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灰霾研究成果讓防治更有針對性尾氣治理成重點
在重慶市主城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但為何灰霾天氣卻沒有明顯減少?什么原因導致灰霾持續不散?應該采取哪些措施趕走灰霾? 自2006年以來,重慶市環保局持續開展《主城灰霾形成機理基礎研究》,對這些問題作了研究。 把脈――PM2.5主要有8大來源 今年1月,受氣象條件和降水等的影響,大氣污染物長時間懸浮于空中不能擴散,導致重慶灰霾天氣一直持續。自從“藍天行動”實施以來,重慶主城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但灰霾天氣卻并沒有明顯減少。 記者從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獲悉,灰霾天氣沒有明顯減少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PM2.5的存在。研究顯示,重慶主城區的PM2.5主要有8大來源:機動車尾氣、道路揚塵、建筑施工塵、土壤塵、二次粒子(硫酸鹽和硝酸鹽)、燃煤、生物質燃燒塵以及餐飲油煙。 由于近年來重慶市主城區燃煤電廠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其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也相應增加,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恰恰是PM2.5中硫酸鹽、......閱讀全文
重慶灰霾研究成果讓防治更有針對性--尾氣治理成重點
在重慶市主城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但為何灰霾天氣卻沒有明顯減少?什么原因導致灰霾持續不散?應該采取哪些措施趕走灰霾? 自2006年以來,重慶市環保局持續開展《主城灰霾形成機理基礎研究》,對這些問題作了研究。 把脈――PM2.5主要有8大來源 今年1月,受氣象條件和降水等的
PM2.5:灰霾天氣的元兇
11月1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首度對PM2.5測定方法進行規范。11月16日,環保部相關負責人通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于當天起開始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
多地空氣重度污染-環保部:三原因致大規模霧霾
環境保護部今日通報,我國中東部地區發生大面積灰霾污染。根據對74個城市496個監測點位的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網的監測,結果表明,多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級別,首要污染物為PM2.5。 有關負責人說,造成大范圍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利氣象條件造成污染物持續累積;二是機動車尾氣排放;三是北
我國今年將對灰霾天氣影響空氣質量展開環境監測
國家環保部2月22日在西安舉行的全國環境監測會議提出,今年環境空氣質量評價將增加污染源排放溫室氣體以及灰霾天氣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等試點監測內容,并在環境管理上應用技術創新的成果,加強對生物毒性等污染物監測。
民進中央建議盡快制定細粒子污染物監測標準
民進中央建議盡快制定細粒子污染物監測標準 改進大氣環境質量評價體系 在正在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民進中央提出提案建議,希望借鑒國際上空氣質量監測評價的一些通行做法,對我國現行的空氣質量標準和評價(API指數)體系進行修改完善。 大量研究表明,當前我國的大氣污染結構已由過去的煤
環保專家解讀杭州灰霾天氣:本地污染源占主導
PM2.5、霾這兩個名詞,從來沒有像過去的6天里這樣“深入人心”。 霧霾的病根究竟在哪里? 杭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鴻銘在2013中國城市學年會的致辭中,曾提到過一個數據:就PM2.5而言,除了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這些“本地產”居多的以外,冬季和夏季的輸送因素分別達到72.6%和56.
