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為罕見病治療謀福
華大基因首席執行官王俊在此次峰會中做了主題為《IT和BT融合:產業的爆發點》的演講。王俊表示,生命是數字化的,它的語言是碳。在王俊看來,存儲信息最強大的載體就是DNA,每一個物種都是基因信息的載體。基因的不同組合,形成了不同的生命程序,代表了不同的生存策略。每一個物種都是基因信息的載體。除了物種之外,對個體來講也一樣,每個人的生命程序也不一樣。 王俊在演講中介紹了基因檢測在罕見病治療、腫瘤早期發現等方面可以起到的作用。“腫瘤是由基因組在生命過程中不斷變異造成的,概率和環境要素呈現一定比率。用簡單IT方式來講,是你生命程序那段代碼被黑客給黑了。”他說。 王俊解釋了基因技術如何改變人類以及他所理解的生命科學,提到利用自己的基因預知未來的生活和健康狀況。如腫瘤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以及可以利用血液中深度的基因檢測進行早期檢查,并進行腫瘤的個性化治療,并表示這項技術在未來兩到三年會有飛速發展。 ......閱讀全文
華大基因王俊卸任CEO
上周五,有媒體報道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CEO王俊離職。深晚記者經過核實,王俊確實不再擔任華大基因CEO,但王俊本人并未離開華大基因,而是將主導組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關注前瞻性業務發展的新業務機構。 繼續留任華大基因董事會 據華大基因7月17日官網發布消息:“為配合新
華大基因王俊:2019年基因檢測能夠免費
華大基因首席執行官王俊 3月22日消息,2015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于今日在深圳正式開幕。華大基因首席執行官王俊發表題為《IT與BT的融合:產業的爆發點》的演講。 王俊對人類基因以及基因的利用方式進行了闡述。王俊表示,生命是數字化的,DNA是最終級、高效數字化存數方式的解決辦法,在一定的
-Cell:王俊訪談——勇氣是科學之源
為了慶祝成立40周年,《細胞》期刊(Cell)邀請了全球40位40歲以下的生物領域科學家,共同探討科學見解、個人哲學、研究樂趣、面臨的挑戰和他們實驗室外的生活。華大基因院長王俊也受邀分享他對科學的見解。 Q1:哪些問題在激勵著你的團隊? 王俊:最關鍵的一點是,基因組技術如何造福社會。
重磅內幕:傳華大基因CEO王俊已離職,下家尚不明確
近日,從王俊朋友圈的狀態顯示,他本人日前接受網易采訪是其最后一次以華大基因CEO身份出現在媒體面前,暗示著這位曾領導華大基因一步步走向輝煌的領軍人物悄然離開了華大的舞臺,而他的下一步去向尚不明確。此消息一出,引起業內人士一片嘩然。今天SME小編就來扒一扒此事件的來龍去脈。 而從其微博的昵稱看,
Nature:華大基因前CEO王俊創辦的碳云智能引發廣泛關注
生物通報道:中國一家最有趣的生物科技公司,已經實現了早期看似不切實際的諾言,利用人工智能(AI)來徹底改變衛生保健。 1月5日,深圳iCarbonX公司創始人、華大基因前CEO王俊在數字生活峰會(Digital Life Summit)上表示,他們已經與來自世界各地、專門收集不同類型衛生保健數
王文:追問生命終極秘密
基因,這個生命最終秘密的載體,在生命和物種的起源進化中,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新基因是怎樣把一個新的分子功能,加進一個自然界長期演化歷史形成的功能系統及其基因控制網絡中,進而改變這一系統功能的?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這些重要問題的所有答案。但是,至少我們現在知道,這樣的問題并不是不可以研究的。”
吳文俊:應用是數學的生命線
“應用是數學的生命線,這是我一直保持的觀點。”吳文俊,中國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曾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邵逸夫數學科學獎等重要獎項。如今,已經91歲高齡的吳文俊談起數學的應用,仍然慷慨激昂。 2010年夏末的一個午后,在吳文俊簡樸的居室內,他接受了《科學時報》的專訪。而談話的主要
王俊院士:智能輔助模塊成為醫生“數字化導師”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其在臨床學科的應用也正逐步推動著醫學模式的創新,同時促進了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的迭代更新。“盡管技術的創新發展日新月異,但醫生更要關注技術的可及性,在精細入微的同時,做到以簡馭繁,才能夠真正應對醫學面臨的時代挑戰,不斷培育新質生
王強斌:點亮生命醫學的明燈
? 王強斌(左二)和助手一起討論成像儀器研發情況。中科院蘇州納米所供圖■李春炎 2008年7月,在美國留學多年的一個小伙子應邀來到了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納米所)。 面對嶄新的研究所辦公大樓、“一窮二白”的實驗室,哪怕是在無機半導體量子點研究領域具有豐富經
