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 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
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QIMS)雜志上。法國第戎大學介入放射學教授Loffroy是這篇綜述的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出人意料的是,他在事發后堅稱,自己并非該文的執筆人,真正的作者另有其人。
不僅如此,他還發表了更多在業內人士看來顯得“奇葩”的觀點,例如抄襲綜述文章“危害較小”,畢竟“又不是什么原創研究”。
Romaric Loffroy,圖源:法國第戎大學
“只不過是一篇8年前的綜述”
學術誠信網站《撤稿觀察》披露了Loffroy與舉報者的來往信函。
10月16日,Loffroy收到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泌尿外科學教授Henry Woo的來信。在這封指責其抄襲的來信中,Woo要求Loffroy考慮撤稿。他的語調很不客氣:“你的論文中實際上有大量直接復制自兩篇論文的文字。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都構成了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
Woo并非被抄襲論文的作者,而是純屬“路見不平”,為被抄襲的同事“拔刀相助”。他的同事在《韓國泌尿外科雜志》(現更名為《臨床泌尿外科雜志》)發表的綜述中,結論部分與Loffroy的論文結論部分有超過一大半完全一致。
另外,Loffroy綜述的引言部分幾乎一字不落復制自一篇發表在2015年《印度泌尿外科雜志》上的綜述。不僅如此,兩者摘要部分也有多處文字相同。
堂而皇之大段復制其他綜述,這似乎不是一個成名教授該有的行為。然而,Loffroy當天給Woo的回復讓人大跌眼鏡。除了披露自己并非綜述執筆者外,他的意見是,綜述抄襲不算什么,不值得大驚小怪。
“你所提及的論文只不過是一篇8年前的綜述,又不是什么原創研究,也不涉及任何相關或原創數據。雖然這不能作為借口,但在科學影響方面危害較小,因為大多數期刊的綜述文章都只是在重復已有內容。這一點你可能比我更清楚。再者,該文章當時肯定通過了期刊的反抄襲軟件檢測,但未發現任何重復的重要文字,這不能怪我。此外,似乎這篇文字的重復占整篇論文比例不到8%,這是可以接受的范圍,盡管我并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他接下來的陳述更加地拉仇恨:
“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某些人不惜花費時間去檢查抄襲令我印象深刻。我希望有那么多時間來檢查我自己文章的抄襲情況,可惜我根本抽不出時間。而且必須承認,我其實對此并不太在意,這也并非我所關心的。總之,我認為不應該責成我來采取任何行動,而是應該由編輯來決定,但如果需要,我會隨時向相關權威提供完全透明的額外信息。”
這無異在說,“這件事完全不值得我操心,你們都是閑得慌”。這語調直接將Woo惹怒了,他的回擊也是不遺余力:
“期刊軟件系統未能檢測到你的剽竊行為,并不能說明你免除了剽竊責任。當整個章節,包括摘要、引言和結論,與其他兩篇稿件完全一字不差地重復時,重復的百分比已經無關緊要……”
Romaric Loffroy綜述截屏
編輯部的故事
Woo與Loffroy的這些來往信函都抄送給了《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主編王毅翔,他同時是香港中文大學影像與介入放射學教授。有意思的是,Loffroy當時還是該期刊的副主編。
這是一份經同行評審、開放獲取的國際期刊,創刊于2011年,已被PubMed/PubMed Central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數據庫收錄,雜志聚焦定量影像相關領域。該期刊2022年的影響因子為2.8。
王毅翔告訴《中國科學報》,他并未更深介入二人的爭論。不過,Loffroy已經主動提出撤稿,并辭去自2017年開始擔任的副主編一職。
據王毅翔介紹,他與Loffroy并非領域內的小同行,但在一些學術會議上有過接觸與交流,同時Loffroy也曾派住院醫生到香港中文大學訪學。至于邀請Loffroy擔任副主編一職,則是考慮了法國專家的加入會讓編委會更有國際范,也會吸引更多來自歐洲的投稿。
但是,一篇抄襲痕跡如此明顯的綜述為何能通過審查而發表?王毅翔說,一般而言,綜述的審稿與原著論文的審稿側重點不同:原著論文講究材料及結果的嚴謹性;而綜述講究選題是否恰當、及時,以及覆蓋范圍及側重點是否合理。在8年前,當時的綜述審稿主要由編輯部成員負責,沒有邀請外界同行。
令外人不解的是,作為介入放射學領域專家,Loffroy為何要發表一篇非介入放射學領域的綜述?大多數情況下,研究人員只有在某個領域深耕多年才會發表該領域的綜述。而Loffroy在2013年就成為教授,所以沒必要為了一篇價值不大的綜述毀掉自己的學術聲譽。
王毅翔推測,該綜述開始可能是一位青年醫生(或其他人員)寫的,結果該青年醫生因為某種原因而離開,這時候Loffroy覺得大部分寫作已經完成,若是不發表就可惜了,于是給該青年醫生“擦了屁股”。
需要說明的是,綜述寫作時大量引用別人的內容是一部分作者的常規步驟,但是需要轉化成自己的意見及表述方式。
真相究竟如何?Loffroy并未回應《中國科學報》的采訪請求。只是這個真相似乎沒有那么重要,正如Woo在二人來往信函中的評論:
“你不能通過歸咎于一位未透露名字的幽靈醫學作者來豁免你的學術不端行為。未聲明與代筆人的合作本身就意味著學術不端,如果你沒有向合著者告知此事,可能會更糟。”
不僅如此,Woo開始懷疑Loffroy的其他論文:
“我認為有必要檢查你發表在其他‘比爾名單’期刊的論文 ,因為明目張膽剽竊通常不會獨立發生。過去的行為是未來行為的最佳預測。”
比爾名單,即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Jeffrey Beall于2010年創建的學術期刊黑名單,專指那些只為賺錢而出版的不規范、不嚴謹的學術期刊。
11月4日,《中國科學報》記者發現,那篇涉嫌抄襲的綜述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網站上已經撤稿,編委會的副主編一欄也不見了Loffroy的名字。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
實樸檢測(SZ301228)10月2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董事會于近日收到公司財務負責人韋柳女士的辭職報告。韋柳女士因個人原因,決定辭去公司財務負責人職務,辭職后,韋柳女士繼續在公司擔任財務顧問職務。韋......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癌癥研究所、皇家馬斯登NHS基金會和瑞士腫瘤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阻止被劫持的髓系白細胞(myeloidwhitebloodcell)被“拉入”腫瘤,可以在一......
近日,2023諾貝爾獎揭曉。能夠獲得這項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是對獲獎者努力的最大認可。但是有研究發現,這種“認可”到得越來越遲了——幾乎一半的獲獎者從做出有諾貝爾價值的發現到獲得該獎項......
10月2日,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結果公布。美國匈牙利裔科學家卡塔琳·卡里科和德魯·魏斯曼因為發明利用堿基修飾的方法來制備安全有效的mRNA疫苗而共同分享這個殊榮。mRNA疫苗技術獲得諾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