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發表細菌通過全局性翻譯調控的研究最新成果
2015年6月19日,國際著名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暨南大學生命與健康工程研究院的成果,首次揭示了細菌通過一種與真核生物完全不同的方式,通過全局調控翻譯延伸來應對氧化壓力。 生物體需要快速應對各種環境中的不利因素,而活性氧(ROS)所造成的氧化壓力是生物體所最經常遇到的不利環境之一。真核生物中也存在轉錄調控的氧化應激系統,其在酵母中需要45分鐘才能起效。在此之前,真核生物多通過tRNA核轉運、可逆性切割CCA尾、將tRNA切成兩半這三種方式來迅速降低tRNA的量,來應對氧化壓力。這看似會下調翻譯,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真核細胞中相當多的基因在氧化應激下翻譯反而更活躍,形成了一種復雜的應對方式。 以前人們知道,細菌擁有應對氧化壓力的專門系統(如SoxRS系統和OxyR系統),通過轉錄調控來應對氧化應激,需要20-30分鐘才能起效。很顯然,在這些系統起效之前,細菌需要有一種更為迅速的手段來響應氧化壓力,那就只能是......閱讀全文
研究揭示氧化還原關鍵酶翻譯調控的新機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85.shtm
新型厭氧甲烷氧化細菌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朱寶利和德國及瑞士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前期發現的基礎上,基于微生物組學分析和代謝通路重建,從富含碘泉水的山洞內生物被膜(biofilm)宏基因組中,組裝了一株新型厭氧甲烷氧化細菌——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iodofontis的基因組
關于體外翻譯翻譯系統的選擇介紹
雖然不是必須,但一般說,選用真核系統來翻譯真核序列,選用原核系統來翻譯原核序列。 如果一個系統存在功能上或抗原的交叉反應,就得選擇另一個系統。使用微粒體膜進行翻譯后修飾或加工一般只與兔網織紅細胞系統兼容。僅在某些特定條件下麥胚芽翻譯系統才與微粒體膜兼容。
暨南大學發表細菌通過全局性翻譯調控的研究最新成果
2015年6月19日,國際著名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暨南大學生命與健康工程研究院的成果,首次揭示了細菌通過一種與真核生物完全不同的方式,通過全局調控翻譯延伸來應對氧化壓力。 生物體需要快速應對各種環境中的不利因素,而活性氧(ROS)所造成的氧化壓力是生物體所最經常遇到的不利環境之一
翻譯后修飾
中文名翻譯后修飾外文名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定義翻譯后修飾是指蛋白質在翻譯后的化學修飾。對于大部分的蛋白質來說,這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較后步驟。
翻譯的起始
(一)原核細胞原核細胞的翻譯起始過程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過程:(1)翻譯起始因子IF3結合到小亞基的E位點,同時也橫跨至P位點;(這一過程在起始之初就已經完成)起始因子IF1結合至A位點;(2)起始因子IF2·GTP被IF3和IF1招募至P位點;(3)起始fMet·tRNA一方面被mRNA起始密碼子
發現線粒體翻譯與細胞質翻譯協調機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與中科院動物所、軍事醫學科學院以及天津科技大學等機構合作,揭示了線粒體翻譯與細胞質翻譯之間的“協調”機制。研究還揭示了一種全新的男性不育發病途徑,對男性不育臨床干預具有重要借鑒意義。相關成果4月11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結構域分子生物學》期刊。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秦燕為通訊作者,該所
細菌的氧化酶試驗方法
常用方法有三種; (1)菌落法:直接滴加試劑于被檢菌菌落上。 (2)濾紙法:取潔凈濾紙一小塊,沾取菌少許,然后加試劑。 (3)試劑紙片法:將濾紙片浸泡于試劑中制成試劑紙片,取菌涂于試劑紙上。
A翻譯成中文
一、事由 今天2012年5月9日《北京青年報》C1版《天天副刊》,刊登了晉平先生的文章,其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一次我的一個外國朋友問我“知道ABCD的A翻譯成中文是什么嗎?”在我滿頭霧水之后告訴我“A翻譯過來就是假的意思。”因為他在這里買的假貨都叫A貨。在豐富了知識的同時,我被他的幽默感嚇著
基因翻譯的延伸?
