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術期刊:揭示腫瘤基因突變檢測的復雜性
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Cancer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劍峰研究組與上海市胸科醫院婁加陶團隊合作的研究論文“Heterogeneous mutation pattern in tumor tissue and circulating tumor DNA warrants parallel NGS panel testing”。該工作系統地研究比較了肺癌病人外周血ctDNA與腫瘤組織的突變,揭示了腫瘤基因突變檢測的復雜性。 傳統的腫瘤組織活檢需要通過手術獲取患者的腫瘤組織,然而在臨床實踐中組織活檢也經常面臨一些困境,如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組織難以獲取。尤其對于高異質性惡性腫瘤來說,組織活檢可能只能反映腫瘤的局部突變,而不能了解患者的整體突變情況。而以循環腫瘤DNA (ctDNA) 突變檢測為代表的液態活檢的發展為腫瘤基因突變組檢測提供了非侵入性方法,并且可以隨時跟蹤腫瘤......閱讀全文
研究發現Kras基因突變與NSCLC患者生存率下降相關
圖示K-ras基因突變與腺癌患者生存期的關系。 20%-3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變,其中腺癌存在該基因突變者尤為常見。然而,有關K-ras基因突變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后價值,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結論。為了加深對這一問題的了解,來自我國衛生部肺部疾病重點實驗室,華
國際學術期刊:揭示腫瘤基因突變檢測的復雜性
?? 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Cancer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劍峰研究組與上海市胸科醫院婁加陶團隊合作的研究論文“Heterogeneous mutation pattern in tumor tissue and circulating tumor DNA wa
無論KRAS突變狀態如何-Keytruda單藥治療NSCLC可讓患者獲益
日前,默沙東(MSD)宣布,抗PD-1療法Keytruda作為單藥一線治療PD-L1陽性腫瘤(TPS≥1%)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時,無論患者KRAS突變狀態如何,均能改善總生存期(OS)、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客觀緩解率(ORR)。這些結果是基于對關鍵性3期KEYNOT
武田Alunbrig一線治療NSCLC推遲特定患者疾病進展超2年
日前,武田(Takeda)公司宣布,該公司的下一代ALK抑制劑Alunbrig(brigatinib)在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長期療效。在隨訪時間超過2年時,作為一線療法,Alunbrig與常見一代ALK抑制劑相比,能夠將患者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
Naica數字PCR技術對NSCLC患者血漿中EGFR相關突變檢測的應用
非小細胞肺癌(NSCLC)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已成為我國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80%,約75%的患者發現時已處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而非小細胞肺癌中最常見,且有針對性靶向藥物的突變就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血液檢測可使肺癌患者獲得早期的個性化治療
一項最新研究詳細介紹了血液檢測的發展通過血液檢測可以在72小時內識別與非小細胞肺癌(NSCLC)相關的基因突變。研究人員說,血液檢測或許能夠使得肺癌得到更快、更有效的治療。 這種新的檢測技術是由Gary A. Pestano博士及其Biodesix公司的同事一同研發出來的,Biodesix公司
EGFR-陽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有解
近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了國產創新藥物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貝伐珠單抗、培美曲塞和順鉑,用于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失敗的EGFR基因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據悉,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成為全球
