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藏定日的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是在喜馬拉雅山區建立的世界首個觀測研究項目,于2005年開始建設,如今已初具規模。中國科學院對珠峰站投入大量觀測儀器,對當地的大氣、環境及地球物理過程進行觀測,研究其與全球氣候及環境變化的關系,取得了眾多成果。圖為科技人員在布設觀測儀器。
多項科考項目首次在北冰洋展開一起關注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考。目前,“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在本次北冰洋科考期間,考察隊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尋找合適的海冰區域作為“冰站”進行作業。建立起長期......
在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中,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組成的大氣小分隊在西藏日喀則架設自動氣象站和GPS水汽探測系統,并進行GPS無......
23日中午,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2023年珠峰地區綜合考察研究中的峰頂科考。記者從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辦公室了解到,本次科考順利完成了極高海拔氣象站技術升級、雪冰樣品采集、冰芯鉆取、......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珠峰雪豹保護計劃”項目持續開展珠峰地區雪豹棲息地監測和種群調查,累計監測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初步估計珠峰自然保護區內雪豹數量超過百只。紅外相機在珠峰地區......
5月23日凌晨3時03分,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科考隊一行11人從海拔8300米的科考突擊營地出發開始沖頂。本次登頂科考隊隊長是邊巴頓珠,扎西平措和普布次仁因身體原因在目前在6500米營地休......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的空間站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導電環磨屑試驗裝置自2022年10月31日與航天基礎試驗機柜一起隨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后,至今已開展了為期5個多月的導電環磨屑在軌觀測試驗,成功實現......
“穹臺窺象”曾被列為青島十景之一,其中的“穹臺”指的就是座落在老城區觀象山邊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近百年來,這座不大的觀象臺背后,有數位中國天文氣象開拓者的名字熠熠閃光。在這里,孫立南父女“......
1月14日上午,以“攜手共圓海洋夢”為主題的第五屆海底觀測科學大會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來自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珠海,圍繞國內外海底科學觀測的前沿科學問題和關......
去年9月,我國科研人員在珠峰東絨布冰川6212米處,成功采集到須彌扇葉芥的種子,刷新了我國植物種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紀錄。今年7月,采集到的5種珠峰植物種子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冷庫保存近一年后,均順利萌發。......
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山東省海洋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大連市海洋發展局、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廈門市海洋發展局,自然資源部各海區局:為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