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體介導的瞬時轉染
實驗材料 靶細胞 DNA 試劑、試劑盒 陽離子脂質 D-PBSA緩沖鹽溶液 NaCl 0.25%胰蛋白酶 儀器、耗材 細胞培養基 還原的血清培養基 無血清培養基 多孔培養板 實驗步驟 A . 貼壁細胞的轉染1. 將 1.3X105 個細胞/孔接種到 6 孔培養板,加 3 ml 培養基。2. ......閱讀全文
脂質體的作用特點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肝、脾網狀內皮系統的被動靶向性。用于肝寄生蟲病、利什曼病等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疾病的防治。如肝利什曼原蟲藥銻酸葡胺脂質體,其肝中濃度比普通制劑提高了200~700倍。2、緩釋作用:緩慢釋放,延緩腎排泄和代謝,從而延長作用時間。3、降低藥物毒性:如兩性霉素B脂質體可降低心臟毒性。
脂質體有哪些特點?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肝、脾網狀內皮系統的被動靶向性。用于肝寄生蟲病、利什曼病等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疾病的防治。如肝利什曼原蟲藥銻酸葡胺脂質體,其肝中濃度比普通制劑提高了200~700倍。 2、緩釋作用:緩慢釋放,延緩腎排泄和代謝,從而延長作用時間。 3、降低藥物毒性:如兩性霉素B脂質體可降
脂質體的化學特性
(1)磷脂氧化指數:氧化指數=A233nm/A215nm;一般規定磷脂氧化指數應小于0.2。(2)磷脂量的測定:基于每個磷脂分子中僅含1個磷原子,采用化學法將樣品中磷脂轉變為無機磷后測定磷摩爾量(或重量),即可推出磷脂量。
簡述脂質體的分類
1.脂質體按照所包含類脂質雙分子層的層數不同,分為單室脂質體和多室脂質體。 小單室脂質體(SUV):粒徑約0.02~0.08um;大單室脂質體 (LUV)為單層大泡囊,粒徑在0.1~lum。 多層雙分子層的泡囊稱為多室脂質體 (MIV),粒徑在1~5um之間。 2.按照結構分:單室脂質體,
脂質體的制備方法
注入法、薄膜分散法、超聲波分散法、逆向蒸發法。 脂質體作為藥物載體的臨床應用 1、抗腫瘤藥物載體:阿霉素脂質體和順鉑脂質體已在國外上市。 2、抗寄生蟲藥物載體:苯硫咪唑脂質體和阿苯達唑脂質體等。利用脂質體的被動靶向性,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減少用量,降低毒副作用。 3、抗菌藥物載體:慶大
脂質體的功能特點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肝、脾網狀內皮系統的被動靶向性。用于肝寄生蟲病、利什曼病等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疾病的防治。如肝利什曼原蟲藥銻酸葡胺脂質體,其肝中濃度比普通制劑提高了200~700倍。2、緩釋作用:緩慢釋放,延緩腎排泄和代謝,從而延長作用時間。3、降低藥物毒性:如兩性霉素B脂質體可降低心臟毒性。
補體介導的細胞毒實驗——補體介導法
細胞毒實驗可應用于:(1)檢查細胞膜抗原;(2)鑒定抗體的特異性。實驗方法原理帶有特異抗原的靶細胞(如正常細胞、腫瘤細胞、病毒感染細胞)與相應抗體結合后,在補體的參與下,引起靶細胞膜損傷,導致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細胞死亡。染料(例如:伊紅-Y、臺盼藍)可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使細胞著色,故可用于指示死
陽性脂質體的相關介紹
