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問愈透創更新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籍華裔物理學家……這三個定語后,是“李政道”這個名字。10月30日,錢學森逝世一周年之際,近八十四高齡的李政道站在北京師范大學“首屆創新中國論壇”的講壇上,就創新之道深情寄語大學生。破解“錢學森之問”,告慰老友英靈,并助祖國教育改革一臂之力,這是李政道的一大心愿。 “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問愈透,創更新”,這是李政道給學生們的建議。 在當天的演講中,李政道回顧了錢學森的成才道路和自己的求學歷程,他認為:老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力更生。 “培養善于創新的人才需要一對一的‘精英教育’。而這一比例,目前我國許多大學都沒有做到。”參照錢學森曾經就讀的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師生比例,李政道得出結論。他解釋,一位教授可以輔導三四位學生,但必須抽出時間實現“一對一”。 “大學生如何培養創新思維、什么樣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創新能力提升……”演講結束后......閱讀全文
首屆創新中國論壇成功舉行
求答“錢學森之問”:中國如何培養創新人才?????? 由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為論壇主席,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北京師范大學承辦的首屆“創新中國論壇”于10月30日在北京師范大學英東學術會堂成功舉行。本屆論壇以“
李政道: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問愈透-創更新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籍華裔物理學家……這三個定語后,是“李政道”這個名字。10月30日,錢學森逝世一周年之際,近八十四高齡的李政道站在北京師范大學“首屆創新中國論壇”的講壇上,就創新之道深情寄語大學生。破解“錢學森之問”,告慰老友英靈,并助祖國教
科學時報社舉辦“首屆創新中國論壇”
10月30日,首屆“創新中國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以“求答錢學森之問:中國如何培養創新人才”為主議題。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論壇由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
李政道與教育學者共答“錢學森之問”
李政道先生作報告:要創新 需學問 ? 過去的一年里,“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句震聾發聵的疑問一直是教育界、知識界、學術界的熱點話題。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在北京逝世。隨著大師的遠去,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引起了上至國務院總理下至普通民眾
李政道:做學問是我一生的追求
李政道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接受《科學時報》獨家專訪 “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需學問;問愈透,創更新。”在首屆“創新中國論壇”上,著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先生用寥寥數語講述了學、問與創新的關系。而在數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一直踐行這種創新,為他
“錢學森紀念園”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落成
12月22日上午,“與大師對話”系列雕塑之錢學森紀念園落成揭幕儀式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在舉行儀式前,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會見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榮譽院長、錢學森先生之子錢永剛,雙方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交流座談。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成進參加會見。盧建軍說,作為杰出校友,錢
激發創新活力-中國自動化學會首設“錢學森獎”
“為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自動化學會設立‘錢學森獎’,旨在深切緬懷和學習這位學會創始人,獎勵在控制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與認知計算等相關領域取得原創性成果的科技工作者,激發創新活力。”12月7日,在河北衡水舉行的“2019中國自動化學會自動化及人工智能頒獎盛典暨‘錢學森獎’啟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
楊振寧做客中國農大:做學問要善于討論勤于創新
4月18日下午,著名物理學家、首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做客中國農大“名家論壇”,在農大東區曾憲梓報告廳與師生分享他的學習與研究經歷,鼓勵師生做學問要善于和別人討論、敢于表達觀點、勤于創新思維。 已是90歲高齡的楊振寧在講座中口齒清晰、思路敏捷。他以“我的學習和研究經歷”
創新中國論壇綜述:創新人才培養,箭在弦上,路在何方
日前,由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的首屆“創新中國論壇”成功落下帷幕。 作為論壇主席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心系祖國,關注祖國的未來,令人敬佩。尤其,他在會上就創新之道發表的主旨演講
首屆創新中國論壇在京舉行
李政道李佩王志珍黃祖洽葉銘漢秦伯益朱清時張信剛張杰吳德星胡建淼林崇德韓水法章啟群熊丙奇 ?王長樂 10月31日,以“求答錢學森之問:中國如何培養創新人才”為主議題的首屆創新中國論壇舉行,來自全國教育界、知識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針對創新與人才培養領域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美籍華裔物理
錢學森論壇聚焦寧夏水治理現代化
9月27日,第十期錢學森論壇在寧夏銀川舉行。國家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馬順清及10余位水利、航天、經濟社會等領域院士和專家出席,圍繞新時期治水方針作主旨報告。 當前,我國水治理形勢嚴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 中科院院士傅伯
錢學森論壇聚焦寧夏水治理現代化
9月27日,第十期錢學森論壇在寧夏銀川舉行。國家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馬順清及10余位水利、航天、經濟社會等領域院士和專家出席,圍繞新時期治水方針作主旨報告。 當前,我國水治理形勢嚴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 中科院院士傅伯
中國—以色列產業創新合作論壇在蘭舉辦
9月22日,作為第四屆蘭州科博會系列活動之一的“中—以產業創新合作論壇”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出席并致辭。本次論壇立足中以兩地,面向全球,旨在為政府、企業、專家、學者及社會組織提供科技創新與發展的對話、交流、協調與合作的平臺。蘭州高新區管委會與維昌洋行中國有限公
李政道先生與當代中國科學
近日,李政道先生以近98歲高齡在美國仙逝,海內外科學界同聲震悼。李政道名列20世紀偉大物理學家之中,必將永垂青史。同時,他對中國科學事業的巨大貢獻也必將銘刻在當代中國科學史上,令人緬懷和思考。一李政道作為一位科學天才,上大學后不久就得到了熟悉他的師友的公認。而李政道進入中國科技領導機關的視野也非常早
2018“中國東盟創新年”啟動儀式創新論壇在京舉行
