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竟是癌癥幫兇?
免疫系統為人體健康保駕護航已成為一種常識,然而,近年來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參與炎癥反應、促進傷口愈合的免 疫細胞竟然與腫瘤的惡化息息相關,它們會促進腫瘤生長,幫助癌細胞轉移到其他組織。由此,切斷免疫細胞與腫瘤之間的聯系,成為抗癌戰役新的主旋律。 5億多年前,為了抵抗外界侵襲,我們的祖先進化出了一套防御武器:一些特殊的酶和蛋白質。如果微生物和毒素突破了某種寒武紀動物的外部防線(如外殼),這些早期的免疫系統成員就會相互協作,對非法入侵者展開猛烈攻擊——破壞微生物的細胞壁、將化學毒素趕出動物身體或者直接吞噬并消化它們。入侵者被完全消滅后,免疫系統開始修復受損細胞。如果某些細胞傷勢過重,免疫系統就會銷毀它們。 這種炎癥免疫反應對動物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即使經歷了億萬年的進化,免疫系統的很多功能和特性仍被保留下來。研究發現,就算是果蠅(fruit fly,蠅類的一種,常用的模式生物)這樣的低等生......閱讀全文
癌癥新策略!靶向壞死性凋亡可誘導免疫系統殺死腫瘤
每天,人體內數十億個細胞通過激活一種稱為細胞凋亡(apoptosis)的細胞自殺程序,以一種有序的方式默默死亡。但是,其他的細胞,通常在它們遭受病毒感染時,會選擇更混亂、更暴力的形式:壞死性凋亡(necroptosis),即利用免疫系統攻擊并殺死身體自身的細胞。 近年來,生物學家已開始研究在癌
免疫系統竟是癌癥幫兇?
免疫系統為人體健康保駕護航已成為一種常識,然而,近年來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參與炎癥反應、促進傷口愈合的免 疫細胞竟然與腫瘤的惡化息息相關,它們會促進腫瘤生長,幫助癌細胞轉移到其他組織。由此,切斷免疫細胞與腫瘤之間的聯系,成為抗癌戰役新的主旋律。 5億多年前,為了抵抗外界侵襲,我們
NEJM:免疫系統如何識別癌癥
近日,一項發表于國際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癌細胞表面鑒別出了一種新型分子,其可以使得機體免疫系統對癌細胞進行識別并且破壞,該研究或為開發新一代有效的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癥患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Serg
通過免疫系統監控癌癥發展
利用腫瘤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對癌癥患者的預后進行預測,是臨床領域的一個新興策略。日前,Wake Forest Baptist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乳腺癌的基因表達譜進行了研究,分析了能反映腫瘤增值能力和腫瘤-免疫相互作用的指標。文章發表在Genome Biology雜志的網站上。 “正常情況下
Nature醫學:利用免疫系統擊敗癌癥
生物通報道:MIT研究人員同時激活免疫系統的兩支大軍,協同對腫瘤進行攻擊,在小鼠體內完全清除了侵襲性的大腫瘤。這項研究于十月二十四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 “我們的研究顯示,正確的信號組合可以幫助內源免疫系統打敗免疫抑制的大腫瘤,”文章通訊作者Darrell Irvine
利用身體自我免疫系統作為癌癥藥物
多年來,研究人員熱切地關注著作為抗癌潛在強力武器的人類免疫系統。然而,當體內抗體和免疫細胞有希望找到并摧毀癌癥時,它們也用同樣的方法消滅了細菌和病毒,就想理論上的一個本壘打,但至今它的可靠性仍未被證實。 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跟癌癥本身的自然屬性有關:癌細胞不是入侵者,但健康的細胞卻愛惹是生非
海龜腫瘤類似人類癌癥
? 本報訊 一項研究發現,海龜腫瘤和人類癌癥擁有類似的遺傳脆弱性,這意味著人類癌癥療法或可用于治療海龜腫瘤。 海龜種群目前面臨滅絕威脅,海龜纖維性乳突瘤癥(一種具有潛在致命性的惡性腫瘤)削弱了人類的保育措施效果。人為造成的棲息地惡化等問題促使這種腫瘤病毒和其他新出現的傳染
海龜腫瘤類似人類癌癥
一項研究發現,海龜腫瘤和人類癌癥擁有類似的遺傳脆弱性,這意味著人類癌癥療法或可用于治療海龜腫瘤。 海龜種群目前面臨滅絕威脅,海龜纖維性乳突瘤癥(一種具有潛在致命性的惡性腫瘤)削弱了人類的保育措施效果。人為造成的棲息地惡化等問題促使這種腫瘤病毒和其他新出現的傳染病在野生生物中傳播擴散。 對于該
腫瘤與免疫系統“相愛相殺”,免疫系統竟成其逃逸“幫兇”
在我們的認識中,人體免疫系統是機體發現和消滅腫瘤細胞的可靠“人體警察”。但來自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和UPMC希爾曼癌癥中心的新研究發現,腫瘤細胞竟然可以利用機體內的免疫調節劑促進其自身發生“免疫逃逸”,人們先前認為的可靠“人體警察”竟成了腫瘤逃逸的“幫兇”,這一發現或可用于開發下一代免疫抗癌療法。
JCI:通過調節免疫系統來阻斷癌癥的轉移
癌細胞可以通過躲避機體免疫系統的檢測和破壞來進行擴散和生長,刺激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消除癌細胞,但是有許多因素可以促進免疫系統忽略癌細胞,調節性的T細胞可以發揮功能來抑制免疫系統的效應。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一篇研究報告
Cancer-Res:腫瘤細胞與癌癥?
