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患乙肝的男性比女性更易得肝癌
5月19日是世界肝炎日,來自臺灣成功大學,南加州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性激素在引起與乙型肝炎有關的肝癌中扮演著一個角色,這可能有助于解開一個幾十年之久的謎團,即為什么罹患乙肝的男性會比女性更容易得肝癌。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內臟,而肝癌是排第五的最常見癌癥,它也是全球癌癥死亡中排第三位的癌癥。乙型肝炎感染(它在許多亞洲國家中流行,其中包括中國)與肝癌的關系是獨特的,乙型肝炎肝癌占了全球肝癌病例中的大約一半。 這項研究發現性激素在引起與乙型肝炎有關的肝癌中扮演著一個角色,用藥物來破壞腫瘤的雄激素受體可能是與早期肝癌較量的一種新方法。 研究人員發現之所以罹患乙型肝炎的男性要比女性更容易發展成為肝癌,原因在于該病毒的基因組中。該病毒的基因組中含有一個特別的可特異性地吸引雄性激素受體的DNA片斷。肝細胞中的雄激素......閱讀全文
肝癌和病毒性乙肝有什么區別?
核心提示: 肝癌和病毒性乙肝是兩種不同的病,肝癌多是肝炎或生活習慣不健康造成的,誘發肝癌的可能原因有很多。病毒性乙肝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肝癌患者做B超檢查可以看到明顯得腫塊,病毒性乙肝患者是看不到的。它們的癥狀表現也不一樣,肝癌癥狀明顯,病毒性乙肝基本無明顯癥狀。 肝臟是
乙肝和肝癌的區別
核心提示: 乙肝和肝癌疾病并不是同一種疾病,但乙肝是否會轉變成為肝癌,應該根據患者疾病的情況來進行了解,如果患者發生了乙肝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就會形成肝癌,癌細胞的快速擴散也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不少的影響。 我們對于乙肝和肝癌的了解非常關鍵,這都屬于肝臟功能疾病,在發生疾病后
如何知道乙肝轉為肝癌?
?????當患者懷疑自己或醫生懷疑求診者由乙型肝炎轉變為肝癌時,就需要做一些輔助檢查。一般常規檢查項目有CT、B超、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及血清學化驗檢查。與肝癌診療相關的血清學化驗檢查主要是檢測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AFP),其他的檢測還有鐵蛋白(Fer)、血清酶(rGT及同工酶、AFU、堿性磷酸
研究揭示乙肝病毒導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教授田志剛課題組與山東大學藥學院教授張彩課題組合作,揭示了乙肝病毒感染導致機體T淋巴細胞免疫耗竭的新機制。 慢性病毒感染和腫瘤微環境可以誘使機體抗病毒或抗腫瘤特異性T細胞衰竭,使其增殖能力和效應功能嚴重受損,致使機體免疫應答無法抵抗病毒感染或腫瘤發生。T細胞共
我國約90%肝癌患者有乙肝病毒感染背景
從4月15至21日是第2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然而肝癌已是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哪些群體屬于高危人群?據了解,肝癌分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指肝臟本身病變引起的癌癥,而繼發性肝癌是發生在身體其他臟器的癌癥轉移到肝臟引起的。肝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仍未
乙肝患者如何預防肝癌?
核心提示: 乙肝患者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多多預防病情轉化成肝癌的這種現象,每過半年就要復查乙肝三對,并且平時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戒煙戒酒,適度的運動,這樣對病情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其次就是要保持良好的態度,積極樂觀的情緒,并不是所有的乙肝都能夠變成肝癌,所以一定要正確認識疾病。
對乙肝病毒攜帶者血液活檢可發現早期肝癌
近日,我國科學家研發出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細胞游離DNA突變和蛋白標志物進行肝癌早期篩查的技術方法,可以從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發現早期肝癌。這項技術經過嚴格的臨床驗證后,有望建立更加便捷、無創、標準化的肝癌早期篩查方案。該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12日由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
肝癌的早期癥狀有乙肝嗎?
核心提示: 肝癌屬于我們國家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這種疾病的初期癥狀不是很明顯,如果被檢查出肝癌多數都是一些肝癌晚期的患者,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一些關于肝癌的初期癥狀,這樣才能早發現疾病,早治療疾病,可以避免肝癌問題不斷加重。 其實肝癌對患者的危害和影響比較大,這種疾病最大的可
乙肝變成肝癌的概率有多大?
