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局:2012年沒有任何東西會撞上地球
曾經大賣的美國電影《2012》設想世界末日的場景:在2012年的某個時刻,“地球物質調整”開始,特大地震接連發生,人類瀕臨毀滅。去年3月11日9級的日本大地震爆發,使得電影《2012》的描述顯得更加逼真了。 有許多人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向世界上最出名的航天機構——美國航天局(NASA)提問:2012年是世界末日嗎?幾天前,美國航天局在其官方網站發表了對網友這些提問的回復。 昨日(2011年12月31日),記者在NASA官網上看到了這篇答問。以下是美國航天局對網友問題的答復(譯文由網友提供)。 問:2012年真的會發生世界末日嗎? 答:這個故事開始于一個假象的行星-Nibiru,蘇美爾人認為它最終會撞擊地球......閱讀全文
NASA:國際空間站雙飛10日游,3月底發射
當地時間2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NASA和其國際合作伙伴批準了四名太空游客參加美國初創商業航天企業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的首次私人載人航天任務Ax-1,該任務計劃于3月30日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由SpaceX獵鷹9號火箭發射,這4名太空游客將乘坐載人龍飛船
美國宇航局Crew4本月下旬發射
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載人航天任務Crew-4計劃美東時間4月23日5時26分由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發射升空,搭乘載人龍飛船的4名宇航員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開展科學考察。飛船預計4月24日6時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美國宇航局Crew4本月下旬發射
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載人航天任務Crew-4計劃美東時間4月23日5時26分由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發射升空,搭乘載人龍飛船的4名宇航員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開展科學考察。飛船預計4月24日6時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NASA將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首個3D打印實驗設備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為了滿足未來零件能在空間按需制造的需求,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了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首個3D微重力打印實驗設備計劃。 與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空間制造公司合作,NASA將于2014年向空間發射首個3D打印設備。如果成功,在零重力實驗環境下的3D打印設備將是首個在空間制
航天四院:為航天強國打造磅礴動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884.shtm 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2022年7月1日是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創建也是被譽為“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搖籃”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建院60周年紀念日。 從點燃第一根手搓復
美國52年來首次登月嘗試遇挫
美國航天機器人技術公司的“游隼”號月球著陸器在進入太空后出現推進系統故障,并導致“關鍵性燃料泄漏”。多方預計,“游隼”號將難以實現其原計劃的登月目標。這是美國52年來首次嘗試登月,也是美國私營企業首次挑戰登月。 “游隼”號任務受挫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是一個打擊。NASA向航天機器
NASA提三方案阻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道,雖然巨大小行星撞向地球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制定計劃,研究如何探測并阻止這一災難。NASA計劃在未來10年設計并測試摧毀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的方案,比如改變其撞向地球的軌道。 NASA發布報告稱,根據來襲小行星的大小及撞擊前可能容許的預警
NASA發布“月球軌道平臺合作與發展”備忘錄
圖片來自:NASA官網?? 月球軌道平臺“深空之門”(上)與獵戶座(中)、太空發射系統(下)一起,構成人類空間探索的核心網絡,為未來人類繞月、登月行動和火星任務做好準備。 北京時間5月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表了一份雄心勃勃的《“深空之門”備忘錄——關于月球軌
迄今最強離子發動機通過測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07.shtm ???AEPS推進器最近在NASA格倫研究中心進行資格測試。圖片來源:NASA/杰夫·雅尼斯科技日報北京11月7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The?Debrief新聞網站6日報
波音星際客機擬5月二次不載人試飛,前往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波音“星際客機”(CST-100 Starliner)第二次不載人軌道試飛任務將于5月19日前往國際空間站。“星際客機”將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部隊基地發射升空, NASA表示,
波音星際客機擬5月二次不載人試飛,前往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波音“星際客機”(CST-100 Starliner)第二次不載人軌道試飛任務將于5月19日前往國際空間站。“星際客機”將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部隊基地發射升空, NASA表示,
SpaceX第二次載人航天最早4月22日進行
?3月9日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的第二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再次推遲兩天,將不會早于4月22日進行。 SpaceX是億萬富翁企業家埃隆·馬斯克的私人火箭公司。該公司此前計劃在3月底執行第二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為NASA運送第二個空間站團隊。但N
在太空待一年,宇航員DNA和雙胞胎哥哥變不同?