環保部今年首度回應霧霾防治
核心提示 近日,我國部分地區多次出現持續大范圍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再次引發公眾對空氣質量尤其是PM2.5的關注。 霧霾天氣與空氣污染從何而來,該如何驅散?要喚回朗朗天,出路又在何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接受人民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今年首度回應霧霾與空氣污染相關問題。自然因素和人為
中科院:污染排放是霾形成的內因-精準治霾是關鍵
2016年冬,席卷全國多地的幾輪霾天氣令人印象深刻。霾怎么形成的,又如何有效防治始終是公眾關注的熱點。3月1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大氣灰霾研究媒體發布會,集中介紹中科院在大氣灰霾追因溯源、數值模擬、預警預報、監測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為公眾認識和了解我國的霾治理提供了最新參考。 污染排放和氣象
首個大氣灰霾站落成-可監測多種灰霾特征污染物
圖為河南省首個大氣霧霾監測站室內監測儀器。 今后,河南將可以監測灰霾特征污染物,準確探測環境中低劑量和難以監測的污染物,將開展區域復合污染構成因素與霾污染天氣特征和機理分析,為河南大氣污染防治和大氣復合型污染的相關基礎性研究奠定基礎。” 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大氣灰霾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這一切的
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天增多-人為排放是主因
資料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航班大面積延誤,口罩成為熱銷品,喜歡晨練的人們不得不待在家里……前一段時間,從南方的廣州、杭州到北方的北京、蘭州,霧霾天氣頻繁影響我國多個地區。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9月1日至今,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多發,共發生12次較大范圍的霧霾天氣過
專家稱灰霾或取代吸煙成肺癌頭號致病“殺手”
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煙成為肺癌頭號致病“殺手”? 昨天省政府和環保部聯合舉辦的國際環博會上,專家聚焦“超細灰塵”污染PM2.5,稱治理需要數十年? 今年10月以來,南京連續多天出現了灰霾天氣,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讓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詞匯“PM2.5”進入公眾視野。
連續7天空氣污染nbsp;沈陽啟動緊急預案
民生調查 這幾天,空氣質量、霧霾、PM2.5成了備受社會關注的焦點。1月13日,沈陽市空氣質量指數達到279,空氣質量狀況為中度重污染,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霧霾天到底是怎么“來”的?如何做才能盡最大可能減小危害?隨著環境信息披露越來越公開,更多的環境專
PM2.5來源與不同區域污染控制是灰霾研究兩難點
今年1月灰霾污染過程最嚴重時段,北京城區上空懸浮污染物總量超過4000噸。灰霾污染事件的頻發讓人們陷入沉思:今天的我們如何才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 科學家們正在為此而努力。中科院于2012年9月啟動的“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已經從灰霾的追因溯源、數值模擬、監測技術、控制技術
評論:霧霾覆蓋近半國土-驅散灰霾豈能光靠風吹
上周,“十面霾伏”的情況一直持續,讓不少市民“悶悶不樂”。但是只要一有風來到,或者冷空氣南下,情況就會有所好轉。上周五,期待已久的冷空氣來了,但是強度偏弱,空氣污染狀況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于是有人又提起那句著名的笑談:“環保基本靠吹。” 灰霾并非東莞的ZL,從華北到東南沿海,近期已陸
PM2.5限值已有國標-廣州已著手整治PM2.5污染
廣州可控PM2.5 灰霾天逐年減少 2010年97天,今年以來僅為33天 從11月11日開始,至17日上午,廣州一直處于灰霾天氣中。有市民關心,廣州怎樣才能控制和減少灰霾天氣?17日傍晚,在廣州市環保局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市環保局副局長楊柳表示,造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氣中PM
寧波花400萬建首個“儀器化”監測站監測灰霾天氣
?????? 灰霾監測站除了配備了常規的環境空氣污染物監測儀器外,還增加了能見度、濁度、有機碳、元素碳、氣溶膠粒徑、黑碳等灰霾監測專用儀器,投入了400萬。? ?? “目前,寧波市區的能見度在50公里以上,空氣濕度適中,濁度較低,總體而言,是一個很不錯的天氣。”昨天上午10點,在
中科院權威專家答疑:霾從哪來今后如何治
中國科學院1日發布關于灰霾追因與控制等專項研究成果,該研究主要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分析這些典型區域霾形成的原因,為控制霾污染提供科學可行的技術和政策解決方案。 霾究竟從哪來?為何“久治不愈”?今后應如何治理?記者采訪中科院權威專家,對此作出解答。 霾從哪來?燃煤等污染擴散上空
中科院權威專家答疑:霾從哪來今后如何治
中國科學院1日發布關于灰霾追因與控制等專項研究成果,該研究主要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分析這些典型區域霾形成的原因,為控制霾污染提供科學可行的技術和政策解決方案。 霾究竟從哪來?為何“久治不愈”?今后應如何治理?記者采訪中科院權威專家,對此作出解答。 霾從哪來?燃煤等污染擴散上空
霧霾從何來?北京的車?天津的油?河北的煤
今年北京共出現4次霧霾天氣過程,在一月份中僅僅5天不是霧霾天。霧霾涉及我國中東部、東北及西南部分地區,其中污染最為嚴重的京津冀區域。 嚴重霧霾的成因何在?彌漫在空氣中的污染物又有哪些來源?京津冀何以成為重污染區?霧霾消散后,治理的腳步仍不會停止。霧霾污染重災區的京津冀區域
春節期間PM2.5最大超標4.7倍-人為污染成主謀
2月17日,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市民在大霧中出行。截至17日8時,受霧霾天氣影響,山東、河北、天津、北京境內局部路段通行受阻。新華社發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17日介紹說,2月9日至15日,受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有所下降。影響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74
