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預后介紹
近年早期診斷和常規使用IVIG替代治療使本病的預后大為改觀,均能健康存活,年齡最大者已70歲。凡未接受正規IVIG治療者,大約50%以上伴發慢性肺部感染,且常有阻塞性肺部疾病或肺源性心臟病,患兒很少能度過幼兒期。伴發慢性播散性腸道病毒感染者也不少見。另有約2%的病例因伴發淋巴網狀組織惡性腫瘤而死亡。......閱讀全文
小兒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預后介紹
近年早期診斷和常規使用IVIG替代治療使本病的預后大為改觀,均能健康存活,年齡最大者已70歲。凡未接受正規IVIG治療者,大約50%以上伴發慢性肺部感染,且常有阻塞性肺部疾病或肺源性心臟病,患兒很少能度過幼兒期。伴發慢性播散性腸道病毒感染者也不少見。另有約2%的病例因伴發淋巴網狀組織惡性腫瘤而死
小兒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檢查介紹
外周血缺乏B細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和IgE)明顯下降是該病的主要實驗室特征。 1.病兒血清總Ig 一般不超過200~250mg/dl;IgG可能完全測不到,少部分病例可達200~300mg/dl,但一般低于100mg/dl;IgM和IgA微量或測不出。 2.抗體反
小兒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簡介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XLA)是由于人類B細胞系列發育障礙引起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為原發性B細胞缺陷的典型代表。也稱為先天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僅男孩發病。以反復發生細菌性感染為主要臨床特征。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預后方法
近年早期診斷和常規使用IVIG替代治療使本病的預后大為改觀,均能健康存活,年齡最大者已70歲。凡未接受正規IVIG治療者,大約50%以上伴發慢性肺部感染,且常有阻塞性肺部疾病或肺源性心臟病,患兒很少能度過幼兒期。伴發慢性播散性腸道病毒感染者也不少見。另有約2%的病例因伴發淋巴網狀組織惡性腫瘤而死亡。
治療小兒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簡介
IVIG替代療法,可控制大多數XLA患兒的感染癥狀、全身狀況迅速改善,伴發病癥如關節疼痛、吸收不良和貧血等也明顯緩解。IVIG治療對預防和治療腸道病毒感染,如急性或慢性柯薩奇和埃可病毒尤為重要。 IVIG治療宜早開始,以免發生感染所致不可逆性器質性損害。大劑量(400mg/kg,每3~4周1次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概述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為X-連鎖隱性遺傳病,是由于人類B細胞系列發育障礙引起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本病僅見于男性,又名Bruton。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病因
其病因為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缺陷,使原始B淋巴細胞向前B淋巴細胞的分化過程受阻,使成熟B淋巴細胞的壽命縮短,外周血缺乏B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導致各類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對很多抗原不能產生特異抗體反應,機體發生免疫缺陷。從而易反復發生細菌感染。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檢查
(一)常規免疫功能評價 1.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少于250mg/dl,IgG少于200mg/dl,IgA、IgM、IgD和IgE均難以測到。 2.在循環中表面帶有Ig樣抗原的B細胞顯著減少,這點與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不同。 3.缺乏同種血球凝集素或效價很低。 4.對菌苗接種抗體反應極低或缺
治療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相關介紹
1.原則是用替代療法,補充患者不能產生的抗體 方法是周期性地肌肉注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人體正常血清IgG約12g/L。此方案雖只能維持患者血清IgG在2g/L水平,但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長年反復注射,會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瘢痕形成,偶爾發熱、皮疹、蕁麻疹、哮喘和血壓下降等休克樣反應,應及時按過敏性休
概述小兒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臨床表現
該病僅見于男孩,約有近半數病兒可詢問到家族史。由于母體IgG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故患兒一般在出生后數月內可不出現任何癥狀。隨著母體IgG的不斷分解代謝而逐漸減少,病兒多于生后4~12個月開始出現感染癥狀。 1.反復感染 最突出的臨床表現是反復嚴重的細菌性感染,尤以莢膜化膿性細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并發癥
長年反復注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會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瘢痕形成,偶爾出現發熱,皮疹,蕁麻疹,哮喘和血壓下降等休克樣反應。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鑒別診斷
1.嬰兒期暫時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 血清IgG很低,而IgA和IgM正常。外周血中B細胞計數正常。淋巴結活檢雖缺少成熟漿細胞,但有漿細胞樣淋巴細胞。一般不超過18個月即可恢復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 2.正常5~9個月月齡嬰兒 血清IgG雖低,但高于350mg/dl。血清中可測到IgM及IgA
關于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簡介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為X-連鎖隱性遺傳病,是由于人類B細胞系列發育障礙引起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本病僅見于男性,又名Bruton。 2018年5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被收錄其中。
分析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病因
其病因為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缺陷,使原始B淋巴細胞向前B淋巴細胞的分化過程受阻,使成熟B淋巴細胞的壽命縮短,外周血缺乏B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導致各類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對很多抗原不能產生特異抗體反應,機體發生免疫缺陷。從而易反復發生細菌感染。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臨床特征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XLA)是由于人類B細胞系列發育障礙引起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為原發性B細胞缺陷的典型代表。也稱為先天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僅男孩發病。以反復發生細菌性感染為主要臨床特征。
關于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鑒別診斷介紹
