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間,能源建設技術創新有了“中國旗艦”
今年的國慶長假,在青海德令哈一處光熱發電項目工地上,工程建設者堅守在崗位上,緊張地開展調試工作。10月10日,啟動鍋爐點火成功! 這個占地2.46平方公里的光熱發電項目,便是中廣核德令哈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也是國內首個大型商業化槽式光熱發電項目,還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光熱電站,承擔著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的商業化驗證,以及培育大型光熱電站EPC系統集成能力、建立技術與標準體系的重任。 “這個項目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承擔該項目的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能建集團”)中電工程西北院總承包項目部經理劉偉感慨道,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已經由光伏發電技術突破到光熱發電技術,沉寂數年后,現已邁入穩步發展的快車道。 黨中央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清潔”首次排在我國能源體系修飾語的首位,這為中國能源轉型發展明確了方向。“近年來,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為主到清潔能源優先發展,從風力發電、光......閱讀全文
龍騰光熱:技術創新推動中國光熱發電產業跨越發展
槽式熱發電集熱系統內蒙示范工程 4060×125 mm高溫真空集熱管 集熱管磁控濺射鍍膜連續生產線???????? 2013年10月11日,北京海淀區釣魚臺大酒店,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組織的名為“槽式太陽能集熱系統關鍵技術及示范”的國家級能源科學技術成果鑒定會,正在緊張而熱烈的進行著。鑒定
光熱發電迎來規模化良機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結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建設,盡快落地一批光熱發電項目。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左右。這意味著我國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拉開序幕。??與常見的光伏電站相比,光熱發電并不為人們熟知。光伏
中國首個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中國第一個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一期10兆瓦工程日前正式并網發電。發電站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的德令哈市西出口,占地面積3.3平方公里,規劃總裝機容量50兆瓦,概算總投資9.96億元。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目前已將青海中控德
光熱發電:想說愛你不容易
光伏、風電進入健康發展周期前,中國光熱發電項目不會受到盲目追捧,暫時不會出現“大躍進”、產能過剩等問題。 相比關注度極高的中國光伏,同為太陽能利用領域的光熱發電顯得有些過于“寂寥”。 盡管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內不少科研院所已開始進行光熱發電的研發,但多年過去了
國外太陽能光熱發電政策形勢分析
2012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完成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然而現在看來要達到這個目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011年,大唐新能源以每千瓦時0.9399元的電價中標國內首個光熱發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中標電價的過低導致項目收益無法保障,致使項目
中東首個光熱發電輔助石油萃取項目投運
阿曼石油開發公司PDO和光熱發電技術輔助石油萃取行業領先企業Glasspoint雙方于5月21日聯合宣布中東地區首個太陽能EOR項目成功投運,這個太陽能EOR項目日均可產出蒸汽50噸,通入PDO位于阿曼南部的AmalWest油田,驅動重油開采。該項目熱功率7MW,第一次試運行的測試結果表明,蒸汽
光熱發電成新能源領域潛力產業-前景可期
光熱發電正在成為新能源領域較具代表性和潛力的產業,隨著發展光熱發電替代燃煤火電等傳統發電方式開始“破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在日前舉辦的中海陽集團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國家發改委新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潤青表示,“我國可進行集中開發的光熱發電裝機容量高達3億
中廣核再推光熱發電-千億級市場“胎動”
在沉寂了數年后,光熱發電行業近日傳來消息,中廣核青海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已經正式動工,在國內一向慢熱的光熱發電產業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盡管光熱發電被認為是比光伏更加清潔的能源,不少央企也早已籌謀布局落子,但遺憾的是,這些項目進展并不順利。事實上,德令哈項目的進程也一度被延遲。 對于國內的光熱發
五年間,能源建設技術創新有了“中國旗艦”