知否?知否?驅動基因陽性的NSCLC腦轉移患者該如何治療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顱腦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最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首診的NSCLC患者中約10%~15%伴有顱腦轉移,30%~50%的NSCLC患者在整個病程中會發生顱腦轉移,其中驅動基因陽性的肺癌患者腦轉移發生率更高。 腦轉移包括腦實質轉移和軟腦膜轉移,NSCLC患者發生腦轉
新發現!NSCLC患者一代TKI厄洛替尼的耐藥原因
安諾優達攜手廈門弘愛醫院孔祥泉主任團隊研究發現,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一代TKI厄洛替尼治療過程中產生耐藥,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發現其可能的耐藥位點為EGFR Y891D,并對其耐藥機制進行了研究。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對該耐藥位點進行報道,為腫瘤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該研究成果見刊腫瘤領域權威雜志
創新血檢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個體化療法鋪路
如果能發現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腫瘤中攜帶的特定基因突變,將可以幫助醫生們選擇最好的治療手段。目前,NSCLC 患者通常需接受組織活檢來發現這些基因突變,這種侵入性檢測手段經常需要數周才能獲得檢驗結果,有可能因此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日前在《Journal of Molecula
基因突變檢測指導癌癥靶向治療
肺癌和結直腸癌近年來已成為大多數國家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個體遺傳基因存在差異性,不同類型的癌癥患者選擇適合的靶向治療藥物或能取得預期的療效,基因突變檢測為醫生提供了重要參考信息。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批準由瑞士羅氏診斷研發的cobas EGFR/KRAS基因突變檢測技術用于臨床基因突
諾華Tabrecta治療METex14突變的NSCLC患者關鍵性研究結果發布
9月2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發表了諾華Tabrecta(capmatinib,前稱INC280)的關鍵性2期臨床研究GEOMETRY mono-1的積極結果。數據顯示,Tabrecta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METex14)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的總反應率
普拉替尼可治療ET融合陽性NSCLC和RET變異甲狀腺癌患者
日前,《柳葉刀-腫瘤學》和《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分別發表了RET抑制劑普拉替尼(pralsetinib)精準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甲狀腺癌患者的重要臨床試驗結果。這項名為ARROW的試驗表明,對于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和RET變異甲狀腺癌患者,普拉替尼是一種新的、耐受性
永不止步的征程——肺癌靶向治療
2009年公布的IPASS研究揭開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療的序幕,開啟了肺癌靶向治療的征程。此后,圍繞具有特定分子突變人群的靶向治療臨床研究遍地開花,證實了特定基因變異狀態對靶向藥物療效的預測作用,開啟了肺癌精準醫療的大門。 【映日荷花別樣紅:EGFR-TKI,創新不止】 EGFR基因突變是肺癌靶
ASCO發布會推薦:除了精準全面有效,二代測序
2018美國腫瘤學會年會(ASCO)將于當地時間6月1日于芝加哥舉行,當地時間5月16日中午12點,ASCO在亞歷山大總部召開了會前新聞發布會,公布了LBA研究發布及報告的日程。 ASCO主席 Bruce E. Johnson和首席醫務官Richard L. Schilsky共同介紹、推薦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選擇
? 作者:劉瀟衍,李峻嶺?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19.59%,新發病例約61萬。肺癌同樣位居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首位,占所有惡性腫瘤死亡的24.87%,年死亡約49萬例次,死亡率為37.00/10萬[1].由于缺乏早
先檢測后治療,伴隨診斷助力肺癌精準醫療
近年來,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高居首位,每年肺癌新增病例約73萬,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精準醫療正逐漸成為腫瘤治療的新方向,而“伴隨診斷”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石也日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肺癌診療領域,通過伴隨診斷對肺癌患者進行分類,從而實施更安全、有效的靶向治療是精準醫療的
來啦!腫瘤基因檢測國內專家共識大集合啦!
