;生物質發電為444億千瓦時,占比8.5%;太陽能(3.400, 0.04, 1.19%)和水力發電量分別為465億和1
美國可再生能源前景
近日,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在紐約拉開帷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本屆氣候峰會上呼吁其他國家加入美國行列,增加對可再生能源投入,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那么美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到底做得如何呢?從增量上看,美國近幾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一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在德國成立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26日在德國波恩成立,該機構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發展。 德國環境部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在成立儀式上說,可再生能源有著巨大的潛力,但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支持以實現其在全球范圍的突破。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成立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的“新代言人”,極大推動其在全世界范圍
看德國可再生能源的“平價之路”
德國作為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始終將能源戰略視為其國家發展的命脈。然而受制于能源資源相對匱乏,能源安全問題成為德國造就世界第一強國的一大掣肘。從兩次世界大戰后的痛定思痛,到德國工業再次回到世界舞臺中央,喊出工業4.0計劃之際,德國也錨定了新的能源戰略重心,即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綠色轉型。而
德國可再生能源法案(修訂)正式生效
2014年6月,德國注冊光伏電站規模為189兆瓦;上半年,德國新增光伏裝機量僅為1000兆瓦。德國聯邦網絡機構(Federal Network Agency,FNA)最新報告指出,2014年6月,德國新注冊光伏產能為188.6兆瓦——甚至低于1月份建成的光伏產能。上半年,德國新增光伏裝機量僅約為
德國可再生能源供電創歷史新高
近日,德國聯邦能源與水資源經濟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德國清潔能源的生產量增加了三分之一,去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德國總電力消耗的36%;今年上半年生產的清潔能源已經足以供應所有德國家庭一年平均2500千瓦時的電量。可再生能源對德國電力供應的貢獻越來越大。根據意昂集團的統計,2018年上半年,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低碳排放不是夢
近年來,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組織承擔了國家分布式能源“973”項目,在能的綜合梯級利用理論、微小型動力、余熱利用和系統集成方法及驗證方面取得諸多成果,驗收成績在能源領域同期項目中名列前茅。 針對槽式太陽能集熱技術年均集熱效率低,管路復雜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分布式供能與可再
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低碳排放不是夢
?太陽能熱發電實驗臺 近年來,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組織承擔了國家分布式能源“973”項目,在能的綜合梯級利用理論、微小型動力、余熱利用和系統集成方法及驗證方面取得諸多成果,驗收成績在能源領域同期項目中名列前茅。 針對槽式太陽能集熱技術年均集熱效率低,管路復雜的問題,中國科
2022年化石燃料碳排放將創新高
據《自然》報道,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上,科學家宣布,預計2022年全球化石燃料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再創新高,增加1%,達到375億噸。 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在未來9年內就會使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
中德兩國科學院共同發布聯合聲明“碳中和之路”
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與德國國家科學院共同發布主題為“碳中和之路”的聯合聲明,倡議控制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能源轉型,實現兩國碳中和目標,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危機。 雙方在聯合聲明中指出,實現碳中和目標取決于化石能源碳排放的快速減少,全球工業大國通過控制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在減輕氣候變化有
德國調整可再生能源政策-出臺能源轉型改革方案
德國政府日前就能源轉型改革方案達成一致,包括降低對新建可再生能源設施的補貼,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23日強調,到2050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達到80%的目標不會變。 22日,德國政府內閣就經濟部長加布里埃爾提出的能源轉型改革方案達成一致,其中包括降低對新建可再生能源設施補貼、減少高耗電工業
德國:可再生能源利用步入世界前列
德國的節能環保技術在世界上久負盛名,節能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而節能環保產業也已經發展成為德國又一大支柱產業,為德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 大力發展新能源戰略 由于自然資源較為貧乏,德國將節約能源、提高能效奉為一項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2000 年,德國正式頒布
德國可再生能源利用步入世界前列
