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陳發虎院士牽頭發起的“跨大陸交流與絲路文明聯盟”(ATES)和丁林院士等牽頭發起的“國際巨型高原研究會”(PlateauPlus)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IDSSD)執行委員會正式批準。

      ATES計劃通過構建一個跨學科、跨區域、跨語言的國際合作平臺,探索絲綢之路環境變化與東西方交流及文明演變的關系,為絲路沿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歷史借鑒和發展經驗。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50多個科研機構的200多名專家學者加入了ATES平臺的各項活動。ATES也是“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框架下的國際專題網絡之一,作為IDSSD框架下的國際科學計劃,ATES將進一步深化與絲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積極推動開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跨學科研究與合作。

      PlateauPlus研究會旨在圍繞北美洲的科羅拉多高原、南美洲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非洲的東非高原、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亞洲的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區域,聚焦“全球巨型高原形成演化、環境效應與人類適應研究”主題,揭示地球深部與地表過程的相互作用、環境變化的機制以及人類對極端環境的適應路徑,構建一個新型“深地-表層-人類”耦合的研究范式,深化對地球系統的整體認知,建立開放包容的國際平臺,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國際化的智慧和科學支撐。

      2023年8月,聯合國大會通過《2024—2033年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決議。該決議由UNESCO負責執行,旨在提高各利益攸關方對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各方積極策劃開展相關科研活動和項目,科學支撐人類可持續發展。ATES和PlateauPlus是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系統與資源環境國際合作試點”項目重點支持的兩大核心計劃,同時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統卓越研究群體(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資助。

    相關文章

    青藏高原所牽頭發起的兩項國際計劃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陳發虎院士牽頭發起的“跨大陸交流與絲路文明聯盟”(ATES)和丁林院士等牽頭發起的“國際巨型高原研究會”(PlateauPlus)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科......

    科學家揭示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植物養分重吸收特征

    4月30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元合、副研究楊貴彪等與合作者在《自然—通訊》發表最新成果,解析了高寒凍土區植物養分重吸收特征。植物養分重吸收是指將原本可能流失的養分重新捕獲、回收并再利用的過程......

    青藏高原班怒洋演化歷史獲揭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強團隊同合作者,通過系統整合蛇綠巖年代學、變質-巖漿作用序列、沉積記錄等多學科證據,重建了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以下簡稱班-怒洋)開啟-俯沖-穿時閉合的完整......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湖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青藏高原湖泊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水資源組成之一,影響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的水循環,在支撐生物多樣性、提供關鍵生態系統服務方面極具價值。湖泊變化對氣候和流域水文變化敏感,影響湖泊生物地球化學條件,可對水安全、......

    205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積將增加近20%

    近36年間,氣候變化給青藏高原湖泊帶來哪些影響?湖泊面積和水量發生了什么變化?對湖泊生物地球化學和生態系統以及碳源匯產生什么影響?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研究員朱立......

    氣候變暖讓青藏高原湖泊快速“膨脹”

    氣候變化會給青藏高原湖泊帶來哪些影響?這項研究給出答案。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通過系統量化1986—2022年青藏高原湖泊變化的物理、化學及生態響應,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發現,......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洛隆盆地隆升歷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丁林團隊定量重建了青藏高原東部洛隆盆地的隆升歷史和環境變化,為探索高原生長過程及環境影響提供了新的有力證據。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家科學評論》。洛隆盆......

    青藏高原再添地衣新屬改寫百年地衣“族譜”

    記者16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近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發現了一個地衣新屬——“扁盤衣屬”,并確認該屬包含3個全新物種及5個分類新組合,這為揭示“世界屋脊”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新的例證。相......

    科研團隊解鎖青藏高原大型真菌新密碼

    2月19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真菌重點實驗室的大型真菌資源分類及利用研究團隊發現大批新物種,為青藏高原的生態科學領域注入全新活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

    大西洋氣象干旱不威脅青藏高原水資源安全

    2月20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趙玉彤博士等在《自然》“MattersArising”欄目發表學術評論,對該期刊2023年發表的一項關于大西洋氣象干旱威脅青藏高原水資源安全的研究提出了質疑,認為大......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