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超級真菌”感染防治方面獲進展
真菌感染是世界范圍內臨床醫學面臨的重要威脅。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日本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為該菌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征,也被稱為“超級真菌”。近年來,耳念珠菌在全世界不同國家快速傳播,并導致嚴重的醫院內感染。“超級真菌”的感染問題引起了全世界臨床和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以及疾病防控部門的高度關注。 近期,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廣華研究員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輝教授帶領的團隊通過合作研究,報道了中國首例“超級真菌”感染病例,并對該菌的臨床和生物學特征做了系統分析,研究了中國第一株“超級真菌(BJCA001)”的形態、毒性因子、耐藥性以及致病性特征。系統發育分析發現,中國菌株BJCA001與印度、巴基斯坦和法國等國家的分離株親緣關系比較接近。與多個國家報道的多重耐藥菌株不同,中國菌株BJCA001對臨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普遍比較敏感。此外,研究還發現硫酸銅對“超級真菌”具有很強的生長抑制效果......閱讀全文
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超級真菌”感染防治方面獲進展
真菌感染是世界范圍內臨床醫學面臨的重要威脅。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日本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為該菌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征,也被稱為“超級真菌”。近年來,耳念珠菌在全世界不同國家快速傳播,并導致嚴重的醫院內感染。“超級真菌”的感染問題引起了全世界臨床和基礎研
我國學者在“超級真菌”感染的防治方面取得新進展
真菌感染是世界范圍內臨床醫學面臨的重要威脅。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日本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為該菌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征,也被稱為“超級真菌”。近年來,耳念珠菌在全世界不同國家快速傳播,并導致嚴重的醫院內感染。“超級真菌”的感染問題引起了全世界臨床和基礎研
科學家報道中國首例“超級真菌”感染病例
真菌感染是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是我國和全世界范圍內臨床醫學中面臨的嚴重問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日本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為該菌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征,也被稱為“超級真菌”。近年來,耳念珠菌在全世界不同國家快速傳播,并導致嚴重的醫院內感染。到目前為止
致死率60%,素未謀面兩人同時感染“超級真菌”
阿根廷衛生部發布通告稱,該國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近日發現兩例感染?(俗稱耳念珠菌,學名耳道假絲酵母菌)的確診病例。這是阿根廷首次發現此類傳染病。通告說,兩位感染者均為男性,年齡分別為72歲和75歲,先后于10月18和28日,在布市兩家不同醫院接受外科手術時,在其體液中發現“超級真菌”。通報指出,兩位
關于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疾病防治策略
IPFI演變迅速,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而不是一味地依賴抗真菌藥物治療。因此,IPFI的治療原則包括:以預防為主;積極處理原發病,盡可能去除危險因素;加強支持治療;包括全身和局部治療的綜合治療;以及及時地抗真菌治療,合理選用抗真菌藥物。 侵襲性真菌感染的抗真菌治療策略可分為4個階段
真菌感染定義
真菌(Fungus)是一種真核生物。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現在已經發現了七萬多種真菌,估計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為動物或植物。 目前,真菌在分類學上已獨立為界,與動物界、植物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平行。真菌具有堅固的細胞壁和真正的細胞核,不含葉綠
預防治療顯著降低侵襲性真菌感染發生率
? 侵襲性真菌病(IFD)是指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并導致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的感染性疾病,近年來隨著靶向治療等新的治療方法在血液腫瘤領域的應用,導致IFD發生風險增高。中國侵襲性真菌感染工作組基于近年來IFD一些新的研究數據和變化,參照歐美等相關指南對我國原有IFD的診斷標準與
被美列為“緊急威脅”的超級真菌-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
耳念珠菌的來源目前還不明確,是環境真菌還是人體共生菌,也不清楚。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是新近進化出來的、快速適應人體宿主環境能力的新物種,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達60%。 “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這里說的‘超級真菌’指的是耳念珠菌。我們還在持續監測,但總體上還沒有出
研究揭示超級耐藥真菌耳念珠菌侵襲感染過程侵襲機制
6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陳昌斌團隊與北京微生物流行病學研究所病原與生物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冬生團隊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the fungal p
超級真菌來襲業界如何應對?