核心提示: 談起乙肝,很多患者都心生畏懼,乙肝是嚴重的肝臟病變,很多患者都擔心會變成肝癌。下面為您介紹,乙肝變成肝癌的概率多大?能活多久? 乙肝變成肝癌的概率多大?能活多久? 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四分之一最后會發展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經過幾年或者十幾年時間有5%-20%左右會發
乙肝病毒導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3月28日,自然出版集團旗下《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田志剛教授課題組與山東大學藥學院張彩教授課題組聯合攻關的研究論文“Oncofetal gene SALL4 reactivation by hepatitis B virus co
研究發現乙肝后肝癌術后抗病毒治療可降低復發率
乙肝后肝癌術后抗病毒治療,可在2年內降低30%的復發率,4年內降低25%的復發率,且不需要巨額醫藥費用。第二軍醫大學肝炎肝癌研究課題的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新一期國際權威癌癥雜志美國《臨床腫瘤學雜志》上。 全球約有1/3人口曾經或正在被乙肝病毒感染,其中3億人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專家:規范治療乙肝丙肝積極預防肝癌
近日,49歲男性患者王先生,帶著當地醫院的檢查報告找到了河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玲。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發現“乙肝”十余年,長期未治療,近10個月來才開始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從患者的院外MRI片可以看到,患者肝臟上長了一個腫塊,初步考慮是原發性肝癌。張玲主任隨即安排患
臺研究團隊破解乙肝癌化密碼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成功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揭開乙型肝炎引發肝癌癌化之謎,更經動物實驗,找出心律不整老藥Amiodarone可抑制約50%的肝腫瘤生長;此藥1顆僅8元新臺幣且毒性不高,未來可望成為晚期肝癌病人在已無其他治療選項時的另一新契機。 老藥新用的新發現,起于成大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學
微生物所發現病毒mRNA可能直接參與乙肝向肝癌的轉化
乙肝慢性感染與肝癌發生密切相關,我國肝癌患者絕大多數感染慢性乙肝,目前乙肝引發肝癌的機制普遍認為是慢性炎癥、病毒X蛋白等因素。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頌東課題組李長菲、王彥中等人研究發現,乙肝病毒mRNA也可能參與慢性乙肝感染向肝癌的轉化,大量表達冗余的病毒mRNA與肝細胞中的小RNA
乙肝大三陽多久轉肝癌?
核心提示: 乙肝是肝病的一種,其實很多乙肝大三陽的病患者都是很擔心自己的病情的,我們應該多點了解。那么,乙肝大三陽多久轉肝癌的呢?乙肝大三陽是一種傳染性疾病,通過體液、母嬰、性等傳播。還嚴重危害到身體健康,如治療不及時,甚至會發展成肝癌。對于從乙肝大三陽到肝癌要多長時間的問題,
科學家發現乙肝癌變關鍵風險基因
統計顯示,我國肝癌病人中80%以上都有乙肝病史。當然,并不是乙肝病人都會發展成為肝癌患者,那么為什么有些乙肝病人發生癌變,而另一些病人不發生癌變呢?由復旦大學牽頭研究的新成果對此作出了回答。《自然―遺傳學》雜志12月16日在線發表了由復旦大學遺傳學研究所、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余龍教授領銜完成的
為何患乙肝的男性比女性更易得肝癌
5月19日是世界肝炎日,來自臺灣成功大學,南加州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性激素在引起與乙型肝炎有關的肝癌中扮演著一個角色,這可能有助于解開一個幾十年之久的謎團,即為什么罹患乙肝的男性會比女性更容易得肝癌。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
研究揭示乙肝病毒相關性肝癌的多維蛋白基因組學特征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四大癌癥死亡原因,占所有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的85%-90%。HCC誘發的主要原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酗酒以及
什么是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于肝炎病毒科。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體液等途徑傳播,如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傳播等。 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會侵入肝細胞并破壞其功能,導致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的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乙肝:大多數成年人感染后,免疫系統能夠清除病毒,恢復健康。但部分兒童和青少年
