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碧水藍天凈土環保業2018成績單如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關鍵之年。這一年,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逐步建立,常態化、制度化、滾動式環保督察行動不斷加碼,以及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環保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同時,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依然突出。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在政策法規監管、環保督察的持續加碼和需求升級的雙重加持下,巨大的環境治理市場空間在加速釋放。 政策頻出 大氣治理依舊熱度不減 2018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一年,也是大氣污染防治進入攻堅期。 這一年,大氣治理行業相關政策頻出: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開始施行;6月,生態環境部印發《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7月,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9月......閱讀全文
浙江加快土壤修復治理步伐
? ?圖為浙江省臺州市環境監測人員在厭氧DANO堆制(一種堆肥技術)修復過程中,監測土壤中的溫度、含氧量、PH等參數。 5月的一天,在浙江省第一例土壤污染修復項目——臺州路橋區峰江街道山后許村污染土壤治理修復示范點現場,記者看到,各類植物正茁壯成長、綠意盎然。這片曾經“生病”的土壤通過植物吸
浙江加快土壤修復治理步伐
5月的一天,在浙江省第一例土壤污染修復項目——臺州路橋區峰江街道山后許村污染土壤治理修復示范點現場,記者看到,各類植物正茁壯成長、綠意盎然。這片曾經“生病”的土壤通過植物吸附、濕地脫毒等方法,已經修復成功,達到了農業用地的土壤標準。 為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浙江省于2016年12月
西安確定土壤環保優先區域-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
2015年11月24日西安市政府辦公廳告知,西安市將以源頭控制土壤新增污染為切入點,以保護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為重點,全力推動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 解讀 優先區域如何確定 以耕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以及其他需要保護的區域為主,確定土壤環境保護優先區域,明
兩個國家土壤治理示范項目讓土壤治理修復帶有川味經驗
4月的一天清晨,四川省綿竹市興隆鎮靈橋村村民們正在田地里勞作。放眼望去,田間地頭郁郁蔥蔥,生機盎然。 “這兩年,城里來了好幾撥人,說我們的土壤有問題,不僅撒了藥,還帶走了地里種的莊稼去檢驗。”一位老伯告訴記者。村民們知道,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生病了”,政府已花大力氣進行治理,目前正對修復效果進
環保行業迎政策“秋收季”-水污染治理加速
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已有50多家A股環保公司相繼公布中報或業績預告,環保行業各熱門概念板塊上半年業績表現依舊各異。其中,大氣治理板塊相對表現突出,凈利潤同比增長率達到60.44%,但污水處理板塊業績同比增長率僅為4.92%。在二級市場,大氣治理和污水處理板塊年初至今股價漲幅均不足15%,遠不
“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專項進入正式申報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專項2023年度項目申報指南預申報形式審查,已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反饋,并依規確定了可直接進入正式申報環節的項目清單。請收到我中心關于正式申
“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專項年度指南正式申報
發布時間:2022年06月29日?來源:科學技術部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預申報形式審查工作,已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分別進行了反饋,并依規確定了可直
河北7大行動治理大氣和水污染
河北今年將開展焦化行業、道路車輛、露天礦山、散煤污染綜合整治4個專項行動,并開展白洋淀和衡水湖綜合整治、重點河流環境治理攻堅、飲用水源地安全防護3個專項行動,治理大氣和水環境污染。 河北省政府副省長王曉東日前在河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作關于2015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
土壤污染治理要走中國的修復之路
據2014年全國土壤污染調查資料,我國現有土壤污染耕地面積1.5億畝,其中污灌污染耕地3250萬畝,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省及西北、東北一些地區,其分布南方大于北方,而且以重金屬污染為主。 土壤污染具有積累性、長
石家莊:將推進本市土壤治理與修復
過去的一年中,河北省石家莊市加快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工作,部分修復試點取得階段性進展。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基本結束,初步實現了全市農用地詳查數據共享和應用。 截至去年底,趙縣土壤修復項目完成了第一周期的修復工序、2019年度低吸收農作物和超(高)累積植物收割工序,土壤改良和深耕作業
《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解讀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加快推進大氣治理裝備制造業供給側改革,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規范條件》制訂的背景和過程 近年來,隨著大氣環境質量的逐步惡化和相關行業排放標準不斷加嚴,大氣治理裝備制造業迅速發展、規模不斷壯大。
守護碧水藍天凈土-環保業2018成績單如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關鍵之年。這一年,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逐步建立,常態化、制度化、滾動式環保督察行動不斷加碼,以及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環保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同時,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
土壤修復專家探索中國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技術
5月31日在京舉行的“2012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生態修復論壇”上,約340名中國土壤專家及環保企業代表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土壤修復技術方案,探討重金屬治理的評估、控制和產業政策問題。 這是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后中國首次舉辦有關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大型學術研討會,1月發生在廣西柳州的鎘污染給
北京市下發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污染場地治理之石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石油是zui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為“工業的血液”。近些年來各國都加快了對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從沙漠到海洋、從無人區到人口稠密區,越來越多的油氣井出現在世界各地。隨之土壤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石油對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潛伏期廠,涉及面廣,有研究者將其比喻為“化學
污染場地治理之石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