陽性脂質體(cationic liposome)又稱陽離子脂質體,正電荷脂質體(Positiveiy charged liposome)是一種本身帶有正電荷的脂質囊泡。 1、陽性脂質體的組成 大多數陽性脂質體是由一種中性磷脂和一種或多種陽性成分組成。 中性磷脂成分:陽性脂質體中使用的中性磷脂
脂質體擠出器的應用
薄膜擠出器是減小物料粒徑最有效的設備,同時可實現工業放大,還原實驗室研究結果。 廣泛應用于脂質體、脂肪乳、微乳、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其他任何需要勻化顆粒的。
脂質體擠出器的應用
薄膜擠出器是減小物料粒徑最有效的設備,同時可實現工業放大,還原實驗室研究結果。 廣泛應用于脂質體、脂肪乳、微乳、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其他任何需要勻化顆粒的。
脂質體擠出器的原理
通過動力端產生一定的壓力,擠壓樣品通過聚碳酸酯膜(PC濾膜)與不銹鋼微孔濾板,擠出后的樣品,其粒徑分布均勻,可達到納米級。樣品的粒徑大小與擠出壓力及PC濾膜的孔徑有關。
脂質體擠出器的選型
脂質體擠出器的選型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擠出樣品量 ≤1ml:采用手推式脂質體擠出器,處理范圍為0.1~1.0ml/批次 1~15ml:采用罐體、氣動式擠出器 15~100ml:采用罐體氣動式或者連續擠出方式 >100ml:一般采用連續流方式擠出 2擠出樣品工藝 脂質體擠出過程
脂質體擠出器的原理
通過動力端產生一定的壓力,擠壓樣品通過聚碳酸酯膜(PC濾膜)與不銹鋼微孔濾板,擠出后的樣品,其粒徑分布均勻,可達到納米級。樣品的粒徑大小與擠出壓力及PC濾膜的孔徑有關。
脂質體擠出器的原理
通過動力端產生一定的壓力,擠壓樣品通過聚碳酸酯膜(PC濾膜)與不銹鋼微孔濾板,擠出后的樣品,其粒徑分布均勻,可達到納米級。樣品的粒徑大小與擠出壓力及PC濾膜的孔徑有關。
脂質體擠出器的選型
脂質體擠出器的選型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擠出樣品量 ≤1ml:采用手推式脂質體擠出器,處理范圍為0.1~1.0ml/批次 1~15ml:采用罐體、氣動式擠出器 15~100ml:采用罐體氣動式或者連續擠出方式 >100ml:一般采用連續流方式擠出 2擠出樣品工藝 脂質體擠出過程
脂質體的制備方法介紹
注入法、薄膜分散法、超聲波分散法、逆向蒸發法。
脂質體擠出器的分類
根據擠出壓力的壓力源不同,可以分為: 手推式擠出器 氣壓式擠出器 高壓泵擠出器 手推式擠出器氣動型擠出器 手推式擠出器和氣壓式擠出器,一般是批量處理方式,同時壓力一般不高于1000psi,高壓泵擠出器多為連續流擠出,擠出壓力一般比較高,可達6000psi。
脂質體的組成與結構
脂質體的組成與結構 脂質體的組成:類脂質(磷脂)及附加劑。 1、磷脂類:包括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二類。磷脂的結構特點為一個磷酸基和一個季銨鹽基組成的親水性基團,以及由兩個較長的烴基組成的親脂性基團。 天然磷脂以卵磷脂(磷脂酰膽堿,PC)為主,來源于蛋黃和大豆,顯中性。 合成磷脂主要有DPP
關于脂質體的特點介紹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肝、脾網狀內皮系統的被動靶向性。用于肝寄生蟲病、利什曼病等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疾病的防治。如肝利什曼原蟲藥銻酸葡胺脂質體,其肝中濃度比普通制劑提高了200~700倍。 2、緩釋作用:緩慢釋放,延緩腎排泄和代謝,從而延長作用時間。 3、降低藥物毒性:如兩性霉素B脂質體可降
脂質體的組成與結構
脂質體的組成:類脂質(磷脂)及附加劑。1、磷脂類:包括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二類。磷脂的結構特點為一個磷酸基和一個季銨鹽基組成的親水性基團,以及由兩個較長的烴基組成的親脂性基團。天然磷脂以卵磷脂(磷脂酰膽堿,PC)為主,來源于蛋黃和大豆,顯中性。合成磷脂主要有DPPC(二棕櫚酰磷脂酰膽堿)、DPPE(二
