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4-05 21:51 原文鏈接: 用1×儲存液配制培養基

    實驗方法原理檢査配方設計:如果配方完全,在加完血清之后可直接使用;如果配方不全(例如,缺少谷氨酰胺),則加人相應的濃縮液。
    實驗材料

    培養基儲存液谷氨酰胺血清抗生素青霉素鏈霉素

    試劑、試劑盒

    吸液管

    實驗步驟

    1. 檢查培養基的配方,并決定需要添加何種添加劑,例如谷氨酰胺。

    2. 將培養基放在超凈臺內,如果需要可加入其他補充物或添加劑。

    3 . 如果瓶蓋用聚乙烯封口,去掉聚乙烯,用 70 % 的乙醇擦洗。

    4. 將瓶子打開。

    5. 將各種適量的添加劑加到瓶中,并做正確稀釋;如果配制 100 ml,按下列配方:

    谷氨酰胺,200 mmol/L,1 ml
    抗生素(如果需要使用),0.5 ml (每種各取)
    血清,10 ml (10%)

    (a) 每一種添加劑均用不同的移液管。

    (b)加完一種添加劑后將其移到超凈臺的一側,這樣就知道已經加了哪種添加劑。

    (c)培養基配完后,將所有的添加劑和補充物從超凈臺上拿走。

    6. 此方案特別針對以 Hank’s 鹽溶液配制的 MEM ,這種培養基含低濃度的碳酸氫鈉(4 mmol/L )。如果是使用以 Earle’s 鹽溶液配制的 MEM 或其他高碳酸鹽濃度的培養基(23 mmol/L ) , 配制后要充人 5% 的 CO2 氣體。不要向含有血清的培養基中直接充氣,因為培養基起泡將從瓶頸處溢出,污染的危險性增大。

    7. 將瓶子蓋好。

    8 . 更改標簽,記錄添加劑、日期并簽名。

    9. 將培養基保存在 4°C 或直接使用。

    10.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一種新的培養基,要吸出一些放在培養瓶或培養皿中,在標準條件下培養至少 1h (最好過夜),確認 pH 處于正確的水平。如果不是,調整培養基 PH ,重復上述過程,或者改變 CO2 的濃度。

    展開 
    注意事項

    1. 加入培養基的補充成分(比如, 血清或抗生素)并不包含在最初的配方中。這必須在發表文章時有簡要的說明, 其他加入的添加劑(例如, 谷氨酰胺或NaHCO3是配方的一部分, 而不是補充物。它們不需要在發表文章時進行說明, 除非濃度有變化。

    2. 改變溫箱的 CO2 濃度也會影響溫箱中其他的培養基。改變 CO2 的濃度應被視為一次性地調整, 不應該用于調整批間的變化,批間的變化最好通過加無菌的酸或堿來調整。

    展開 
    其他

    用10X 濃縮液配制培養基是一種折中的好方法,其經濟性和便捷性介于使用以干粉配制培養基和使用1X 工作液 之間。方案11. 8 的設計可與練習10相結合。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