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濃度分析實驗——三氯乙醇沉淀
實驗材料樣品試劑、試劑盒TCA緩沖液丙酮儀器、耗材離心機實驗步驟1. 對 500 μl 的樣品(至少 5 μg/ml),加 50 μl 的 TCA ( 100% ) 并振蕩。2. 把樣品置于冰上 30 分鐘(或者置于冷藏箱中 15 分鐘),然后 10000 g 離心 5 分鐘。3. 傾去上清液并仔細吸干,然后在用合適緩沖液重新溶解前,用 500 μl 丙酮洗滌沉淀 2 次。......閱讀全文
蛋白質濃度分析實驗——三氯乙醇沉淀
實驗材料樣品試劑、試劑盒TCA緩沖液丙酮儀器、耗材離心機實驗步驟1. 對 500 μl 的樣品(至少 5 μg/ml),加 50 μl 的 TCA ( 100% ) 并振蕩。2. 把樣品置于冰上 30 分鐘(或者置于冷藏箱中 15 分鐘),然后 10000 g 離心 5 分鐘。3. 傾去上清液并仔細
乙醇沉淀蛋白質原理-要用多少濃度的乙醇
一般來說乙醇濃度多少,與目標蛋白的分子量有關:比如8%,可沉淀纖維蛋白原,20%可沉淀球蛋白,40%可沉淀白蛋白等等,當然,乙醇濃度與溶液pH值配合使用.加入乙醇不能過快,防止局部過濃.要邊加邊搖動.否則,共沉多!或者局部變性.
乙醇沉淀蛋白質的實驗目的
純化蛋白,或使蛋白變性,或去除蛋白都有可能。
用酸沉淀法濃縮蛋白質實驗——三氯醋酸沉淀法
實驗材料含蛋白質的樣品試劑、試劑盒100%三氯醋酸(TCA)0.1N NaOH(400 mg NaOH 溶于 100 ml 蒸餾水)實驗步驟1. 在 1ml 樣品中至少要含有 5mg 蛋白質。加 100 ul 100% 的三氯醋酸(TCA),混勻;2. 將蛋白質在冰浴中沉淀 30 min (或在冷凍
乙醇與蛋白質的沉淀和變性實驗
乙醇引起的變性與沉淀先加入蛋白液溶解,加入NaCl(鹽析)降低蛋白質溶解度,形成過飽和溶液,再加入乙醇現象會更明顯些。變性的蛋白質是不會再溶于稀酸或稀堿了,應為變性即意味著結構的永久改變。你的試驗中乙醇的最終濃度是95%*1ml/3ml=32%,而且最后蛋白會再溶解。因此,這個實驗不足以證明蛋白質變
乙醇與蛋白質的沉淀和變性實驗
乙醇引起的變性與沉淀先加入蛋白液溶解,加入NaCl(鹽析)降低蛋白質溶解度,形成過飽和溶液,再加入乙醇現象會更明顯些。變性的蛋白質是不會再溶于稀酸或稀堿了,應為變性即意味著結構的永久改變。你的試驗中乙醇的最終濃度是95%*1ml/3ml=32%,而且最后蛋白會再溶解。因此,這個實驗不足以證明蛋白質變
乙醇與蛋白質的沉淀和變性實驗
乙醇引起的變性與沉淀先加入蛋白液溶解,加入NaCl(鹽析)降低蛋白質溶解度,形成過飽和溶液,再加入乙醇現象會更明顯些。變性的蛋白質是不會再溶于稀酸或稀堿了,應為變性即意味著結構的永久改變。你的試驗中乙醇的最終濃度是95%*1ml/3ml=32%,而且最后蛋白會再溶解。因此,這個實驗不足以證明蛋白質變
沉淀DNA的實驗——乙醇沉淀法
沉淀DNA的實驗可應用于分離DNA。實驗方法原理DNA 溶液是DNA以水合狀態穩定存在,當加入乙醇時,乙醇會奪DNA周圍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于聚合。一般實驗中,是加2倍體積的無水乙醇與DNA相混 合,其乙醇的最終含量占67%左右。因而也可改用95%乙醇來替代懈水乙醇(因為無水乙醇的價格遠遠比9
乙醇沉淀蛋白質低溫可逆嗎
低溫短時間可逆,水化膜被奪取,蛋白質表面電荷減少,才出現的蛋白質析出。但是乙醇與蛋白質接觸過久后,會出現不可逆變性。
乙醇沉淀蛋白質原理和操作
鹽析法——多用于各種蛋白質和酶的分離純化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鹽以破壞蛋白質的膠體穩定性而使其析出,這種方法稱為鹽析.常用的中性鹽有硫酸銨、硫酸鈉、氯化鈉等.各種蛋白質鹽析時所需的鹽濃度及pH不同,故可用于對混和蛋白質組分的分離.例如用半飽和的硫酸銨來沉淀出血清中的球蛋白,飽和硫酸銨可以使血清
