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分離出兩株寨卡病毒對防控寨卡疫情意義重大
25日,筆者從軍事醫學科學院獲悉,該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與國家質檢總局所屬單位、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密切合作、聯合攻關,在我國首次成功分離出兩株寨卡病毒,一株來源于從委內瑞拉入境廣州的患者尿液標本,另一株來源于從薩摩亞入境深圳的患者血液標本。分離獲得病毒,對于我國防控寨卡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直接從患者尿液標本中分離出病毒,在國際上尚屬首次。此前,由于我國沒有寨卡病毒毒株,無法有效開展疫苗與藥物研發,極大地阻礙了病毒感染和致病機制等基礎問題研究。寨卡病毒的成功公離,將為我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診斷試劑、疫苗、藥物等產品,以及為研究確定我國哪些蚊子傳播寨卡病毒提供了關鍵的物質基礎。 專家認為,由于感染率高,寨卡病毒在全球范圍內將持續擴散,我國口岸不斷出現輸入性病例不可避免。尤其是無發熱癥狀的寨卡病毒隱性感染者,在入境時難以及時發現,可能在國內造成疫情擴散。由于我國廣泛存在傳播寨卡病毒的伊蚊等媒介生物,本土多點暴發流行的風險日......閱讀全文
我國首次分離出兩株寨卡病毒-對防控寨卡疫情意義重大
25日,筆者從軍事醫學科學院獲悉,該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與國家質檢總局所屬單位、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密切合作、聯合攻關,在我國首次成功分離出兩株寨卡病毒,一株來源于從委內瑞拉入境廣州的患者尿液標本,另一株來源于從薩摩亞入境深圳的患者血液標本。分離獲得病毒,對于我國防控寨卡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直接
關于防控寨卡病毒病疫情傳入我國的公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2015年5月,巴西報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2016年2月2日(北京時間),WHO宣布,新生兒小頭癥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些病例可能與寨卡病毒流行密切相關。截至2016年2月底,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等36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本地
北京檢驗檢疫局六大措施防控寨卡病毒疫情
2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在日內瓦宣布,當前巴西密集出現的新生兒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些病例的出現可能與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關系。陳馮富珍在記者會上說:“盡管還沒有得到科學證實,但孕期寨卡病毒感染與小頭癥存在高度可疑的因果關系。” 這是世
威海口岸積極防控寨卡病毒-可進行快速檢測
近期,寨卡疫情持續蔓延,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等36個國家和地區都報告本地感染寨卡病毒病病例。我國也已確診9例輸入性寨卡病例。 威海檢驗檢疫局積極采取措施,威海口岸旅檢現場已配備寨卡病毒快速檢測試劑,在旅客自愿前提下,可隨時進行寨卡病毒快速檢測,檢測結果第一時間通知旅客;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質檢總局等八部門聯合防控寨卡病毒病疫情傳入我國
記者3日從質檢總局獲悉,為更好應對寨卡病毒病疫情跨境傳播風險,質檢總局、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控寨卡病毒病疫情傳入我國的公告》,要求通過醫學檢測、滅蚊處理等措施嚴控寨卡病毒病傳入我國。 公告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等36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本地感染寨卡病毒
我國存在寨卡病毒疫情輸入風險
9月6日,新加坡衛生部公布,截至9月6日中午,新加坡境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總數增至275例,確診的感染人數還將上升。記者從北京衛計委獲悉,目前已有30名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感染此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如果東南亞地區的疫情變得嚴重,輸入我國的風險就會增加。 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
寨卡疫情緊急狀態解除,且看2017寨卡病毒研發管線
自2015年5月巴西發現首例本地感染寨卡病毒病例以來,寨卡疫情不斷發酵,開始在巴西等美洲國家持續肆虐,對疫情地區帶來了一定的恐慌。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蚊蟲傳播,還可經性交傳染,多數感染者不會發病,但是偶爾會出現發燒、紅疹、關節疼痛等輕微病狀。其對人類的威脅主要在于孕婦一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導致胎兒發
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中國有能力防控寨卡疫情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支樹平5日稱,隨著天氣轉暖蚊子增多,中國面臨寨卡病毒疫情上升風險,但中國有信心和能力防控風險。 在全國兩會期間,支樹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對寨卡病毒疫情的防范不能掉以輕心。他說:“天氣轉暖之后,尤其在南方地區,疫情風險有可能上升。” 日前,質檢總局聯合多部
天津檢驗檢疫加大寨卡疫情防控力度