我國大氣污染禍首是燃煤還是機動
11日的北京,天藍云白。根據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空氣質量日報》,當日北京空氣質量為良,達二級標準,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當日113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結果顯示,34.88%的城市為一級天,61.63%為二級天,3.49%為非藍天。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日前指出,目前全國約1/5
PM2.5將不再是“被傳說”的指標
減排污染物才是硬道理關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所關注的話題 ■保護公眾健康是這次標準修訂工作最重要的原則和目的,鼓勵各地主動提前實施新標準。 ■目前為止,全國尚未有一個省份制訂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的制定權長期空置。 ■機動車污染已經成為國內大中城市的主要污染貢獻者。
環保部:河北部分鋼企重霾期間惡意應付檢查
環保部21日向媒體通報,根據監測數據顯示,12月20日,全國空氣質量日均值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90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54個,占總數的60%。其中,全國達到嚴重污染的城市共42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5個,占總數的83%。石家莊市PM2.5日均值最高,達到61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
環保部:全國三分之一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
環保部首次公布我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情況,去年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5143.3萬噸,機動車尾氣排放已成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主要來源。 機動車三十年增加25倍 環保部日前發布《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2010年度)》,據《年報》統計,2009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接近1.7億輛,與1980年
環境監測顯示我國1/3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
環保部首次公布我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情況,去年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5143.3萬噸,機動車尾氣排放已成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主要來源。 機動車三十年增加25倍 環保部日前發布《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2010年度)》,據《年報》統計,2009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接近1
環保部承認現行空氣質量評價指標不全面
一項旨在保護人體健康的環境標準的制定工作正在悄然進行。 今天,環境保護部在公開《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報技術規定》這項新環境標準征求意見稿時表示,我國已經制定新的空氣質量監測標準,按照這項標準規定,影響人體健康的細顆粒物有望納入監測范圍。 同時,環境保護部表示
廣東佛山:PM2.5經常超標-臭氧指標也不好
佛山灰霾天氣多發,多項空氣指標為輕度污染以上。 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攝 昨日,佛山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六次會議召開,專題審議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佛山貫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檢查報告。檢查組實地檢查發現,佛山PM2.5常處于超標狀態,臭氧、PM10等多個主要污染指標均處
專家:肺癌成北京市民“第一殺手”-或與灰霾無關
1月29日廣州出現嚴重灰霾天氣一位長沙市民戴著口罩在灰霾中騎行 只要是沒風的日子,北京的市民就可能遭遇這樣的天氣:早起出門,樓房、道路罩上了一層灰色的薄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人們呼吸起來帶著絲絲的不順暢,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甚至會感到難受。這就是經常纏繞在我們城市身邊的
年底前PM2.5監測發布-將拓展到粵東西北
PM2.5監測設備 元宵節后,新一輪霧霾天氣又來襲,前日廣佛肇地區出現PM2.5大面積超標,部分站點達中重度污染級別。昨日空氣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廣州,白云嘉禾繼續出現中度污染。 在昨日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議上,空氣污染治理再度成為環保部門關注的重點。省環保廳表示,2013年環保部
跨年霧霾:標準不硬還是執法太軟
伴著新年的鐘聲,京津冀在霧霾中跨入2017年。2016年12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重度及以上污染;1月2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陜西省共72個城市啟動或維持重污染天氣黃色及以上預警。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會商結果,預計1月3日—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物擴散條件整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