今年的國慶長假,在青海德令哈一處光熱發電項目工地上,工程建設者堅守在崗位上,緊張地開展調試工作。10月10日,啟動鍋爐點火成功! 這個占地2.46平方公里的光熱發電項目,便是中廣核德令哈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也是國內首個大型商業化槽式光熱發電項目,還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光熱電站,承擔著槽式光熱
2022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敦煌召開
2月26日,“2022(第十六屆)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甘肅省敦煌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永久名譽主席徐建中在書面致辭中表示,太陽能熱發電帶有長時安全儲熱技術,是新型電力系統中能夠發揮壓艙石作用的靈活性清潔電源。在全體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在太陽能熱發電技
2022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敦煌召開
2月26日,“2022(第十六屆)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甘肅省敦煌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永久名譽主席徐建中在書面致辭中表示,太陽能熱發電帶有長時安全儲熱技術,是新型電力系統中能夠發揮壓艙石作用的靈活性清潔電源。在全體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在太陽能熱發
中國首家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柴達木建成
據新華社電,中國第一家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柴達木盆地建成,項目已具備發電能力,不久將實現并網發電。 這個總投資9.96億元的50兆瓦光熱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目前建成的一期10兆瓦投資2.1億元,全部項目計劃2014年底建成。 柴達木盆地海拔地
我國首家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柴達木建成
我國第一家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廣袤的柴達木盆地建成,項目已具備發電能力,不久將實現并網發電。 這個總投資9.96億元的50兆瓦光熱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由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建設。據公司副總經理陳武忠介紹,目前建成的一期10兆瓦投資2.1億元,
全聯新能源商會召開媒體會力促光熱發電
9月13日,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光熱發電專委會在京舉辦“標桿電價、光熱啟航”產業分析暨媒體見面會。本次活動召開于1.15元光熱發電標桿電價出臺的背景下,旨在探討行業未來發展思路,助推我國光熱發電邁向產業化新征程。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專業副會長曾少軍博士在致辭中表示,示范電價的出臺,將能更
機構:立足能源結構調整-看好特高壓和光熱發電
2014年電力設備行業表現搶眼,2015年行情將分化,關注三大主題。 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連續兩年大幅上漲,對行業盈利反轉以及估值修復已經有所反應,預計2015年行情將出現分化,事件和政策驅動依然是2015年把握行情的關鍵。建議關注特高壓、光熱發電以及投資并購等三大主題性機會,此外還建議關注工業
中國首家工業化運行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建成
據新華社電,中國第一家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柴達木盆地建成,項目已具備發電能力,不久將實現并網發電。 這個總投資9.96億元的50兆瓦光熱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目前建成的一期10兆瓦投資2.1億元,全部項目計劃2014年底建成。 柴達木盆
光熱可控降解納米發電機用于組織修復研究獲進展
隨著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對植入式電子醫療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現有的植入式電子器件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電源壽命有限、治療結束后需要移除等。因此,急需開發一種新的植入式電子器件,為上述問題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摩擦納米發電機作為一種自供能能源轉換裝置,具有獨特的工作方式:摩擦起電
光熱可控降解納米發電機用于組織修復研究獲進展
隨著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對植入式電子醫療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現有的植入式電子器件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電源壽命有限、治療結束后需要移除等。因此,急需開發一種新的植入式電子器件,為上述問題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摩擦納米發電機作為一種自供能能源轉換裝置,具有獨特的工作方式:摩擦起電
太陽能發電新工藝可同時利用光熱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太陽能轉換新工藝,該工藝可同時利用太陽的光和熱來產生電力,其產生電力的效率要比現有方法高出兩倍多,生產成本將有可能與石油相抗衡。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8月1日《自然·材料科學》網絡版上。 與目前使用在太陽能電池板中的光伏發電技術不同,新