2月12日,廣州機場口岸發現一例寨卡病毒疑似感染人員,后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認,該病例為我國第二例輸入性、口岸檢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截止2月15日,全球報告本地感染寨卡病毒病的國家已達36個。 面對國際上不斷肆虐的寨卡病毒疫情,天津檢驗檢疫局在原有防控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力度,嚴密防
科學防控疫情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學就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利器。戰勝疫病離不開科學,既要加強科研攻關,又要堅持科學態度、樹立科學精神、采用科學方法。圖片來源于網絡 科學防控疫情,首先要把控制疫情放在第一位,盡力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厄爾尼諾助推寨卡疫情蔓延
一項基于流行病學模型開展的新研究19日說,2015年發生的強厄爾尼諾事件助推寨卡疫情在南美大規模暴發。這項研究還預測,美國東南部、中國南部和歐洲南部存在潛在的季節性寨卡傳播風險。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當天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寨卡病毒主要有兩種傳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他
寨卡病毒不可怕
在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的首都圣薩爾瓦多,一名男子進行煙熏滅蚊,以遏制寨卡病毒傳播。 6月3日,北京市衛計委通報,北京發現第三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內地累計輸入性寨卡病毒病例已超過16例。而在此前,該病毒已在全球多國傳播。 被帶病毒的伊蚊叮咬是寨卡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通過
鄭州雙匯仍處于疫情防控階段-周邊疫情防控全面展開
8月14日,位于河南的鄭州雙匯屠宰廠出現生豬死亡,經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這起疫情為非洲豬瘟。鄭州市政府隨即發布疫區封鎖令,這處屠宰廠被定為疫點并封鎖。8月22日,第一財經1℃記者在事發現場采訪發現,廠區仍處于停產狀態,對進出人員全面進行消毒。廠區周邊也設立防疫點,對來往運豬車輛進行消毒
新研究預測寨卡疫情3年內結束
美國《科學》雜志7月14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預測,目前在拉丁美洲流行的寨卡疫情可能已達頂峰,并會在3年內結束。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尼爾·弗格森等人根據寨卡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速度等數據做出了上述估測。 弗格森解釋說,由于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等原因,同一個人不大可能感染寨卡病毒兩次,因此當寨卡病毒
全國口岸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檢出側記
2月12日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春節的喜慶氛圍被體溫測溫儀“滴滴滴”的報警聲打破。 廣州機場檢驗檢疫局的檢疫醫師立即根據紅外測溫儀截圖,在眾多旅客中找到一名發熱旅客,并將其帶到負壓檢疫排查室進行體溫復測和流行病學調查。這是一名28歲的廣東籍男性旅客,從委內瑞拉乘機途經荷蘭、俄羅斯中轉,乘SU2
質檢總局就寨卡病毒病疫情發布旅行警示公告
9月7日,針對新加坡等國家/地區寨卡病毒病疫情,國家質檢總局發布88號公告,對以上國家和地區進行旅行警示,要求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加強聯防聯控,做好寨卡病毒病疫情監測。 2016年8月27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該國確診首例本地感染寨卡病毒病病例,截至9月4日中午,新加坡境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數已增至
專家:寨卡在我國大面積流行風險依然很低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近日通報,我國確診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認為,這一情況在預料之中,不會對我國寨卡病毒病防控形勢的判斷產生大的影響,寨卡病毒病在我國大面積流行的風險依然很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出血熱室主任李德新研究員介紹,隨著當
浙江省確診2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浙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月23日通報,浙江省新發現兩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兩病例為父子關系,義烏市人。父:38歲,子:8歲,均為我省首例患者的同團旅游人員。省專家組根據流行病學史、病例的臨床表現和檢測結果,確診兩例為寨卡病毒病,根據潛伏期確定為與首例病例共同在境外流行區暴露(有寨卡病
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情況
湖北省武漢市發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國家衛健委立即派出國家工作組和專家組趕赴武漢,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與湖北省、武漢市共同研究落實疫情防控措施。2020年1月1日,國家衛健委成立由主任馬曉偉為組長的疫情應對處置領導小組,會商分析疫情發展變化,研究部署防控策略措施,及時指導、支持湖北省和武漢市開展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印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38.shtm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3〕6號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各成員單位: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新型
