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2015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河南科技大學王明亮教授、張玉玲博士入選,居河南高校首位。
“2015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的研究數據來自愛思唯爾旗下的Scopus數據庫,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意味著該學者在其所研究領域具有世界級影響力,其科研成果為該領域發展作出較大貢獻。
“三跨專業”定方向
1977年8月,張玉玲出生于內蒙古赤峰,本科就讀內蒙古民族大學“園林花卉”專業,研究生攻讀本校“作物栽培與耕作方向”,之后考取了西北農林大學,攻讀“動物生殖生理方向”博士,獲臨床獸醫學專業博士學位。
由“植物研究”轉行到“動物研究”的這段經歷,張玉玲覺得,與她的愛人劉鳳軍博士以及他的導師張涌教授(也是張玉玲的博士導師)有著莫大的關系。
2002~2004年,張玉玲幾乎每個假期都會不遠千里,來到劉鳳軍所在的實驗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業部家畜生殖內分泌及胚胎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協助他做關于山羊轉基因克隆方面的課題。其中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深深吸引了張玉玲,遂產生了攻讀這個方向博士的想法。
當她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劉鳳軍表示反對,他擔心專業跨度太大,影響以后的科研生涯。
“但導師張涌卻給了我莫大的鼓勵。他讓我可以試一試。”最終,2005年張玉玲順利地通過了入學考試及面試,拿到了博士入學通知書。自此,她也踏上了真正意義上的科研求索之路。
科研成果“高被引”
提到科研,一向話少的張玉玲打開了“話匣子”:“依據我院現有的科研條件,結合自己以前的科研基礎,尋找新契合點并加以突破。我和學院其他幾名博士共同出資近20萬元建立了細胞工程實驗室(現已獲批“河南省高等學校環境與畜產品安全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將我院楊自軍教授鉬中毒研究方向與本人研究的生殖生理學方向進行交叉研究。”
目前,張玉玲共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10篇。其中有5篇論文被引用頻率較高,分別是:《體細胞核移植電融合方案的優化》《植物凝集素對山羊乳腺上皮細胞與卵母細胞融合效率的提高》《鉬對精子質量和睪丸組織氧化應激的影響》《以未加冷凍劑法凍存于-80℃和-196℃下3年的耳組織克隆獲得了莆田黑豬胚胎》和《鉬對小鼠附植前胚胎體外發育的影響》。
“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科研工作是一件前赴后繼的工作,需要人不斷地去探索和攀登,也總有人會攀登到頂峰。”提到今后的科研打算,張玉玲表示,未來將積極申報各類項目,拿到項目經費,多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拓展自己的科研思路能把現階段的試驗繼續下去,以期獲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每一項重大科研成果的背后,都凝聚著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智慧,以及先進科研設備的有力支撐。1月23日,我校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邵明教授、張新亮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論文“Mechani......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遴選全球高校、研究機構和商業組織中對所在研究領域具有重大且廣泛影響的頂尖科研人才。來自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1200多家機構的6636名科學家入......
工作人員做藥物實驗上海藥物研究所“我們一直想做抗腫瘤藥,做讓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并讓中國抗癌藥走向世界。做新藥確實很難,我和團隊一直在盡最大的努力。”在上海藥物研究所1號樓會議室,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
關于2024年遼寧省杰青優青項目擬支持情況的公示根據《遼寧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經單位申報、初審推薦、專家評審和省科技廳黨組會議審定等程序,現將2024年遼寧省杰青優青項目擬支持情況進行......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精準對接產業前沿需求,轉化為驅動發展的現實生產力?不久前,一項“破題之策”落地運轉——9月14日,教育部、江蘇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共建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以下簡稱......
近日,《自然》報道了一個由新興技術觀察站(ETO)運營的新人工智能(AI)數據庫PARAT。該數據庫收集了AI趨勢數據并分析發現,美國科技巨頭——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發表的AI論文被引用量......
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寒來暑往,中國科學院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扎根雪域高原不懈探索,開展若爾蓋濕地生態修復、推動沙化土地治理、監測高寒草原生態狀況,在揭示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
月球,這顆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人類邁向星辰大海必須跨越的地方。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球背面的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文|卜金婷李晨陽5年前,17歲的肖榆瀞正在寧波大學讀大一。偶然間,電子科學專業的她關注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些消費者明知道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比燃油車低,但最終還是選擇購買燃油車。這是為什么呢?經過多......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嫦娥六號探測器北京時間6月2日早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將開啟國際首次月背采樣返回征程。在此背景下,3年多前嫦娥五號從月球采回的月壤樣品科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