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腸癌無創檢測開啟“癌癥早診”新時代
大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正常和高危人群中開展大腸癌早期檢測可有效提高早期大腸癌的檢出率。現有便潛血,結腸鏡等檢測技術的局限性和缺陷導致我國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居高不下,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經濟負擔。 癌癥控制關口前移已成為國家政策,2017年將實現全國癌癥普遍篩查,由此引發癌癥篩查的巨大新市場。新市場呼喚安全、有效、可靠的癌癥早期篩查檢測產品。 在2014年12月全國消化系統疾病微創技術論壇會大腸癌篩查技術專場中,與會消化系統腫瘤專家對Septin9基因甲基化大腸癌檢測(S9檢測)是大腸癌早檢的有效方法形成普遍共識。 S9檢測為德國Epigenomics公司的全球ZL產品,由博爾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中國,并于2014年10月通過CFDA審核并獲得中國進口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注冊證號:國械注進20143405186),是中國目前唯一獲得審批,可應用于臨床的無創早期大腸癌血液檢測產品。 ......閱讀全文
早期大腸癌無創檢測開啟“癌癥早診”新時代
大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正常和高危人群中開展大腸癌早期檢測可有效提高早期大腸癌的檢出率。現有便潛血,結腸鏡等檢測技術的局限性和缺陷導致我國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居高不下,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經濟負擔。 癌癥控制關口前移已成為國家政策,2017年將實現全國癌癥普遍篩查
驗血即可精準檢測早期大腸癌
善于研發精密儀器的日本島津制作所等機構日前宣布,它們研發了一種高精度血液檢測技術,對早期大腸癌的檢測精準度可達96%。 2012年神戶大學研究人員曾發現,血清中有4種代謝物可在大腸癌診斷中作為標識,并為此制定了預測診斷方法。但實際篩查發現,血液檢測的精準度和特異性不足。島津制作所和神戶大學、日
精準醫療之大腸癌血液檢測
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僅次于肺癌、肝癌和胃癌的全球第四大最致命的癌癥,每年奪走近70萬人的生命。大腸癌是一種現代疾病:在發達國家具有最高的發病率。但隨著全球變得更為富有,越來越多的人轉向西方飲食和生活方式,大腸癌的發病率還有可能增加。篩查結腸癌已成為世界上許多
Nature專題:第四大致命癌癥大腸癌
每年奪走近70萬人的生命,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成為了僅次于肺癌、肺癌和胃癌的全球第四大最致命的癌癥。大腸癌是一種現代疾病:在發達國家具有最高的發病率。但隨著全球變得更為富有,越來越多的人轉向西方飲食和生活方式,大腸癌的發病率還有可能增加。 最新一期(5月14日)
大腸癌悄然躍居深圳新發癌癥第二位
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2014年度深圳腫瘤登記報告顯示,結直腸癌(大腸癌)已經悄然躍居深圳每年新發癌癥的第二位,去年新發病總人數達到1823例,且在男性和女性的癌癥排位中均靠前。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消化內科顧問醫生、港大臨床助理教授司徒偉基表示,從大腸息肉發展到大腸癌往往需要7—10年,大腸癌比大部
癌癥檢測
什么是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細胞產生的,存在于細胞.組織或體液中,能用化學或免疫方法定量、證明癌腫存在(或在某一臟器存在)、可以監測腫瘤治療和預后的物質。有的腫瘤標志物在正常人體內不存在,罹忠癌癥后才會出現,有的則是罹患癌癥后水平會顯著高于正常人,因此,腫瘤標志物檢查可以檢測到早期癌癥的蹤
大腸癌的治療
??? 治療??? 1.手術治療??? (1)治療結腸癌的方案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I、II和III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區域淋巴結清掃,根據癌腫所在部位確定根治切除范圍及其手術方式。IV期患者若出現腸梗阻、嚴重腸出血時,暫不做根治手術,可行姑息性切除,緩解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大腸癌的病因
大腸癌的發生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癥、大腸腺瘤、遺傳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蟲病、盆腔放射、環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鉬)、吸煙等有關。
大腸癌的概述