北京發現第二例輸入性寨卡病例
據北京市衛計委通報,5月23日,北京市新報告1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該病例為北京市發現的第二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 ? 通報稱,患者宋某,男性,35歲,北京豐臺人,公司職員。于5月21日(北京時間)從玻利維亞乘飛機回國,當日自感不適發熱,伴有皮疹,有輕度瘙癢。5月2
科學家發現寨卡病毒傳播新途徑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尋找寨卡病毒疫情暴發的罪魁禍首。3月22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程功及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田懷玉等人在《自然—通訊》發表研究,發現在病毒污染水體中孵化的蚊子,可直接感染寨卡病毒。 “這一途徑讓病毒傳播周期大大縮短,可導致寨卡病毒在自然界中快速流行。”
寨卡病毒傳播出現新途徑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尋找寨卡病毒疫情暴發的罪魁禍首。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程功及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田懷玉等人在《自然—通訊》上發表論文,提出在病毒污染水體中孵化的蚊子,可直接感染寨卡病毒。 “這一途徑讓病毒傳播周期大大縮短,可導致寨卡病毒在自然界快速流行。”程功對
疫情防控科技進展焦點透視
全速推進藥物篩選、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康復者血漿捐獻在接力……記者從21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當前疫情形勢出現了積極向好的趨勢,但疫情防控仍絲毫不能松懈,要取得進一步防控成效,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撐和科研攻關的持續推進。 藥物選擇和研發 堅持“安全、有效、可供”
Engineering前沿論壇探討疫情防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6877.shtm 4月6日下午,由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主辦、以“新冠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防控策略、挑戰與啟示”為題的Engineering前沿論壇在線召開,會議通過清華學堂在線和蔲享
“人物同防”-北京還需從嚴進行疫情防控
11月10日接京外確診病例協查通報后,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連夜調度疫情處置。11月11日上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百三十三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八十四次會議召開,研究調度疫情處置工作。市委書記、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蔡奇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防
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寨卡病毒
我國9日確診1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這一消息無疑使正在歡度春節的國人產生擔心:“大過年的,我和我的親朋好友會感染上寨卡病毒嗎?”那么讓我們了解一下有關寨卡病毒的相關知識,作好預防工作。 問: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答:它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疾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問: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可能導致男性不育
中國科學家在寨卡病毒的研究上又往前邁出了一步。11月22日,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由該校李向東教授課題組與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團隊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寨卡病毒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引起睪丸損傷,并最終導致雄性不育,這一發現從新的角度揭示寨卡病毒影響人類健康的可能性。 北京時間11月2
突變的寨卡病毒更毒
?埃及伊蚊傳播寨卡病毒和登革熱。?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khlungcenter 一項近日發表于《細胞報告》的新研究顯示,一種突變可能會使由蚊子傳播的寨卡病毒更具傳染性和危險性。 寨卡病毒通
突變的寨卡病毒更毒
? ? ?埃及伊蚊傳播寨卡病毒和登革熱。?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khlungcenter? ? 一項近日發表于《細胞報告》的新研究顯示,一種突變可能會使由蚊子傳播的寨卡病毒更具傳染性和危險性。? ? 寨卡病毒通常不會在成人身上引發癥狀,但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感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