腫瘤中的細胞并不都是一樣的,這些腫瘤細胞在生長和患者治療的整個階段會產生不同的遺傳突變,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這些差異就使得腫瘤非常難以對付,從而往往會產生因許多惡性腫瘤細胞而導致的腫瘤耐藥性的發生。近日,發表于國際雜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莫非特癌癥研究中心的研
“癌癥”就是惡性腫瘤嗎?
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癥”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癌癥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征,其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分為致癌、促癌、演進三個過程,與吸煙、感染、職業暴露、環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Nat-Mater:納米藥物能夠喚醒免疫系統殺傷腫瘤
2017年1月9日 /生物谷BIOON/ --癌癥的治療是目前醫學領域備受關注的領域之一,美國目前有將近1450萬人患有癌癥,同時每年又有1300萬新增病例出現。人工智能的出現為癌癥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生機。來自密歇根大學的研究者們運用了一種新的方法能夠消除患者體內的腫瘤。 這一新型的技術是通過利
JBC:硒化合物可增強免疫系統抗癌癥
癌癥如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和某些類型的白血病通過過度激活天然免疫系統來削弱身體。現在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天然存在的如大蒜,西蘭花中的硒化合物會減慢免疫的過度反應。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提高癌癥治療。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雜志上。
Nature:免疫系統中的“哨兵”,可開發自愈癌癥
丹麥奧胡斯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揭開了一個重大難題的秘密,將有助于我們明白我們的固有免疫系統如何對抗病毒感染、識別外源DNA,例如來自死亡癌細胞的DNA,這項發現對未來開發治療癌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新型免疫療法至關重要。 人體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監控體內的危險信號,其中之一就是來自微生物及損傷、
腸道微生物可以刺激免疫系統對抗癌癥
近些年,關于免疫檢查點調控的生物醫藥研發越來越火爆。去年,首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在中國獲批上市。它的出現是癌癥免疫治療的一個重大突破。它釋放了人體免疫系統的“剎車”,從而對腫瘤發動一場有效的攻擊。然而,這些療法并非對所有人都有效,且經常伴有嚴重的副作用。因此,基于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潛在反應對患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轉化為癌癥殺手,里應外合殺滅腫瘤
上皮腫瘤(如肺癌和胰腺癌的腫瘤)利用ανβ3分子獲得了針對標準抗癌療法的耐藥性,從而成為高轉移性得癌癥。在一篇發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的最新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UCSD)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
研究揭示癌癥腫瘤難治之謎
美國研究人員7月4日在英國《自然》雜志網站上發表報告說,他們發現,對癌癥腫瘤用藥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可能是存在于腫瘤微環境中的健康細胞給癌細胞提供了相應的條件,使它能抵抗藥物并存活下來。 腫瘤微環境是指腫瘤局部浸潤的免疫細胞、間質細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質等與癌細胞共同構成的局部
-循環腫瘤DNA實時跟蹤癌癥發展
據本周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首次發現,流進入血液中的腫瘤DNA,可用于實時跟蹤腫瘤的發展以及對治療的響應。 三年多來,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從腫瘤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一名乳腺癌患者身上,采集了外科腫瘤樣本(活檢)和血液樣本。他們仔細
腫瘤免疫療法——多突變癌癥克星
臨床試驗中使用的新型免疫系統激活抗癌藥物讓許多看似無法治愈的黑素瘤或肺癌患者重獲新生,但這些藥物對結腸癌似乎無效。不過有一個例外——一位男性患者的結腸癌轉移瘤在2007年接受藥物治療后消失了——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他們懷疑該患者之所以能夠康復,可能與腫瘤中出現大量突變有關。如今,一個小型臨床試
癌癥干細胞能加速腫瘤生長
時常,看來在治療中已治愈的癌癥又復發了。有些科學家已將此歸結為癌干細胞。這是癌癥細胞的一部分,其能夠保持休眠,逃避化療或放療,結果數月或數年后又形成新癌細胞。這個想法一直存在爭議,但今天發表的三篇論文報告證明:在某些腦、皮膚、腸道腫瘤中,癌癥干細胞是腫瘤生長的來源。 癌癥干細胞癌癥干細胞模
驚人成果:用腫瘤細胞治療癌癥!