如何研究乙肝病毒
剝開乙肝病毒 珊瑚 原載《生命世界》 如果你吃下一顆糖,它最終會在肝臟中分解、儲存。如果你吃下一片藥,它的三分毒性也會在肝臟中得到釋放。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中心,也是最大的“化工廠”。它是人類維持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也是我們健康的基礎。 2005年初,兩個新聞事件再次將人們的目光
乙肝病毒復制之謎
?? 在醫學上,病毒的繁殖被稱之為“復制”,這是因為它不像細胞和寄生蟲那樣通過細胞核分裂等方式繁殖,而是像我們鑄造機器零件一樣,按照一定的模具復制出來的。在復制的過程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個是催化劑,另一個是模板。沒有這兩個因素,乙肝病毒就不能復制。?? ?乙肝病毒復制的“催化劑”叫做乙肝病毒d
乙肝治療莫追求速戰速決-減少肝癌最重要
近期,各地紛紛取消職工入職、學生入學的乙肝檢測項目,而5月19日正是第三個“世界肝炎日”,據統計,我國目前慢性乙肝患者約有2000萬人。 地壇醫院副院長成軍教授指出,對于乙肝治療時間和藥物耐藥等問題,患者需要走出一些誤區,樹立正確的認識。 乙肝治療莫追求“速戰速決” 目前,所有指南對于慢性
1毫升血驗早期肝癌乙肝診斷突破
臺大教授陳培哲等人找到檢測方法,只需B肝帶原者的1cc血液,就可以檢測出小于直徑1公分的早期肝癌,有效提升準確率達到90%以上。 陳培哲研究團隊的"血液病毒宿主嵌合核酸片段作為肝癌診斷生物標記"技術,有助于使B肝帶原者偵測出是否已經罹患肝癌,此項技術取得ZL,臺灣大學授權給予國內泰宗生技公司,
樊嘉:中國超八成肝癌與乙肝有關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市徐匯區衛健委指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牽頭的綠絲帶——肝癌啟航全程管理計劃科普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
從肝炎到肝癌要多長時間?
核心提示: 很多人認為,乙肝未來的結局可以和肝癌劃上等號,肝癌就是乙肝患者最后的宿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從肝炎到肝癌多長時間吧?病毒性肝炎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傳染病,目前全球約有3.5億人生活在乙肝病毒的陰影下,中國屬于”重災區”,乙肝病毒攜帶者約有1.2億,
新型病毒引發罕見肝癌被鑒別
有時候病毒不只是會引發簡單的感染,其往往還會參與嚴重疾病的發病,比如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通常都會引發患者感染的發生;近日一項刊登于國際雜志Nature Genetics的研究論文中,來自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鑒別出了一種引發罕見肝癌的新型病毒。 每年都有超過8000名個體被診斷
-攻克乙肝不是夢,基因編輯靶向“剪切”乙肝病毒
7月28日是一年“世界肝炎日”,肝炎是肝臟的炎癥,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分為甲、乙、丙、丁和戊型,雖然病毒種類不同,但都足以對人構成嚴重危害,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給全球帶來嚴重的疾病負擔。 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
乙肝病毒基因組嵌入人類基因與癌變相關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廣島大學近日宣布,他們的聯合研究小組對肝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進行基因組分析,發現了乙肝病毒嵌入人類基因組的機制和病毒致癌的部分機制。 全世界約3.5億人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約88萬人因乙肝病毒死亡。乙肝病毒感染治療手段有限,主要使用干擾素和核酸模擬制劑,不但需要長期服藥
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是一種血源性的傳播性疾病,乙肝病毒是一個人一個人傳播的,人群中一般都是散在感染。乙肝病毒不會像流感病毒那樣暴發性流行,但它有頑強的生命力和隱蔽的傳播機制,這樣逐個散在發生的方式,在我國也累積了1.2億的感染者。最近幾年來,由于乙肝疫苗的廣泛應用,累積的乙肝感染者己下降到了1億人以下。 在這部
乙肝抗病毒治療指南
對于HBV-DNA(+)和(或)HBeAg(+)、肝功能異常的乙型肝炎患者主張抗病毒治療,目的是抑制HBv的活性和復制,減輕或抑制對肝細胞的損害,并不是清除病毒。需要指出,目前抗病毒治療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即肝功檢查正常)無效,這類人群肝硬化及肝癌發生率極低,因而不建議抗病毒治療、但必須定期監測肝