此過程在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中高度類似,下面只以原核細胞為例進行討論。涉及到的因子主要有EF·Tu和EF·G,在真核細胞中對應的名稱分別是是eEF1和eEF2。A. tRNA的轉運和入位(1)非起始AA·tRNA結合EF·Tu·GTP形成一個三元復合物;(2)該三元復合物結合至核糖體P位點,tRNA反
翻譯的生化基礎
翻譯的化學本質是單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這一過程需要多種酶的參與。而在體內,多種酶參與的多種化學反應組成了翻譯的生物化學途徑。就化學層面來看,翻譯主要涉及到三個化學步驟:氨基酸的腺苷化(Amino Acid Adenylation)、tRNA裝載(tRNA charging)、肽鍵的形成。腺苷化
什么是翻譯調控?
在mRNA翻譯成蛋白質的水平上進行控制,包括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速度、mRNA穩定性的控制、翻譯起始的控制等。
基因翻譯的終止
本過程細胞主要需完成以下目標:(1)使翻譯停止,不再有新的氨基酸摻入;(2)釋放合成的多肽鏈;(3)釋放結合在mRNA上的各組分;(4)確保核糖體大小亞基以及重要因子的重復利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此過程的處理上有明顯不同,下面將分開介紹。?(一)原核細胞A.肽鏈的釋放(1)釋放因子RF1/2 (t
翻譯的過程簡述
翻譯過程需要的原料:mRNA、tRNA、21種氨基酸、能量、酶、核糖體。翻譯的過程大致可分作三個階段:起始、延長、終止。翻譯主要在細胞質內的核糖體中進行,氨基酸分子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與特定的轉運RNA結合并被帶到核糖體上。生成的多肽鏈(即氨基酸鏈)需要通過正確折疊形成蛋白質,許多蛋
關于基因表達的翻譯調控和翻譯后調控的介紹
1、基因表達的翻譯調控 翻譯調控的效果不如轉錄調控或調控mRNA的穩定性,但也偶爾得到使用。抑制蛋白質翻譯是毒素和抗生素的主要作用目標,因此它們可以通過超越其正常的基因表達控制來殺死細胞。蛋白質合成抑制劑包括抗生素新霉素和毒素蓖麻毒素。 2、基因表達的翻譯后調控 翻譯后修飾(PTM)是對蛋
機器能否扛起翻譯大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79.shtm 將英語逐出中學必修課的話題余音未了,谷歌翻譯就“翻車”了。 近日,谷歌翻譯對一份英文藥物說明譯出:“您可以根據疼痛程度使用盡可能多的反坦克導彈”的句子。有研究者發布了谷歌翻譯
基因的翻譯表達2
方法 ? 1:重組載體構建同前面實驗 2:誘導表達:提取帶重組片斷的質粒DNA轉化BL21(DE3)受體菌37℃活化過夜,轉入新鮮培養基搖菌至對數生長期(約2-3小時),加入IPTG至終濃度0.4mM,繼續培養6小時 3:表達產物提取及鑒定見實驗十九
簡述翻譯的終止目標
本過程細胞主要需完成以下目標: (1)使翻譯停止,不再有新的氨基酸摻入; (2)釋放合成的多肽鏈; (3)釋放結合在mRNA上的各組分; (4)確保核糖體大小亞基以及重要因子的重復利用。
基因的翻譯表達1
1體外TNTRT7 轉錄/翻譯系統表達重組基因體外翻譯是研究基因表達、基因調控的一類重要技術,該技術可廣泛用于基因表達量、啟動序列等調控因子的確立,并結合PTT實驗篩選天然突變或人工誘變的基因片段,還可用來進行蛋白和DNA結合方面的研究。早期的體外翻譯研究大多是提取mRNA然后通過網織紅細胞或麥胚系
SD序列的翻譯影響
一般來說,mRNA與核糖體的結合程度越強,翻譯的起始效率就越大,而這種結合程度主要取決于SD序列與16S rRNA的堿基互補性,其中以GGAG 4個堿基序列尤為重要。其中,大腸桿菌的SD序列為AGGAGGU。對多數基因而言,這4個堿基中任何一個換成C或T,均會導致翻譯效率大幅度降低。SD序列與起
關于翻譯的過程介紹
翻譯過程需要的原料:mRNA、tRNA、21種氨基酸、能量、酶、核糖體。 翻譯的過程大致可分作三個階段:起始、延長、終止。翻譯主要在細胞質內的核糖體中進行,氨基酸分子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與特定的轉運RNA結合并被帶到核糖體上。生成的多肽鏈(即氨基酸鏈)需要通過正確折疊形成蛋白質