?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石油是zui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為“工業的血液”。近些年來各國都加快了對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從沙漠到海洋、從無人區到人口稠密區,越來越多的油氣井出現在世界各地。隨之土壤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石油對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潛伏期廠,涉及面廣,有研究者將其比喻為“
水土治理兩大行動計劃蓄勢待發-巨大市場望開啟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與“大氣十條”是空氣、水、土壤污染治理領域的綱領性文件;水和土壤治理領域的巨大市場有望開啟 繼大氣“十條之后”,另外兩大環境治理方案將于今年陸續發布。 環保部副部長翟青1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在貫徹落實“大氣十條”的同
環保部:協同綜合聯動治理大氣污染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5日說,解決PM2.5污染問題,要科學治理、依法治理、全民治理。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強化多污染源綜合管理,開展區域聯防聯控。 “近期出現的大范圍、長時間霧霾天氣,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活動因素。”吳曉青分析認為,生產方式粗放、大氣污染物排放負荷大、復合型大氣污
《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的解讀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加快推進大氣治理裝備制造業供給側改革,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規范條件》制訂的背景和過程 近年來,隨著大氣環境質量的逐步惡化和相關行業排放標準不斷加嚴,大氣治理裝備制造業迅速發展、規模不斷壯大。
西寧推進大氣和水污染綜合治理-環境違法“零容忍”
青海省西寧市近日召開大氣和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了當前和下一階段西寧市大氣和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 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毛小兵指出,要認清形勢,高度警醒。西寧承載著全省40%的人口,讓市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是重大民生問題。 他指出,大氣和水污染原因很多,
防治渭河水污染-治理關中大氣-整治農村環境
在中國的版圖上,陜西就像一把鑰匙。手握“鑰匙”的3700萬三秦兒女,用自己的創造精神,用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不斷開創“舊貌換新顏”的新局面,演繹“美麗陜西”進行時。 “十二五”期間,陜西生態文明建設以“美麗陜西”為統領,積極實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關中城市大氣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漢、丹
環保部:土壤污染治理不能粗放無序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人民網前方報道組 記者章斐然 初梓瑞)今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陳吉寧在會上表示,環境問題是人類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優美環境是人類的重要
土壤環保行動計劃擬出-土壤修復幾十萬億市場待啟
全國土壤污染修復市場待啟。 “我們的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已經走了將近40年的歷程,但是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幾乎還沒有動。”12月8日召開的“2013年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環保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公開表示,基于這一出發點,一旦土壤修復市場打開會非常大,遠遠超過大氣和水的治理
關于《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的解讀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工信部官網獲悉,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加快推進大氣治理裝備制造業供給側改革,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規范條件》制訂的背景和過程 近年來,隨著大氣環境質量的逐步惡化和相關行業排放標準不斷加嚴,大氣治
水污染治理:全方位-無死角
從大江大海到小流小溪,從農村到城市,近年來,我國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五個領域為突破口,全方位重拳出擊。圖片來源于網絡 宜昌市猇亭區是長江出三峽后的第一塊沖積平原。在猇亭區匯海碼頭附近,原來灰黑漫天的煤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
萬億水污染治理市場正開啟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了多個省市的2015年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資計劃。其中,8月11日下達的湖北、四川、重慶、貴州、山東等5省市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資計劃,總投資為52.24億元。加上此前公布的上海、江蘇、浙江等13個省市212.65億元的投資計劃,整體投資達264.89億元。 據了解,國務院發
2017中國生態環境檢測市場規模分析-2018環保檢測將達878億
近年來,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行業細分領域的生態環境檢測也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1、環保行業市場規模 受國家加快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公眾環保意識提高等多因素推動,中國環保行業快速增長,總產值從2012年的29,908.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45,531.7
我國明確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終身責任制
記者1月18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我國首次發布《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提出,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造成土壤污染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承擔治理與修復的主體責任,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實行終身責任制。 根據《辦法》,對列入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名單的,環保主管部門應通知
土地修復治理不容忽視
全國人大代表曹可凡近日表示,相較于空氣污染來說,不可逆的土地污染對人們造成的傷害更大,更應該受到大家的關注。 去年,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土
環保部:今年全面實施《土十條》-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在11日舉行的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說,今年將全面實施《土十條》,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繼續組織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建立規范的污染場地聯合監管機制。 陳吉寧強調,今年將堅決治理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開展2015年貫徹實施《大氣十條》情況考核,全面推進石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