王俊委員:基層醫療衛生始終是我關注的重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71.shtm“既深感榮幸,又頗感意外和忐忑。”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俊得知自己獲評2023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后,在獲獎感言中說。2023年是王俊成為
青年科學家王俊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青年科學家王俊,日前獲得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余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評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王俊現任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執行院長,同時也擔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多所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他2012年年入選《自然》雜志評選的“科學界年度十
基因檢測為罕見病治療謀福
華大基因首席執行官王俊在此次峰會中做了主題為《IT和BT融合:產業的爆發點》的演講。王俊表示,生命是數字化的,它的語言是碳。在王俊看來,存儲信息最強大的載體就是DNA,每一個物種都是基因信息的載體。基因的不同組合,形成了不同的生命程序,代表了不同的生存策略。每一個物種都是基因信息的載體。除了物種
王俊峰團隊開發出生物型核磁共振成像納米探針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俊峰團隊依托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磁性測量系統,構建了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肝纖維高效診斷的生物型核磁共振成像(MRI)納米探針。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患病率較高的代謝性疾病。若不及時干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或引發炎癥和纖維化,可能發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甚
基因檢測揭示生命奧秘
近年來,基因檢測技術漸漸走近人們的視野。該技術可以檢測個體特征,如種族、血型、天賦、酒量等;此外,該技術還能夠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為人們提供遺傳疾病的風險評估。有了基因檢測技術,人類將可能預知未來健康與否。你想要檢測一下嗎? 近日,日本開發出一種高性能基因檢測裝置,利用它對樣品測定10分
基因測序探索生命奧秘
現在,距離人類基因組草圖公布已經過去近20年。2001年2月15日, 中、美、日、德、法、英等6國科學家和美國塞萊拉公司聯合發表“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結果——人類基因組草圖及初步分析,這也是有史以來最準確、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基因組序列。 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繪就,不僅是人類探索生命奧秘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基因檢測-揭示生命奧秘
近年來,基因檢測技術漸漸走近人們的視野。該技術可以檢測個體特征,如種族、血型、天賦、酒量等;此外,該技術還能夠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為人們提供遺傳疾病的風險評估。有了基因檢測技術,人類將可能預知未來健康與否。你想要檢測一下嗎?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日本開發出一種高性能基因檢測裝置,利用它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視察版納植物園
? 王勝俊一行視察版納植物園園區 7月22日,中共中央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景漢朝等在云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孟蘇鐵,云南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許前飛,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州長刀林蔭等陪同下到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視察。 在植物園副主任李宏偉的陪
王俊凱探秘最高司法鑒定中心Vlog第二季來了!