??? 2018年4月12日,由科技部與新加坡外交部、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的2018“中國-東盟創新年”啟動儀式暨中國-東盟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東盟輪值主席國、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分別向大會致賀信。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新加坡貿工部、國家發展部資深國務部長許寶琨分別宣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逝世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享年98歲 錢學森 資料圖片 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和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錢學森,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時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
第四屆創新中國論壇在京召開
“必須從國家戰略頂層設計層面,把好戰略性資源出口和破壞性開發的尺度,用政策機制調控當前不當的戰略性資源經濟行為,保障我們寶貴的戰略資源不再遭到掠奪性破壞”——11月15日在京舉行的“第四屆創新中國論壇”,以國家戰略資源保障體系建設為主題,觀點犀利,見仁見智,對國家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問題,從
2022年宇航領域十大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發布
11月21日,2022年中國航天大會/2022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南海口拉開帷幕。開幕式上,受中國航天大會學術委員會委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發布了最新評選出的10個宇航領域熱點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 2022年宇航領域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包括:宇宙物理動
上海市科協第二十屆學術(創新)年會舉行
11月29日,由上海市科協、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聯合舉辦的上海市科協第二十屆學術(創新)年會舉行。本次年會包含第十七屆上海市科技精英頒獎、主題論壇暨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作品展開幕式兩部分。上海市副市長劉多出席并為“第十七屆上海市科技精英”獲獎者頒獎。頒獎儀式由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
李政道:一位“藝味十足”的科學巨人
? 6月19日,來到無錫參加上海世博會六大主題論壇之一“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參觀科技成果展。 6月20日在上海世博會第三場主題論壇“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的主題演講中,一位老人的出現備受各國參會嘉賓矚目,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
專家匯聚-共憶“錢學森與中國載人航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986.shtm 12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辦學術研討會、“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我忠于中國人民”》贈書儀式以及“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線上課程”上線儀式等系列活動,以此回
專家匯聚-共憶“錢學森與中國載人航天”
12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辦學術研討會、“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我忠于中國人民”》贈書儀式以及“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線上課程”上線儀式等系列活動,以此回顧錢老堅守初心、愛國奮斗的一生,在全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進一步弘揚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
中國ZL年會“校園發明與創新”高峰論壇舉行
中國ZL年會(2011·北京)“校園發明與創新”高峰論壇于11月10日在北京國家農業展覽館舉辦。中國ZL年會組委會秘書長劉燕新表示,2010年全國ZL申請量首次突破百萬,國內ZL申請量達到122.2萬件,整體質量仍然有待提高。 中國ZL年會組委會秘書長劉燕新表示,2010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
2022年“中國創新50人論壇”在南昌舉行
8月25日,2022年中國創新50人論壇在南昌舉行。論壇以“人才引領·創新高地”為主題,圍繞人才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重要引領支撐作用,邀請政產學研各界專家學者,開展廣泛、深入的研討交流,推動科技創新、人才培育和區域發展的深度融合,助力人才資源向創新優勢轉化。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一級巡視員(主持工作)、創
中國創新創業創造50人論壇“共識”發布
近日,“中國創新創業創造50人論壇” (以下簡稱論壇)在廣州正式啟動,會上發布了“中國創新創業創造50人論壇共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為該論壇的創始人和召集人。 中國創新創業創造50人論壇是一家非官方、非
首屆中國食物與營養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論壇現場。中國農科院供圖9月17日,2022年(首屆)中國食物與營養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以“推動營養導向 踐行大食物觀”為主題,圍繞更好踐行大食物觀,推動食物、營養與健康事業發展進行研討。論壇由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和永續未來前沿技術
徐光憲:認真做學問自然能創新
徐光憲網名“老頑童”,他也很喜歡看金庸的小說,但他希望年輕人不要看,要等到年紀大了再看,因為“年輕人的時間最寶貴,記憶力最強,一定要在年輕時把基礎打好”。 圖片說明:徐光憲寄語人民網網友 徐光憲是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也是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4月12日,他給上海交通大
《錢學森》:讀懂錢學森這本豐厚的大書
《錢學森》,中央電視臺、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錢學森》攝制組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定價:28.00 元 為緬懷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紀念錢學森逝世一周年,中央電視臺六集傳記電視紀錄片《錢學森》于10月25日晚22:30起在中央電視臺一套、10月26日晚19:
紀念錢學森誕辰110周年暨“山水城市”論壇舉行
12月11日,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先生誕辰110周年。由中國建筑學會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主辦的“紀念錢學森誕辰110周年暨‘山水城市’學術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行,國內外建筑行業的知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研討錢學森“山水城市”理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傳承、發展與實踐。 錢學森先生不僅是中
“中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2012”在京舉行
10月18日,由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中科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微軟公司主辦,中科院自然與社會交叉科學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2012”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召開。政策與管理所所長穆榮平致歡迎辭。 亞太經合組織(APEC)首腦峰會東道國委員會主席、美國總統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