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國際頂級期刊《實驗醫學雜志》發表的一篇論文為全球上百萬失明者帶來一道曙光。武漢科技大學姚凱團隊設計出新型通用基因編輯工具,讓失明小鼠恢復視力,重見光明。
據了解,許多先天性失明和后天性失明與基因突變相關。全球大約有200多萬人因基因突變導致失明。通過基因比對,其由100多種不同基因的突變引起。目前已有的基因編輯工具,只能改變一個突變基因,或只能針對特定位置的突變基因進行編輯。
姚凱團隊。學校供圖
武漢科技大學視神經科學與干細胞工程研究院院長、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教授姚凱帶領四名“90后”博士生,通過改變基因編輯的方式,構建了一種新的通用型基因編輯工具,命名為PESpRY。該基因編輯工具克服了原有的技術缺陷,既不受基因突變類型的限制,也不受基因突變位置的限制,能夠對全基因組進行無限制修正。該團隊首次將該技術運用于治療失明的小鼠,治療后的小鼠視覺能力幾乎恢復正常。
此項研究為國際上首次在成體動物上實現無限制性(無基因組位點限制,無基因編輯類型限制)基因編輯,也是首次實現直接編輯視網膜神經細胞基因組,特別是不健康或瀕臨死亡的感光神經元。
姚凱表示,在充分把握安全性的情況下,最終有望開發形成一種基因藥物,在患者眼部采用手術方式注射藥物,最快2周后便可逆轉視力損失,重見光明。如果這項技術得以推廣,可讓全球上百萬失明者重見光明。
美國科學院院士、眼部疾病專家 Palczewski 教授專門撰文,對該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項技術具有重大的臨床應用潛力,幾乎適用于包括眼部疾病在內的所有已知人類遺傳疾病。
此次發表于該雜志的“新的基因編輯技術成功逆轉視力損失”《Vision rescue via unconstrained in vivo prime editing in degenerating neural retinas》 是姚凱教授團隊繼2018年在 Nature發表論文“新方法使先天失明小鼠復明”后又一項重大突破。武科大博士生覃歡、張文良、張士堯和馮源為第一作者,姚凱為通訊作者,武漢科技大學為論文唯一單位。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0R4F37H0514TTJL.html
3月17日,國際頂級期刊《實驗醫學雜志》發表的一篇論文為全球上百萬失明者帶來一道曙光。武漢科技大學姚凱團隊設計出新型通用基因編輯工具,讓失明小鼠恢復視力,重見光明。 ......
3月17日,國際頂級期刊《實驗醫學雜志》發表的一篇論文為全球上百萬失明者帶來一道曙光。武漢科技大學姚凱團隊設計出新型通用基因編輯工具,讓失明小鼠恢復視力,重見光明。 ......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穿戴顯微鏡,可在以前無法進入的區域生成小鼠脊髓活動的高清實時圖像。《自然·通訊》和《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兩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這項技術進步,有助于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健......
三氯蔗糖是一種強效且無熱量的代糖,它比蔗糖要甜600倍。除了作為甜味劑使用刺激嗅覺外,一項3月15日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了三氯蔗糖明顯的生物作用——降低小鼠免疫反應。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普渡大學行......
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和俄勒岡州立大學藥學院的科研團隊合作,在動物模型中證明了使用脂質納米顆粒(LNP)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治療與一種罕見遺傳疾病相關的失明的可能性......
在所有癌癥中,肺癌是5年生存率最低的癌癥之一。臨床上確定的事實是,各種水果中的活性成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罹患癌癥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日本岡山大學研究人員使用小鼠模型證明,獼猴桃汁及其組分異槲皮素有助預防和......
一項研究顯示,長期攝入常見食用色素“誘惑紅”(AlluraRedAC)會使小鼠出現輕微腸道炎癥,并會增加炎癥性腸病實驗模型對炎癥的易感性。研究結果提示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食品添加劑對健康的長期影響。相關研......
實驗小鼠是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哺乳動物模型之一,由野生小家鼠長期馴化而來。實驗小鼠和野生小家鼠在體型、生理及行為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特別是,實驗室馴化下小鼠攻擊行為減弱、溫順行為增強。已知實驗小鼠......
以色列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已使用小鼠干細胞培育出具有早期大腦和跳動心臟的小鼠胚胎模型,這一過程無需精卵結合。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就此發表的聲明說,研究人員使用在培養皿中培育......
日本科學家描述了一種新方法,可使用冷凍干燥體細胞克隆小鼠。該研究為遺傳物質存儲帶來了進展。相關研究7月5日發表于《自然—通訊》。整只動物克隆可用于保障生物多樣性、挽救瀕危物種。然而當下的生物樣本儲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