光熱發電未來市場將達千億-多上市公司提前布局
早在兩年前太陽能行業“十二五”規劃出臺伊始,市場對于光熱發電潛在的商業前景就做過充分展望。據中信證券研究報告分析,按照“十二五”規劃擬定的到2015年和2020年光熱發電裝機分別達1吉瓦和3吉瓦的目標數字,以當前國內光熱發電3萬元/千瓦的綜合投資成本進行測算,“十二五”末1吉瓦的裝機規模將創造3
2013中國國際光熱新技術展覽會在京召開
為促進國內外太陽能光熱技術交流,推動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健康有序發展,2013年7月3-5日,由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參與舉辦的“2013中國國際太陽能光熱產業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2013中國國際光熱新技術展覽會共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從事太陽
光熱聯盟獲評A級活躍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33.shtm 近日,《2020-2021年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活躍度評價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再次被評為“A級活躍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
十九大時光|五年,能源技術創新有了“中國旗艦”
光照條件充足的青海德令哈,是新能源開發的一片熱土。從德令哈市沿G315國道北側西行,一大批投運、在建的光熱電站、光伏電站鱗次櫛比,延綿數十公里。 今年的國慶長假,在青海德令哈一處光熱發電項目工地上,工程建設者堅守崗位,緊張地開展調試工作。10月10日,啟動鍋爐點火成功! 這個占地2.46平方
納米電子學可使光伏發電更強-將光熱轉化為電力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6日報道,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納米電子技術能夠促使太陽能電池更薄、更高效并增加儲能設備的容量,將有助于提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性能。相關主題演講2月16日率先呈現于芝加哥召開的美國科學促進學會(AAAS)2014年年度會議上。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氣、計算機與能
微弧平面鏡或成光熱發電反射鏡的未來趨勢
如果仔細去看塔式或菲涅爾這兩種光熱電站的反射鏡,就會發現其實這種鏡子并不是完全平的,而是帶有輕微的弧度,這種弧度的產生目前一般是通過在反射鏡的安裝過程中,通過機械彎曲后將其固定于定日鏡支架上而形成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聚光效果。 華南南山電廠的菲涅爾反射鏡進行了后期機械微弧處理 這種微
留住“太陽”!全球最大“線性菲涅爾”光熱電站并網發電
9月20日,全球裝機規模最大的熔鹽線性菲涅爾光熱儲能項目——中核集團新華發電玉門“光熱+”示范項目1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順利并網發電。這也標志著國內首個“光熱儲能+光伏+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投產。玉門“光熱+”示范項目位于甘肅省玉門市,總裝機70萬千瓦,年均可提供上網電量約17.35億千瓦時,相當于
首個可夜間發電的太陽能光熱電站完成試運行
太陽能是人們最為熟悉的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但由于地理位置、氣候、并網等因素的影響,規模化太陽能發電技術發展緩慢,建成的絕大多數電站亦無法擺脫“靠天吃飯”的困局。眼見太陽無私奉獻給人類的光和熱就這么被白白浪費,不少人不由得埋怨起現在的太陽能技術“白天不懂夜的黑”。但常言道,辦法總比問題多,日前來自
《2021中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藍皮書》發布
近日,由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熱發電專業委員會、中關村新源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服務中心聯合編制的《2021中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太陽能熱發電由于配置了大容量、安全環保的熔鹽儲能系統,能夠克服太陽能自身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實現長周期連
《2021中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藍皮書》發布
近日,由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熱發電專業委員會、中關村新源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服務中心聯合編制的《2021中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 太陽能熱發電由于配置了大容量、安全環保的熔鹽儲能系統,能夠克服太陽能自身
全球首臺“雙塔一機”光熱機組常規島首次整套試運完成
3月29日,國網甘肅電科院開展瓜州光熱項目10萬千瓦“雙塔一機”機組整套啟動調試,30日凌晨3時23分,該項目機組常規島首次整套試運行完成,標志著全球首臺“雙塔一機”光熱項目的技術創新和實驗應用取得了重大進展。 據了解,瓜州“雙塔一機”光熱項目采用雙塔雙鏡場設計,在同等邊界條件下可提升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