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珠峰雪豹保護計劃”項目持續開展珠峰地區雪豹棲息地監測和種群調查,累計監測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初步估計珠峰自然保護區內雪豹數量超過百只。
紅外相機在珠峰地區拍攝到的雪豹。(資料圖)
珠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雪豹是珠峰地區的旗艦物種,被稱為“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雪豹通常生活在人類干擾較少的高山地帶——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山上,可以耐受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0世紀偷獵行為猖獗時期,雪豹一度被列為瀕危物種。為保護雪豹,2013年,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非營利性組織共同發起“珠峰雪豹保護計劃”。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將雪豹列為重點研究的高原物種,廣泛運用紅外相機、衛星定位系統等新技術開展雪豹種群規模、活動范圍和生活習性研究。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珠峰保護區的雪豹數量增多,這讓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定日管理分局珠峰大本營管理站站長拉巴次仁很是高興。拉巴次仁10多年前曾在珠峰大本營見到過一次雪豹,這幾年通過架設在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又見了幾次。
紅外相機在珠峰地區拍攝到的雪豹。(資料圖)
珠峰雪豹保護中心執行主任拱子凌介紹,雪豹的保護成效直接關系到高原山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通過“珠峰雪豹保護計劃”,他們已經初步探索了珠峰雪豹種群研究的科學范式,建立了物種監測標準體系。未來,他們將有針對性地加強珠峰地區的巡邏保護,對雪豹的保護也將更精準化。
在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中,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組成的大氣小分隊在西藏日喀則架設自動氣象站和GPS水汽探測系統,并進行GPS無......
23日中午,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2023年珠峰地區綜合考察研究中的峰頂科考。記者從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辦公室了解到,本次科考順利完成了極高海拔氣象站技術升級、雪冰樣品采集、冰芯鉆取、......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珠峰雪豹保護計劃”項目持續開展珠峰地區雪豹棲息地監測和種群調查,累計監測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初步估計珠峰自然保護區內雪豹數量超過百只。紅外相機在珠峰地區......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珠峰雪豹保護計劃”項目持續開展珠峰地區雪豹棲息地監測和種群調查,累計監測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初步估計珠峰自然保護區內雪豹數量超過百只。紅外相機在珠峰地區......
5月23日凌晨3時03分,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科考隊一行11人從海拔8300米的科考突擊營地出發開始沖頂。本次登頂科考隊隊長是邊巴頓珠,扎西平措和普布次仁因身體原因在目前在6500米營地休......
近日,青海省西寧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方案》,圍繞總體目標確定7個方面14條重點措施,從頂層設計到底層實施,通過一系列舉措努力融入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全過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
去年9月,我國科研人員在珠峰東絨布冰川6212米處,成功采集到須彌扇葉芥的種子,刷新了我國植物種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紀錄。今年7月,采集到的5種珠峰植物種子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冷庫保存近一年后,均順利萌發。......
7月12日上午,“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學術交流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舉行。本次會議分享交流了相關科考活動的情況和初步研究成果。“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是第二次青藏科考......
冰芯是研究青藏高原氣候環境變化的密碼。記者從“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冰芯鉆取科考隊了解到,科考隊員在珠峰6500米東絨布冰川鉆取透底冰芯時發現,冰川底部的溫度是零下8攝氏度,冰川表面的溫度是零下4到5攝氏......
5月12日上午,在海拔接近430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平臺搭建完成等待發放。據了解,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空天信息研究院、長春光機所組成的聯合科考隊將在這里利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