年底了,生物醫療界的各項盤點都是干貨滿滿啊,小編當然也不肯屈居人后啦。來來來,搬個沙發來,小編和你分享國內腫瘤專家共識及診療指南中與基因檢測相關的干貨。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不急,上菜啦。 l 肺癌篇 《中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敏感性突變和間變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治療指
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禮來VEGFR2抑制劑3期結果積極
日前,禮來(Eli Lilly)宣布,其抗血管生成的單抗藥物Cyramza(ramucirumab)與羅氏(Roche)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Tarceva(erlotinib,厄洛替尼)構成的組合療法,在一線治療攜帶EGFR基因突變的初治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關鍵性3期
羅氏:FDA批準首個非小細胞肺癌血液樣本基因檢測試劑盒
瑞士制藥巨頭羅氏(Roch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cobas EGFR Mutation Test v2(cobas EGFR突變檢測試劑盒v2),這是一款以血液為基礎的、用于抗癌藥特羅凱(Tarceva,通用名:erlotinib,厄洛替尼)的伴隨診斷試劑盒。值得一提
規范中國EGFR血液檢測,推動肺癌精準治療
近年來,隨著醫學診斷技術特別是分子診斷技術的不斷提高,針對肺癌的新的驅動基因不斷被發現,基于驅動基因的新型靶向藥物不斷涌現,肺癌精準治療成為了關注的熱點。在此背景下,《非小細胞肺癌(NSCLC)血液EGFR基因突變檢測中國專家共識》于2015年12月8日在中華醫學會會刊《中華醫學雜志》上發表。該
升級換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將進入免疫治療時代
在剛剛結束的第54屆美國臨床腫瘤年會上,多個關于帕博利珠單抗(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臨床研究相繼公布結果,在單藥治療鱗狀和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KEYNOTE-042),以及聯合化療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KEYNOTE-407)上,帕博利珠單抗相比于標準化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癥,肺癌一直是各大藥企研發的重點。從早先的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到現在的奧西替尼、奧美替尼以及大熱的O藥、K藥,可以發現這幾個藥物雖然都獲批肺癌這個適應癥,但是具體獲批的肺癌類型卻不同。那么,作為有著"第一大癌癥"之稱的肺癌,到底有哪些分類,治療藥物又有哪些呢?今天,筆者來全面
基因突變檢測指導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治療
肺癌是全球排名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NSCLC約占肺癌總數的80%至85%,早期手術后復發轉移率較高,中晚期對放化療治療不敏感,死亡率高,臨床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方法來支持NSCLC的診斷和治療。 隨著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近10年來國
諾華公布MET抑制劑總生存期數據公布
近日,在202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諾華(Novartis)公司公布了口服高選擇性小分子MET抑制劑Tabrecta(capmatinib),在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最新2期臨床試驗數據。這些患者攜帶導致MET基因外顯子14跳躍(METex14)的基因突變。
勃林格EGFR靶向藥物HM61713進入II期臨床
近日,勃林格殷格翰發布消息稱,將啟動旗下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靶向藥物BI 1482694 (HM61713)的II期臨床試驗,評估其在EGFR -T790M基因陽性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SCLC)中的療效及安全性。 來自韓國成均館大學三星醫療院血液腫瘤科的Keunc
羅氏Alecensa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無進展生存期擊敗輝瑞Xalkori
近日,羅氏公布了抗癌藥Alecensa (alectinib)最新III期臨床試驗數據,表明在晚期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中,顯著優于輝瑞的Xalkori (克唑替尼,crizotinib)。 羅氏在ALEX、J-ALEX這兩個關鍵的III期頭對頭臨床研究中
顯著提高PFS-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望迎來新組合療法
3月13日,禮來(Eli Lilly)宣布,其抗血管生成的單抗藥物Cyramza(ramucirumab)與羅氏(Roche)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Tarceva(erlotinib,厄洛替尼)構成的組合療法,作為一線療法,在治療攜帶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初治轉移性非小
伴隨診斷指導肺癌個體化治療
伴隨診斷作為一種與靶向藥物相關的體外診斷技術,主要是通過檢測人體內變異基因的表達水平,篩選出最合適的用藥人群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個體化治療。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杜祥在日前舉行的“ALK融合基因檢測與肺癌個體化治療學術研討會”上介紹,非小細胞肺癌(NSC
晚期NSCLC一線靶向治療進展
非小細胞肺癌中EGFR基因的突變率非常高,特別是亞裔患者EGFR突變率約50%,不吸煙者高達59.6%,吸煙者也有35.3%。在我國,大約30%~40%的肺腺癌患者都存在EGFR敏感突變。自從2004年發現EGFR基因活化突變與TKI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相關以來,通過服用EGFR-TKI,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