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大米”還在廣州流通?近日廣州對餐飲環節食品抽檢,四成五的大米和米制品被檢出鎘超標。昨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2013年第一季度餐飲環節食品及相關產品檢測結果,總體合格率為92 .92%,其中米及米制品的合格率最低,僅為55 .56%,不合格項目即是“鎘”。
據了解,此次廣州市食藥監共抽檢廣州市餐飲環節食品及相關產品共367批次,檢驗合格3 4 1批次,合格率為92.92%。其中抽檢食品及其原料310批次,經檢驗合格2 8 7批次,合格率為92 .58%;抽檢餐飲具57批次,經檢驗合格54批次,合格率為94.73%。
此次抽檢米及米制品合格率最低,共抽檢18批次,其中10批次合格,合格率為55 .56%,不合格的8批次原因都是鎘含量超標。今年2月27日,南方日報報道湖南重金屬鎘超標大米流入廣東市場,然而深糧集團表示問題大米已封存,未流入市場。
對于廣州具體哪些餐飲單位的大米鎘超標不合格,昨日廣州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只公布數據,暫不便公布具體名單。
專家建議
多吃雜食避免鎘中毒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教授潘根興稱,雜交稻特別是超級稻存在著鎘超標的風險。但是,城市居民由于購買市場稻米的隨機性和食物結構的多樣性,一般不會產生鎘中毒問題。“我們講的超級稻健康風險主要是針對就地消費的農民,也就是常年食用自己生產的稻米的農民。”既然雜交稻特別是超級稻存在著這種風險,那么,目前大多數市民都在食用這種水稻加工的米,應該如何避免通過食物鏈吸收過多的鎘元素呢?
潘根興建議,為降低食品中某些元素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動而廣泛攝入各種食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人們應當更加“雜”地取食,“在無法立即消除大米中鎘含量較高傾向的情況下,比如多吃些海產品、豆類產品、瓜子等含鋅量較高的食品,以‘頡頏’食品中含量過多的鎘,降低患病的危險。同時,南方人應該搭配多吃北方食品”。
覆蓋有實驗室培育的牛細胞的大米可以作為可持續食品系統的新型食品成分。韓國延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米粒上涂上魚明膠和食品級酶,作為牛成肌細胞和脂肪組織源性間充質干細胞(adMSC)的支架,合成含有有組織的肉......
在2月14日發表于《物質》的一項研究中,大米被用作培養牛肌肉和脂肪細胞的“支架”,從而產生了一種可食用的牛肉-大米組合,它可以像普通大米一樣烹制。粉紅色的“雜交”牛肉-大米。圖片來源:韓國延世大學韓國......
近日,中國飯店協會與新華網在2023中國餐飲業品牌大會暨第二十四屆中國美食節新品發布會上聯合發布了《2023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由中國餐飲行業統計年報、餐飲業領跑者企業領......
據京東超市發布的名為《2023糧油調味線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1月到9月,京東超市銷售的糧油調味成交額比2019年同期增長大幅增長,其中,南北干貨、調味品、方便食品的成交額增長幅度都超過一倍......
春回大地天漸暖,餐飲消費正升溫。春節假期剛剛結束,為進一步提升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務保障能力,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有序推動餐飲服務單位恢復營業,淮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各位餐飲經營者:......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健米業(600127)、北大荒(600598)、蘇墾農發(601952)、東方集團(600811)等等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大米產量;中國大米消費量1、中國大米產量小幅波動變化從大米的......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29日消息,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印發《養老托育服務業紓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到,鼓勵餐飲企業為不具備餐飲自制能力的養老服務機構和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地方可結合實際......
大米是大部分亞洲人的日常主食,但食用受污染的大米卻有可能帶來健康風險。日前,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團隊表示,通過建立一種在全球范圍內量化無機砷(iAs)流量和嵌入式健康風險(EHR)的方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在讀研究生孫碩在導師莊萍副研究員的指導下,開展體內外試驗揭示飲食策略能降低大米中鎘的生物有效性。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上。據悉,這是國內第一次關于膳食成分......
現行國家標準《糧食、油料檢驗碎米檢驗法》檢測儀器較貴、時間長、速度慢,不適用于大米生產過程中碎米含量檢驗與控制。碎米含量快速檢驗法可有效解決這些問題。1實驗原理根據大米生產過程中碎米含量誤差小于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