乙醇沉淀蛋白質原理和操作
鹽析法——多用于各種蛋白質和酶的分離純化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鹽以破壞蛋白質的膠體穩定性而使其析出,這種方法稱為鹽析.常用的中性鹽有硫酸銨、硫酸鈉、氯化鈉等.各種蛋白質鹽析時所需的鹽濃度及pH不同,故可用于對混和蛋白質組分的分離.例如用半飽和的硫酸銨來沉淀出血清中的球蛋白,飽和硫酸銨可以使血清
乙醇沉淀蛋白質低溫可逆嗎
低溫短時間可逆,水化膜被奪取,蛋白質表面電荷減少,才出現的蛋白質析出。但是乙醇與蛋白質接觸過久后,會出現不可逆變性。
乙醇沉淀蛋白質原理和操作
鹽析法——多用于各種蛋白質和酶的分離純化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鹽以破壞蛋白質的膠體穩定性而使其析出,這種方法稱為鹽析.常用的中性鹽有硫酸銨、硫酸鈉、氯化鈉等.各種蛋白質鹽析時所需的鹽濃度及pH不同,故可用于對混和蛋白質組分的分離.例如用半飽和的硫酸銨來沉淀出血清中的球蛋白,飽和硫酸銨可以使血清
無水乙醇沉淀蛋白質的原理
破壞蛋白質的水化膜,蛋白質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當然也不排除使蛋白質變性(酒精消毒的原理)。
蛋白質濃度分析實驗
BRADFORD分析(BIORAD)BCA分析(PIERCE)三氯乙醇沉淀實驗材料標準蛋白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試劑、試劑盒BSA ? ? ? ? ? ? ? ? ? ? ? ? ? ? ? ? ? ?
蛋白質濃度分析實驗
BRADFORD分析(BIORAD) BCA分析(PIERCE) 三氯乙醇沉淀 ? ? ? ? ? ? 實驗材料 標準蛋白質
乙醇沉淀蛋白質的原理是什么
蛋白質從溶液中析出的現象,稱為蛋白質的沉淀。蛋白質沉淀常用的方法有bai鹽析法、等電點沉淀法、有機溶劑沉淀法、重金屬鹽沉淀法、生物堿試劑與某些酸(如三氯醋酸)沉淀等。乙醇沉淀蛋白質是蛋白發生變性析出。 鹽析法 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硫酸銨、硫酸鈉或氯化鈉等中性鹽,破壞蛋白質的水化膜和中和電
乙醇沉淀DNA實驗操作方法
1. 加入 1/10 體積的乙酸鈉(3 mol/L ,PH=5.2)于 DNA 溶液中充分混勻,使其 最終濃度為 0.3 mol/L; 2. 加入 2 倍體積用冰預冷的乙醇混合后再次充分混勻置于- 20℃中 15~30 分鐘; 3. 12,000 g 離心 10 分鐘,小心移出上清液,吸去管壁上所
蛋白質沉淀技術(三)
3.策略 C 的基本操作程序(1) 配制 10%(V/V)[5%(m/V)] 的 PEI 儲存液。PEI(WV) 常以 50%(m/V) 的黏稠液體狀態存在(來自于 MPBiochemicals 的 PEI, 其相對分子質量 Mw=50000?100000, 也可采用其他來源,如 Sigma 和
蛋白質濃度分析實驗——BCA分析(PIERCE)
實驗材料標準品儀器、耗材試管實驗步驟1. 按標準 Bradford 法制備標準品。2. 取 50 份試劑 A 與 1 份試劑 B 混勻(在室溫下至少穩定一天)。3. 分別吸取 100 μl 樣品和標準品置各自試管。每個試管加 2 ml 試劑,混勻,在 37℃ 保溫 30 分鐘。4. 樣品冷至室溫,在
蛋白質濃度分析實驗——BRADFORD分析(BIORAD)