熱敏脂質體的功能特點
利用在相變溫度時,脂質體的類脂質雙分子層膜從膠態過渡到液晶態,脂質膜的通透性增加,藥物釋放速度增大的原理制成熱敏脂質體。例如將二棕櫚酸磷脂(DPPC)和二硬脂酸磷脂(DSPC)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3H甲氨喋呤熱敏脂質體,再注入荷Lewis肺癌小鼠的尾靜脈后,再用微波加熱腫瘤部位至42℃,病灶部位的
未來脂質體的研究方向
未來脂質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1、膜結構與載藥性質之間的關系;2、脂質體在體內的靶向特性;3、在體外培養中將基因和其他物質導入細胞內有望成為基因藥物載體。
脂質體靶向制劑的分類
脂質體按照所包含類脂質雙分子層的層數不同,分為單室脂質體和多室脂質體。小單室脂質體(SUV):粒徑小約0.02~0.08um;大單室脂質體(LUV)為單層大泡囊,粒徑在0.1~1um。多層雙分子層的泡囊稱為多室脂質體(MIV),粒徑在1~5um之間。
細胞轉染脂質體的選擇
脂質體靶向制劑及質量控制評價一、靶向制劑的定義與分類 靶向制劑亦稱靶向給藥系統(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系指載體將藥物通過局部給藥或全身血液循環而選擇性地濃集定位于靶組織、靶器官、靶細胞或細胞內結構的給藥系統。 靶向制劑特點:定位濃集、控制釋藥、
長循環脂質體的分類
現階段的長循環脂質體有兩類:含神經節苷脂的仿紅細胞脂質體和聚乙二醇衍生物修飾的PEGs脂質體。含神經節苷脂增強膜剛性,降低血液成分破壞,減少MPS 的攝取,脂質體在血液中的滯留量與被MPS攝取量的比值高于傳統脂質體幾十倍],但含神經節苷脂難以大量獲得,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1990年Blume等研
脂質體包載的概念
中文名稱脂質體包載英文名稱liposome entrapment定 義以脂質體的形式包裹藥物、酶或其他制劑運送入靶細胞的方法。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方法與技術(二級學科)
前體脂質體的制備
前體脂質體多采用先制備脂質體,再進行特殊處理,目前較成熟的方法有凍融法、重建法、噴霧法、噴霧干燥法、旋轉蒸發法,所制得均為干燥粉末。 前體脂質體的體內性質的研究 以各種方法制得的前體脂質體,要對其再分散性質進行深入研究。如粒徑及粒度分布、包封率、考察不同制備方法中具體的影響因素,以期提高包封
什么是免疫脂質體?
1、第一代免疫脂質體(IML) 是指連有單克隆抗體的脂質體。通過單克隆抗體與靶細胞的特異結合,將脂質體包載的藥物導向靶組織,賦予脂質體主動靶向性。 2、第二代免疫脂質體 此技術包括PEG含有的長循環脂質體,使抗體或配體結合到脂質體表面。 3、第三代免疫脂質體 為了增加長效脂質體的靶向性,將抗
脂質體的質量控制
1、形態、粒徑及其分布 采用掃描電鏡、激光散射法或激光掃描法測定。根據給藥途徑不同要求其粒徑不同。如注射給藥脂質體的粒徑應小于200nm,且分布均勻,呈正態性,跨距宜小。 2、包封率和載藥量 包封率:包封率=(脂質體中包封的藥物/脂質體中藥物總量)×100% 一般采用葡聚糖凝膠、超速離心
細胞轉染脂質體轉染法
陽離子脂質體表面帶正電荷,能與核酸的磷酸根通過靜電作用,將DNA分子包裹入內,形成DNA脂復合物,也能被表面帶負電的細胞膜吸附,再通過融合或細胞內吞進入細胞。脂質體轉染適用于把DNA轉染入懸浮或貼壁培養細胞中,是目前實驗室最方便的轉染方法之一,其轉染率較高,優于磷酸鈣法。由于脂質體對細胞有一定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