大腸癌(large intestinecancer),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系密切。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
大腸癌的檢查
???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生化全項(肝腎功能+血清鐵)、大便常規+便潛血等化驗檢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有無缺鐵性貧血、肝腎功能等基本情況。進行血腫瘤標記物癌胚抗原(CEA)檢測,有助于腫瘤的診斷。在大腸癌患者中,CEA水平高并不表示均存在遠處轉移;有少數轉移瘤患者,CEA并不
大腸癌的手術治療
(1)治療結腸癌的方案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Ⅰ、Ⅱ和Ⅲ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區域淋巴結清掃,根據癌腫所在部位確定根治切除范圍及其手術方式。IV期患者若出現腸梗阻、嚴重腸出血時,暫不做根治手術,可行姑息性切除,緩解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2)直腸癌根治性治療的基礎是手術。直腸手
癌癥檢測新手段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種針對不具有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癌(NSCLC)患者,為他們提供預后信息的血液檢測,能夠降低癌癥晚期的診療成本,并提高NSCLC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VeriStrat多肽組質譜檢測(由美國Biodesix公司研發),用于幫助臨床醫生對不具有EGFR突變的晚期NSC
癌癥基因檢測標準
據世界癌癥預防組織機構統計,現今社會每100人就有1人因患癌癥而死亡, 每年死亡的人數中,1/5是死于癌癥。未來20年里,癌癥將繼續位居人類死因首位。 癌癥的新認識 癌癥只是慢性病,一類與冠心病、糖尿病有所類似的慢性病 癌癥是生活方式疾病,80%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遺傳、疾病、環境與職
聚集癌癥血液檢測
雖然實體腫瘤的檢測仍然是癌癥診斷中的常規程序,但新一代測序等現代技術,已經使科學家們能夠更詳細地跟蹤腫瘤的組織起源。許多腫瘤會脫落細胞,稱為外泌體(exosome)的囊泡,也有DNA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的痕跡。最近的研究表明,這些碎片可以作為標記物,來監測疾病的進展,甚至有助于研究人員在癥狀出現之
科技進步能夠延緩大腸癌的發病風險
據調查,美國境內每年都有140000人被確診患有大腸癌。作為影響大腸組織的癌癥類型,大腸癌是美國境內男性致死率第二高,女性致死率第三高的癌癥類型。根據美國癌癥學會的數據,平均每天都有50000人因為患大腸癌而死亡。 年齡是大腸癌發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許多被確診患有大腸癌的患者年齡都在50歲
具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的人群需要及早接受檢測
一名癌癥研究專家建議我們,如果哪位有著大腸癌或者直腸癌的家族患病史的話,那么最好在50歲之前開始去醫院接受相關的檢查。 來自賓州州立Health Hershey醫學中心的大腸與職場手術主任,Walter Koltun博士聲稱,對于家中有近親屬患有大腸癌或結腸癌的人來說,他們患上述疾病的風險會有
基因檢測讓腸癌提早5年現形
我們一直說,包括癌癥在內的所有疾病,要早發現早治療。但問題是,癌癥的恐怖在于你很難早知道,很難早治療,往往是,等發現了,就已是中晚期了。但近日,科技再一次顯示出它的強大力量——在浙江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西湖對弈·癌癥早期篩查與防治跨界高峰論壇上,來自國內的癌癥治療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用一組
大腸癌的臨床表現
? ? 臨床表現 ? ??? 大腸癌早期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展,癥狀逐漸出現,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癥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變。大腸癌因其發部位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及體征
大腸癌的內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將纖維結腸鏡伸入到結腸起始部位回盲部,檢查結腸和直腸腸腔,并在檢查過程中進行活檢和治療。結腸鏡檢查比鋇劑灌腸X射線更準確,尤其對結腸小息肉,通過結腸鏡摘除并行病理學確診。良性息肉摘除可預防其轉變為結直腸癌,癌性息肉有助于明確診斷和治療。
日本發現大腸癌復發機理