最近一種對多種藥物耐藥真菌在美國及世界各地的蔓延引起業界和公眾關注。這個叫做C.auris的真菌最早于2009年在日本發現,自2013年進入美國以來已經有近600例確認感染,主要發生在紐約、芝加哥等大城市及周邊的醫院。雖然感染者多為免疫能力低下的重癥患者,但30-60%的死亡率還是引起CDC的高
真菌感染的概述
真菌感染感染引起的疾病稱為真菌病,發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膚癬菌病由人體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 感染可區分為:表面感染,皮膚感染,皮下組織感染,深部感染和條件性感染。真菌適宜于在潮濕、溫暖的環境繁殖;在有氧、溫度合適、且有一定濕度的條件下,空氣中飄散的真菌增多。所以真菌變態反應的發生,也有地區性和
關于真菌毒素的防治介紹
真菌為喜好氧氣的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幾乎不能生長。谷物貯存使用的抽真空或充氮氣等方法都是有效的措施。由于這些方法昂貴并不適合于農民使用。如果谷物貯存時及時通風也能防止霉菌的生長和產毒。因為通風可以帶走谷物中的水分并降低溫度。干燥、低溫、厭氧是防止霉變的主要措施。其中以保持干燥最為重要。
對真菌毒素的防治措施
對真菌毒素的防治應覆蓋從生產到入口前的全過程,即從生產、儲運到購買加工直至上餐桌。首先,在生產過程中要防治病蟲危害,如花生莢果最易受蠐螬、白蟻和線蟲等地下害蟲侵襲,土壤中和害蟲所攜帶的黃曲霉菌就會從蟲損部位感染莢果,因而受地下害蟲侵襲的花生莢果黃曲霉毒素含量通常很高。受銹病、葉斑病以及玉米螟蟲侵害而
真菌感染的診斷檢查
1、詳詢有無外傷史及手術史,受傷時間、場所,受傷后的處理,發病時間、病情發展經過,有無破傷風預防接種史;對女性患者,應詳詢分娩或流產史;如為新生兒,應詢問分娩史及臍帶處理的情況。有少數病例無損傷史,亦未見明顯的創口。 2、檢查受傷部位、創口情況,創口周圍肌肉有無痙攣及抽動,特別注意腹直肌是否強
皮膚真菌感染怎么檢查
這個需要去皮炎所看的。如果是真菌感染的話,可以取脫落的皮屑,顯微鏡下觀察就可以發現真菌。有經驗的醫生可以通過癥狀和體征進行診斷。
如何診斷心臟真菌感染?
真菌性心內膜炎的診斷常較困難,根據臨床表現常難與細菌性心內膜炎相鑒別。 實驗室異常發現,包括貧血、白細胞數計數異常、血沉增快、蛋白尿和顯微鏡下血尿或膿尿常見,但為非診斷性表現。如果懷疑真菌性心內膜炎,血培養基中發現的革蘭陰性菌株可能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曲菌心內膜炎患者血培養經常陰性的原因可能是
臨床常見的真菌感染
?根據病原菌種類臨床常見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屬、曲霉菌、隱球菌等,簡述如下:? ? 第一大類: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屬真菌引起的皮膚、粘膜及內臟器官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是最重要的機會性真菌感染之一,可局限于一個器官或呈播散性感染,嚴重的侵襲性感染常危及生命。臨床常見的念珠菌
怎樣預防超級細菌感染?
