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JAMA子刊:沒少吃,卻減脂增肌降血糖!創新減肥藥2期試驗結果亮眼

      對于許多肥胖患者而言,將生活方式管理與藥物治療相結合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然而,現有藥物選擇并不算多,目前僅有4款減肥藥物獲得美國FDA批準。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款在研創新藥物bimagrumab在2期臨床試驗中的可喜結果:與安慰劑組相比,在未減少熱量攝入的情況下,藥物大大減少了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總體脂,增加瘦體重(肌肉量),還改善了血糖水平。而且與現有其他減肥藥的效果相比,部分指標還顯示出一定優勢。

      Bimagrumab為諾華公司(Novartis)的在研藥物,這是一種單克隆抗體,可阻斷II型激活素受體(ActRII)并刺激骨骼肌生長。在臨床前實驗中,ActRII阻斷還促進了褐色脂肪的分化和活性——不同于儲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細胞,褐色脂肪細胞以燃燒能量為主。早期臨床試驗中,bimagrumab不僅增加了健康志愿者的肌肉量,還顯著減少了總體脂、改善了胰島素抵抗,這提示bimagrumab可能適合治療肥胖癥和相關代謝紊亂。

      這項研究在患有2型糖尿病和肥胖癥的成人中開展,旨在確定bimagrumab對身體成分和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考慮到部分降糖藥可能也有減重作用,除二甲雙胍或DPP-4抑制劑(對體重影響中性),接受其他降糖藥治療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一共75例患者隨機分組,每4周靜脈注射bimagrumab(10 mg/kg,最高1200 mg)或安慰劑,為期48周。同時,兩組均接受了飲食和運動咨詢:建議每天飲食熱量攝入減少500大卡,并按照美國糖尿病學會(ADA)進行步行。每個月的隨訪中,他們都會與注冊營養師見面,期間還會進行線上溝通。

      這些患者平均60歲,研究開始前平均體重指數(BMI)為32.9

      kg/m2,平均體重為93.6kg,平均體脂35kg,平均血糖水平(HbA1c)為7.8%。

      48周后,bimagrumab組患者相較于安慰劑組患者,多個指標都明顯改善:


      減少更多體脂總量:-20.5% vs -0.5%(-7.5kg vs -0.2kg)

      減少更多體重:-6.5% vs -0.8%(-5.9kg vs ?0.8kg)。

      瘦體重(肌肉)增加3.6%(1.7kg),而安慰劑組瘦體重還減少了0.8%(-0.4kg)

      BMI改善更多:-2.19

      kg/m2

      vs -0.28

      kg/m2

      腰圍減小更多:?9.0 cm vs +0.5cm

      血糖水平(HbA1c)下降0.76%,安慰劑組HbA1c升高0.04%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項研究中,盡管提供了營養建議,兩組患者的實際進食量都沒有減少,但bimagrumab組的體重減輕幅度(6.5%)與抑制食欲的減肥藥效果相似。

      麻省總醫院(MGH)肥胖、代謝與營養研究所主任Lee M. Kaplan博士評論指出,“這提示這款藥物可能通過全新機制起效。”

      研究團隊還特別指出,相較于近期發表另一項研究中GLP-1激動劑聯合強化生活方式管理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bimagrumab減小腰圍的幅度幾乎翻倍。這凸顯了“藥物主要功效不僅要看體重,也需關注其他代謝相關指標”。

      研究中觀察到藥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Bimagrumab組的37例患者中,有31例報告了不良事件,最常見的是輕度腹瀉(41%)和肌肉痙攣(41%);安慰劑組的38例患者中,有31例報告不良事件,最常見的是頭痛(13%)和上呼吸道感染(13%)。Bimagrumab組有3例患者(8%)發生嚴重不良事件(脂肪酶升高、上腹痛痛、胰腺炎、肺炎),安慰劑組同樣有3例患者(8%)發生嚴重不良事件(蜂窩組織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心梗、胃輕癱加重、熱灼傷)。

      論文通訊作者,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Steven B. Heymsfield博士表示,“這些令人振奮的結果表明,可能存在一種新穎的藥物機制,可以實現體重減輕、體脂減少、瘦體重增加以及其他代謝健康益處。”目前,研究團隊正在評估這款藥物的后續研發計劃,期待這款藥物能夠在臨床研究中獲得更多積極結果,為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


    相關文章

    原研1類創新藥利厄替尼片獲批上市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健康院)獲悉,1月16日,由該院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聯合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利厄替尼片(商品名:奧壹新)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準,為......

    BPI首發議程搶眼曝光|蛇年首場創新藥千人盛典,100+權威大咖重磅加碼核酸/XDC/雙多抗/小分子專場,奔赴魔都雙春之約!

    【大會背景~匠心布局】第十屆BPIWEEK2025生物醫藥創新周將于2025年2月19-20日在上海盛大舉辦!大會由商圖信息主辦,為期兩天,特邀100+重量級權威講者,分別領銜核酸、XDC與雙多抗、小......

    蘇州全年4款國產1類創新藥獲批!

    2024年,蘇州市藥品生產企業共有4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分別是興盟生物醫藥(蘇州)有限公司的國內首款抗狂犬病毒復方抗體制劑澤美洛韋瑪佐瑞韋單抗注射液,適用于成人狂犬病病毒暴露者的被動免疫;蘇州盛迪亞......

    “醫藥一哥”正式遞表港交所赴港消息曾頻頻擾動股價

    繼12月恒瑞醫藥(600276.SH)官宣赴港上市的計劃后,6日公司正式遞表港交所。上市申請書中,恒瑞醫藥首次披露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創新藥銷售收入占比,并表示赴港上市的目的在于支持創新藥研發、擴大......

    上海市六醫院攜手臨港生物醫藥企業打造創新藥研發高地

    12月18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迎來建院120周年。作為我國“斷肢再植”的搖籃,目前,六院每年“斷肢再植”手術超1000例,手術成功率高達90%以上,骨科顯微外科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站在新起點上,為......

    核心創新藥項目終止、延期南新制藥何時走出虧損“陰霾”?

    剛在今年第三季度經歷了業績“雙殺”的南新制藥(688189.SH),突然宣布了核心募投項目的大變動。根據11日晚間的公告,南新制藥將對“創新藥研發項目”下含的“帕拉米韋干粉吸入劑”和“帕拉米韋吸入溶液......

    這幾款抗癌藥再度敗北創新藥真難納入醫保嗎?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揭曉,四款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產品再度“敗北”。CAR-T療法已第四年無緣醫保談判桌,業界對于這一結果早有預判:年治療費用動輒百萬,與“國談”中“五十萬不談,三......

    支持創新藥發展15只創新藥概念股高研發低估值

    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情況。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寧表示,本次調整范圍以新藥為主,新增的91種藥品中有90個為5年內新上市品種,38個是“全球新”的......

    喜報!陜西省實現1類創新藥“零”突破

    近日,經國家藥監局批準,陜西省本土藥品企業西安葛藍新通制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用于治療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1類創新藥甲磺酸普雷福韋片(商品名:新舒沐)獲批上市,實現我省1類創新藥“零”突破,對加快我省生物......

    公開征求《藥物濃度QTc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關于公開征求《藥物濃度-QTc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原文如下:為科學指導和規范創新藥對QT間期影響的藥物濃度-QTc(C-QTc)臨床研究以......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