去一趟太空,還可能改變體質?據中新網3月16日援引外媒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發現,在國際太空站待了一年的航天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的DNA發生變化,和留在地球的同卵雙胞胎哥哥馬克?凱利(Mark Kelly)出現7%的差異。 航天員斯科特?凱利(右)3年前到
美“奮進”號宇航員進行首次太空行走
5月20日拍攝的視頻截圖顯示,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宇航員安德魯·福伊斯特爾在進行太空行走。“奮進”號航天飛機宇航員安德魯·福伊斯特爾和格雷格·查米托夫身著帶紅色條紋的太空服,于格林尼治時間20日7時10分漂浮出國際空間站,實施首次太空行走。5月20日,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
如何將火星巖石帶回地球?NASA仍猶豫不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再次推遲決定如何實現從火星帶回巖石,這是幾十年來最引人注目的任務之一。 NASA"毅力"號火星車拍攝的它在杰澤羅隕石坑著陸點附近采集的一塊巖石的圖片。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由于多年來不斷膨脹的成本估算,該機構去年4月承諾,將開發一種更便宜的
美媒:國際空間站即將退休-NASA研究替代方案
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2月7日發表題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認真研究國際空間站的替代方案》的報道,全文摘編如下: 二十年來,國際空間站一直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在軌研究站,也是國際太空合作的全球象征。不過,它即將退休。 運行空間站是一項特別有益但成本高昂的工作——它占用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月球著陸器50多年后重返月球
2月22日,美國私營企業“直覺機器”公司研發的月球著陸器“奧德修斯”成功登月。這是第一艘成功登陸月球的私人航天器,也是自1972年阿波羅17號完成登月任務以來,美國航天器首次登月。 據《自然》報道,“奧德修斯”是一個六邊形柱體,高4米、寬1.57米,有6個著陸腿,它降落在距離月球南極約300公
NASA將開發首枚從火星發射的小火箭,送樣本回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月8日宣布授予美國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份合同,建造輕型小火箭“火星上升飛行器”(MAV),用于從火星發射巖石、沉積物和大氣樣本。NASA表示,火星上升飛行器將成為首枚從另一顆星球發射的火箭,它是將NASA“毅力”號火星車采集的樣本送回地球進一步研究
波音“星際客機”飛船首次載人試飛推遲
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波音公司“星際客機”飛船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因氧氣安全閥故障而取消,目前正等待下一次試飛。“星際客機”原定當天搭乘阿特拉斯五號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如果發射按計劃進行,“星際客機”及其兩名乘客將于5月8日抵達國際空間站。波音公司的“星際飛船”接近國際空間站。圖片來源
NASA有意在“巨無霸”火箭首發中載人升空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2月15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加速其有史以來最大推進力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的任務進程,更令人震驚的是,NASA有意在火箭的第一次發射中就攜帶宇航員升空,而在火箭首發中載人升空是非常“反傳統”的。 “太空發射系統”本質上是一種從航天飛機演
歐洲航天局增設載人航天等新部門
歐洲航天局3月22日宣布,該機構理事會日前召開會議,批準了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增設載人航天等幾個新部門。 歐航局表示,這次機構調整旨在增強歐航局的效率和競爭力,從而為其成員國提供更多便利,新部門及其團隊將于4月1日正式投入運轉。新設的載人航天部將負責管理歐洲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事
世界航天日:致敬中國航天人!
今天(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61年前的今天,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實現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辟了新途徑。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20多年前,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
世界航天日:致敬中國航天人!
今天(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61年前的今天,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實現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辟了新途徑。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20多年前,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研制國際空間
從航天可視化到可視化航天
自9月28日進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歷時12天的緊張工作中,石家莊鐵道大學校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趙正旭教授及劉展威、佟寬章、王威4人圓滿地完成了嫦娥二號三維可視化前期任務。向全球展現了嫦娥二號發射任務的實時精彩仿真。 “以前是航天可視化,現在是可視化航天。”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美投資二維宇宙飛船清理太空垃圾-助力未來太空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投資研發二維宇宙飛船,這種航天器使用特殊的二維薄膜材料制成,可以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離開軌道。 二維宇宙飛船的推進劑以液體形式儲存在兩片薄膜之間寬度為10微米的縫隙中。一個大小為1平方米的二維宇宙飛船重量約為35克,因此這種宇宙飛船將大大降低太空發射的
NASA計劃在月球上種菜
人類未來能否在月球上生活?科學家打算先嘗試在月球上種菜。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決定在2015年去月球上種植蔬菜和草本植物,以此來測試月球是否適合人類生存。 這項月球種菜計劃由“月球植物生長棲息地”團隊推動促成,該團隊里既有科學家,也有學生和志愿
NASA擬研發全新空間發射體系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3日(北京時間)報道,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考慮發射航天器去恒星的可能性,而其下屬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研究人員也在研究新的超音速飛行器和發射系統,并計劃讓現有發射基站朝商業化轉型,以推動空間發射技術在商業應用領域實現巨大飛躍。 NA
NASA搜尋地球特洛伊小行星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2月10日消息,NASA的“源光譜釋義資源安全風化層辨認探測器(OSIRIS—REx)”,正在搜尋一類神秘莫測的近地天體-地球的特洛伊(Trojan)小行星。研究人員表示,此次搜尋或許能探測到地球的原初組成成分。 地球的特洛伊小行星被地球重力控制在拉格朗日點
NASA接受太空快遞,有錢就是任性
美國東部時間12月21日5時07分,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執行第24次商業補給任務,用“二手”龍飛船為NASA向國際空間站運送6500磅(約2948千克)貨物。飛船計劃于美東時間12月22日4時38分左右自動對接空間站,并停留大約一個月,然后再帶著研究和貨物返回地球,濺落
NASA證實水星極地存在水冰
美國航天局(NASA)的宇宙飛船獲得的新證據證實了長期以來的一項假說,即水星極地地區存在大量水冰。 這一發現將幫助科學家們了解水星,并且有可能揭示地球的起源。刊登在美國《科學》周刊上的有關這項發現的三篇文章說,NASA的“信使”號探測器環繞這顆炎熱、多巖石的行星運行了一年半,發現了與純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