實驗材料標準蛋白質試劑、試劑盒BSA儀器、耗材干燥試管實驗步驟一、標準 Bradford 分析1. 準備 3 份標準品(用水稀釋),BSA 濃度為 0.2~0.9 mg/ml,IgG 濃度為 0.2~1.5 mg/ml。一般設定 4 個或 5 個濃度比較合適。如果樣品中蛋白質濃度可能超過分析范圍,那
DNA的乙醇沉淀
This procedure allows the concentration of DNA samples from dilute solution and the removal of unwanted salts from DNA samples.Materials1. 3M Sodium A
三氯乙酸沉淀實驗
試劑、試劑盒 丙酮分子量標準TCA+DOC加與不加2-巰基乙醇的樣品緩沖液儀器、耗材 聚丙烯微量離心管實驗步驟 材料與設備丙酮(Aldrich Chemical Co.Inc.)注:保存于室溫。不能放入冰箱。聚丙烯微量離心管 (1.5-ml)注:1. 用前將離心管洗干凈。2. 分析極少量蛋白質(
三氯乙酸沉淀實驗
三氯乙酸沉淀實驗主要用于(1)蛋白質的沉淀純化;(2)試樣化合物的提取。實驗方法原理1. 三氯乙酸為酸性化合物,是陰離子型沉淀劑,在低于蛋白質等電點的PH值時,酸根與帶正點荷的蛋白質形成不溶性鹽而沉淀;2. 作為蛋白質變性劑使蛋白質構象發生改變,暴露出較多的疏水性基團, 使之聚集沉淀。3. 隨著蛋白
三氯乙酸沉淀實驗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1. 三氯乙酸為酸性化合物,是陰離子型沉淀劑,在低于蛋白質等電點的PH值時,酸根與帶正點荷的蛋白質形成不溶性鹽而沉淀;2. 作為蛋白質變性劑使蛋白質構象發生改變,暴露出較多的疏水性基團, 使之聚集沉淀。3. 隨著蛋白質分子量的增
乙醇沉淀多糖原理
乙醇沉淀多糖主要原理是通過降低水溶液的介電常數使多糖脫水從而產生沉淀來分離多糖。幾乎適用于所有水溶性多糖,雖然不同多糖可在不同濃度乙醇的條件下分步沉淀,但特異性不高,導致對所需多糖的分離選擇性較差,要提高多糖的純度需經反復多次重沉淀,從而導致多糖損失大,降低了多糖的回收率。 分級沉淀法是指在混
醋酸鈉乙醇沉淀法核酸純化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核酸是多聚陰離子的水溶性化合物,可以與許多1價、2價離子結合形成鹽類,后者在有機溶劑中不溶解也不變性.在較低溫度下形成沉淀.實驗材料 待純化樣本試劑、試劑盒 醋酸鈉緩沖液無水乙醇70%乙醇實驗步驟 實驗試劑:1. 3mol/L醋酸鈉緩沖液,pH5.2:稱取醋酸鈉(NaAC·3H20)4
醋酸鈉乙醇沉淀法核酸純化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核酸是多聚陰離子的水溶性化合物,可以與許多1價、2價離子結合形成鹽類,后者在有機溶劑中不溶解也不變性.在較低溫度下形成沉淀.實驗材料待純化樣本試劑、試劑盒醋酸鈉緩沖液無水乙醇70%乙醇實驗步驟實驗試劑:1. 3mol/L醋酸鈉緩沖液,pH5.2:稱取醋酸鈉(NaAC·3H20)408.1
為什么果膠用乙醇沉淀
果膠中含有醛基(—CHO),乙醇中含有羥基(—OH),醛基(—CHO)和羥基(—OH)發生反應形成一分子水和酯類化合物!
乙醇引起的蛋白質變性與沉淀的結果與解釋
蛋白質的變性:蛋白質分子中的次級鍵被破壞。主要是氫鍵和離子鍵。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可以提供自己的羥基或羰基上的氫或氧去形成氫鍵,從而破壞了蛋白質中原有的氫鍵,使蛋白質變性。變性的蛋白質是不會再溶于稀酸或稀堿了,應為變性即意味著結構的永久改變。你的試驗中乙醇的最終濃度是95%*1ml/3m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