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的研究團隊采用患者身上提取的結腸癌細胞進行培養,再用干細胞特有的LGR5遺傳因子進行熒光標識,然后移植到小鼠身上,進行治療實驗。結果發現,雖然藥物可以殺死干細胞,使癌細胞停止增長,但是停止用藥后,干細胞會再次出現,導致癌細胞繼續擴大。 這是由于從干細胞分化來的短命細胞會發
大腸癌的臨床表現
大腸癌早期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展,癥狀逐漸出現,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癥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變。大腸癌因其發部位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及體征。 1.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
癌癥的臨床檢驗檢測
1.腫瘤標記物雖然腫瘤標記物缺乏特異性,但在輔助診斷和判斷預后等方面仍有一定價值。主要包括酶學檢查,如堿性磷酸酶,在肝癌和骨肉瘤患者可明顯升高;糖蛋白,如肺癌血清ɑ酸性糖蛋白可有升高,消化系統腫瘤CA19-9等增高;腫瘤相關抗原,如癌胚抗原(CEA)在胃腸道腫瘤、肺癌、乳腺癌中可出現增高,甲胎蛋白(
癌癥基因檢測的現狀
目前,化療總體有效率在30%到40%,而通過基因檢測篩選出獲益病人,有效率可以提高到80%。分子檢測為癌癥治療模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癌癥治療開始邁入個性化治療的新天地。 目前,在國外,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強制要求用藥前進行EGFR、KRAS等基因檢測。另一權威機構NCCN(
兒童癌癥基因檢測,任重而道遠
兩項獨立的先驅性臨床研究同時發現了四成兒科癌癥患者腫瘤或生殖系的共有突變,這些共有突變位點在癌癥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潛在的臨床意義。 發現該成果的科研團隊由得克薩斯兒童癌癥中心和貝勒醫學院領銜,兩個團隊共同致力于開發疾病確診初期的癌癥干預手段。另外,波士頓兒童醫院達納法博癌癥中心與布萊根婦女醫
一滴血,就能驗出13種癌癥,這種技術可望于3年內商業化
癌癥是現今人類最大的疾病死因之一,能提早發現及治療,就能提高治愈率,因此檢測方法也成重要的關鍵。目前傳出日本有一種最新的檢驗技術,僅需一滴血液,就能驗出13種癌癥,這種技術可望于3年內商業化。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指出,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開發出一種新的早期癌癥檢驗方法,就是
來茂德小組找到可準確預測大腸癌是否擴散的生物標記
癌癥的發現與診斷,可以從癌細胞的分泌產物中找到線索。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來茂德指導的課題組在大腸癌細胞的分泌產物中找到了兩種蛋白質,它們可能成為準確預測大腸癌是否會擴散的生物標記。 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的《蛋白質組學研究雜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
尿檢新技術有助于盡早發現和治療乳腺癌和大腸癌
日本日立公司和住友商事公司日前聯合宣布,它們開發出一種可通過尿液檢查乳腺癌和大腸癌的新技術,這種簡易的癌癥篩查技術將有助于盡早發現和治療這兩種癌癥。 日立公司發布的一份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尿液中的大量代謝物,成功開發出的這項新技術,可以識別健康人、乳腺癌患者以及大腸癌患者的尿液樣本。新
木瓜種子含抑制大腸癌成分
日本一項新研究顯示,木瓜種子中的一種成分能對大腸癌增殖的蛋白質起到抑制作用。這一發現將有助于開發出治療和預防大腸癌的有效藥物。 大腸細胞內異常蛋白質過剩堆積后,促進細胞增殖的基因就會變得活躍,最終導致癌細胞不斷增殖。 岡山大學教授中村宜督率領的研究小組發現木瓜種子中含有的異硫氰
華人研究,大腸癌有效預后基因
由脂肪細胞分泌的膠原樣蛋白質即脂聯素,脂聯素由ADIPOQ基因生成。ADIPOQ基因的變異可能會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種癌癥的風險增加相關。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 ADIPOQ基因特定的變異與大腸癌風險或高或低相關,相關研究發表在Genetic Testing and Molecular
大腸癌圍手術期患者照護
結腸包括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下接直腸,成人結腸全長平均約150cm。結腸癌是來源于腸粘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主要病因:飲食與致癌物質;結腸慢性炎癥;遺傳因素;癌前病變。因此對大腸癌患者照護有其特殊要求。【護理評估】1.術前評估(1)健康史和主訴:評估既往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