近日,王俊凱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打卡了最高檢司法鑒定中心的衛星遙感應用實驗室、生態環境檢測實驗室、食品檢測實驗室。檢察官們是如何運用“黑科技”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呢?快跟隨小凱一起來探秘。 此次行程的緣由,是王俊凱擔任了公益訴訟檢察宣傳形象大使。維護公共利益,守護美好生活,與王俊凱一起關注公益訴
王大成院士漫談生物大分子與生命現象
郭桐興:太精彩了!使整個人類產生一個革命性的變化,而且我們就身處在這個時代過程當中。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生物大分子研究的前沿是什么。 王大成:大家知道,2000年6月,六國合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協作組在全球同時宣告:人類基因組的工作框架圖已經繪制完成。以此為標志,在人類跨進歷史新紀元之際,生命
從進化論角度闡釋健康行業面臨的巨大創新機會
9月9日—11日,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本屆以“描繪增長新藍圖”為主題。如今人類已經從工業時代到現在的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和大數據已經成為信息時代的高頻詞匯。 前華大基因CEO王俊作為健康領域領軍者王俊先生今年是第三次達沃斯論壇,在華大基因工作了16年之
墨子沙龍聚焦基因生命人類
3月11日下午,墨子沙龍新春首場報告在上海圖書館舉行,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仇子龍,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章小清,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立銘,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宇翱主持下,為600余名觀眾帶來精彩的科普報告,圍繞基因編輯、干細胞等大眾
王稼瓊余祖俊分別任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
1月9日,教育部黨組在北京交通大學宣布了有關任免決定,王稼瓊同志任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不再擔任北京交通大學校長職務;余祖俊同志任北京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 王稼瓊,1964年5月出生,研究生,經濟學博士,中共黨
斥資1億!增資華大前CEO王俊創辦僅3個月的公司
1月18日晚,中源協和公告擬以1億元自有資金對華大前CEO王俊等人創辦僅3個月的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后者目前被估值50億元。是什么原因,讓暫未營收的新公司獲得了高達577倍的溢價?華大基因王俊離職,注冊千萬創辦“碳云智能” 10月27日,華大基因董事合伙人王俊離職華大基因后的創業
基因測序技術破譯生命密碼,讓基因“說話”
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所用的第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通量低、成本高、對人力需求大。而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可以一次性對幾百萬到幾十億條核酸分子進行序列測定,終結了漫長、浩大的測序時代,給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醫學應用帶來了全新突破。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2年度科學突破獎獲獎名單中,開發二代DNA測序技術(
從百萬基因組“駛向”人工智能
導讀: 7月28日,王俊接受了Nature和Science網站的專訪,暢談了他現在想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一項新的“研究計劃”的原因,他想構建出一個人工智能健康監測系統,來識別人類個體基因組數據、生理性狀(表型)和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 王俊(Jun Wang)是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自從16
20點直播|王原: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上)
直播時間:2022年8月5日(周五)20:00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 掃碼進入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 科學網微信視頻號將同步直播 科學網B站將同步直播 科學網抖音將同步直播主講人 王原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主講人簡介 王原,中國科學院古脊
2篇Science,蘭州大學王為、北大孫俊良和Yaghi共譜新篇章!
作為一種一種晶態共價有機框架化合物,COF自問世以來就備受關注。由于其精確結構、多孔特征以及限域空間等特點,COFs在氣體吸附、催化、傳感、儲能等領域表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 2018年7月6日凌晨,最新一期Science背靠背在線發表了2篇COF相關研究。一篇是由美國西北大學WilliamR.
瑞典正式啟動生命基因研究項目
???????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7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正式啟動由其負責的瑞典生命基因研究項目。 ???????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當天發表新聞公報說,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10芝加哥國際生物大會上,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已確定項目正式啟動。這一項目旨在充分利用瑞典醫學資源優勢,例如完善的人口注冊
基因檢測能“解碼生命”嗎(關注)
? 花上幾百元,收到一個基因試劑盒,采集一點唾液或血液,再寄回基因檢測公司進行檢測。過一段時間,你就能得到一份關于自己基因的分析報告,其中包括患病風險、祖源信息、天賦技能、情緒社交……最近,這類基因檢測在網上很火爆,不少網絡紅人都有推薦。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更加關心和注重自身的健康狀況
對話深圳國家基因庫主任王韌:基因“存讀寫”
如果一定要給王韌加一個標簽的話,了解他的人大多數會選“國際化”。1982年,他成為中國農科院第一批留美博士,隨后歷任中國農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國際生物防治所副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國際水稻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秘書長兼任世界銀行國際農業研究基金秘書處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