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電子學可使光伏發電更強將光熱轉化為電力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6日報道,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納米電子技術能夠促使太陽能電池更薄、更高效并增加儲能設備的容量,將有助于提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性能。相關主題演講2月16日率先呈現于芝加哥召開的美國科學促進學會(AAAS)2014年年度會議上。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氣、計算機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斯蒂芬以“下一代光伏的路徑”為演講題,強調通過納米電子研究如何驅動創新,讓光伏發電技術顯著提升將光熱轉換為電的能力。 他指出,納米電子學所帶來的進步將會成為實現新型的清潔、可再生能源系統發展的潛在因素。在納米電子學相對較新領域的進展,特別是基于新的制造工藝和設備,生產可再生能源系統和技術將更具有效率和成本效益。 他表示,在研究中將特別鉆研基于納米結構的新型設備,使其能夠制造光伏太陽能電池,實現更好的能量轉換效率。他解釋說,關鍵是納米尺度材料的特征、性質和行為。在納米尺度上,硅和其他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可以助推設備......閱讀全文
光伏太陽能將從補充能源過渡為替代能源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 2050年》的預測,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100吉瓦、400吉瓦和1000吉瓦,在業界看來,屆時太陽能將從目前的補充能源過渡為替代能源,并逐步成為我國能源體系的主力能源之一。 “十
風能太陽能成新能源主戰場
“風能和太陽能分布廣泛,儲量大,相關技術也最成熟,行業也最具規模化,所以它是新能源發展的主戰場。但是風能和太陽能間歇性和波動性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圳研究室副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徐政昨日在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上如是表示。 據
太陽能板道路或將解決交通能源
斯科特 布魯斯沃研發的太陽能電池板路。 美國愛達荷州的太陽能道路股份有限公司的斯科特?布魯斯沃(Scott?Brusaw)日前表示,由于傳統的道路鋪路材料來源日益趨緊且成本逐漸上升,太陽能電池板道路或將成為解決能源和交通問題的潛在方式。 布魯斯沃是一
納米夾層技術為太陽能電池“減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25日報道,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表示,他們能夠借助納米夾層技術制成更“苗條”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而不影響電池吸收太陽能的能力。同時,這也將大幅降低新型電池的制造成本,并可廣泛應用于其他眾多太陽能電池材料,如碲化鎘和銅銦鎵硒(CIGS)等。 論文的聯合作者、該校
TiN納米顆粒實現太陽能利用新突破
近日,日本國立研究所材料納米構造中心納米系統光子學組研究團隊通過數值計算發現,過渡金屬氮化物和碳化物納米顆粒能有效吸收陽光。同時實驗證實,當氮化物納米顆粒分散于水中時,會迅速提升水溫。通過有效利用陽光,這些納米顆粒可能被應用于水的加熱和蒸餾。 水和空氣加熱占家庭能源消耗的55%。如果陽光可以高
納米能源所在摩擦納米發電機研究中獲進展
海洋是巨大的能源寶庫,理論上,海洋完全可以滿足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需求,并且不會對大氣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海洋能也被譽為“藍色能源”。與風能或太陽能相比,藍色能源擁有地理分布上的優勢,海洋覆蓋了地球75%的表面,全球約44%的人口都居住在距海岸線150千米的范圍內。但與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對
北京納米能源所揭示納米發電機的理論源頭
我們今天用的手機是無線通信的典型代表,而無線通信是基于電磁波來傳播信息。那電磁波最初是如何被人們認識到的呢?這可以追溯到1861年偉大的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提出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由于其簡潔、完美和對稱性,該方程組在物理學十大方程中被譽為第一大方程組。當麥克斯韋根據當時掌握的實驗證據推導這些方程式時
沙特對發展太陽能等新能源存有爭議
????沙特專家和業界投資者就發展新能源取代石化能源一事存在較大爭議,呼吁政府在發展新能源問題上應采取更加慎重的態度,提出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別是技術設備的國產化來解決沙特國內發電和電解水行業耗能高的問題。 ????沙特商工理事會工業發展委員會負責人薩阿德表示,目前政府不應在發展新能
天基太陽能:地球能源荒的終極方案?
歐洲航天局日前發布了一位藝術家關于“天基太陽能”的概念圖。圖中,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型太陽能發電站產生的能量發射向地球。這樣的場景讓人們想起1941年美國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發表的短篇小說《理性》,其中提到了一種通過微波光束從空間站傳輸太陽能到附近行星的技術。 現在,科技的進步,加之對綠色能
新奇納米超材料助推太陽能電池革命
研究人員謝爾蓋·克魯克和材料結構示意圖。 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網站消息,該校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合作,開發出一種屬性奇特的納米超材料,該材料被加熱時能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發光。這一成果有望推動太陽能電池產業的革命,帶來能把輻射熱轉化成電能的熱光伏電池,在黑暗中收集熱量來發電。 ANU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