1.嬰兒期暫時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 血清IgG很低,而IgA和IgM正常。外周血中B細胞計數正常。淋巴結活檢雖缺少成熟漿細胞,但有漿細胞樣淋巴細胞。一般不超過18個月即可恢復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 2.正常5~9個月月齡嬰兒 血清IgG雖低,但高于350mg/dl。血清中可測到IgM及IgA
關于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常規免疫功能評價 1.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少于250mg/dl,IgG少于200mg/dl,IgA、IgM、IgD和IgE均難以測到。 2.在循環中表面帶有Ig樣抗原的B細胞顯著減少,這點與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不同。 3.缺乏同種血球凝集素或效價很低。 4.對菌苗接種抗體反應極低或缺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臨床表現
在出生4~6個月以后,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G(IgG)的保護作用消失,開始反復發生嚴重細菌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常見有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等,亦可發生腦膜炎、骨髓炎及化膿性關節炎等。但對毒素及真菌則無特殊易感性。患兒淋巴結發育不良,扁桃體小或缺如,雖反復發生感染,但淋巴結及脾臟均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臨床檢查方法
外周血缺乏B細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和IgE)明顯下降是該病的主要實驗室特征。1.病兒血清總Ig一般不超過200~250mg/dl;IgG可能完全測不到,少部分病例可達200~300mg/dl,但一般低于100mg/dl;IgM和IgA微量或測不出。2.抗體反應同族紅細胞凝集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臨床治療方法
IVIG替代療法,可控制大多數XLA患兒的感染癥狀、全身狀況迅速改善,伴發病癥如關節疼痛、吸收不良和貧血等也明顯緩解。IVIG治療對預防和治療腸道病毒感染,如急性或慢性柯薩奇和埃可病毒尤為重要。IVIG治療宜早開始,以免發生感染所致不可逆性器質性損害。大劑量(400mg/kg,每3~4周1次)明顯優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臨床表現
該病僅見于男孩,約有近半數病兒可詢問到家族史。由于母體IgG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故患兒一般在出生后數月內可不出現任何癥狀。隨著母體IgG的不斷分解代謝而逐漸減少,病兒多于生后4~12個月開始出現感染癥狀。1.反復感染最突出的臨床表現是反復嚴重的細菌性感染,尤以莢膜化膿性細菌,如溶血性鏈球菌、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檢查及診斷
檢查 (一)常規免疫功能評價 1.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少于250mg/dl,IgG少于200mg/dl,IgA、IgM、IgD和IgE均難以測到。 2.在循環中表面帶有Ig樣抗原的B細胞顯著減少,這點與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不同。 3.缺乏同種血球凝集素或效價很低。 4.對菌苗接種抗體反應
關于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實驗診斷的簡介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為X-連鎖隱性遺傳病,是由于人類B細胞系列發育障礙引起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本病僅見于男性,又名Bruton。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實驗診斷是通過免疫學、基因檢測、病理組織活檢等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
簡述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臨床表現
在出生4~6個月以后,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G(IgG)的保護作用消失,開始反復發生嚴重細菌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常見有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等,亦可發生腦膜炎、骨髓炎及化膿性關節炎等。但對毒素及真菌則無特殊易感性。患兒淋巴結發育不良,扁桃體小或缺如,雖反復發生感染,但淋巴結及脾臟均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鑒別診斷及并發癥
鑒別診斷 1.嬰兒期暫時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 血清IgG很低,而IgA和IgM正常。外周血中B細胞計數正常。淋巴結活檢雖缺少成熟漿細胞,但有漿細胞樣淋巴細胞。一般不超過18個月即可恢復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 2.正常5~9個月月齡嬰兒 血清IgG雖低,但高于350mg/dl。血清中可測到I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在出生4~6個月以后,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G(IgG)的保護作用消失,開始反復發生嚴重細菌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常見有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等,亦可發生腦膜炎、骨髓炎及化膿性關節炎等。但對毒素及真菌則無特殊易感性。患兒淋巴結發育不良,扁桃體小或缺如,雖反復發生感染,但淋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其病因為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缺陷,使原始B淋巴細胞向前B淋巴細胞的分化過程受阻,使成熟B淋巴細胞的壽命縮短,外周血缺乏B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導致各類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對很多抗原不能產生特異抗體反應,機體發生免疫缺陷。從而易反復發生細菌感染。 臨床表現 在出生4~6個月以后,
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檢查
1.免疫球蛋白 血清IgG、IgA、IgE缺乏或明顯降低,極個別病人血清IgA和IgE可升高者,血清IgM水平正常或高達1000mg/ml,呈IgM多克隆擴增。IgM增高與反復和慢性刺激有關,而不是CD40L缺陷的直接結果。T細胞依賴性抗原(如噬菌體φx174)抗體反應示IgM抗體反應降低,無
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癥狀
1.感染 隨著來自母體的抗體衰減,XHIM患兒在出生后6個月~2歲出現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細菌性中耳炎和肺炎,卡氏肺囊蟲肺炎可為本病最早的表現。胃腸道并發癥和吸收障礙也較常見,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感染可致遷延性腹瀉。扁桃體、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常見,氣管周圍軟組織感染往往威脅生命。因中性白細胞減少而
關于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實驗診斷的實驗室檢查
1.常規免疫功能診斷 (1)血清蛋白電泳提示丙種球蛋白極低,甚至測不出。 (2)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少于250mg/dl,IgG少于2g/l,,IgA、IgM、IgD和IgE均難以測到。 在循環中表面帶有Ig樣抗原的B細胞顯著減少,一般CD19+B 淋巴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