5年前,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證實,循環腫瘤細胞(CTCs)既能夠移居至新轉移瘤處,也可回到它們的原發腫瘤處。利用CTC的這種雙向移動,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和他們的同事們將經遺傳改造表達一種抗癌細胞因子的CTCs注入到了小鼠體內。 在一項小鼠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遺傳改造CTCs
腫瘤標志物陽性≠有癌癥
●目前腫瘤標志物檢測是早期發現無癥狀微灶腫瘤的唯一途徑,但腫瘤標志物檢測呈陽性并非一定就是癌癥,檢測呈陰性也不一定就能排除癌癥 ●腫瘤標志物檢測對健康人群篩查作用有限,且檢測成本高,更適用于高危人群及年齡40歲以上群體的腫瘤篩查,不推薦作健康人群的廣泛篩查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
PLoS-Comput-Biol:你和腫瘤,免疫系統選擇誰?
我們總會認為機體的免疫系統會時刻保護我們,但當其開始攻擊我們的時候會發生些什么呢?在癌癥形成早期階段,免疫系統會被迫做出重大決定,其要么激活并且抑制腫瘤生長來幫助機體抵御疾病,要么變得失調,來幫助腫瘤生長以及使得療法無法殺滅腫瘤,在個體意識到機體“有問題”之前,這個臨界點就會發生,而此時醫生們并
Treg細胞抑制免疫系統殺傷胰腺腫瘤新機制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兩類細胞協同作用能夠保護胰腺腫瘤免受免疫系統的摧毀,然而,在阻斷了這一信號之后免疫系統則恢復了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做出的,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ports》雜志上。 眾所周知,免疫系統雖然主要功能是抵抗外源病原體的
Cancer?Discovery:腫瘤細胞逃脫免疫系統追捕新機制
來自新加坡的研究者們最近發現一種腫瘤細胞逃脫免疫系統追捕的新機制。該研究主要著重于胃癌,即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癌癥類型之一,不過這一發現也有助于其它癌癥的免疫治療。 啟動子是基因組中調控基因表達的區域,作用類似于電燈的開關。利用超靈敏的"NanoChIP-seq"技術,研究者們篩查了胃癌細胞中的
癌癥怎么治,11位腫瘤專家眼中的癌癥治療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患有惡性腫瘤的癥狀,如果一旦患有了這個惡性腫瘤,平時所說的這個癌癥就說,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有了一個非常大的危險了,那么如何來治療或者是改善這個癥狀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癌癥怎么治,是一位腫瘤專家眼中的癌癥治療的方式與方法,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相關介紹。 肺癌:早
BJC:發現利用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癥的新方法
近日發表在《英國癌癥雜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自然產生的分子和免疫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成功地瞄準并殺死癌細胞,也可以鼓勵免疫系統對抗癌癥復發。 由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Livio Mallucci教授里領導的幾個研究團隊發現β-半乳糖苷結合
治癌癥不可忽視-非腫瘤位點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和中國研究人員日前發布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腫瘤如何對身體多個器官功能造成系統性影響,表明治療癌癥不能只關注抑制腫瘤本身的生長,還需針對其他器官的癥狀進行綜合治療。 這一成果發表在美國期刊《細胞報告》上。研究小組成員、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華人教授曹義海10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