超級細菌與曾經大規模暴發流行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不一樣,非典和甲型H1N1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以在人-人、人-動物之間傳遞。超級細菌引起的是細菌感染,不是傳染病,而且一般發生在醫院里,雖然它耐藥性強,但致病力并不強。WHO建議勤洗手為一種防止傳染的措施。
衛生部發布“超級細菌”感染等兩種疾病防治指南
據衛生部官方網站報道,為加強一些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衛生部發布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和《產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感染診療指南(試行版)》。 原文請見: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 衛生部發布《產
Nat-Commun:藥物brilacidin與抗真菌藥聯合可對抗超級真菌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巴西圣保羅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用于治療從細菌性皮膚感染到COVID-19等多種疾病的新藥物brilacidin與市場上的兩類抗真菌藥聯合使用時,可殺死耐藥真菌菌株。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host defense
EB病毒感染防治
疫苗是預防E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國研制的基因重組疫苗正在觀察中。目前對EBV感染尚缺乏療效肯定的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用藥期間,能減少EBV從咽部排毒,但不能改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癥狀,對免疫缺陷患者中的EBV淋巴瘤治療也無效。
EB病毒的感染防治
疫苗是預防E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國研制的基因重組疫苗正在觀察中。目前對EBV感染尚缺乏療效肯定的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用藥期間,能減少EBV從咽部排毒,但不能改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癥狀,對免疫缺陷患者中的EBV淋巴瘤治療也無效。
屈臣氏飲品被曝感染真菌
屈臣氏飲品被曝感染真菌 港府吁市民停飲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屈臣氏有限公司旗下兩款瓶裝運動飲品發現有真菌。屈臣氏由4日起,已暫停生產上述兩款產品,以及進行全面回收,直至查明出事的原因。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會與屈臣氏緊密聯系及監察情況
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氣管-肺部疾病,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肺部真菌感染。真菌孢子等被吸入人體肺部而致病稱為原發性肺部真菌感染。體內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經淋巴或血液到肺部而致病,稱為繼發性肺部真菌感染。
預防真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1.保持皮膚干燥和清潔。 2.穿著寬松的衣服。 3.避免共用發刷,梳子和毛巾,因為它們可能含有與皮膚真菌菌落片段。 4.為避免腳氣,應該使用備用鞋,每2、3天換洗。 5.選擇天然纖維制品的衣服,如棉花、蠶絲,使皮膚呼吸。 6.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水平。
關于真菌感染的檢查介紹
1.詳詢有無外傷史及手術史,受傷時間、場所,受傷后的處理,發病時間、病情發展經過,有無破傷風預防接種史;對女性患者,應詳詢分娩或流產史;如為新生兒,應詢問分娩史及臍帶處理的情況。有少數病例無損傷史,亦未見明顯的創口。 2.檢查受傷部位、創口情況,創口周圍肌肉有無痙攣及抽動,特別注意腹直肌是否強
英國林業真菌感染疫情嚴重
本報倫敦11月3日電??(記者李文云)英國近期出現大面積白蠟樹遭真菌感染現象,導致空前的林業疫情,已有10萬棵樹木被銷毀。英國政府“國家危機委員會”2日召開緊急會議,就應對疫情威脅、保護林地展開討論。 英國環境大臣歐文?佩特森呼吁民眾,去過林區后要對皮靴、寵物甚至幼兒進行清
關于真菌感染的病因分析
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據真菌侵犯人體的部位分為4類:淺表真菌病、皮膚真菌病、皮下組織真菌病和系統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稱為淺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稱為深部真菌病。
分析心臟真菌感染的病因
1.組織胞漿菌是真菌性心包炎最常見的病因,健康人由于吸入鳥或蝙蝠糞便中的孢子而患病,在城市則與挖掘或建筑物爆破有關。 2.球孢子菌性心包炎與吸入來自土壤與灰塵的該菌孢子有關。 3.真菌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病原菌是念珠菌和曲霉。白念珠菌是長期靜脈輸液后真菌性心內膜炎的主要病原菌。 4.引起真菌
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因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不同病原體引起的過敏、化膿性炎癥反應或形成慢性肉芽腫。引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致病性真菌與條件致病性真菌: ①致病性真菌屬原發性病原菌,常導致原發性真菌感染,可侵襲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易致全身播散。病原性真菌主要有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