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載人飛船確認安全開始返回地球
在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認無安全問題后,已延期一天返航的俄羅斯“聯盟TMA-18”載人飛船,于莫斯科時間9月25日6時(北京時間10時)順利脫離國際空間站,載著3名宇航員開始返回地球。 24日,已在國際空間站內駐守約半年的俄羅斯宇航員斯克沃爾佐夫、科爾尼延科和美國女宇航員考德威爾·戴森,按預先計劃進入與空間站對接飛行的“聯盟TMA-18”飛船,準備返航。但是這艘載人飛船上的一臺電腦忽然收到一個信號,顯示在空間站艙門關閉后,對接口失去了密封性。 這種情況自國際空間站1998年升空入軌以來從未發生過,如果對接口確實“漏氣”,將威脅飛船內宇航員的安全。于是,俄航天部門決定讓“聯盟TMA-18”飛船推遲一天返航,船內的宇航員重新進入空間站,開始查找問題。 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25日說,經過排查,飛船電腦收到的是一個錯誤信號,空間站和飛船內均未出現任何故障,宇航員的安全未受影響。 按計劃,載著上述3名宇航員的......閱讀全文
波音“星際客機”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星際客機”于美國東部時間19日18時54分(北京時間20日6時54分)開始這次不載人試飛,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運載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盡管有兩個推進器發生故障,“星際客機”仍在起飛31分鐘后進入預定軌道。 據美聯社報道,“星際客機”在距離國際空
專家解析后航天飛機時代俄美航天戰略
■ 今年4月12日,是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飛天50周年——1961年的這一天,蘇聯“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該國航天員尤里·加加林乘這艘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歷時108分鐘,而后安全返回地面。為紀念人類首次太空飛行,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4月12日確定為國際
日本宇航員將首次成為國際空間站站長
日本宇航員若田光一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2月17日宣布,現年47歲的日本宇航員若田光一將成為首位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的日本人。若田光一將從2013年年底開始在國際空間站逗留6個月,并在最后兩個月時間里擔任站長。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說,這將是若田光一第四次前往太空,也是他第
歐航局公布2011年航天任務計劃-將是“發射器之年”
歐洲航天局1月14日公布了2011年航天任務計劃,其中包括發射歐洲第二艘自動貨運飛船(ATV)和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衛星等。 歐洲航天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歐洲第二艘自動貨運飛船(ATV)“約翰內斯·開普勒”定于2月15日發射,它將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物
美俄宇航員乘坐俄“聯盟”飛船返回地球
美國宇航員馬克·范德·海與兩名俄羅斯宇航員30日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范德·海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355天,成為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時間最長的美國宇航員。 美國航天局介紹說,范德·海與俄羅斯宇航員彼得·杜布羅夫和安東·什卡普列羅夫于美國東部時間30日3時21分(北京時間1
俄羅斯“聯盟MS23”飛船已于今日發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94.shtm 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聯盟MS-23”飛船已按計劃從拜科努爾發射場點火升空。 據悉,飛船預計在北京時間2月26日上午9時01分與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搜索”模塊對接。國際
俄美日航天員飛往國際空間站
來自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的3名航天員莫斯科時間7月15日6時40分(北京時間15日10時40分),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乘坐俄“聯盟TNA-05M”載人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 此次前往國際空間站長期工作的乘員分別是俄羅斯航天員尤里·馬連琴科、美國航天員薩尼塔· 威廉姆斯和
35年俄載人飛船首次發射失敗-宇航員生還
圖片來源于網絡 載有俄羅斯和美國宇航員的一艘俄羅斯飛船11日發射失敗。目前,俄救援人員已找到緊急著陸的兩名宇航員,兩人均平安無恙。 據俄羅斯航天集團發布的消息,莫斯科時間當天11時40分(北京時間16時40分),載有宇航員的“聯盟MS-10”飛船由“聯盟-FG”型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
俄“加加林”號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被命名為“加加林”號的俄羅斯“聯盟TMA-21”飛船4月7日凌晨成功的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這艘裝載著3名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的飛船4月5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飛船“停靠”到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碼頭”對接艙。這艘飛船把俄羅斯宇航員亞歷山大·薩莫庫佳耶夫、安德烈·鮑里先科和美國宇
國際空間站或于2020年“死亡”-造新宇宙飛船美俄較勁
奮進號宇宙飛船對接在國際空間站上人類航天活動的幾大著名空間站 7月27日,俄羅斯聯邦宇航局副局長達維多夫在接受《早安俄羅斯》采訪中稱,俄羅斯方面計劃在2020年后結束國際空間站的使命,讓其墜入海洋。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因為人們才剛剛在上周依依不舍地告別了航天飛機時代。 一說:
俄羅斯“聯盟MS23”飛船發射日期或將提前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17日表示,如有必要,“聯盟MS-23”飛船的發射日期可能提前。
波音星際客機擬5月二次不載人試飛,前往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波音“星際客機”(CST-100 Starliner)第二次不載人軌道試飛任務將于5月19日前往國際空間站。“星際客機”將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部隊基地發射升空, NASA表示,
波音星際客機擬5月二次不載人試飛,前往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波音“星際客機”(CST-100 Starliner)第二次不載人軌道試飛任務將于5月19日前往國際空間站。“星際客機”將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部隊基地發射升空, NASA表示,
美宇航局計劃未來實現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于當地時間27日進行國際空間站多功能艙重新對接,此舉旨在未來實現美國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消息稱,接下來的工作是為準備美國載人航天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首飛不早于2017年進行。美國專家計劃打造國際空間站對接主接口和備用接口用來運送設備、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運轉正常