德國的節能環保技術在世界上久負盛名,節能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而節能環保產業也已經發展成為德國又一大支柱產業,為德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 大力發展新能源戰略 由于自然資源較為貧乏,德國將節約能源、提高能效奉為一項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2000年,德國正式頒布了《可
歐盟汽車碳排放標準嚴苛-遭德國反對
據英國路透社6月8日消息,德國日前提出一項關于規范歐盟市場銷售的汽車碳排放標準的提議。消息人士透露,此舉意在對抗歐盟新近出臺的減排法案。 近幾個月來,德國積極推動其減排目標,爭取獲得更多的減排靈活性,從2020年開始將歐洲汽車平均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5克。但根據歐洲議會投票結
英研究稱僅靠可再生能源無法實現氣候目標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日前發布一份研究報告說,為實現全球碳減排目標,僅靠發展可再生能源并不夠,還應加強應用碳捕集和封存技術,才能在滿足日常能源需求情況下,降低碳排放。 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以英國的電力體系為樣本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如果當前的化石能源發電廠不使用任何減少碳排放的技術,即便大力發展可再
實現“雙碳”目標,亟須多種技術“抱團”發力
“現在城市的交通擁堵還很普遍,帶來的交通污染怎么解決?其中一個辦法是把貨運轉到地下去,建設城市的地下智慧物流運輸系統。這個系統如果建成,人們購買任何商品都只需要點一下鼠標,所購商品就像自來水一樣通過地下管道很快‘流入’居住小區的自動提貨柜……” 近日,在江蘇省科協主辦的2021年江蘇科技論壇的
國際能源署呼吁加緊控制碳排放
2012年,美國和歐洲的碳排放量降低,全球范圍內整體碳排放量升高。 本報訊 國際能源署(IEA)日前在英國倫敦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世界各國不應該再繼續等待定于2020年生效的氣候變化新協議,而應果斷采取恰當措施以控制碳排放。經濟學家、該報告的首席作者Fatih Birol表示,到201
《自然》稱中國樹立可再生能源標桿
由于燃煤,全世界公認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電力生產國。但相較于化石燃料和核能,《自然》雜志日前專門撰文指出,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系統發展得更快。中國在風力渦輪機、太陽光電的動力系統和智能電網技術的生產和使用領域領先于全世界,其生成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相當于法國和德國發電廠產能的總和。2005年
可再生能源:德國的一場綠色賭局
旨在大幅度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盡管雄心勃勃,但是必須掃清一些技術上和經濟上的障礙。 在斯圖加特郊外的一個工業倉庫,煤煙滾滾的場景即將成為過去,迎來的是德國綠色能源的光明未來。這里的電力—天然氣(P2G)試點工廠是同類型里全球最大的,其背后的研究有助于推動德國走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前列。這個價值3
歐盟宣布逐步取消可再生能源補貼
近年來,作為可再生能源行業標桿的歐盟因其補貼政策遭到不少爭議。4月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新規,宣布逐步取消對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國家補貼。新規將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且自2017年起,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將被強制限制對可再生能源產業進行補貼。 補貼政策收效如何? 歐盟化
發展清潔能源需要技術創新
2014年11月APEC會議期間,在中美雙方發布的聯合聲明中,中國首次提出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國家能源局提出到2020年將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同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爭取到2020年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
生物質能源產業的比較優勢
生物質能源是世界公認的繼煤、石油、天然氣后第四大能源庫,發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為全球共識,生物質能正成為國際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選項。總體來看,截至201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終端市場占比18.6%,其中總的生物質能占比為73%,扣除傳統生物質能比例也達到30%。圖片來源于網絡
實現氣候承諾-G20國家任重道遠
11月14日發布的《從褐色到綠色:G20低碳經濟轉型》2018年度報告對G20國家的去碳化進程進行了盤點,其結論相較去年并不樂觀。該報告指出,化石燃料仍然占到G20國家能源供應比重的80%以上,沒有一個G20經濟體的氣候承諾能夠實現控制升溫1.5℃的目標。該報告強調了中國在提高建筑能效和發展可
匈牙利能源建設借力碳排放交易
匈牙利政府近日宣布,在28個歐盟國家中率先對本國11家電力企業完成歐盟2013年—2020年階段免費碳排放指標分配。根據歐盟規定,免費指標完成分配之后可在本階段內隨時開展碳排放抵償,也可進行碳排放交易。 為履行對《京都議定書》的承諾,歐盟建立了“碳排放交易體系”,企業可以將用不完的碳排放權
可再生能源-首度成為德國電力供應最大支柱
德國聯邦能源與水工業協會29日指出,2014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預計占到總發電量的25.8%,將首次成為德國電力供應最大支柱。 該協會發布的消息顯示,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高,是因為相應發電設備增多,并且天氣有利。2014年,光伏發電較去年漲幅最大,增長14%,約占總發電量的5.8%。其他可再生
院士論碳:可再生能源主導能源轉型,政策是首因
直立人學會用火這一技能時,人類歷史上的能源發展也邁出了重要一步。隨后的發展進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主導了全球能源結構,“下一階段,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前進的方向,那就是新能源主導的能源時代。”在6月11日舉行的2023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科學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