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形成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2017年11月4日新《標準化法》通過修訂,并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強化了標準在促進技術進步和創新成果轉化中的橋梁作用。但是,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還面臨創新動力和能力不強、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不足、制度環境建設滯后等問題。迫切需要深入貫徹標準化戰略,建立標準與創新政策深度融合的產業政策體系,形成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倒逼機制,推動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 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面臨的新問題 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大瓶頸。我國制造業部分基礎技術、通用技術與高端裝備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大量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系統軟件和高端裝備等基本依賴進口。如光伏領域的高壓電源、真空泵、真空計、高性能激光器,機器人領域的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等部件主要依賴進口;信息產業和船舶制造領域關鍵......閱讀全文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質檢總局官網8月5日消息,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信部聯合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提出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
4月13日,在河南洛陽國家先進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市終期評估會上,許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國家標準委考核組組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標準工作部副主任譚湘寧。“洛陽的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工作卓有成效,我們一致認為承擔單位完成了項目批復中提出的各項目標和任務,驗收通過。”譚湘寧話音一落,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訪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恒院士 我國于2015年發布《中國制造2025》,提出中國制造強國戰略。該規劃在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等方面多次提到標準化,明確要求加強制造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日前,就標準化助力中國制造話題,中國
標準化在裝備制造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中國制造2025》發布后,兩化深度融合正在加快推進,“互聯網 ”正由消費領域向裝備制造生產領域拓展,以“智能制造”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正在裝備制造業快速醞釀。據悉,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框架已初步形成,相關標準有待逐步跟進。 在工業和信息
近日,陜西西安市質監局聯合西安市工信委正式啟動2018年西安市先進制造業標準化試點項目申報工作,印發西安先進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實施方案。這標志著該市率先在全國開展市級先進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工作。目前,來自西安市的10家先進制造業企業代表正在積極申報試點項目。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
日前,國家標準委、工信部批準全國38家單位開展2018年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工作。太倉高新區獲批高端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標準化試點,是蘇州唯一入選的試點單位,也是智能制造領域全國4個試點之一。 標準化是提高產業質量效益的重要途徑。對于企業而言,標準化把企業所積累的技術、經驗,通過文件
標準化在裝備制造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2015年版)中指出:“標準引領創新、標準是國家利益在技術經濟領域中的體現,是國家實施技術和產業政策的重要手段,面對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需要建立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并成套成體系的開
當今世界已經是互聯網的世界,網絡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網絡強國、確保網絡安全的舉措中,除了技術手段、政策措施等關鍵因素之外,網絡安全標準化也是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安全的網絡空間、推動網絡治理體系變革方面發揮著基礎性、規范性、引領性作用。為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金秋十月,2018國際材料與試驗發展高端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在本次大會上,眾多院士、千余名國內外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齊聚一堂,圍繞“材料與試驗技術創新及標準化、實驗室能力驗證助力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展開報告與交流。本次大會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
4月8日,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就4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解讀。 田世宏指出,《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安排部署三項重點工作,其中包括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它將加速國產儀器儀表產業標準化建設的發展,提升行業的國產化進程,提高國際競爭力。 通過《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規劃要求對接《中國制造2025》,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實施工
江蘇高質量發展需要什么樣的標準?如何組織制定?怎樣推廣實施?這些都是標準化工作面臨的現實問題。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強調,要“強化標準引領,發揮標準‘溫柔法制’的作用,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標準體系”,“提升標準制定的主導力”。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同意江蘇等4個省開展國家標準化
國標委辦〔2016〕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國務院各有關部委、行業協會、集團公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化協會、標準信息中心,各直屬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近日,陜西西安閻良航空基地獲批國家標準委和工信部高端裝備標準化試點單位。據悉,全國有包括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管委會在內的11家單位獲批試點,實施期為3年。 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項目由國家標準委和工信部聯合設立,于2015年7月在全國征集標準化試點項目。閻良是亞洲最大的集飛機設計研究、
日前,吉林省標準化工作會議在長春召開,會議要求認真落實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質監系統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深化推進標準化工作改革,突出三條主線,大力實施“標準化+”行動,推動“吉林標準”
還有兩天,就是世界標準日(10月14日)了,2019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是視頻標準創造全球舞臺。對于質量人來說,標準無疑是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標準日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紀念日,1969年9月ISO理事會決定把10月14日定為世界標準日,并于1970年10月14日舉行了第一屆世界范圍
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國家標準共36949項,國家標準樣品共1439 項。其中,強制性標準2111項,推薦性標準34464項,指導性技術文件374項。我國行業標準共有67類,備案行業標準共61854項。我國備案的地方標準共37066項。截至2019年6月底,我國團體標準共8818項,制定標準的
為加速創新成果應用和產業化,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近日,江西省質監局聯合江西省工信委下發了《關于開展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在該省開展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工作。 江西將通過開展標準化試點活動,努力發揮標準化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江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產業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如何通過先進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在4月8日的國新辦的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作出回答。 要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提高產品和服務標準是關鍵。因此,“我們提出到202
“落實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動實施標準化戰略,建立完善標準化體制機制,優化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夯實標準化技術基礎,增強標準化服務能力,加快標準化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普及應用和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標準化+’效應,為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建設創新型‘3個強省’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
“這次我省共有兩個項目獲批,全部落戶濰坊!”日前,國家標準委公布了13個2016至2017年度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其中,山東省共有兩個項目獲批,分別為昌邑市康潔環衛工程有限公司承擔的“山東昌邑市城鄉環衛一體化服務標準化示范項目”和青州市交通運輸局承擔的“山東青州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標準化示范
6月26日,山西省裝備制造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標委會)成立。標委會將研究制定一批軌道交通、煤機裝備、重型機械、智能制造裝備、汽車制造、液壓產品、煤層氣裝備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標準、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等全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相關標準。 標委會經山西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引領中國制造業升級;部署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促進降成本擴內需增就業;確定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讓醫改紅利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會議指出,新一輪醫改取得積極成效,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均預期
日前,吉林省質監局制定下發了“質量提升行動年”工作方案。該方案明確了質量提升行動年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細化了7個方面重點工作。 該局強化標準引領作用,會同該省工信廳組織申報2018年國家高端制造業標準化試點,推進5項產業集群標準化試點創建工作。該局大力推動6個行業6家單位創建第二批技術標準提升
“我們要打一場制造業的‘攻堅戰’,用先進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李克強總理在4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 當天會議決定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李克強說,堅持標準引領,建設制造強國,是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改善供給、擴大需求,促進產品產業邁向中高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改革的攻堅之年。這一年,中國經濟全面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成為全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這一年,“十三五”規劃的藍圖正式發布,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成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讓質量強國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使命;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引領中國制造升級;部署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促進降成本擴內需增就業;確定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讓醫改紅利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會議認為,堅持標準引領,建設制造強國,是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
4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力爭到2020年使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從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這意味著,在建設制造強國的過程中,我國將堅持標準引領,支撐制造業提質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當今全球市場的競爭,已不僅僅是技術的競爭,更是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印發《2018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如下:國家標準委關于印發《2018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國務院各有關部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