中新社莫斯科12月17日電 (記者 田冰)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17日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目前運轉正常,宇航員們按計劃執行工作任務,其生命安全和健康無任何風險。 俄國家航天集團公司官網當天通報稱,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目前處于正常狀態,三名俄羅斯宇航員當天在艙段內進行了例行清潔工作,并在午餐
波音星際飛船將飛往國際空間站
美國波音公司的Starliner“星際客船”將首次飛往國際空間站(ISS)。這次的發射測試是無人駕駛的,如果成功,將標志著美國從本土將宇航員送入軌道的能力邁出了重要一步——目前只有SpaceX可以做到這一點。美國宇航局和波音公司計劃于格林尼治時間5月19日22點54分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St
基因測序將首次在國際空間站進行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消息,近日發射升空的俄羅斯“聯盟”號載人宇宙飛船搭載了3名宇航員,其中NASA女科學家凱特·魯賓斯將成為在國際空間站進行基因測序的第一人。這項實驗將有助于了解太空環境對人類基因組的影響,掌握宇航員健康情況,以及太陽系內生命探測工作。 搭乘“聯盟”號的宇航員分
美國航天局選定載人運載火箭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7月18日宣布已經與聯合發射聯盟達成一致,今后將采用后者開發的“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作為發射平臺把載人航天器送上國際空間站。 聯合發射聯盟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組建的發射聯合體,是航天局承包商之一。 航天局選擇“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返航前三天發布這一消
俄羅斯正研發新型載人航天飛船
據俄羅斯新聞網報道,俄羅斯正在研制下一代載人航天飛船“聯邦號”運載火箭以替代正在采用的“聯盟號”,此項工作由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理論和應用力學研究所與俄羅斯航天企業 “動力”集團聯合進行,理論和應用力學研究所負責“聯邦號”的軟件系統,并研發宇航員的返回和救生系統。 科研人員進行了空氣動力學核算
國際空間站3名宇航員安全返回地球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7月1日說,國際空間站的3名宇航員于莫斯科時間1日12時15分(北京時間1日16時15分)乘坐“聯盟TNA-03M”號飛船安全返回地球。 俄飛行控制中心發布公告說,聯盟號飛船的降落艙降落在哈薩克斯坦的草原上。艙內的3名宇航員俄羅斯人奧列格·科諾年科、美國人唐納德·佩蒂特和
奧運火炬首次進入太空-索契冬奧會刷新傳遞高度
莫斯科時間7日上午8點14分,搭載2014年索契冬奧會圣火火炬的“聯盟TMA-11M”號載人飛船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第一發射臺發射升空。這是奧運火炬首次進入太空。 按照計劃,“聯盟TMA-11M”號飛船將于莫斯科時間11月7日14時31分與國際空間站進行自動對接。對接成功后,冬奧會火炬將被
俄美3宇航員從國際空間站安全返回地球
俄羅斯“聯盟MS-08”飛船4日在哈薩克斯坦境內成功著陸,在國際空間站工作了半年多的俄美3名宇航員搭乘飛船安全返回地球。 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布消息說,飛船于當地時間17時44分許(北京時間19時44分許)在哈薩克斯坦杰茲卡茲甘市附近一處空曠地區成功著陸。3名宇航員狀態良好。 返回地面的3名
國產儀器示范聯盟成為2012產業技術聯盟試點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2012年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名單,其中包括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39個聯盟開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工作,試點期2年。 關于發布2012年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
俄羅斯確定新赴空間站駐站宇航員
俄羅斯宇航員訓練中心4月25日宣布,將于5月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新一批宇航員名單已經確定,其中包括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他們分別是俄宇航員根納季·帕達爾卡、謝爾蓋·列溫和美國宇航員約瑟夫·阿卡巴。其中最有經驗的是帕達爾卡,他曾在1998年和2009年3次飛往空間站,擁有585天的
3名俄宇航員搭乘俄聯盟MS21飛船返回地球
當地時間9月29日,俄“聯盟MS-21”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分離,搭載3名俄羅斯宇航員返回地球。當天13時57分(北京時間29日18時57分),飛船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熱茲卡茲甘市郊外東南方向。
俄羅斯一種用于密封“聯盟號”飛船孔隙的方法獲ZL
據《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3月1日報道,“聯盟號”宇宙飛船的生產商——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2018年在“聯盟號”宇宙飛船上發現了一個鉆孔,其用布和膠水密封此類鉆孔的方法獲得了ZL,該ZL及其描述由聯邦知識產權局發布。 該發明通過開發一種方法來密封載人航天器殼體中最大直徑為10mm的孔狀缺陷
俄羅斯“進步MS18”號飛船成功發射升空。
據俄新社報道,當地時間10月28日,俄羅斯“聯盟2.1a”運載火箭在位于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成功將“進步MS-18”號飛船發射升空進入近地軌道,該飛船將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紀念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下諾夫哥羅德市建城800周年,本次“聯盟2.1a”運載火箭被噴
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專項支持聯盟名單
關于公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科技專項擬支持聯盟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依據《北京市關于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發展的意見》,經組織專家評審,提出北京市2011年度擬支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名單。單位和個人對名單中聯盟有異議的,請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提
俄羅斯發射“進步MS24”貨運飛船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8月23日說,俄當天發射了“進步MS-24”貨運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貨。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網站消息,莫斯科時間23日4時08分(北京時間9時08分),“進步MS-24”貨運飛船搭乘“聯盟-2.1a”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約9分鐘后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船預計
世界骨科聯盟成立
由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骨科專家組成的世界骨科聯盟(WOA)11月15日在中國北京成立,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王巖教授任聯盟主席。WOA是以提高發展中國家骨科醫療水平為目的的國際學術團體。聯盟希望通過成員攜手合作,提高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醫療水平、推動醫生教育和產品開發等活動,為骨骼與肌肉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