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人們認識到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中子的發現及應用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
當中子入射到樣品上時,與它的原子核或磁矩發生相互作用,產生散射。通過測量散射的中子能量和動量的變化,可以研究在原子、分子尺度上各種物質的微觀結構和運動規律,告訴人們原子和分子的位置及其運動狀態。這種研究手段就叫中子散射技術。
做一個較為形象的比喻,假設面前有一張看不見的網,我們不斷地扔出很多玻璃彈珠,彈珠有的穿網而過,有的則打在網上,彈向不同的角度。如果把這些彈珠的運動軌跡記錄下來,就能大致推測出網的形狀;如果彈珠發得夠多、夠密、夠強,就能把這張網精確地描繪出來,甚至推斷其材質。
由于中子不帶電、具有磁矩、穿透性強,能分辨輕元素、同位素和近鄰元素,具有非破壞性,這些特性使得中子散射成為研究物質結構和動力學性質的理想探針之一,是多學科研究中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和原子運動的強有力手段。
12月4日,由中國散裂中子源承辦的第四屆亞太中子散射會議在廣東東莞開幕,來自海內外400多名專家學者將通過7天超240場報告展開深入交流,推動國際中子散射科學技術及應用的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
1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共同建設的粵港澳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在高能所東莞分部舉行揭牌和授牌儀式。聯......
香港城市大學3日宣布,該校攜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的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日前正式揭幕,以加強與位于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在專才培訓、科研和設備上的合作。這是香港唯一研究中子散射的實驗室,將......
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人們認識到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中子的發現及應用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當中子入射到樣品上時,與它的原子核或磁矩發生相互作用,產生散射。通過測......
10月9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中子散射樣品環境及相關實驗技術”和“白光中子源實驗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高能所副所長陳剛表示,高能所將全力為項目的......
復旦大學物理系趙俊課題組利用中子散射技術在鐵硒(FeSe)超導體中首次觀測到了一種新奇的自旋為1的向列性量子無序順磁態,這一磁基態的發現對理解FeSe類高溫超導機理提供了新的角度,相關研究成果7月19......
第二屆全國中子散射會議(暨國家中子源多學科應用研討會-2014)于11月5日至7日在四川綿陽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物理學會中子散射專業委員會主辦(該委員會掛靠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
高溫超導機理一直是凝聚態物理前沿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目前已發現的銅氧化物和鐵砷化物兩大高溫超導家族中,母體均具有長程反鐵磁序,隨著空穴/電子摻雜的引入而壓制靜態反鐵磁序并出現高溫超導電性,而動態的......
1月19日,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沈文慶等一行6人調研東莞散裂中子源項目,聽取了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設和中子散射科學及應用的報告。中科院基礎局相關領導陪同調研。陳和生院士主持本次報告會,并代表工程經理部匯報......
高溫超導機理一直是凝聚態物理領域前沿難題之一。作為繼銅氧化物超導體之后的第二個高溫超導家族,2008年發現的鐵基超導體也是通過在三維反鐵磁母體中摻雜電子或空穴載流子來抑制反鐵磁長程序而獲得超導態。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