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6-05 15:25 原文鏈接: 前列腺癌藥物!強生Erleada研究數據

      近日,美國醫藥公司強生(JNJ)在芝加哥舉行的2019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公布了前列腺癌藥物Erleada(apalutamide)聯合雄激素剝奪療法(ADT)治療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患者的III期研究TITAN的數據。結果顯示,與安慰劑+ADT相比,Erleada+ADT顯著改善了總生存期(OS)和放射學無進展生存期(rPFS),達到了研究的2個共同主要終點。

      TITAN是一項在mCSPC患者中開展的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研究,無論其疾病程度或既往多西他賽治療史如何。研究共入組了1050例意向性治療(ITT)患者,包括低容量和高容量疾病患者、新診患者、既往已接受明確局部療法或最多6個周期多西他賽或至多6個月ADT治療mCSPC的患者。這些患者隨機分配接受Erleada+ADT方案(n=525)或安慰劑+ADT方案(n=527),治療直至病情進展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治療相關毒性或治療結束。

      ASCO年會上公布的詳細結果顯示,與安慰劑+ADT相比,Erleada+ADT顯著延長了OS、將死亡風險降低33%(HR=0.67;95%CI:0.51-0.89;p=0.0053)、顯著延長了rPFS、將放射學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52%(HR=0.48;95%CI:0.39-0.60;p<0.0001)。中位隨訪22.7個月,Erleada+ADT組的2年OS率為82%,而安慰劑+ADT組為74%。

      除了達到OS和RPF主要終點外,研究也達到了延長細胞毒性化療時間的次要終點:與安慰劑+ADT相比,Erleada+ADT將病情進展至需要毒性化療的風險降低61%(HR=0.39;95%CI,0.27-0.56;p<0.0001)。探索性終點方面,PSA進展中位時間更有利于Erleada+ADT組:Erleada+ADT組有68%的患者、安慰劑+ADT組有29%的患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達到了不可檢測的水平。此外,與安慰劑+ADT組相比,Erleada+ADT組第二次疾病進展(PFS2)風險降低34%(HR=0.66;95%CI:0.50-0.87)。盡管對疼痛進展時間進行了測試,但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由于采用分層統計設計,目前沒有對進一步的次要終點進行正式測試,包括慢性阿片類藥物使用的中間時間和骨骼相關事件的中間時間。

      不良事件通常與已知的Erleada安全性概況一致。Erleada+ADT組與安慰劑+ADT組最常見的3/4級不良事件(AE)相似(42% vs 41%)。Erleada+ADT組與安慰劑+ADT組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是高血壓(8.4% vs 9.1%)和皮疹(6.3% vs 0.6%),其他的3級AE包括背痛(2.3% vs 2.7%)、血堿性磷酸酶升高(0.4% vs 2.5%)和貧血(1.7% vs 3.2%)。因不良事件而中斷治療的患者在Erleada組為8%,而安慰劑組為5%。任何級別的皮疹在Erleada+ADT組更常見(27% vs 9%)。

      楊森腫瘤臨床開發和全球醫學事務副總裁Craig Tendler博士表示:“TITAN研究結果表明,在ADT中加入Erleada可以在不影響廣泛mCSPC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情況下改善臨床結果。這些數據表明,單用ADT治療mCSPC不應再被視為治療標準,并且支持了Erleada用于更早階段的前列腺癌治療。”

      今年4月底,根據TITAN研究數據,強生已向美國FDA提交補充新藥申請,尋求批準Erleada用于mCSPC患者的治療。前列腺癌的常規治療是降低患者體內的雄激素水平,臨床上可通過外科手術去勢和/或雄激素剝奪療法(ADT)達到這一目的。轉移性前列腺癌是指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mCSPC是指對ADT治療仍然有反應的前列腺癌。新診斷的轉移性疾病患者預后較差,對新的有效治療方案存在著明確的醫療需求。

      Erleada是一種口服給藥的新一代雄激素受體(AR)抑制劑,可幫助阻斷雄性激素(如睪酮激素)的活性,延緩病情的進展,這些雄性激素可促進腫瘤的生長。在美國,Erleada于2018年2月獲批,用于治療存在高轉移風險的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成人患者。此次批準,使Erleada成為全球首個治療nmCRPC的藥物。在歐盟,Erleada于2019年1月獲批相同的適應癥。業界對Ereleada的商業前景十分看好,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預測,Erleada在2024年的全球銷售額將達到21.15億美元。

    相關文章

    提高早期前列腺癌檢出率可有效改善預后

    “前列腺癌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加強前列腺癌的早期篩查和診斷,提高早期病例的檢出率,是改善我國前列腺癌患者預后的重要手段。”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終身教授謝......

    NatureCancer:研究揭示高危前列腺癌代謝干預機制及診斷標志物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課題組、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徐駿宇課題組,聯合中國科學院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秦駿課題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薛蔚和董柏君團隊、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李婧課題......

    AdvSci|中山大學陳旭/林天歆/白守民合作揭示增強前列腺癌的放射抗性

    放射療法是治療前列腺癌(PCa)的武器庫,但放射抗性嚴重損害了其有效性。失調的RNA剪接因子廣泛參與腫瘤進展。盡管如此,剪接因子在PCa中對放射抗性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探索。2024年9月17日,中山大......

    NatCommun:癌蛋白活性或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進展

    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清楚前列腺癌細胞和其前體如何介導腫瘤微環境(TME)的改變從而驅動前列腺癌進展,不分原因是他們無法縱向研究癌細胞在人類組織中的疾病演變。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n......

    鄭州大學研究者們為前列腺癌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策略

    研究提出將鐵死亡誘導劑與TrkA抑制劑聯用協同發揮抗腫瘤作用,可能為前列腺癌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策略。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致死率在男性腫瘤中排名第二......

    歐盟就葉酸的可耐受攝入量上限的修訂發表科學意見

    近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2023.8353號文件,就葉酸的可耐受攝入量上限(UL)的修訂發表科學意見。主要內容為:(1)評估內容。應歐盟委員會(EC)的要求,歐洲食物安全局營養、新食品和......

    學術界熱議:“奇葩”論文一作大膽回應綜述抄襲不算事兒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

    Nature:重大進展!靶向被劫持的髓系白細胞可逆轉前列腺癌的抗藥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癌癥研究所、皇家馬斯登NHS基金會和瑞士腫瘤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阻止被劫持的髓系白細胞(myeloidwhitebloodcell)被“拉入”腫瘤,可以在一......

    前列腺癌雄激素受體靶向治療耐藥的潛在機制

    腫瘤的突變負擔和異質性已被認為是對許多靶向治療產生耐藥性的原因。胞嘧啶脫氨酶APOBEC蛋白與超過70%的人類癌癥的突變特征有關。然而,癌細胞如何劫持APOBEC介導的突變機制以促進腫瘤異質性,從而促......

    動物實驗顯示——首創口服化療藥物能治療前列腺癌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首創的口服藥物來破壞前列腺癌細胞代謝,并將化療藥物順鉑直接輸送到前列腺癌細胞中。團隊在人類癌細胞和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測試了新方法,表明它在縮小難治性癌癥方面是安全有效的。研究成果......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