mRNA的轉運和翻譯
mRNA的轉運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之間的另一個區別是mRNA的轉運。由于真核轉錄和翻譯是在不同的細胞器內進行的,真核mRNA必須從細胞核輸出到細胞質。 這一過程可能受不同信號通路的調節。成熟的mRNA通過其加工的修飾被識別,在結合帽結合蛋白CBP20和CBP80及轉錄/輸出復合物(TREX)后通過核孔
翻譯水平上的調控
蛋白質合成翻譯階段的基因調控有三個方面:① 蛋白質合成起始速率的調控;② MRNA的識別;③?激素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蛋白質合成起始反應中要涉及到核糖體、mRNA蛋白質合成起始因子可溶性蛋白及tRNA,這些結構和諧統一才能完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mRNA則起著重要的調控功能。真核生物mRNA的“掃描模式
推動翻譯分子成像邊界
為了實現個體化醫療,需要對健康和疾病個體在分子層面上有全面的了解,質譜分析技術的發展,增加了我們對細胞生物學的知識。與健康細胞相比,這些技術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臨床樣本中的細胞會怎樣出現異常。近年來,要將這些分子特征轉化至臨床結果和治療方案,了解其分子的空間特性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這一趨勢越來越顯
共翻譯運輸的概念
中文名稱共翻譯運輸英文名稱cotranslational transport定 義分泌蛋白合成過程中肽鏈邊合成邊轉移至內質網腔中的運輸方式。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生理(二級學科)
概述翻譯的生化基礎
翻譯的化學本質是單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這一過程需要多種酶的參與。而在體內,多種酶參與的多種化學反應組成了翻譯的生物化學途徑。就化學層面來看,翻譯主要涉及到三個化學步驟:氨基酸的腺苷化(Amino Acid Adenylation)、tRNA裝載(tRNA charging)、肽鍵的形成。
細菌過氧化氫酶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某些細菌分泌過氧化氨氫酶,使過氧化氫生成水和初生態氧,繼而形成氧分子出現氣泡。試劑、試劑盒 H2O2溶液實驗步驟 一、實驗試劑:3% H2O2溶液,置棕色瓶內于4℃陰暗處保存。二、實驗方法:先挑取固體培養基上的菌落,置于潔凈的玻片上,然后加3%過氧化氫溶液1-2滴。靜置1min內產生大
細菌過氧化氫酶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某些細菌分泌過氧化氨氫酶,使過氧化氫生成水和初生態氧,繼而形成氧分子出現氣泡。試劑、試劑盒H2O2溶液實驗步驟一、實驗試劑:3% H2O2溶液,置棕色瓶內于4℃陰暗處保存。二、實驗方法:先挑取固體培養基上的菌落,置于潔凈的玻片上,然后加3%過氧化氫溶液1-2滴。靜置1min內產生大量氣泡
人工智能“自學”做翻譯
得益于神經網絡——從人腦獲得靈感的計算機算式——的發展,自動化的語言翻譯已經存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訓練這些網絡需要海量數據:數以千萬計的逐句翻譯,以展示人類如何做這項工作。現在,兩篇新論文表明神經網絡可以在無需平行文本的情況下學習翻譯——這一令人震驚的進展或讓人們獲得許多不同語言的文獻記錄。
基因翻譯后調控的過程
翻譯后修飾(PTM)是對蛋白質的共價修飾。像RNA剪接一樣,它們有助于使蛋白質組更加豐富多樣。這些修飾通常由酶催化。此外,諸如氨基酸側鏈殘基的共價添加這樣的修飾過程通常可以被其它酶逆轉。但蛋白水解酶對蛋白質骨架的水解切割是不可逆轉的 。PTM在細胞中發揮著許多重要作用。例如,磷酸化主要涉及激活和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